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考察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阿米卡星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分别测定两者配伍后替硝唑、阿米卡星的含量变化,同时考察混合液外观、pH值及吸收曲线变化。结果:在25℃条件下6h内混合液外观、pH值、吸收曲线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25℃条件下6h内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阿米卡星注射液混合液稳定,说明两者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止血芳酸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止血芳酸和替硝唑葡萄糖配伍前后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在室温条件下,0.6h内其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止血芳酸可以与替硝唑葡萄糖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3.
卞宏芳  朱华 《吉林医学》2010,31(10):1312-1313
目的:考察洛美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4种止血药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5℃、37℃下模拟临床常用浓度,洛美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氨甲环酸、氨基己酸、氨甲苯酸、酚磺乙胺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6h内观察配伍液的外观、扫描紫外光谱、测定pH值、测定洛美沙星的含量变化。结果:洛美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氨甲环酸、酚磺乙胺注射液混合6h内较稳定;但与氨甲苯酸配伍时含量均在90%以下,与氨基己酸注射液配伍时含量均在90%以下,且pH值上升。结论:洛美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氨甲环酸、酚磺乙胺注射液可以配伍使用,但与氨甲苯酸、氨基己酸注射液不宜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双波长等吸收波长法,对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拉定、头孢哌酮钠的配伍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拉定配伍后,4h内稳定性较好,但4h后,溶液黄色加深,头孢拉定含量下降为初示量的94.0%,故两者需配伍,最好在4h内用完。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哌酮钠配枉后,8h内含量和吸收曲线无明显变化, 但配伍液在4h后可有乳光产生,配伍时,可同时加入维生素C注射液,使溶液澄明。  相似文献   

5.
采用双波长等吸收波长法,对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拉定、头孢哌酮钠的配伍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拉定配伍后,4h 内稳定性较好,但4h 后,溶液黄色加深,头孢拉定含量下降为初示量的94 .0 % ,故两者需配伍,最好在4h 内用完。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哌酮钠配伍后,8h 内含量和吸收曲线无明显变化,但配伍液在4h 后可有乳光产生,配伍时,可同时加入维生素 C 注射液,使溶液澄明。  相似文献   

6.
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与5种中药注射液配伍稳定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与双黄连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红花注射液、香丹注射液及灯盏花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5℃)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0—8h内洛关沙星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外观性状,测定PH值变化。结果:在室温条件下,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与香丹注射液配伍后,立即出现混浊并有灰白色沉淀产生;与其余4种中药注射液配伍后,8h内其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盐酸洛关沙星注射液不能与香丹注射液配伍,可与双黄连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7.
β—七叶皂苷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注射用β-七叶皂苷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在25℃条件下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硝唑和β-七叶皂苷钠配伍后4h内的含量,同时考察两药配伍后pH、外观及吸收曲线的变化情况。结果:在25℃条件下,4h内配伍液外观澄明无变色,未见气泡或沉淀,pH值及吸收曲线无明显变化。结论:在25℃4h内注射用β-七叶皂苷钠在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中稳定,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室温6小时内利巴韦林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巴韦林注射液与3钟输液配伍后,6小时内利巴韦林的含量及有关物质,同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结果 在室温条件下,利巴韦林与上述3种输液配伍6小时后,外观、pH值、含量和有关物质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利巴韦林注射液可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与甲硝唑注射液、生理盐水、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外观变化,考察其在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24h刺五加注射液的配伍液中总黄酮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的变化。结果:刺五加注射液在甲硝唑注射液、生理盐水、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24h内稳定。结论:刺五加注射液可以与甲硝唑注射液、生理盐水、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0.
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鱼腥草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鱼腥草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鱼腥草注射液配伍,观察配伍后的液体外观,pH值和含量变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光谱扫描的测定。【结果】室温25℃和加热至37℃放置24h后的混合液澄明,外观基本无颜色改变,pH值无明显变化,吸收光谱和含量基本无变化。【结论】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鱼腥草注射液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1.
洛美沙星在常用输液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洛美沙里在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4种输液配伍中的稳定性。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酸度计分别测定洛美沙里与4种输液在25℃和37℃的条件下配伍后,在24h内含量、pH值等变化情况。结果:在25℃、37℃条件下,洛美沙星与4种输液配伍后在24h内含量、pH值和外观无显著变化。结论:在25℃、37℃条件下,洛美沙星与4种输液配伍后在24h内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拉定配伍的稳定性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拉定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双波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考察两种药物模拟临床用量配伍前后其外观、pH及含量变化。结果 在室温条件下,0~6h内其外、pH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拉定在6h内可以配伍。  相似文献   

13.
洛美沙星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洛美沙星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在25、37℃下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紫外光谱的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洛美沙星、利巴韦林的含量。结果 各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紫外图谱及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洛美沙星注射液可与利巴韦林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刺五加注射液以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稀释剂,临床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按临床使用方法,将刺五加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按比例配制的待测溶液,于室温密闭放置0、1、2、4h,对其进行溶液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和总黄酮含量检查。结果在0~4h内,混合溶液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和总黄酮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刺五加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在本次实验考察的范围内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头孢噻肟钠等5种抗生素,在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将5种抗生素分别加入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中混合,在25℃观察24h.结果 各配伍液外观及pH值均无变化,5种抗生素及替硝唑的相对百分含量均在97%以上.结论 头孢噻肟钠等5种抗生素可以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6.
注射用奥硝唑与几种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在不同温度(25℃、37℃)下注射用奥硝唑与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以临床用药浓度,将注射用奥硝唑分别加入到3种注射液中,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放置,0—8h内观察外观、测定混合液的pH值、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混合液中的药物含量。结果在25℃与37℃条件下放置8h内,3种配伍液的外观、pH值、药物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奥硝唑与3种注射液配伍,在8h内配伍液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7.
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6种抗生素的配伍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6种抗生素的配伍稳定性。方法:用6种抗生素与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配全,在室温观察6h内混合液的外钢、pH及吸收度变化。结论:除头孢拉啶和氨苄西林外,其余4种抗生素均可与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8.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硫脒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模拟临床用药情况,考察了室温下8h内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硫脒配伍的稳定性,结果配伍后8h内溶液外观,pH,含量均无明显变化,配伍稳定,可供临床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杨艳  张婉婷 《当代医学》2010,16(24):149-150
目的考察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tinidazole glucose injection)与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cefotiam hydrochloride)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室温下,8h内不同时间点观察两者配伍液的外观变化、紫外光谱吸收曲线形状变化、测定PH值及不溶性微粒、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替硝唑和头孢替安的含量。结果配伍液在室温下8h内pH值、外观、药物含量、光谱图均无明显改变,不溶性微粒数均符合2005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室温下,8h内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20.
黄芪注射液在5种液体中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考察黄芪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10%GS)、5%葡萄糖注射液(5%GS)、氯化钠注射液(0.9%NS)、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GNS)、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用酸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考察黄芪注射液与5种输液配伍后的外观、pH值,吸光度值及TLC的变化。结果:黄芪注射液与5种输液配伍后的外观、吸光度值、TLC无显著变化,pH值接近中性。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与10%GS、5%GS、0.9%NS、5%GNS、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配伍,但应临用配制,并于24h内用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