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药风湿骨痛胶囊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风湿骨痛胶囊的疗效观察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方法:通过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进行临床验证,采用化学法及薄层色谱法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薄层色谱结果显现供试品色谱与对照药材色谱在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结论:风湿骨痛胶囊组方合理,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质量控制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蛸蛎丸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用薄层色谱法进行质量控制;与乳结平胶囊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质量控制的定性鉴别色谱特征明显;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病总有效率为92.9%,优于对照组的76.0%。结论薄层色谱法控制该制剂的质量可靠,重现性好;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蛸蛎丸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进行质量控制;与乳结平胶囊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质量控制的定性鉴别色谱特征明显;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病总有效率为92.9%,优于对照组的76.0%。结论 薄层色谱法控制该制剂的质量可靠,重现性好;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蛸蛎丸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用薄层色谱法进行质量控制;与乳结平胶囊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质量控制的定性鉴别色谱特征明显;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病总有效率为92.9%,优于对照组的76.0%.结论薄层色谱法控制该制剂的质量可靠,重现性好;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风湿骨痛胶囊的制备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风湿骨痛胶囊,建立质量控制方法及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进行临床验证,采用化学法及薄层色谱法进行质量控制.结果:临床观察397例,总有效率87.6%.薄层色谱结果显现供试品色谱与对照药材色谱在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结论:风湿骨痛胶囊组方合理,制备方法简便,疗效确切,质量控制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胰达康胶囊的制备方法与质量控制,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建立该制剂的制备工艺,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方中的黄芪,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在薄层色谱图中可准确鉴别出黄芪,70例糖尿病患者使用后的总有效率为87.1%。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控,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制定胃康胶囊的制备工艺,建立胃康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镜鉴别和薄层色谱(TCL)法,进行对主要成分的定性鉴别。结果胃康胶囊制备方法合理,吴茱萸、三七、黄连薄层色谱鉴别重现性好。结论该制剂疗效确切,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薄层色谱法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制剂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复方康鼻液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回流提取法制备复方康鼻液,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康鼻液中的冰片、黄连、三七进行定性鉴别,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制备工艺稳定,薄层色谱斑点明显,临床疗效显著.结论 该制剂组方合理,质量稳定,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聂明华  黄淑君 《中国药业》2006,15(15):49-49
目的 探讨降黏胶囊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并观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药物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制备及质控方法合理,临床治疗80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3.7%。结论 降黏胶囊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质量可控,对高黏血症引起的头昏、头痛有满意的疗效,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康心力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康心力胶囊中的红参、黄芪进行定性鉴别,对附子中的乌头碱含量进行限度检查.结果 3项薄层色谱鉴别的重复性好,专属性强,检出斑点清晰.结论 薄层色谱法方法可靠,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制风得灵浓缩丸.建立质量控制方法及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建立风得灵丸配制方法,采用显微法及薄层色谱法进行质量控制,用于痛风病患者治疗,设对照组、观察组进行临床疗效验证。结果:临床观察100例.总有效率达90.00%,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供试品色谱与对照品色谱在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本品制备工艺可行,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神农心脑康胶囊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神农心脑康胶囊的制备和质量标准,观察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用薄层色谱鉴别麝香、银杏、川芎、淫羊藿的成分,单盲临床观察40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并确定其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标准。结果:薄层扫描法可用于鉴别其主药;经临床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其总有效率达87.5%。结论:制备工艺合理,所得制剂质量可控,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董国蕊  李晓红 《中国药业》2008,17(18):45-46
目的探讨康特尔口服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该药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和急性毒性试验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制备方法合理可行,质量可控;临床治疗86例肺癌患者,总缓解率为48.72%,总有效率为74.36%。结论康特尔口服液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可用于肺癌、肺痛等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心缓康胶囊,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介绍该制剂的处方、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以心宝为对照,对69例窦房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心缓康胶囊能缩短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和窦房传导时间(SACT),提高心率(HR),治疗总有效率为92.75%。结论:心缓康胶囊质量稳定,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为治疗窦房结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有效制剂。  相似文献   

15.
李春花 《中国药师》2014,(12):2140-2142
目的:欣康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西洋参、川芎、麦冬进行了薄层鉴别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欣康胶囊中葛根的主要成分葛根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葛根素进样量在108-64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葛根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7.33%,RSD=0.4%。结论: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能有效地控制欣康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复方旱莲胶囊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质量控制,用复方旱莲胶囊和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复方旱莲胶囊治疗白癜风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旱莲胶囊制备方法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可靠,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定脑康胶囊的制备工艺,建立脑康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药材按处方提取挥发油、煎煮、浓缩、粉碎成粉末,装胶囊而成。用显微和薄层色谱方法鉴别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制备工艺可行,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好,方法可行。结论该工艺适用于生产,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8.
凉血排毒胶囊Ⅰ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凉血排毒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凉血排毒胶囊中的黄柏、黄芩、金银花等的有效成分分别进行色谱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黄柏、黄芩、金银花等药材,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且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法能有效地控制凉血排毒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制定脑康胶囊的制备工艺,建立脑康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药材按处方提取挥发油、煎煮、浓缩、粉碎成粉末,装胶囊而成.用显微和薄层色谱方法鉴别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 制备工艺可行,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好,方法可行.结论 该工艺适用于生产,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感速康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感速康胶囊中的金银花、大青叶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为Vp-ODS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0:90),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327nm,柱温为30℃。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绿原酸质量浓度在5~5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96%,RSD为1.27%。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感速康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