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味:半夏9 g、白术15 g、天麻15 g、钩藤15 g、石决明9 g、栀子9 g、黄芩9 g、桑寄生15 g、杜仲15 g、牛膝15 g、益母草15 g、茯苓15 g、橘红9 g、生甘草6 g.随症加减,7d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愈率81.3%,好转率12.5%,总有效率93.8%.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眩晕有确切疗效,可作为临床有效方剂进一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规模化种植茅苍术的背景下,为了保证药材的质量,必须对茅苍术种植的关键环节开展研究,规范种植全过程。"种植密度"和"打顶"是茅苍术规范化种植的关键环节,必须开展研究以确定最佳种植密度以及在田间管理的过程中是否需要进行打顶。在确定最佳种植密度的研究中,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采用了2因素3水平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方案,共9个处理,27个试验小区;在开展茅苍术打顶的研究中,以不打顶作为对照来研究打顶的可行性。以净产量和净产量率作为评价指标发现最佳种植密度为行株距30cm×15cm,且打顶有利于提高净产量和净产量率。在茅苍术的规范化种植过程中应按照30cm×15cm的行株距进行定植,田间管理中应采取打顶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不同栽培密度对茵陈产量及其主要功效成分合成累积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栽培密度,以提高药材品质。[方法]设置8组不同栽培密度的试验田,分别为15 cm×20 cm(M1)、15 cm×25 cm(M2)、15 cm×30 cm(M3)、20 cm×20 cm(M4)、20 cm×30 cm(M5)、25 cm×20 cm(M6)、25 cm×25 cm(M7)、25 cm×30 cm(M8)。基于不同采收期进行采收,测定生长指标及主要成分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随着栽培密度的减小,茵陈株高、叶柄长度和单株鲜质量逐渐增长,分枝数增加,成活率、茎粗和小区产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但茵陈叶长、叶宽无明显变化规律。随着栽培密度的减小,茵陈药材中挥发油含量逐渐增加,总黄酮、绿原酸、咖啡酸及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的茵陈药材绿原酸含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限量标准。基于茵陈产量和药效成分含量信息,综合主成分分析对结果进行评价,推荐茵陈的最佳栽培密度为25 cm×20 cm(M6)。[结论]适宜的栽培密度能够有效提高茵陈的产量和...  相似文献   

4.
1 病例介绍患者女 ,5 6岁。因午后低热、乏力伴纳差 9d行胸片及CT检查发现左下肺野见一 6cm× 5cm边界清晰、密度均匀的椭圆形肿块 ,考虑为肺癌。B超检查肝、肾、子宫及双侧附件无异常 ,于 2 0 0 2年 5月入院行手术切除。病理检查 :大体 :15cm× 9cm× 4cm左下肺肿瘤标本 ,切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植密度对红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为红花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以不同行×株距设置处理,以干花产量、种子产量以及有效成分红花黄色素为指标,对不同的种植密度进行考察.结果:不同种植密度对上述指标有很大影响.结论: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提高红花药材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不同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氮肥吸收利用及氮素去向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移栽密度增大,水稻产量显著增加,稳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子粒与秸秆氮素含量、肥料利用率及其残留量增加,而氮素损失降低.水稻所吸收的氮素约2/3来源于土壤氮,1/3来源于当季肥料氮.不同移栽密度处理间,肥料利用率为16.69%~26.69%,氮肥残留率为17.12%~21.08%,有52.23%~66.19%的肥料损失.无论哪种密度下,肥料主要残留在0~20cm土层中.种植密度为40cm×40cm时,0~20cm土层氮素残留量为28.54kg/hm2,占施肥量的12.97%,高于50cm×50cm和30cm×30cm处理而在40~60cm土层的氮素残留量为7.34kg/hm2,比50cm×50cm和30cm×30cm处理同层残留量降低了57.90%~59.29%.  相似文献   

7.
梁君  张振凌  王桁杰  刘小鸣 《中医学报》2016,(10):1563-1565
目的:研究半夏不同炮制饮片规格中草酸钙针晶含量与其麻辣毒性的关系。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半夏各炮制品中草酸钙针晶含量,采用家兔眼结膜刺激性实验方法,比较半夏各炮制品的刺激性作用。结果:不同半夏炮制品中草酸钙针晶平均含量:生半夏2.77%法半夏1.79%清半夏0.77%姜半夏0.44%;各炮制品的刺激性:生半夏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结论:炮制降低草酸钙针晶含量的同时降低半夏毒性,炮制方法不同草酸钙针晶含量降低程度不同;半夏麻辣毒性与草酸钙针晶含量密切相关,并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病历资料 患者,男,66岁,查体时发现左肺上叶占位.CT检查左肺上叶占位,考虑恶性肿瘤.行左肺上叶切除术. 病理检查:①大体检查:切除一叶肺,20cm×11cm×6cm大小,肺膜表面大部分光滑,完整.距外缘2cm处有结节状聚积,面积0.4cm×0.3cm.沿支气管切开肺,距支气管断端5cm近肺膜下见灰白灰黄色肿物,大小为4cm×3cm×2cm,切面灰白灰黄色,质地较硬.  相似文献   

9.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50岁.因间断便血8个月伴排便次数增加3个月入院.患者1年半前因左肾癌行左肾癌根治术.查体:贫血貌,左腰部可见长约10 em手术切口瘢痕.左下腹可触及鹅蛋大小肿物,光滑,活动较差.当地检查,CT平扫:左肾切除术后改变,左肾床区约7.0 cm×10.2 cm× 9.0 cm类圆形混合密度灶,内见斑点状状钙化灶.同侧腰大肌、胰尾受累;纤维结肠镜检查:进镜达距肛门38 cm乙状结肠处可见隆起样改变,表面不平,溃疡,出血,质脆,占肠腔一周.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57岁.因腹部肿物半月余,于2006年10月27日入院.查体:腹部膨隆,左侧腹部可触及一巨大肿物,约20 cm×10 cm×10 cm,形态不规则,无压痛,边界尚清,可活动.CT示左侧腹腔内巨大脂肪密度肿块影,内见软组织样索条影,左肾及周围组织受压、移位,病变与左肾边界不清;右肾位置正常,轮廓不大,肾皮质光滑完整,肾实质内密度均匀一致;未见异常密度影,肾盂、肾盏形态、大小未见明显异常,肾周脂肪间隙清晰.考虑腹膜后脂肪肉瘤可能性大,左肾受侵?脂肪瘤待除外.初步诊断为脂肪肉瘤.于2006年11月2日手术切除,术中见腹膜后左肾肿瘤,约20 cm×15 cm×8 cm,边界欠清,与左肾关系密切,不能分离,质脆、易出血.  相似文献   

11.
1病历摘要 女48岁,孕1产1.主因下腹部包块半年,尿频、下腹部不适20天入院.查体:下腹部可触及大小约10cm×8cm包块,质中等、活动度差.妇检:右附件区可触及大小约9cm×7cm的包块,质地中等,与子宫界限尚清,包块活动度差,轻压痛.超声检查:右附件区探及大小约9cm×8cm×7cm的囊实性肿块,形态规整,似见包膜样回声,其内回声不均,可见大小不等的不规则无回声,最大无回声区大小约6cm×5cm×5cm.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胸胁迸伤的疗效。方法: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胸胁迸伤28例。结果: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有调补气阴、活血祛瘀、通阳泄浊的功效,治疗胸胁迸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乔军选  廖银华  欧洪斌  康朝 《医学争鸣》2009,30(11):1013-1013
1病例报告 男,15岁,半年前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于外院行抗结核治疗3mo无效而就诊.查体无异常.CT检查结果显示右肺门部3.2cm×2.9cm软组织包块,边界较清楚、密度较均匀,CT值约为46Hu,右肺门部淋巴结肿大,右肺中间段支气管管腔内见结节状软组织影(图1).CT诊断:右肺门及中间段气道内占位性病变.手术见病变位于右肺中间段支气管管腔内,呈白色突起,质地中等,距上叶支气管管口下缘约0.5cm,下肺静脉旁可见2枚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资料 病例1:患者20岁,因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壶腹部切开取胚术后15天,下腹痛5小时,伴肛门憋胀,于2003年10月20日14时急诊入院.患者15天前因停经48天,阴道流血1周,下腹痛1天入院.B超检查示右侧输卵管妊娠.血HCG:220OmIU/ml.急诊行腹腔镜探查手术,术中见右侧输卵管壶腹部膨大2cm×1.5cm×1.5cm,行输卵管开窗取胚术.病理诊断:右侧输卵管妊娠.术后4天HCG降为300mlU/ml,出院.出院后14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憋痛,再次入院,血HCG:900mIU/ml.B超示:右侧附件区见3cm×3cm×2.5cm混合性包块.诊断:持续性输卵管妊娠.  相似文献   

15.
通过收集中医古籍文献数据,结合中医临床用药经验和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对瓜蒌薤白半夏汤的药物炮制品种及处方剂量进行系统梳理与考证分析,为经典名方的研发与临床应用提供文献依据。经考证,瓜蒌薤白半夏汤中的“白酒”为低度米酒(酒精浓度10%~20%),其余药物炮制品种应选用生瓜蒌、生薤白、姜半夏。研究发现,半夏剂量应选择吴迁本“半夏半升”为宜。瓜蒌薤白半夏汤标准剂量为瓜蒌55.422 g, 薤白46.875 g,姜半夏61.990 g, 白酒2 000 mL, 现代中医临床参考用量为瓜蒌15 g,薤白12 g,姜半夏16 g,白酒500 mL。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用于皮肤软组织损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120例患者全部使用MEBO治疗,根据创面情况分别采取湿润暴露疗法和湿润包扎疗法.结果:180例病例中<2cm×4cm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0天,>7cm×9cm为15天,15cm×12cm以上的为30天,创面愈合时间缩短,组织修复较快.结论:湿润烧伤膏(MEBO)对损伤皮肤有保护作用,可促进裸露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应用于修复四肢皮肤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值修复小腿骨外露4例,足背皮肤缺损9例,手背及虎口的皮肤缺损2例;切取皮瓣的面积为8cm×10cm-10cm×22cm.结果:15例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半年至2年,移植皮瓣的外形及功能恢复都满意.结论:股前外侧皮瓣有切取的...  相似文献   

18.
郭卫  赵军  马建仓  苏清华 《医学争鸣》2008,29(13):1198-1200
目的:回顾性总结外科治疗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经验并讨论其意义.方法:1990/2007普外科行外科手术治疗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54例,男25例,女29例,年龄20~73平均55.2)岁.结果:肿瘤位于右叶22例,左叶20例,双侧均有12例,肿瘤最小约3.5 cm×2.5 cm×2.5 cm,最大约15 cm×11 cm×10 cm;5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转移,包括淋巴结融合成块16例,癌肿浸润颈前舌骨下肌群及胸锁乳突肌16例,浸润气管15例,浸润食管8例,浸润喉返神经11例和肺转移4例.病理类型:乳头状腺癌36例,滤泡状腺癌15例,髓样癌3例.行甲状腺全切15例,甲状腺次全切39例,患侧根治性颈清扫加对侧功能性颈部清扫18例,双侧功能性颈部清扫36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和内分泌治疗.随访5 a生存率80.0%(32/40),10 a生存率72.0%(18/25).结论:对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积极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和内分泌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6岁,于2年前因膀胱憩室癌在外院手术治疗,术中将肿瘤切除,未行憩室切除.此次以间断性全程无痛肉眼血尿2 d入院.膀胱镜检查示:膀胱憩室癌术后复发.在联合麻醉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中见左输尿管口外上方3 cm处有一憩室,憩室口直径约4 cm,深约10 cm,憩室口边缘有一菜花样肿物,约2.5 cm×2.5 cm×3.0 cm,浸润性生长.憩室底部亦见一肿瘤,约3 cm×3 cm× 3 cm,宽基,易碎,较脆,触之易出血.距憩室口肿瘤2 cm连同憩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膀胱憩室口移行细胞癌Ⅲ级,膀胱憩室高分化鳞状细胞癌Ⅲ级.术后羟基喜树碱行膀胱灌注治疗,随访9个月,未见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以桡神经浅支及伴行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急诊拇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应用以桡神经浅支及其伴行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指骨外露15例.该皮瓣的设计以第一掌骨背侧及拇指背侧桡神经浅支及其伴行血管的体表投影为轴心线,距甲沟2.3 cm处纵轴线指同有动脉向背侧动脉穿支为旋转点,皮瓣面积可达3 cm×2.5 cm.结果:术后14例皮瓣成活.随访2~24个月,拇指外形满意,皮瓣两点辨别觉为2~9 mm.结论:该皮瓣具有解削恒定、血供可靠、切取方便、供区破坏小、接近拇指皮肤质地等优点,是急诊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