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4年10月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病区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实行针药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和治疗前后膀胱残存尿情况。结果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53.3%,两组相较而言,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膀胱残存尿量则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效果显著,具有较强的临床可性行,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拔管前定期夹管膀胱功能锻炼、训练盆底肌功能以及进行膀胱冲洗等妇科术后留置导尿常规护理,治疗组2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针药(药用党参、白术、黄芪等,穴选足三里、阴陵泉等)结合治疗方法,观察患者拔管后排尿感觉、残余尿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65.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法治疗剖宫产术后尿潴留优于常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益气活血法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K)、尿p:微球蛋白(Uβ2-MG)、血肌酐(Scr)、空腹血糖(FBG)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3%,对照组为65.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比治疗前UAEK、Uβ2-MG、FBG、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下降,以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法结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胰岛素及调脂降压等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尿潴留、排尿困难、尿路感染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上述症状改善不明显,总有效率为5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残尿体积测定、膀胱容量测定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优于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5.
间歇导尿术在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术在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43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采用间歇导尿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47.7%,观察组治疗后每次尿量明显增加(P<0.05),每日排尿次数及B超残尿量明显减少(P<0.05,P>0.01),结论:间歇导尿能有效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改善尿潴留、尿失禁,恢复反射性膀胱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49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常规应用西药降糖药,治疗组同时加用滋阴补肾活血中药,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具有降低血糖和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作用,与西药降糖药具有协同和增效作用。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尽早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封包联合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予α-硫辛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中药封包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优于对照组的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最大尿流率明显大于对照组,而残余尿量、逼尿肌压力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SOD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MDA含量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封包联合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针药组,每组20例,西药组单纯口服优降糖治疗,针药组采用针刺和灸法同时口服适量西药,并根据病情逐步停用西药。结果: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5%,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5%。针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P〈0.01)。结论:采用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好,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9.
赵春军 《中外医疗》2009,28(7):74-74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阿魏酸钠治疗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糖尿病及心绞痛基础上,阿魏酸钠组加用阿魏酸钠。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随访治疗后2周的心脏事件和尿微量蛋白变化。结果阿魏酸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且阿魏酸钠组尿微量蛋白显著改善。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弥可保配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逼尿肌无力的疗效。方法 将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8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观察组给予弥可保配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通过尿流动力学测定,对比评定治疗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治疗后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弥可保配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逼尿肌无力有显著作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按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血糖控制,予硫辛酸注射液4.5g静脉滴注,每日1次;弥可保针250μg,肌肉注射,隔日1次;训练定期排尿.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关元、中极、气海穴,同时酚妥拉明针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注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残余尿量,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明显少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针刺关元、中极、气海穴,同时酚妥拉明针穴位注射三阴交、足三里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艾灸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秩边、气海、关元、肾俞、脾俞、三焦俞等穴位艾灸治疗,疗程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和检测膀胱残余尿量。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膀胱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残余尿量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灸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近期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中药内服联合艾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艾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疗效。方法:66例早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胰岛素降血糖、降血压、调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自拟温阳益气健脾方联合艾灸,对照组加服甲钴胺分散片每次0.5 mg,每天3次,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膀胱残余尿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7%,对照组有效率63.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减少膀胱残余尿量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内服联合艾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可显著减少膀胱残余尿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维生素B12联合针灸、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疗效。[方法]将52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予以维生素B120.5mg肌肉注射,隔日1次;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及中药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尿急、尿频、小便淋沥不尽及排尿困难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膀胱残余尿量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其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维生素B12肌肉注射基础上加用针刺及中药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有效,能改善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高宛红  刘琴 《吉林医学》2013,34(13):2553-255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例2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依据循证模式进行护理,治疗半年后评价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治愈率和好转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护理中效果较好,优势明显,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综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怡  吴莹  李雨峰  朱世琼  刘昌桃  艾艳  余茜 《西部医学》2012,24(7):1311-1313
目的观察间歇导尿结合干扰电、膀胱功能训练及针灸等综合治疗对脊髓损伤后(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尿动力学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省人民医院康复中心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接受干扰电治疗、膀胱功能训练、针灸及间歇导尿等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间歇导尿加膀胱功能训练,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测定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的变化以及进行尿动力学测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尿动力学测定均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间歇导尿结合干扰电治疗、膀胱功能训练及针灸等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尿动力学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穴位针灸联合膀胱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病人应用间歇性清洁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穴位针灸,2组干预时间为8周,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膀胱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2组病人干预后膀胱容量、自行排尿频次、残余尿量及导尿间隔时间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干预后膀胱容量、自行排尿频次、残余尿量及导尿间隔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干预后躯体、社会、心理及物质功能等纬度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躯体、社会、心理及物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针灸联合膀胱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病人膀胱功能,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针刺疗法对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的临床康复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患者45例按完全性损伤与不完全性损伤分为两组,两组分别按随机数字各表分为两组:完全性损伤针刺组12例,对照组12例,不完全性损伤针刺组11例,对照组1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及间歇性清洁导尿;对照组仅用药物治疗及间歇清洁导尿,疗程为20d。治疗前后采用简易膀胱压力容积测定法测出残余尿量;记录患者自主及辅助方式排尿次数,奥昔布宁类药物使用量。结果治疗前后完全性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组中的针刺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残余尿量减少率,自主及辅助方式排尿次数增加率以及奥西布宁类药物使用减少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膀胱容积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胥艳 《四川医学》2017,38(12):1400-1402
目的探讨分析在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时应用坦索罗辛加依帕司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96例,选取其中48例设为试验组,剩余48例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坦索罗辛结合依帕司他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单纯膀胱训练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试验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残尿量均下降,试验组患者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容量、膀胱压力指标均有改善,试验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尿白细胞阳性患者占比均下降,试验组患者降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时应用坦索罗辛加依帕司他可取得良好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联合针刺在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温州市中两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脑卒中后合并排尿障碍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留置导尿法,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间歇导尿联合针刺治疗。针刺治疗:刺入神阙、关元、气海、中极、三阴交、曲泉、肾腧、膀胱腧、八髂(上髂、次髂、中髎、下髂穴),行捻转提插手法,每次治疗30min.每周治疗5次,疗稗4周。疗程结束时比较两组残余尿量、出现尿路感染和达到平衡膀胱的例数。结果疗程结束时,相比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残余尿量减少(96.3±45.5)mL,尿路感染人数较少(10例),达到平衡膀胱的人数较多(31例),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留置导尿法,间歇导尿联合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具有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