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院消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医院内各种消毒灭菌措施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若消毒灭菌措施采取不当,则达不到应有的消毒灭菌效果。目前,多数医院医护人员对消毒剂的使用、消毒方法的选择、规范操作等方面的理解、认识欠全面,往往是采取了消毒措施而达不到应有的消毒效果,成为发生医院感染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原因和改进措施。方法:把内镜清洗消毒灭菌效果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分别是执行卫生部有关内镜清洗消毒灭菌标准前、执行初期、执行成熟期,对2004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内镜中心使用后的泌尿内镜、胆道镜、纤支镜、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总结可行的改进措施。结果:执行卫生部有关内镜清洗消毒灭菌标准前、执行初期、执行成熟期的内镜消毒灭菌合格率越来越高,特别是执行成熟期的各种内镜消毒灭菌合格率均达到100%。结论:不同阶段采取的消毒灭菌方法不同,出现的灭菌效果不同。内镜清洗消毒规范执行前及执行初期,内镜清洗消毒灭菌设施不齐全,内镜资源短缺,清洗不彻底,是造成消毒灭菌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加强医院消毒灭菌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把消毒灭菌工作做得更好,本文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将影响消毒灭菌的因素进行分析及改进.  相似文献   

4.
部队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医院消毒灭菌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是评价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为了解某部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灭菌质量,我们于2006年上半年对该部11个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灭菌质量进行了监测。1方法室内空气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暴露5 m in采样,于37℃恒温箱4  相似文献   

5.
目的: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各项消毒、灭菌措施,完善规章制度,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加强检查督促,使每一项消毒灭菌工作落到实处。结果:有理可循的规章制度,各项消毒、 灭菌工作完善到位。结论:认真抓好医院感染管理中消毒灭菌措施的贯彻与落实,是控制交叉感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消毒灭菌法对预防口腔科医院感染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静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2):2166-2168
[目的]探讨预防口腔科的操作引起的感染问题.[方法]采用综合消毒措施,特别是清洗消毒,设备灭菌,达到一人一机一灭菌.[结果]清洗消毒,设备灭菌,能完全杀灭口腔器械表面的微生物,达到完全灭菌的目的.[结论]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以及压力灭菌器的采用是减少及预防交叉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医院消毒灭菌是预防医院感染重要措施之一。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是评价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药剂配制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方法。因而,要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防止由于物品消毒灭菌不彻底引起医院感染,必须全方位采取质量监控,现将具体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医院消毒灭菌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掌握我院消毒灭菌工作质量,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2005~2006年每月对我院各部门的消毒灭菌质量进行了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影响因素,寻找可行的改进措施.方法 对本院内镜中心使用后的泌尿内镜、胃镜、肠镜、胆道镜、纤支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的消毒灭菌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把内镜清洗消毒灭菌效果分三阶段进行研究(分别是执行卫生部的内镜清洗消毒规范前期、初期、成熟期),根据调查的影响因素,寻找有效可行的改进措施.结果 内镜清洗前各部件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使用后清洗前各组内镜的平均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阶段各组内镜消毒灭菌后的平均菌落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同阶段不同消毒灭菌方法的效果不同;内镜清洗消毒规范执行前期及初期,内镜清洗消毒灭菌设施不齐全,内镜资源短缺,清洗消毒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清洗不彻底,内镜消毒灭菌合格率低.内镜清洗消毒规范执行成熟期,清洗消毒灭菌设施齐全,内镜资源充足,操作人员技术熟练,清洗彻底,内镜消毒灭菌合格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监督医院落实消毒灭菌措施,促进医院提高消毒灭菌水平,我们对贵阳地区9所省属医院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湖南省某县乡镇卫生院消毒灭菌工作的现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表及现场查看的方式,对某县22所乡镇卫生院的消毒灭菌工作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22所乡镇卫生院消毒灭菌工作与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的标准要求相差甚远,表现为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操作者消毒灭菌知识欠缺、观念落后;消毒灭菌方法不规范;无菌物品保存不合要求;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不到位等.结论乡镇卫生院消毒灭菌工作存在医院感染隐患,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规范乡镇计生所消毒灭菌工作,预防疾病传播.方法 按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对辖区内12个乡镇计生所的消毒灭菌工作进行全面检测.结果 通过对全市乡镇计生所消毒灭菌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了整体消毒灭菌水平.结论 重视乡镇计生所消毒灭菌质量,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优质、安全的服务场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湖南省某县乡镇卫生院消毒灭菌工作的现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表及现场查看的方式,对某县22所乡镇卫生院的消毒灭菌工作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22所乡镇卫生院消毒灭菌工作与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的标准要求相差甚远,表现为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操作者消毒灭菌知识欠缺、观念落后;消毒灭菌方法不规范;无菌物品保存不合要求;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不到位等。结论乡镇卫生院消毒灭菌工作存在医院感染隐患,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4.
加强医院消毒灭菌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把消毒灭菌工作做得更好,本文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将影响消毒灭菌的因素进行分析及改进。1影响消毒灭菌的主要因素①消毒隔离制度落实不到位,班前班后工作不到位。比如班前检查仪器性能不到位,未查供水、电情况。②消毒灭菌过程监控不到位,机器的性能时常不稳定,如果消毒员不加以监控,为了早点下班,草草了事,机器出现问题就不能得到及时维修,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③消毒员对消毒灭菌知识欠缺。由于知识欠缺,常影响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工作。表现为各类物品不懂的如何分类浸泡…  相似文献   

15.
睢宁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工作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医院内部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消毒质量监测是评价消毒与灭菌效果的重要手段.为提高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了解睢宁县各级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情况,我们于2002~2007年对全县医疗机构进行消毒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状况,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45所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制度、消毒灭菌知识进行调查,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结果]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不健全,消毒灭菌制度不完善,医务人员消毒灭菌知识缺乏,消毒灭菌监测合格率低,社区卫生服务站、私人诊所问题尤为突出。[结论]要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监督检查,建立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工作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加大经费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定期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中医诊疗活动在临床开展越来越广泛,中医药事业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而中医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是中医诊疗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其清洗、消毒、灭菌问题也不容忽视[1],主要问题包括针刺类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缺乏规范性,火罐清洗、消毒、灭菌力度不够,刮痧板材存在清洗、消毒、灭菌缺陷,以及清洗、消毒、灭菌管理制度亟待完善,本文浅谈存在的上述4种问题及其改进措施。1 存在的问题1.1 针灸针清洗、消毒、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消毒服务机构的开设情况及其运行现状,探讨监管措施。方法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全市为社会提供消毒与灭菌服务机构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上海市有消毒服务机构14家,使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环氧乙烷灭菌法、电离辐射灭菌法及红外线辐射消毒法,用于对医疗用品、卫生用品、餐饮具、药品、化妆品、食品及宠物用品进行灭菌或消毒。经过现场抽检证明,使用中环氧乙烷灭菌与电离辐射灭菌设备的灭菌合格率均为100%,红外线辐射不能达到灭菌效果。所调查的消毒服务机构执行《消毒服务机构卫生规范》符合率为50%。结论上海市的消毒服务机构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质量管理不够规范,尚需加强政策管理。  相似文献   

19.
<正>医院是为病人提供诊疗服务的重要场所,也是各种病原菌聚集的地方,环境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诱发医院感染。消毒灭菌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1]。为了解某综合性医院消毒灭菌效果,进一步强化医院消毒灭菌管理,我们对某三级综合性医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的消毒灭菌质量进行监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压力蒸汽灭菌湿包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提高灭菌质量。方法采取两种方法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常规组是按常规操作进行消毒灭菌,干预组是在常规组的基础上控制导致湿包的相关因素进行消毒灭菌,比较两种方法的湿包率。结果在灭菌过程相同的情况下,常规组有189个湿包产生,湿包率为2.74%;干预组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后,有69个湿包产生,湿包率为0.99%。结论提高消毒员的业务素质,做好压力容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是减少湿包、提高灭菌合格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