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盐酸吗啡控释片联合帕米磷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效果。方法与结果:经病理证实的多发性骨转移癌疼痛患者76例,随机分为单用帕米磷酸二钠组(A组37例),盐酸吗啡控释片与帕米磷酸二钠合用组(B组39例)。两组中、重度疼痛各占94.6%、100%,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100%;显著有效率分别为35%、87%,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帕米磷酸二钠和盐酸吗啡控释片联合应用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疼痛患者在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帕米膦酸二钠与^89Sr联合应用对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PCa)伴骨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9例激素非依赖型PCa伴骨转移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采用帕米膦酸二钠90mg溶于5%葡萄糖500ml,缓慢滴注4周1次,共2次;B组静脉注射^89Sr Cl21.48mBq/kg,1周后与A组治疗方法相同。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定患者主观骨痛,生活质量(QOL)评分来判定疗效。结果:在疼痛评分方面B组治疗后评分显著低于A组,生活质量评分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米膦酸二钠联合^89Sr治疗激素非依赖型PCa伴骨转移在疼痛缓解有效率上高于单独使用帕米膦酸二钠,同时表明帕米膦酸二钠与^89Sr具有协同作用,其在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芪凌方联合中医针灸治疗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即手术或药物去势加用类固醇类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组方芪凌方口服联合传统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现代化学止痛药物治疗。治疗周期为3个月。根据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定患者的骨转移疼痛情况;采用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制定的生存质量调查表(EORTC-QLQ)中C30和PR25子量表评定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1)临床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1.4%和25.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LP水平: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AL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3)疼痛NRS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NR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的疼痛NRS评分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4)EORTC-QLQ C30子量表评分: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疲乏、疼痛维度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经济困难、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总体健康状况维度评分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维度评分显著降低(P0.05),经济困难、情绪功能、总体健康状况维度评分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疲乏、恶心呕吐、失眠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躯体功能、总体健康状况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5)EORTC-QLQ PR25子量表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排尿症状维度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治疗相关症状维度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排尿症状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凌方联合中医针灸辅助治疗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可以改善患者血清指标(PSA、ALP)并减轻骨转移相关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振磁电治疗仪联合前列倍喜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双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物加载、平行对照的临床设计。将124例已确诊为CP/CPPS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服用前列倍喜胶囊,观察组在服用前列倍喜胶囊基础上联合磁振磁电治疗仪理疗,疗程14 d。治疗14 d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及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评估两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疼痛症状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NIH-CPSI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症状评分(7.34±3.26 vs 9.50±2.47)分、排尿症状评分(3.53±2.56 vs 4.50±2.35)分、生活质量评分(5.94±2.89 vs 8.03±2.60)分及总评分(16.65±7.90 vs 21.95±5.70)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评价为Ⅰ级。结论:磁振磁电治疗仪联合前列倍喜胶囊能显著缓解CP/CPPS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同时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强筋健骨胶囊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短期疗效。方法 1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治疗组给予强筋健骨胶囊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为期3个月。检测治疗后两组患者数字疼痛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JOA下腰功能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改变,血清I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和血清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CTX)的水平改变;同时记录治疗有效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骨代谢指标和NRS、VAS、ODI、JOA评分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NRS、VAS、ODI、JOA评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治疗组的上述评分改善更明显,和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各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均降低,而治疗组改变更明显,两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筋健骨胶囊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短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唑来磷酸联合89 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去势治疗后的前列腺癌骨转移伴不同程度骨痛的3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唑来磷酸组(A组,n=18):唑来磷酸4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以上,每28 d 1次,2~3次;唑来磷酸联合89Sr组(B组,n=21):唑来磷酸4 mg(方法同上),89 Sr 148~222 MBq/kg体重.分别观察镇痛效果、骨转移灶的变化、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前后A组疼痛评分分别为6.05±3.55和3.61±1.97,tPSA分别为(66.32±24.21)和(24.53±9.94)μg/L(P<0.001);B组疼痛评分分别为5.93±3.71和1.66±0.91,tPSA分别为(67.41±23.85)和(20.56±8.64)μg/L(P<0.001).两组骨转移灶消失或减少率分别为55.56%和71.43%.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B组止痛和减少骨转移灶效果优于A组(P<0.05).结论 唑来磷酸联合89Sr对去势治疗后的前列腺癌骨转移骨痛的止痛效果明显,可显著减少骨转移灶,较单独应用唑来磷酸效果好,是一种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89Sr联合放疗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肺癌多发骨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89Sr联合放疗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肺癌多发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78例肺癌多发骨转移患者,采用89Sr、博宁和放疗3种方法进行联合治疗。结果:疼痛缓解率为82.4%,78例骨转移灶消退,206例治疗结束6个月以内未出现新的转移灶,总有效率59.4%。结论:89Sr联合放疗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肺癌骨转移简便,无痛苦,无创伤,副作用较低,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六味地黄丸联合鲑鱼降钙素对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性疼痛症状的疗效。方法 13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治疗组给予六味地黄丸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为期治疗3个月。检测治疗后两组患者数字疼痛评分(NR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JOA下腰功能评分(JOA)改变,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型胶原C端肽(CTX-I)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的水平改变;同时记录治疗有效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的骨代谢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和NRS、VAS、ODI和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NRS、VAS、ODI和JOA评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治疗组上述评分改善更明显,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血清TRACP-5b、TNF-α和CTX-I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IGF-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组改变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鲑鱼降钙素对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性疼痛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5W2H"的自我管理联合脊柱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腰部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将本院2019年5月~2020年9月收治的133例LDH患者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5 W2 H"的自我管理联合脊柱推拿干预,均干预1个月.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chronic pain self-efficacy scale,CPSS)、JOA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 quality of life brief scale,WHOQOL-BREF)评分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下肢功能障碍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HAMA、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JOA、CPSS评分及WHOQOL-BREF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双腿直腿抬高角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LDH患者给予基于"5 W2 H"的自我管理联合脊柱推拿干预,可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及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及疼痛自我效能感,并能减轻下肢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独一味胶囊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22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5例,口服独一味胶囊,一次3粒,一日3次,疗程4周;对照组100例,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 mg/次,一日1次,疗程4周。以NIH-CPSI评分为疗效评价指标,比较治疗前后、停药4周后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完成治疗120例,结果示:(1)治疗组治疗后疼痛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5.30±1.23 vs 14.68±1.51;6.46±0.93 vs 8.52±1.05;17.50±2.77 vs 27.99±2.98)(P0.05);而排尿症状评分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7.41±1.16 vs 7.16±1.04)(P0.05)。(2)治疗组治疗后疼痛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总评分均较对照组治疗后评分低(5.30±1.23 vs 13.67±1.49;6.46±0.93 vs 7.47±0.88;17.50±2.77 vs 25.77±2.01)(P0.05);而排尿症状评分对照组较治疗组低(5.68±1.34 vs 7.16±1.04)(P0.05)。(3)停药4周后,治疗组疼痛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总评分,比治疗前仍显著下降(7.23±1.03 vs 14.68±1.51;6.58±0.87 vss 8.52±1.05;22.18±2.03 vs 27.99±2.98)(P0.05);同时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撤药后评分(7.23±1.03 vs 14.14±0.98;6.58±0.87 vs 8.12±0.72;22.18±2.03 vs 26.89±1.67)(P0.05)。(4)治疗组因为头晕不适退出治疗2例,失联3例,其余患者未见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独一味胶囊在改善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疼痛症状及生活质量上安全、有效,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