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法结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针灸科诊治的慢性结肠炎患者60例,按要求筛选合格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对照组(n=30)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组(n=30)穴位埋线法结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半年后回访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法结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穴位注射配合艾灸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慢性结肠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穴位注射配合艾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42/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2/44);两组间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慢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穴位注射配合艾灸治疗无不良反应,痛苦小且见效快,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效果,为此类疾病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将9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半随机分成穴位埋线组45例,对照组(穴位注射组)45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4%,经统计学分析,(χ2=7·78,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埋线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呃逆简便、有效、安全,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穴位埋线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亮  杨佩兰  宋文宝 《上海医药》2011,32(3):137-14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穴位埋线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组),疗程3个月。结果:1)治疗组临床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70.00%(P〈0.01)。2)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肺功能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能改善肺功能,疗效肯定,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熏脐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予熏脐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5%,优于对照组的82.3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及TNF-α、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VI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熏脐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有效调节炎症因子和脑肠肽水平,改善患者症状,促进肠黏膜修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王兵 《安徽医药》2013,17(10):1784-1785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穴位埋线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行柳氮磺胺吡啶片El服。结果治疗1月后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星状神经节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柳氮磺胺吡啶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穴位埋线调三焦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使用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经验。方法:将10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进行穴位埋线调三焦治疗,对照组使用普通的穴位治疗,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23例,无效5例,分别占44%、46%和10%,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5例,无效14例,分别占22%、50%和28%,总有效率为7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调三焦有除胃火,拟制兴奋,改善代谢功能,排散多余能量的作用,对治疗单纯性肥胖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补气利湿法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将选取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穴位埋线(足三里、上巨虚)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治疗1个月后进行结肠镜检查并取活检,观察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完全缓解36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结论:中药灌肠结合穴位埋线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并配合优质及全面的护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结合艾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针灸康复科治疗的86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结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独立生活水平、便秘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生活质量量表(BI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排便速度、排便难度、排便性状、便意等症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腹痛、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结合艾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排便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6,(11):55-58
目的探讨腹部艾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41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组,其中70例予以单纯针刺治疗设为对照组,其余71例予以腹部艾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症状积分情况与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痛经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其痛经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组间治疗后该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组间治疗后该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59%与85.7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临床予以腹部艾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疗效确切,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分析艾灸法与改良艾灸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安全性及优缺点.方法 将本院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46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与对照组19例.治疗组采用改良艾灸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艾灸法治疗.以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92.5%,有效率100.0%.对照组治愈率为89.4%,有效率100.0%.治疗组囊肿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结论 艾灸治疗耳廓假性囊肿安全有效且简便易行、经济实用、无痛苦,治愈率高,尤以改良法为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观察隔药灸联合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隔药灸联合中西药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中西药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结肠镜检结果。结果隔药灸联合中西药保留灌肠组疗效(90.7%),明显优于对照组(60.9%),P<0.05。结论隔药灸联合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温针灸结合红外线罐法治疗咳嗽症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治疗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本院诊治的250例患者为样本,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2009年)所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诊断标准均确诊为咳嗽症,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温针灸治疗,实验组在温针灸基础上采用红外线罐法进行治疗.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4%,实验组为90.4% (P<0.05);对照组总病程(9.7±2.8)d,实验组(4.3±1.5)d(P<0.05);对照组治疗后13例复发,实验组4例(P<0.05).结论 温针灸结合红外线罐法治疗咳嗽症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缩短治疗疗程,减少复发,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基层医院干扰素α-2b联合高三尖杉酯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本院2003年1月至2011年3月已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组采用干扰素α-2b联合高三尖杉酯碱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3个月血液学缓解有效率为7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率(80.00%)、12个月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71.11%)、18个月主要分子学缓解率(64.44%)与对照组(48.57%、42.86%、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总生存率为86.67%,无事件生存率为73.33%,与对照组的60.00%、45.7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2=4.024,P<0.05).结论 干扰素α-2b联合高三尖杉酯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可延长无疾病进展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属于脾胃虚寒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穴位埋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各项评分以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D4+和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内镜评分和中医症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5.0%)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脾胃虚寒型),可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胃黏膜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120例肩痛穴微创埋线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针灸科采用肩痛穴微创埋线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增加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功能锻炼等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8.3%(59/60),对照组为85%(51/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配合临床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持续静脉滴氨茶碱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持续静脉滴氨茶碱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对照组单用异丙托溴铵治疗,比较2种治疗方法治疗后FEV1/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以及最终疗效.结果 持续静脉滴氨茶碱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效果96.00%明显高于单用异丙托溴铵治疗效果76.00%.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及FEV1%指标好转情况优于单用异丙托溴铵治疗.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取持续静脉滴氨茶碱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可以使FEV1/FVC及FEV1%等相关指标好转,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91.43%,对照组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Mayo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均得到缓解,观察组有效率达96.67%,高于对照组的78.13%。同时,两组患者Mayo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下降5.88±2.46,较对照组(3.12±2.18)下降显著(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美沙拉嗪对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诱导缓解具有较好疗效,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之后实施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对于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眼压以及视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本院共有46例(86眼)门诊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入选本研究.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2眼)和对照组(44眼).观察组患者使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之后实施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对照组根据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式以及小梁切除手术实施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眼压以及视力的相关影响.结果 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78.57%(33/42)、优良率为90.48%(38/4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27%(23/44)、70.45%(31/4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眼压以及视力得到明显调节,但是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之后实施房型人工晶状体植人手术,对于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眼压,恢复患者的视力,安全性能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