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效果。方法 :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两组均用输卵管通液术治疗,实验组加用活血通管汤加减治疗。结果:实验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6,(7):795-796
目的:观察散瘀通管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将10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入组的患者均在治疗方案上选取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同时采用散瘀通管汤进行治疗,对比和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以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经过研究发现,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一定的疗效,但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中医证候评分更占优势,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选取散瘀通管汤治疗,在促进患者输卵管局部微循环的同时减少周围血管的阻力,促进输卵管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冯艳奇 《河南中医》2020,40(1):104-107
目的:观察温经通络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择期行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温经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有效率为92.5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IL-6水平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1年宫内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未妊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通络汤辅助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可改善患者机体的炎性状态,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桃红通管胶囊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桃红通管胶囊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93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在输卵管通液术治疗基础上加用桃红通管胶囊,对照组45例加用复方丹参片.2组均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观察症状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及量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中医单项症状中胸胁不适、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经前乳房胀痛、经行腹痛或素有腹痛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优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桃红通管胶囊能明显改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输卵管局部微循环,降低血管阻力,进而有利于输卵管功能的恢复,说明桃红通管胶囊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预后影响与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管助孕汤保留灌肠联合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对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SOI)患者中医证候、临床体征、输卵管通畅率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92例SOI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仅采取单纯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管助孕汤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体征积分、输卵管通畅率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愈显率分别为97. 83%、67. 3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 61%、45. 65%(P 0. 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体征积分分别为(5. 25±1. 17)分、(1. 36±0. 4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 46±1. 95)分、(2. 14±0. 67)分(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治疗后随访6个月内妊娠率分别为67. 39%、50. 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 65%、26. 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通管助孕汤保留灌肠联合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SOI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临床体征,并提高输卵管通畅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方联合宫腹腔镜下通液术治疗血瘀型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血瘀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宫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组在通液术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通络方。治疗组疗程为6个月(不包括治疗期间妊娠者),随访6个月;对照组术后随访观察1年。观察比较输卵管通畅程度、中医证候积分及妊娠率。结果 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输卵管通畅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输卵管通畅程度更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3治疗组、对照组妊娠率分别为48.00%、20.00%,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方联合宫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血瘀型输卵管性不孕,可显著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张彩凤  王慧颖 《新中医》2015,47(8):131-132
目的:观察活血通管方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远端阻塞性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行腹腔镜远端输卵管再通手术治疗、并确诊为远端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远端输卵管再通手术,对照组加用地塞米松5 mg+庆大霉素8万U+生理盐水20 m L+α-糜蛋白酶4000 U作通液术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活血通络方治疗,连用3个月经周期,随访6月,观察比较妊娠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对照组为6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治疗组分别为30.00%、3.33%,对照组分别为13.33%、10.00%,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管方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远端阻塞性不孕疗效良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宫内妊娠率,降低异位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朱琰  李强  张勤华  李晶  齐聪 《中医杂志》2012,53(21):1860-1861
目的 观察新通管方联合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输卵管再通术( SSG+ FTR)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169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9例.治疗组给予SSG+ FTR术和口服新通管方,新通管方每日1剂,分2次口服,每次200ml;对照组单纯行SSG+ FTR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宫内妊娠率、术后妊娠时间、早期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结果 治疗组宫内妊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第1疗程及第3疗程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期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新通管方联合SSG+ FTR术后可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宫内妊娠率,缩短妊娠时间,未见有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程婷婷 《新中医》2016,48(1):147-14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宫腔粘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宫腔粘连性不孕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妊娠率、妊娠周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和月经情况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44%,对照组为61.1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累计妊娠率观察组为80.56%,对照组为41.67%,2组累计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平均妊娠周期为(6.87±2.49)月,对照组平均妊娠周期为(10.69±3.20)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月经情况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宫腔粘连性不孕症能够提高患者的妊娠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月经情况,促进月经周期的正常。  相似文献   

10.
沈淑慧  李琪瑶  刘芳  邵圆 《新中医》2019,51(10):57-59
目的:观察薯蓣汤加减联合芬吗通治疗薄型子宫内膜致不孕症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薄型子宫内膜致不孕症肾阳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芬吗通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薯蓣汤加减内服,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子宫内膜厚度、血清雌二醇(E2)水平,随访1年统计妊娠率。结果:治疗后,2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畏寒腹冷、性欲淡漠、小便频数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1),治疗组上述5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2组子宫内膜厚度及E2水平均较治疗前增加(P 0.01),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及E2水平均比对照组增加更明显(P 0.01)。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治疗组妊娠率57.89%,对照组妊娠率31.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薯蓣汤加减联合芬吗通治疗薄型子宫内膜致不孕症肾阳虚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升E2水平,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张小文 《新中医》2020,52(13):46-48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加减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肾虚血瘀型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补肾活血汤加减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雌二醇(E_2)、睾酮(T)水平及卵泡发育情况、中医证候评分,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E_2、T及AM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E_2、T及AM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卵泡数目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优势卵泡最大直径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卵泡数目少于对照组(P0.05),优势卵泡最大直径大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加减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肾虚血瘀型PCOS所致不孕症,可以改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促进卵泡生长发育和卵巢储备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通络活血汤辅助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96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输卵管通水术,观察组采用输卵管通水术和通络活血汤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年内的治疗效果、妊娠情况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未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活血汤辅助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加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就诊于我院,诊断为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患者共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输卵管通液术及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内服膈下逐瘀汤加减方。两组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输卵管通畅率及1年内宫内妊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证实,针刺联合膈下逐瘀汤加减方口服配合输卵管通液术,整体与局部治疗相结合,临床疗效显著,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74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自拟益气通络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输卵管疏通率、妊娠率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输卵管疏通率、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8.79%,治疗组有效率为97.06%,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络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可提高输卵管疏通率、妊娠率,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吴晓婷  王思慧 《新中医》2020,52(1):119-121
目的:观察何氏红藤汤联合中药灌肠辅助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炎性梗阻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输卵管炎性梗阻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均给予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每月1次,共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何氏红藤汤内服及妇外Ⅳ号灌肠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比较2组气滞血瘀证证候评分、输卵管畅通率、妊娠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下腹胀痛、胸胁胀闷、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精神抑郁、心烦易怒、面色晦暗等气滞血瘀证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输卵管畅通率、妊娠率分别为95.83%、79.17%,对照组分别为79.17%、5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2.08%,对照组为1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何氏红藤汤联合中药灌肠辅助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炎性梗阻,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提高输卵管畅通率和妊娠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补气温经方联合输卵管通液术基础上,观察温针灸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输卵管阻塞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补气温经方联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温针灸任脉穴,两组均治疗6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受孕率,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局部体征评分和中医各项主症评分的变化,以及输卵管通液术后和针灸治疗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经过6个月经周期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受孕率分别为93.3%和50.0%,对照组分别为80.0%和2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局部体征评分和中医各项主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通液术后并经针灸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补气温经方联合输卵管通液术基础上,针灸治疗可提高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疗效和受孕率,改善中医证候和局部体征,并有效缓解卵管通液术后的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桂枝茯苓丸对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通液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妊娠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1、2、3个月时,两组患者疼痛MPQ评分均比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持续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未妊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异位妊娠及流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桂枝茯苓丸能够改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妊娠情况,提高妊娠成功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输卵管通液术联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中药汤剂,比较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情况、妊娠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输卵管通畅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2个月宫内妊娠率及24个月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阴道出血率、腹痛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通液术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输卵管通畅率及妊娠率,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陈建凤 《新中医》2017,49(2):91-93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血瘀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8例血瘀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服药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的变化,及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程度和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总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9%,高于对照组的64.1%(P0.01)。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及输卵管总复通率分别为61.4%和80.7%,对照组输卵管通畅率和输卵管总复通率分别为37.5%和58.9%。2组输卵管通畅率及输卵管总复通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妊娠率为61.5%,高于对照组的35.9%(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血瘀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输卵管复通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活血通脉汤治疗输卵管炎症所致的堵塞性不孕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治疗的105例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中医组60例患者接受中医活血通脉方加减治疗,常规组45例患者仅接受西医抗生素治疗,对比2组输卵管阻塞改善率、成功妊娠率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中医组的输卵管疏通改善率高于常规组(P 0. 05),中医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常规组(P 0. 05);中医组2年宫内妊娠率63. 79%高于常规组的42. 86%(P 0. 05)。结论中医活血通脉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患者有利于改善中医证候,提高输卵管疏通后的宫内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