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在成人中的发病率为2%~4%.SAS包括巾枢型、阻塞型和混合型,其中以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最常见.占SAS的80%~90%。OSAHS是指每晚7h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即平均每小时呼吸暂停次数+低通气次数)超过5次,OSAHS发作时口和鼻无气流,但胸、腹式呼吸仍存在。临床表现为睡眠打鼾、憋气,晨起头痛、头晕、日间嗜睡、乏力,严重时可致血压升高、心律不齐、心绞痛甚至猝死。OSAHS病网复杂,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或  相似文献   

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严重的睡眠呼吸疾病,以反复发作的睡眠呼吸暂停和低氧血症为主要临床特征,常出现睡眠结构紊乱,表现为浅睡眠和觉醒增加,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REMS)和深睡眠时间减少,并引起白天困倦嗜睡。一般人群,OSAHS的发病率为2%。5%,60岁以上发病率20%~40%,老年人发病率最高则可达81%。OSAHS可导致高血压、心律失常、肺心病等慢性疾病及猝死,并可能与认知损害甚至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有关。  相似文献   

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脑血管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岑瑞金 《重庆医学》2006,35(8):732-733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脑血管病(CVD)的联系。方法 采用多导睡眠图(PSG)对40例脑血管病(CVD)患者和40例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进行监测和比较。结果 CVD组合并OSAHS的发病率达73%,对照组OSAHS发病率23%(P〈0.01),两组间平均和最低血氧饱和度以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SAHS与CVD关系密切,OSAHS可以是CVD发病的危险因素。CVD后也容易发生OSAHS。  相似文献   

4.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引起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从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按病因分为三型:阻塞型、中枢型和混和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临床较为常见,Young等。报道男性发病率为4%,女性为2%。近年研究表明,OSAHS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是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症状。在儿童中发病率为1%~3%,目前最常见的病因是扁桃体和/或腺样体肥大,首选的治疗方式是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但由于OSAHS患儿常存在多脏器损害和解剖结构的特殊性,麻醉风险和死亡率较高。本文探讨儿童OSAHS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围术期的麻醉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冠心痛的关系。方法:查阅资料。结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以睡眠期紧随打鼾后发生的反复呼吸暂停、低通气及血氧降低为特征的疾病,多元回归证实OSAHS是冠心病(CA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近几年来学者们对OSAHS致CAD研究较多,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OSAHS是一种发病率高且具有一定潜在危险性的疾病,而且为CAD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蔡伟  林勇 《美中医学》2007,4(6):50-58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徵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徵(OSAHS)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疾病,主要特点为反复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造成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尤以心脑血管损害最为突出。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徵患者,血氧饱和度可降至40%左右。组织封缺氧最突出的反应是血管增生,慢性缺氧还可以诱导血管重建”^[1,2]。在血管新生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最重要的调节因子,近年来国外陆续有研究表明,OSAHS患者循环中存在高水平的VEGF,但封其在OSAHS病理生理过程中的意义国内尚未见有文献报道。同时,经有效治疗OSAHS後。VEGF下降,但能否减少OSAHS相关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或减轻其严重程度,尚需通过追一步的观察来证实。  相似文献   

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以睡眠时反复呼吸暂停、问歇性低氧、睡眠结构紊乱和反复微觉醒为特征,伴或不伴低通气的临床综合征。OSAH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威胁人类健康,与全身各系统相关联的常见病,认识OSAHS早期诊治,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发病率较高。国外相关调查显示,儿童OSAHS的发病率为1%~3%。目前,多导睡眠图监测(PSG)已成为成人OSAHS诊断的金标准,但儿童OSAHS的诊断标准还尚未确定。我院在治疗过程中对鼾症儿童进行PSG监测,同时行鼻内窥镜和头颅颈部侧位片检查,以探讨儿童OSAHS的病因及PSG参数对儿童OSAHS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惠病率较高的疾病,成年人的发病率为2%~4%,65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病率高这20%~40%(具体参见木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发犒情况概述》一文)。本病主要表现为睡眠中反复发生的上气道阻塞,导致夜间间歇低氧、睡眠片段化,通过兴奋交感神经、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增强氧化应激反应、血小板凝聚及脂质代谢异常等机制引起多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1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OSAHS临床表现主要为,他人目击患者睡眠时不均匀打鼾,睡眠中呼吸暂停或呼吸表浅,常伴随喘气、憋醒,睡不安稳、梦魇,多汗、部分患者出现遗尿,患者白天自觉头痛、头晕、乏力、嗜睡、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严重者出现焦虑、抑郁,且常规予降压药治疗效果差,这些损害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因此应重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防治,减少并发症发生。治疗OSAHS方法有:一般性治疗(包括减肥、侧位睡眠、戒烟酒)、药物、鼻咽手术、器械治疗,目前首选治疗方法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笔者现将2007年3月-2012年10月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难治性高血压3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刘莉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1):61-6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身体的损害复杂而广泛,可导致多器官、多系统受损,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常见疾病,患者都可能存在睡眠呼吸障碍。女性OSAHS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已日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3.
肖毅  钟旭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4):3163-316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常见病,国外报道成年人的患病率在2%~4%。其特点是睡眠期间上气道的塌陷导致气流消失或减少、氧饱和度下降和睡眠结构破坏。OSAHS是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充血性心衰、心梗以及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多种治疗方法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事实上,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决定了使用何种方法治疗。行为治疗,包括睡眠体位训练、减轻体重,可能对某些患者有益;轻中度患者可考虑使用外科手术或口腔矫治器治疗,但选择合适的患者和确定上气道阻塞部位非常关键。中重度的OSAHS患者目前首选治疗仍然是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  相似文献   

1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脑梗死预后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多导睡眠图检查后,合并OSAHS脑梗死46例(65.7%)。60例患者完成随访研究,其中OSAHS组40例、非OSAHS组20例。OSAHS组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的不同分为3组(轻度OSAHS组22例、中度OSAHS组11例、重度OSAHS组7例)。随访观察2组入院时、1个月、3个月、6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和残障量表。结果合并OSAHS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滞后,日常生活能力低、残障程度高,且与OSAHS的严重程度有关。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影响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脑梗死患者的OSAHS问题。  相似文献   

1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以睡眠时咽部组织反复塌陷或其它原因造成上气道阻塞为特征,导致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进而造成多器官功能损害的疾病,有关OSAHS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方面的报导较少。作者对54例重度OSAHS患者与20名对照组的红细胞天然免疫功能进行了检测,并比较了手术后半年的变化,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6.
孙福财  张秀华  陈宏  曾海环 《浙江医学》2009,31(8):1092-1094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CSAHS)和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MSAHS)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中的构成比,并分析3者主要临床表现的差异。方法选取经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确诊的993例SAHS患者,对3种类型SAHS的主要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并作对比分析:同时对相关的观察指标[包括包括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平均及最低血氧饱和度(MSaO2、LSaO2)、血氧饱和度〈90%的累积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bL(〈90% T)]作组间的比较分析。结果(1)SAHS中OSAHS占96.4%,CSAHS占1.5%,MSAHS占2.1%。(2)与OSAHS组比较,CSAHS组患者白天嗜睡、夜尿增多、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下降、合并高血压及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或0.01),MSAHS组患者白天嗜睡、注意力下降及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3)与OSAHS组比较,CSAHS组患者AHI显著增加(P〈0.01),MSAHS组患者AHI亦明显增加(P〈0.05)。结论SAHS中OSAHS所占比例最大,但以CSAHS的临床症状最为严重,OSAHS临床症状最轻,MSAHS介于CSAHS及OSAHS之间;上述3种类型SAHS的发病机制如何导致临床症状的差异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夜间反复发生严重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白天嗜睡、心脑肺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与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国外资料显示,OSAHS在成年人的患病率为2%~4%,OSAHS是多种全身性疾患的独立危险因素,已成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睡眠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关,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及脑卒中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是以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道阻塞及睡眠紊乱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睡眠鼾声、低通气或(和)呼吸暂停及日间嗜睡。OSAHS可并发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事件等,严重危及健康。  相似文献   

19.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以睡眠时反复呼吸暂停、间歇性低氧、睡眠结构紊乱和反复微觉醒为特征,伴或不伴低通气的临床综合征。据估计,成人OSAHS的患病率为4%~7%,男性高于女性,且其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它可以引起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呼吸衰竭、缺血或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文文 《海南医学》2009,20(1):44-45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及其形成机制。方法比较60例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确诊的OSAHS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压,并将OSAHS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各睡眠呼吸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OSAHS组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BP、DBP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P〈0.05),与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呈负相关(P〈0.05)。结论OSAHS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缺氧是OSAHS形成高血压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