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凹叶厚朴适用于细胞悬浮培养的愈伤组织.方法 通过对基本培养基(B5、MS和1/2MS)、外植体(茎段、顶芽和叶片)、激素浓度及组合进行筛选的方法进行厚朴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研究.结果 B5为最适合厚朴愈伤组织诱导的基本培养基;顶芽是最佳诱导愈伤组织的材料;最适合厚朴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B5+2.0 mg/L 2,4-D+1.0 mg/L 6-BA;最佳继代培养基为B5+2.0 mg/L NAA+1.0 mg/L 6-BA,愈伤组织生长倍数达到2.87倍.结论 初步筛选出凹叶厚朴用于细胞悬浮培养的愈伤组织,为凹叶厚朴细胞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和优化获得量大而高紫杉醇愈伤组织的培养技术和方法。方法以山西陵川县野生和在西安栽培的南方红豆杉为材料,就最佳母株、外植体种类、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种类及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生长和紫杉醇的影响等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幼茎外植体因诱导的愈伤组织时间早、频率高而最佳;培养基Y 5:M S 2,4-D 4.0 m g/L K IN 1.0 m g/L或B 5Ⅲ:B 5 2,4-D 3.0 m g/L K IN 0.1 m g/L Phe 0.1 m o l/L为最佳诱导愈伤培养基,其诱导频率高达100%。继代培养基中质量浓度2,4-D(0.5~3 m g/L)促进愈伤组织增殖;高质量浓度(8 m g/L)则有抑制作用。当2,4-D质量浓度适宜时,愈伤组织在B 5培养基上较在M S培养基上褐化轻、生长快。HPLC分析表明紫杉醇最高的继代培养基为M SⅢ,其紫杉醇质量分数高达干重的0.004%;野生母株幼芽来源的愈伤组织,其紫杉醇普遍高于栽培母株幼茎来源的愈伤组织。结论以5月份野生红豆杉幼茎为外植体,以Y 5或B 5Ⅲ为诱导培养基和继代培养基,继代8~10代,每代培养30~35 d;用M SⅢ培养基再培养1~2代,收获愈伤组织或细胞培养物,并从中提取紫杉醇是获得大量高紫杉醇愈伤组织的较佳培养程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黄芩愈伤组织培养和黄芩苷合成调控的规律。方法采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诱导愈伤组织;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量。结果黄芩愈伤组织生长和黄芩苷积累的优势培养条件为在基本培养基MS中氮源浓度为60mmol/L(NH4 ∶NO3-为1∶1),KH2PO4浓度0.5~1.5mmol/L,附加80g/L蔗糖,0.3mg/LIAA,2mg/L6-BA和200mg/L蛋白胨,温度(25±1)℃,暗培养。培养40d后收获愈伤组织,生物量达28.7g/L,黄芩苷为167.4mg/g,明显高于野生黄芩的最高量。结论黄芩愈伤组织的生长和黄芩苷的积累并不同步,而是先生长后合成。蔗糖对黄芩苷的合成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蔗糖质量浓度小于3%时,能有效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但对黄芩苷的合成没有刺激作用;当蔗糖质量浓度在3%~8%时,愈伤组织表现出明显的生长和次生代谢功能,黄芩愈伤组织的生长及黄芩苷合成明显增加;当蔗糖质量浓度在8%时,两者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不同pH值对东北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和紫杉醇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pH值的B5培养基培养两种红豆杉愈伤组织,测定生长率、PAL活性和紫杉醇含量。结果 不同红豆衫愈伤组织所需最适pH值不同,而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的pH值均不利于PAL活性的提高和紫杉醇的积累。即:愈伤组织生长快时,PAL活性将下降,紫杉醇含量也减少。结论 pH值明显影响红豆杉愈伤组织的生长及次级代谢水平,从而影响了紫杉醇的合成与积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三叶青松散型和致密型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及其次生代谢产物黄酮的积累情况。方法 将三叶青叶诱导的愈伤组织在不同外源植物激素种类和配比的培养基上多次继代培养,筛选获得松散型和致密型愈伤组织,分别建立相应悬浮细胞体系,研究了两种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和总黄酮积累的动态。结果 三叶青松散型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的继代周期为8 d,增加质量倍数最高达到3.68倍,黄酮积累的最大值11.7 mg/g,较最初接种时的浓度增加34.5%,该悬浮系继代4~5次后生命力衰退且褐化加重;而致密型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的继代周期为20 d,增加质量倍数最高达到2.65倍,黄酮积累的最大值40.9 mg/g,较最初接种时的浓度增加212.2%,该悬浮系继代多次细胞无明显变化。结论 与松散型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相比,致密型愈伤组织悬浮培养更有利于继代培养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对南方红豆杉叶愈伤组织诱导条件及最适培养基级成成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4-D比NAA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培养基中添加适度浓度的CA、Phe和乙酸钠能促进南方红用愈伤组织的生长和紫杉醇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目的与方法:探讨稀土对药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的作用和意义。以药用植物黄连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稀土对愈伤组织鲜重增加的影响。将从黄连外植体上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接种于添加不同浓度稀土Yb3+和Eu3+的67V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精密称量鲜重,研究不同浓度稀土对黄连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和对转入无稀土培养基中的愈伤组织后续生长的影响。结果:0.1mg·L-1Yb3+和1mg·L-1Eu3+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高浓度稀土抑制愈伤组织的生长。在不含稀土的培养基上的继代培养中,来源于稀土处理的愈伤组织鲜重增加值均比对照低。结论:低浓度的稀土对黄连愈伤组织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低浓度和高浓度的Yb3+和Eu3+对黄连愈伤组织后续的继代培养均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化学诱变的手段筛选生长快且吲哚碱含量高的长春花突变细胞系。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长春花愈伤组织,挑选成活愈伤组织块继代扩大培养,比较其与对照愈伤组织生长速率、吲哚总碱积累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用EMS处理的长春花愈伤组织与对照相比,不仅生长快,并且吲哚总碱含量高。结论 EMS处理的愈伤组织发生了变异,变异种是所期望的比较理想的细胞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柴胡愈伤组织生长和其不定根诱导的适宜培养条件。方法以无菌苗为外植体诱导获得愈伤组织后,对不同种类和不同质量浓度的生长素进行实验,并对光和温度对柴胡愈伤组织生长和其不定根诱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柴胡的愈伤组织适宜于在MS NAA4mg/L KT0.2mg/L培养基或MS NAA2mg/L KT0.2mg/L培养基上继代培养。诱导其不定根时宜采用的培养基为MS IBA2mg/L KT0.2mg/L。25℃条件下,黑暗培养既有利于柴胡愈伤组织的生长又有利于其不定根的诱导。结论比较适宜于柴胡愈伤组织生长的生长素为NAA,而有利于不定根诱导的生长素为IBA。温度对愈伤组织的生长影响非常明显,光照是其发根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由肉苁蓉愈伤组织建立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培养条件.方法 在固体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比例的生长激素,考察生长激素、细胞种龄和接种量对细胞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苯乙醇糖苷(PeG)量的影响.结果 在添加1 mg/L 2,4-D的B5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愈伤组织松散易碎,适于进行悬浮培养.细胞种龄为25 d和接种量为3%~4%时细胞悬浮培养的结果最好,PeG产量达到最大,为0.82 g/L.细胞在悬浮培养时聚集体由大变小,直径小于0.5 mm的细胞聚集体由接种时的5%逐渐增加至第20天时的81%,其PeG量为10.1%.结论 通过摇瓶培养建立了较好的细胞悬浮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研究南方红豆杉芽愈伤组织诱导条件、最适培养基组成成分和紫醇含量的积累。方法 以南方红豆杉芽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试验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激素及其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 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是MS添加2,4-D2.0mg/L和NAA0.5mg/L。对愈伤组织的增强、驯化和紫杉醇含量的积累则以B5添加2,4-D 0.5mg/L、NAA1.0mg/L和KT0.5mg/L为最佳。结论 本研究为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非洲紫罗兰(Saintpaulia ionantha)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并比较不同组分培养基对原生质体再生及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非洲紫罗兰愈伤组织制备悬浮细胞,以细胞生长曲线确定最佳培养时间,并将纤维素酶(cellulase R-10)和果胶酶(pectolyase Y-23)按2︰1(质量比)混合分别酶解悬浮细胞18、20、24 h,比较原生质体得率和细胞活力以确定最佳酶解时间。分别以原生质体基础培养基提取愈伤组织提取物、根尖提取物及培养土浸出物配制培养基培养原生质体16 d,观察原生质体细胞壁再生并比较细胞增殖率。结果 悬浮细胞培养8天细胞增殖率最大,细胞活力93.8%; 4%(质量分数)纤维素酶和2%(质量分数)果胶酶混合酶解21 h原生质体得率达到峰值,细胞活力为75.2%,延长至24 h后得率与21 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细胞活力降至69.5%。以不同组分培养基培养原生质体,最早于第6 d在愈伤组织提取物培养基中观察到再生细胞壁及细胞分裂;第16天,愈伤组织和根尖提取物培养基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原生质体基础培养基和培养土浸出物培养基,并以愈伤组织为佳,而培养土浸出物无促进作用。结论 以非洲紫罗兰愈伤组织悬浮细胞培养8 d并以4%纤维素酶和2%果胶酶混合酶解21 h能获得较多高活力的原生质体;愈伤组织提取物培养基能有效促进原生质体再生及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裕丹参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及植株再生体系.方法 比较不同的外植体基本培养基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裕丹参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 MS 6-BA 2 mg/L NAA 0.2~2 mg/L有利于叶柄和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其出愈率均为100%,但叶柄出愈量更大;MS 6-BA 2 mg/L有利于叶片芽的分化,其分化率达55.6%,并有直接成芽现象;B5 6-BA 1 mg/L 2,4-D 1 mg/L是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结论 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为叶柄,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2 mg/L NAA 0.2~2 mg/L;诱导芽分化的最佳外植体为叶片,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2 mg/L;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B5 6-BA 1 mg/L 2,4-D 1 mg/L.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成功地以决明的胚轴、子叶诱导出愈伤组织。实验表明,MS比B5更利于愈伤组织诱导。正交试验表明,添加1mg/L的IAA、6-BA、GA3可明显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添加1mg/L的NAA、2,4-D可抑制其生长;添加1mg/L的6-BA、2,4-D对抑制愈伤组织的分化有明显的效应。适合愈伤组织生长及维持分化率低水平的蔗糖浓度为2%~3%。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生长周期为30d左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老瓜头Cynanchum komarovii资源利用提供前期的生物技术实验参考。方法以老瓜头的根段、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筛选诱导愈伤组织产生的最适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增殖培养过程中,测定了不同时间愈伤组织的鲜、干质量,绘制愈伤生长曲线;同时进行了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的实验筛选。结果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产生,其根诱导效果最好,各处理诱导率达90%~100%,茎段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最佳配方分别为MS 2,4-D1.0mg/L 6-BA2.0mg/L NAA0.5mg/L和MS 2,4-D0.5mg/L 6-BA0.5mg/L NAA0.5mg/L,茎段比叶片较容易诱导,各处理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质地松散,颜色鲜黄,几乎无褐化现象。愈伤组织继代生长在第10天进入对数生长期,愈伤鲜生长量最大达4.961g,干质量0.496g。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很低,很难生芽,易分化出钉状根。结论对于诱导愈伤形成,根段是最佳的外植体,筛选出了茎段和叶片诱导愈伤的最适配方,愈伤组织生长量较大,但分化困难。  相似文献   

16.
对番茄下胚轴、子叶、叶柄不同类型外植体离体培养中有关细胞启动、分裂、分化以及器官发生作了细胞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番茄不同类型外植体在不同样的培养条件下,愈伤组织生长表现明显差异:下胚轴、子叶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时,细胞启动早,生长快,分裂方式基本为无丝分裂;下胚轴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时,细胞不规划的无丝分裂少于子叶,故下胚轴离体培养得到正常芽的比例高于子叶;番茄离体培养中不定芽通常发生在愈伤组织的周边区,也可起源于维管组织结节周围,形成层状细胞。不定根则由茎中柱鞘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扩大和提高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资源的利用效率。方法以肉苁蓉肉质茎的不同组织部位作为外植体,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筛选诱导愈伤组织产生的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并继代培养。应用HPLC方法对愈伤组织培养物中松果菊苷和洋丁香苷(毛蕊花糖苷)的量进行测定。结果肉苁蓉肉质茎的维管组织部分是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外植体,鳞片叶次之,髓组织部分诱导效果较差。在暗培养、25~27℃条件下以B5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0.5~2mg/L)与IAA(0.5~1.5mg/L)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佳;在半光照(光培养10h/d,暗培养14h/d)条件下,愈伤组织生长正常,最佳继代时间为25~30d。愈伤组织培养物中松果菊苷和洋丁香苷(毛蕊花糖苷)达4.37%。结论筛选出了适宜的肉苁蓉愈伤组织培养方法,且培养物中主要药用有效成分松果菊苷和洋丁香苷(毛蕊花糖苷)的量达到并超过了《中国药典》要求(0.3%)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微量元素锌、镁对黄芩组织生长情况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改变MS培养基中微量元素锌和镁的含量对黄芩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用UV-Vis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了继代培养所得愈伤组织中提取的总黄酮和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Zn2+浓度0.045 mmol/L、Mg2+浓度2.25 mmol/L情况下有利于黄芩愈伤组织生长;增大Zn2+浓度(0.045 mmol/L)并降低Mg2+浓度有利于黄芩愈伤组织中黄酮类物质的合成;低浓度的Mg2+有利于黄芩愈伤组织中黄芩苷的生物合成。结论通过调控微量元素锌和镁的量可以有效提高黄芩愈伤组织生长率并显著提高其有效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选择适合黄芩愈伤组织诱导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配比及浓度。方法:以黄芩幼根、叶片和带节茎段为外植体,用不同浓度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黄芩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试验。结果:6-BA1.0mg·L-1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疏松,诱导率高。诱导黄芩愈伤组织最佳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浓度配比为NAA0.5mg·L-1+6-BA1.0mg·L-1。结论: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配合使用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明显高于单个激素的处理,诱导结果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和外植体对黄芩短枝生根和愈伤诱导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短枝生根和愈伤诱导及继代培养基。方法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配制成5种短枝生根培养基;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BA和NAA或2,4-D,配制成5种培养基。将剪下的枝条用清水冲洗2~3 h,再用2%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5 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将带1个腋芽或不带腋芽的茎段和叶片接种到培养基中。结果1/2MS培养基是最佳的1年生和2年生短枝生长和生根培养基,生根率达100%,腋芽的增殖倍数高达3.1和3.4;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及愈伤最佳的继代培养基均为MS+BA2.0 mg/L+NAA0.1 mg/L。结论高浓度的生长素对黄芩短枝生长势和生根有抑制作用,高浓度BA配比较低浓度NAA适于愈伤诱导,1年生和2年生短枝生根时对生长素的反应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