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分子生物学在中医理论、中医临床、中药研究及中西医结合等方面的应用论述了其对中医学的意义。分子生物学将会促进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探索分子生物学课程结合中医学理论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既运用中医阴阳五行、整体调节等理论,分析与阐明分子生物学相关知识,充分认识中医学在分子生物学中的科学价值;又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分析中医学理论的内在分子机制,探讨中医学发展前景。如此,不仅提高了中医学专业学生理解分子生物学课程理论的能力,树立了学习信心,还提高了学生融合创新思维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加强分子生物学与中医学结合互动的教学研究,对于中医学专业的分子生物学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分子生物学对中医学未来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分子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历史为背景,讨论了分子生物学的创立与发展对中医学发展与提高的启示,并首先分析了阴阳学说、藏象学说二者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孰轻孰重的地位,进而认为藏象学说是我们运用分子生物学知识与技术研究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突破口。通过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中医藏象学说及治疗方法等的研究,可望把中医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辨证分型、治疗法则、疗效机理等在分子水平上统一起来,新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便将得以构建。  相似文献   

4.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现代中医药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实验中医学的核心教学内容之一。作者结合自己近年来在实验中医学课程中讲授分子生物学技术理论和实践的经验,从扎实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强化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提高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操作水平3个方面,介绍自己的教学体会,旨在与同行交流沟通。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医学的本质研究始于现代医学进入中国的近现代。目前,虽然经过很多学者的思考与研究,但对于中医学的本质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结合中医经典以及临床思维,参照西医学特点,对中医本质进行了思考:中医学的本质是抽象的物理哲学。对中医学本质的认识有利于院校学生与临床工作者对中医的认识、学习、学术传承与科学研究,不至于舍本逐末,从而可以避免中医临床水平的下降以及中医西化等问题的发生。另外,从中医的本质可以知道运用现代医学研究方法来研究与评价中医学是不恰当的;对于中医学的学习、传承、研究应重点落实到中医的本质上。  相似文献   

6.
人体经络的本质一直是中医学研究中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文利用物理、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生物液晶等多学科的知识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认为生物大分子、组织及脏器的电磁振荡与机体液晶系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经络的形成和功能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笔者提出了人体的三维电磁波网络系统和三维液晶系统。  相似文献   

7.
作为后基因组时代的一门新兴科学一蛋白质组学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展示出前所未有的优势。中医证候是辨证论治的基础和核心,对证候本质的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将蛋白质组学引入中医证候分类及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对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中医学与蛋白质组学是必须的。借助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对中医“证候”进行研究,为从整体蛋白质表达的水平上阐明证候的本质及中医诊疗的分子机理,发展中医药学,走中医药现代化之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如何适应现代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中医学人才的需求。剖析了当前中医学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与不足,从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及完善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中医学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迅猛发展,中医学界正在掀起结合的浪潮,但是没有整体的指导和正确的思路,这种结合只能是外在的,不能说明证候的本质。本文就从基因组整体观出发,期望在整体方面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在辨证和证候作一探讨。1证候研究的基本点宏观整体和微观基因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运用分子生物学相关知识与技术研究中医学已经在国内外广泛开展,目前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辨证论治学说、中药临床应用、中医临床研究等方面,对推动中医理论向现代化迈进有着重要的意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分子生物学来研究中医学是传统医学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但目前所取得的成果少有能直接服务于临床,也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今后还须加强相关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分属不同的学科体系,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医证候本质的研究方法需要遵循中医学的自身特点,方能阐明中医学的特色与精华所在.而代谢组学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与中医学在原理上具有统一性,故可以把代谢组的理论、技术与方法作为研究中医证候本质的出发点和切人点.  相似文献   

12.
分子生物学是现代研究生命科学的前沿科学和技术,它对中医学的发展必然也会带来新的冲击和活力.文章结合分子生物学的知识来探讨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寒证辨证因子等级量化操作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医理论源于几千年的临床实践,是根据医生与病人的感觉来认识、诊断疾病,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不确切性和易变性。中医定性、定量及客观化、规范化的研究已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方向。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证的研究是中医基础研究的核心。近年,学术界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微观辨证、证的动物模型实验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1]。尽管这些研究寻找了许多揭示“证”的本质的实验指标,在揭示“证”的本质方面是良好的开端,但仍不能为“证”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提供切实可行的诊断依据,特别缺乏临床实…  相似文献   

14.
大连医学院中医学博士蔡子微最近提出“中医学的本质是生态医学”的见解。蔡博士认为,中医学是从古代生态学角度,以古代生态学思想与原理来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平衡原理,研究人体平衡失调的原因、机制及防治方法的生态医学;而与中医学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关系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中国古代哲学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就是古代生态学和生态系  相似文献   

15.
当今证候基因组研究的反思以及功能基因模块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候研究只有必须结合基因组结合当代分子生物学,才能揭示出中医证候的本质,论证中医学的科学性,证候的研究必须在现在证候基因组学研究的基础上采取跨越式的前进方式;从证的单个基因、个别基因、多个基因的孤立基因研究积累中,走向集约化、基因功能模块化的研究,在基因功能模块中去发现证候的内在本质,继而论证证候理论的正确性;“证乃一类功能基因组”,证是一类功能基因组的相互调控的外在表现,是一组基因功能模块的相互调控关系的综合。证候基因组学应该走模块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中医证候与基因组整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迅猛发展,中医学界正在掀起结合的浪潮,但是没有整体的指导和正确的思路,这种结合只能是外在的,不能说明证候的本质.本文就从基因组整体观出发,期望在整体方面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在辨证和证候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化,其成果为正在探索现代化的中医学拓展了一条新的途径.在相关的理论研究中,中医气学理论,中医藏象学说,中医阴阳学说,中医整体观,辨证观,内邪学说以及中药学,在充分利用分子生物学成果中有了切合时代的含义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医肝功近代说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从中医理论和当代研究成果出发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中医学所言的肝与现代医学之肝在形态上、在功能上、在诊断治疗学上具有统一性;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结果提示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和趋同性。  相似文献   

19.
郑海生  刘凯  姬可平 《中医药学刊》2004,22(9):1727-1730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化,其成果为正在探索现代化的中医学拓展了一条新的途径。在相关的理论研究中,中医气学理论,中医藏象学说,中医阴阳学说,中医整体观,辨证观,内邪学说以及中药学,在充分利用分子生物学成果中有了切合时代的含义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医学进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贺 《辽宁中医杂志》1997,24(7):294-295
运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阴阳五行学说、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等辨证的整体思维观,认识疾病及生命运动的规律,与现代医学观点及新的研究结果有许多共同之处。但随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基因药物的出现,使现代医学科学的进步日新月异,这给中医学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