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贵州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及其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变迁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2016-2020年送至贵州安康医学检验中心的12158例女性宫颈分泌物标本检测情况,分析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检出率,以及其耐药率.结果 12158例女性患者标本中检出5642例支原体培养阳性,检出率为46.41%,其中单纯感染Uu检出率为29.17%(3547/12158);单纯感染Mh检出率为3.23%(393/12158);混合感染Uu和Mh检出率为14.00%(1702/12158).支原体阳性患者集中在21~<41岁女性,占66.68%.药敏分析结果显示,支原体对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及盐酸多西环素表现为高度敏感.单纯感染U u对甲砜霉素及司帕沙星的耐药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单纯感染Mh对司帕沙星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下降;混合感染U u和Mh整体表现为U u和Mh耐药性的交集,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结论 贵州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单纯感染Uu为主,不同支原体感染类型药敏分析结果有差异,临床应根据不同支原体的耐药情况及药敏分析结果合理地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液体培养与固体培养方法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的可靠性,从而提高支原体检测的准确率.方法 采用液体培养基和固体A7琼脂培养基平行检测106例宫颈分泌物样本的Uu和Mh.结果 对Uu检测,液体培养法阳性56例;固体培养法阳性49例;对Mh检测,液体培养法阳性24例,固体培养法阳性17例,两种培养法培养Uu及Mh的阳性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gt;0.05).液体培养法灵敏度较高而特异度较低,固体培养法则正好相反,特异性高而灵敏度低.结论 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中,实验室应尽可能采用两种培养方法平行检测,以弥补两种方法各自的不足,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液体培养法检测的实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液体培养法和固体培养法平行检测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结果的一致性;评价液体培养法检测Uu和Mh的可靠性,加强Uu和Mh检测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液体培养基和固体A7琼脂培养基平行检测369例临床标本的Uu和Mh。结果液体培养法阳性155例,阳性率为42%;固体培养法阳性111例,阳性率为30%;液体培养法阳性而固体培养法阴性49例;固体培养阳性而液体培养法为阴性5例。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kappa系数为0.554)。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检测不能仅凭液体培养法变色而报为阳性,应结合固体培养法作鉴定,才能报为阳性.用固体培养法提高检验的特异性,用液体培养法进行药敏试验,两者结合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江西医学检验》2007,25(6):571-572
目的比较液体培养与固体培养方法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的可靠性,从而提高支原体检测的准确率。方法采用液体培养基和固体A7琼脂培养基平行检测106例宫颈分泌物样本的Uu和Mh。结果对Uu检测,液体培养法阳性56例;固体培养法阳性49例;对Mh检测,液体培养法阳性24例,固体培养法阳性17例,两种培养法培养Uu及Mh的阳性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液体培养法灵敏度较高而特异度较低,固体培养法则正好相反,特异性高而灵敏度低。结论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中,实验室应尽可能采用两种培养方法平行检测,以弥补两种方法各自的不足,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3 127例育龄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对3 127例育龄女性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 127例育龄女性检出支原体感染1 800例,感染率为57.6%。其中,解脲脲原体(Uu)感染率、人型支原体(Mh)感染率及Uu+Mh混合感染率,分别为46.2%、1.2%、10.1%。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发现,Uu感染患者对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克拉霉素较为敏感,Mh感染患者对米诺环素、多西环素、交沙霉素较为敏感,Uu+Mh混合感染患者对米诺环素、多西环素、交沙霉素较为敏感。结论 支原体已成为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院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不同类型支原体感染分布和药效状况,以期为临床合理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1 140例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药敏)检测。结果1 140例患者支原体感染类型多数为解脲脲原体(Uu),其后为Uu和人型支原体(Mh)混合感染,Mh感染最少;21~31岁为支原体感染高发年龄段,其次为31~4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u对克拉霉素、交沙霉素、盐酸多西环素、米诺环素、阿奇霉素敏感;Mh对交沙霉素、盐酸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有强敏感性;Uu和Mh混合感染对交沙霉素、盐酸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敏感,与其他各药物的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应该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6年该院门诊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的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137例支原体培养呈阳性的患者中,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以及Uu和Mh联合检测阳性的构成比分别为98.5%、21.9%和17.5%。Uu对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9.3%、98.6%和97.8%;Mh对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和四环素较敏感,敏感率分别为97.6%、86.7%、和83.3%。结论治疗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药物中米诺环素、多西环素、交沙霉素和四环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女性患者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对目前常用具有抗支原体活性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支原体鉴定药敏试剂盒,对1238例女性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标本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1238份标本中Uu阳性492份(39.7%),Uu+Mh阳性31份(2.5%),Mh阳性1份(0.4%),总检出率42.3%(524份)。药敏试验结果显示,Uu和Mh对交沙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敏感率高,对红霉素、阿奇霉素、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结论Uu和Mh对常用抗支原体药物耐药率增高,经验治疗应首选交沙霉素、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固体和液体联合培养的方法,提高试验准确性,更好地反映药物敏感性。方法把待检标本同时在固体培养基上和液体药敏检测培养基上接种后,统计支原体的检出率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70例支原体培养中阳性590例,占37.6%;其中,解脲支原体(Uu)482例,人型支原体(Mh)25例,Uu 与 Mh 混合感染83例,药敏方面3种类型的支原体感染均对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强力霉素敏感性较高,而对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出现比较明显的耐药。结论东莞地区泌尿生殖系感染主要以 Uu 为主,其次是 Uu 和 Mh 引起的混合感染,单独 Mh 感染较少,而且三者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情况,同时分析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度,为临床提供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及用药指导。方法 2013年1~12月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疑似生殖道感染的女性1 542例,根据病原体感染情况分为衣原体感染组(47例)、细菌性阴道炎病组(32例)、真菌感染组(59例)。同期本院体检中心体检女性40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Uu和Mh进行检测。分析支原体感染与生殖道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关系及其对常见的12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度及耐药性。结果支原体检测总阳性率总阳性率为49.7%(766/1 542),Uu阳性率为42.1%,Uu与Mh混合感染阳性率6.5%,Mh阳性率1.1%。细菌性阴道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支原体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P<0.05)。Uu、Mh感染、Uu与Mh混合感染对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均有95%左右的高敏感率,而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红霉素及加替沙星均呈现较高的耐药率,敏感率均低于50%。Uu与Mh混合感染较单一感染耐药性明显增强。结论女性生殖道分离的支原体以Uu为主,细菌性阴道病可使女性患者更易感染支原体。Uu、Mh感染Uu与Mh混合感染均对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较敏感,可推荐为临床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肝细胞体外培养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单层培养法、胶原凝胶三明治培养法、微载体黏附培养法、微囊包裹培养法、球形聚集培养法、中空纤维培养法。胶原凝胶三明治培养法制备简单,培养效果明确,但是所培养的细胞数量有限,难于大规模工业化培养;中空纤维培养法能为细胞生长提供了三维空间,增加了肝细胞与培养体系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物质代谢与交换,但存在管上细胞分布欠均匀、细胞团块易堵塞半透膜孔隙影响物质交换等弊端;球形聚集培养法不需构建载体,但球体大小不易控制,易造成球体中心肝细胞坏死;微囊包裹培养能提供一个较好的免疫阻隔环境,能在免疫阻隔要求较高的环境下使用。微载体黏附培养法能够在单位体积内培养最多数量的肝细胞,能对肝细胞的黏附、生长和分泌提供较好环境,目前微载体的直径和孔径还未达到最理想的培养要求,单位体积肝细胞的培养数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培养液配方与共同培养技术的不断改良,必将使体外培养的肝细胞数量与功能达到肝细胞移植所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培养瓶法在无菌体液病原菌培养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3年3~9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共321份无菌体液标本,通过双瓶血培养瓶法和直接接种法培养分离病原菌,通过与传统的直接接种法比较对其进行评价。结果321份标本中,通过血培养瓶法108份标本培养出细菌,阳性率为33.6%;直接接种法55份标本培养出细菌,阳性率为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血培养增菌后80%细菌在24~48 h内检出,而直接接种法90%细菌在24 h检出,检出时间直接接种法更具优势。两种方法检出细菌前3位均为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等在血培养法中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法。血培养瓶法的敏感性为89.7%,阴性符合率为95.3%,直接接种法分别为43.2%和76.3%,而阳性符合率直接法略高于血培养瓶法。导致培养结果假阴性的细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和微球菌。结论血培养法的敏感性明显高于直接接种法,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与直接接种法同时培养可缩短检出时间并防止漏检,特别是对链球菌群、厌氧菌和真菌的检出具有显著优势,但需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污染环节。  相似文献   

13.
H. pylori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ctive gastritis, peptic ulcer, and gastric cancer. Culture of H. pylori from suspicious materials is one of gold standard methods for the diagnosis of its infection. H. pylori has two types of morphological manifestation, spiral (mobile) and coccoid (immobile) forms. Morphological conversion from spiral to coccoid form and its reversion may be important role in its pathophysiology including bacterial properties, pathogenicity, and etiology. However, the mechanism and significance of such transformation of H. pylori have remained unknown. In this chapter, we introduce the conventional and new culture methods of H. pylori and review the current knowledge regarding both two types of morphological manifestation and patho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such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人胚胎干细胞建系方法,为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方法分别利用有饲养层和无饲养层培养体系培养人的胚胎干细胞,用免疫荧光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RTPCR)法和体内形成畸胎瘤的方法鉴定其干细胞特征。结果培养的人胚胎干细胞,传代至33代时表达干细胞表面标志物Oct-4,SSEA-3,Tra-1-60,Tra-1-81和全能型因子C-MYC KLF-4 OCT-4 SOX-2,畸胎瘤组织切片中分别有消化腺内皮(内胚层)、脂肪组织(中胚层)和神经组织(外胚层)等组织形成,说明该胚胎干细胞形成的畸胎瘤有向三胚层分化的潜能。结论成功建立了人胚胎干细胞建系,所建立的培养人胚胎干细胞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快速培养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的异同。方法对2011年1~12月住院的218例疑似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集咽拭子,同时用快速培养法和实时FQ-PCR法检测MP。结果快速培养法与实时FQ-PCR法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假阴性率及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FQ-PCR法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特异度明显高于快速培养法,假阳性率明显低于快速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8%、90.7%和90.8%,均高于快速培养法和实时FQ-PCR法(P<0.05);假阴性率为6.2%,明显低于快速培养法和实时FQ-PCR法(P<0.05);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86.7%,明显高于快速培养法(P<0.05)。结论两种方法的敏感度差别不大,而实时FQ-PCR法的特异性优于快速培养法。应用这两种不同方法学原理的检测方法组合检测,取长补短,在提高肺炎支原体感染检出率的同时,还可以互相佐证,减少实验误差,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背景:胰腺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时极易分化,很难获得足够数量的胰腺干细胞。目的:探讨一种简便易行的胰腺干细胞体外扩增培养方法。方法:分离新生昆明小鼠胰腺,原代培养三四天,成纤维细胞中出现呈集落生长的胰腺干细胞后,以0.02%EDTA消减成纤维细胞的数量,降低其比例后继续培养,待细胞铺满培养瓶底的80%时,重复三四次,逐渐提高胰腺干细胞的数量。检测胰腺干细胞特异性标志Nestin。尼克酰胺诱导胰腺干细胞分化;双硫腙染色对胰岛样细胞团进行检测。结果与结论:消减胰腺成纤维细胞的数量及比例后,胰腺干细胞可持续表现出活跃的分裂增殖能力,胰腺干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细胞保持球形、单个大核、细胞质折光性强、表达(Nestin)。扩增的胰腺干细胞,以尼克酰胺诱导后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团,双硫腙染色阳性。提示,减少共培养中成纤维细胞的比例和数量,有利于胰腺干细胞的增殖,获得较多数量的胰腺干细胞。扩增后的胰腺干细胞仍保持未分化状态,在适当的体外诱导条件下能分化为胰岛样结构,具有一定的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用血培养瓶增菌法培养脑脊液样本,将报阳样本直接离心富集细菌后,采用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进行快速鉴定和快速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19年7月华山医院脑脊液样本1 446例,随机抽取345例采用血培养瓶增菌法培养,1 101例采用常规浓缩集菌培养法培养,比较2组样本阳性率。分别采用快速法(BD凝胶分离血清管富集细菌)和常规法(转种过夜孵育获取纯细菌)对血培养瓶增菌法阳性样本进行质谱鉴定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菌种鉴定符合率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一致率。结果与常规浓缩集菌培养比较,血培养瓶增菌后样本阳性率明显增高(χ2=60.889,P=0.000)。48例血培养瓶增菌法阳性样本中,快速法与常规法菌种鉴定符合率为89.80%,2种鉴定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6,P=0.990)。快速法与常规法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比较,革兰阴性菌除微量肉汤稀释法的替加环素外,其他方法和抗菌药物的一致率均为100%;革兰阳性菌除纸片扩散法的红霉素、微量肉汤稀释法的红霉素和庆大霉素、仪器法的克林霉素和庆大霉素一致率略差外,其他抗菌药物一致率均为100%。隐球菌快速药物敏感性分类一致率及标准一致率为100%。以纯细菌微量肉汤稀释法为标准,快速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快速仪器法的标准一致率分别为98.56%和97.83%。结论用血培养瓶增菌法进行脑脊液培养,可在不延长报阳时间的情况下提高脑脊液样本培养阳性率和难培养菌的检出率,采用BD凝胶离心直接取菌的快速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快速、准确,可大大缩短临床报告时间,及时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