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建立藏药“蒂达”不同药材品种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硅胶G板、三氯甲烷-甲醇(40∶1)展开,分离鉴别“蒂达”不同药材品种中的齐墩果酸成分.结果:对70个来源于龙胆科獐牙菜属、花锚属、扁蕾属、肋柱花属及虎耳草科虎耳草属的“蒂达”各品种药材中齐墩果酸的薄层色谱鉴别表明,除虎耳草外,其他来源品种中均检出有齐墩果酸,同种的各样品间薄层图谱特征一致,但同属不同种问及同科不同属间薄层图谱特征存在一定差异.结论:齐墩果酸的薄层鉴别方法可用于“藏茵陈”药材部分种的鉴别,可以有效鉴别来源于虎耳草科与其他种的“蒂达”样品.  相似文献   

2.
应用ITS2序列对多基原龙胆科藏药"蒂达"进行DNA条形码鉴定,为保障该类药材的准确鉴定及其临床用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以青藏高原地区龙胆科中獐牙菜属Swertia、花锚属Halenia、扁蕾属Gentianopsis、喉毛花属Comastoma、肋柱花属Lomatogonium 5个属,共计13个种,151份实验样本为研究对象,提取"蒂达"药材的基因组DNA、扩增ITS2序列并双向测序。采用Codon Code Aligner V3.7.1对测序峰图进行校对拼接。ITS2序列经比对后长度为231 bp,13个种共31种单倍型,G+C平均含量达61.40%。最小距离法和NJ树结果显示,龙胆科藏药"蒂达"类11个种能够各自聚为一支相互区分,并表现出良好的单系性,二叶獐牙菜和华北獐牙菜不能准确鉴定。ITS2序列可准确、稳定的鉴别龙胆科藏药"蒂达"类药材,从而为进一步构建复杂多基原藏药品种真伪鉴别方法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17,(1)
"蒂达"是藏药中一类治疗肝胆疾病药物的总称,龙胆科獐牙菜属、花锚属等为其主要基原植物,临床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酮类成分具有保肝、利胆、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舒张血管、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等多种活性,但其品种繁多、基原复杂,传统鉴别具有局限性。本文浅析蒂达品种及资源分布,并综述10年来"蒂达"龙胆科基原植物酮类成分及其DNA条形码的应用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川西獐牙菜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不同产地样品化学成分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采用Wondasil C18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 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 0 m L·min~(-1),检测波长254 nm,建立川西獐牙菜的指纹图谱,结合国家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进行评价分析;并收集各产地样品的气候、土壤等生态因子数据,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SPSS 21. 0统计软件对不同产地药材的化学成分与生态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度和双变量分析。结果:建立了川西獐牙菜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12个共有特征指纹峰,确定了7个峰的化学成分;川西獐牙菜中的獐牙菜苦苷、芒果苷等化学成分与生态因子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对化学成分影响较大的为气候因子中的月均温范围、年降水量和降水季节性,以及土壤因子中的土壤中有机碳比例和土壤酸碱度。结论:川西獐牙菜药材的化学成分与外部生态因子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该药材的人工种植及藏族药"生地性"理论诠释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藏药“蒂达”品种整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俄仓巴 《中药材》1996,19(10):494-496
“蒂达”是一类治疗肝胆疾病的常用藏药总称,为獐牙菜丸、散等藏成药制剂的主药。根据藏药文献及调查所得资料,“蒂达”类的原植物有龙胆科和虎耳草科的5属13种1变种。  相似文献   

6.
常用藏药"蒂达(藏茵陈)"的资源与使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藏区的资源和市场调查,基本搞清了常用藏药"蒂达"(藏茵陈)的资源种类、分布、临床使用、市场商品药材流通品种及其基原现状.调研结果表明:藏、川、青、滇、甘等藏区分布的可能作"蒂达"类使用的资源物种有龙胆科獐牙菜属14种2变种、花锚属1种、扁蕾属2种2变种,喉毛花属3种,肋柱花属6种,虎耳草科虎耳草属11种2变种;各地实际使用的"蒂达"种类极为复杂,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主流品种有印度獐牙菜S.chirayita讹、川西獐牙菜S.mussotii、椭圆叶花锚H.elliptica和篦齿虎耳草S.umbellulata var.petinata等4种.  相似文献   

7.
常用藏药"蒂达(藏茵陈)"的资源与使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藏区的资源和市场调查,基本搞清了常用藏药"蒂达"(藏茵陈)的资源种类、分布、临床使用、市场商品药材流通品种及其基原现状.调研结果表明:藏、川、青、滇、甘等藏区分布的可能作"蒂达"类使用的资源物种有龙胆科獐牙菜属14种2变种、花锚属1种、扁蕾属2种2变种,喉毛花属3种,肋柱花属6种,虎耳草科虎耳草属11种2变种;各地实际使用的"蒂达"种类极为复杂,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主流品种有印度獐牙菜S.chirayita讹、川西獐牙菜S.mussotii、椭圆叶花锚H.elliptica和篦齿虎耳草S.umbellulata var.petinata等4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龙胆和坚龙胆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法对龙胆和坚龙胆进行鉴别及质量评价。方法采用HPLC对不同产地的20批龙胆和17批坚龙胆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建立龙胆和坚龙胆的对照指纹图谱,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龙胆和坚龙胆指纹图谱共有峰进行指认,并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龙胆和坚龙胆进行鉴别及质量评价。结果龙胆指纹图谱有13个共有峰,坚龙胆指纹图谱有10个共有峰,其中3个峰分别为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和龙胆苦苷;龙胆和坚龙胆的指纹图谱存在明显差异,利用坚龙胆的共有峰7能够对二者进行鉴别;根据共有峰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将龙胆和坚龙胆分为3类;从主成分得分来看,龙胆药材质量优于坚龙胆。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能高效、准确鉴别龙胆和坚龙胆药材,并有效对其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不同产地灯盏花药材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方法:以50%乙醇浸泡回流提取法制备供试液,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适合的色谱条件和梯度洗脱法,对10批各个产地的灯盏花药材进行指纹图谱测定,并以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和保留时间为参数,对各个产地的灯盏花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果:10个批次的灯盏花素的HPLC指纹图谱有8个共有峰;相似度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灯盏花的成分种类差异不大,但在不同成分类别的组成比例上差异较大。结论:该分析方法对灯盏花中各成分的分离效率高,且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均符合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5%),可作为灯盏花药材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藏药"蒂达"(藏茵陈)的6种主要基原植物小伞虎耳草、篦齿虎耳草、印度獐牙菜、川西獐牙菜、大籽獐牙菜和椭圆叶花锚提取物对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小鼠的药理作用,为其品种整理、质量控制、临床应用及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采用α-异硫氰酸萘酯(ANIT)诱导小鼠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型肝损伤模型,以各药材提取物进行干预,熊去氧胆酸(UDCA)为对照,检测小鼠血清ALT、AST、TBA、TBIL、DBIL和IBIL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6种药材提取物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ANIT引起的肝损伤,各药材提取物组在肝小叶结构、肝细胞病变等方面病理改变均相对减轻,其中,以小伞虎耳草组、篦齿虎耳草组、椭圆叶花锚组和大籽獐牙菜组明显;各药材提取物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的水平均明显降低,小伞虎耳草、印度獐牙菜和川西獐牙菜组小鼠血清中TBA的水平均明显降低,小伞虎耳草、篦齿虎耳草、川西獐牙菜和大籽獐牙菜组小鼠血清中TBIL、DBIL和IBIL的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小伞虎耳草和篦齿虎耳草提取物在降酶和退黄两方面效果最为显著,且总体强于阳性药熊去氧胆酸,是开发针对胆汁淤积型肝病治疗药物的优势药材品种;6种药材提取物均可明显改善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小鼠肝组织损伤及肝功能,说明藏医将其归为同一类药材存在一定的合理性,而其药理作用差异则提示藏药"蒂达"各基原药材间在功效、物种亲缘关系及化学成分方面存在差异和相关关系;本研究为"蒂达"药材的品种整理、质量控制、临床应用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药理学依据,并为其他类似复杂基原藏药的品种整理等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柑橘属常用中药黄酮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研究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刚  林励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9):2660-2665
目的:建立芸香科柑橘属毛橘红、光橘红、陈皮、青皮、枳壳、枳实6种临床常用理气类中药黄酮类成分的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比较其指纹特征差异性,为柑橘属常用中药的谱效相关性研究和临床用药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C18色谱柱为分析柱,流动相甲醇-水(含冰乙酸)梯度洗脱,制备同一色谱条件下6种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6种常用中药按照植物化学分类学方法被分为柚皮苷型和橙皮苷型.根据色谱峰保留时间,毛橘红、光橘红共标出15个共有峰;陈皮、青皮、枳壳、枳实共标出10个共有峰.全部药材共标出5个共有峰.毛橘红与光橘红色谱图与共有模式的整体相似度在0.9285~0.9962,相似度较高.陈皮、青皮、枳实三者色谱图与共有模式的整体相似度在0.922 1 ~0.997 3,相似度较高.而枳壳与共有模式的相似度仅为0.454 7 ~0.773 3.结论:建立的柑橘属6种常用中药黄酮类成分指纹图谱,可以直观的比较出谱图间的差异,同时各特征峰峰高及峰面积也存有显著区别,与这6种药材在临床应用中理气功能异同的关联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12.
榼藤子生品与炮制品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榼藤子生、炮制品HPLC指纹图谱的评价方法,分析各样品指纹图谱的变化。方法:采用HPLC-UV分别对榼藤子生品和炮制品的指纹图谱进行研究,用HPLC-ESI-MS对其生品共有峰进行鉴定。结果:标示出生品16个共有峰,炮制品21个共有峰,应用HPLC-MS和对照品保留时间的对应初步鉴定了其中9个共有峰,主要为榼藤子三萜皂苷类和其他糖苷类成分的吸收峰。结论:榼藤子生品炮制后,60%甲醇提取液中部分化学成分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上升,指纹图谱的主峰数目也有变化,说明该法可以较全面地反映榼藤子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用于控制生品和炮制品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3.
乌药药材水提液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乌药水提液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水加热回流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建立乌药水提液的HPLC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期的乌药药材进行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确立了15个共有峰,17批样品指纹图谱中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结论:该方法稳定性、重复性好,建立的指纹图谱可为乌药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产地川党参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建立川党参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用HPLC-DAD方法测定了29产地川党参药材样品,采用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进行评价,建立了共有模式,以相关度评价图谱的相似性,以共有峰与对照峰的比值对各产地川党参药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9产地川党参药材的色谱指纹图谱有7个共有峰,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相似度都在0.8以上,23产地川党参药材可通过系统聚类归为一类,不同产地川党参质量相似性较好.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川党参药材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少毛北前胡化痰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少毛北前胡氯仿提取部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与化痰药效关联性,以确立其化痰“药效成分组”.方法:通过HPLC测定分析少毛北前胡氯仿提取部位HPLC指纹图谱,用小鼠酚红化痰法研究其化痰作用,急支糖浆为阳性对照药(12 mL· kg-1),给小鼠灌胃氯仿提取物6 d(1.4 g· kg-1),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小鼠气管的酚红分泌量,然后用灰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其谱效关系.结果:少毛北前胡氯仿提取部位的化痰作用是其所有化学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各特征峰代表各自化学成分,其对化痰作用贡献的大小顺序(按特征峰编号)为13>12>16>18>19>6>20>14>1>11>15>10>17>2>5>4>7>3>8>9,其中1,3,4,10,13,16号特征峰鉴定为异紫花前胡苷元,补骨脂素,花椒毒素,Pd-Ib,蝉翼素,peuformosin.结论:少毛北前胡氯仿提取部位具有较强化痰活性,其HPLC指纹图谱与化痰作用之间有一定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产地马齿苋HPLC指纹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马齿苋水提液HPLC特征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回流提取制备不同产地马齿苋药材供试品溶液,流动相乙腈-甲醇(7:3)-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0 nm,建立马齿苋水提液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10种不同产地马齿苋供试品溶液指纹图谱中确定了11个共有峰,5号峰咖啡酸为参照峰,10批样品指纹图谱中12个共有峰的相似度均>0.80。结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所建立的马齿苋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1个共有峰,色谱峰的重叠率较高,说明马齿苋没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该方法将为马齿苋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可靠依据,为其相关及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西南鬼灯檠的HPLC指纹图谱及模式识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西南鬼灯檠药材HPLC指纹图谱及模式识别方法。方法:采用HPLC,以贵州、云南两省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西南鬼灯檠药材为对象,对10批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10批样品中有10个共有峰,10批药材相似度较高,色谱峰强度不同是药材的主要差别。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10批样品按采收期不同分为2类。结论:该方法能很好分离西南鬼灯檠的各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可用于西南鬼灯檠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河南连翘饮片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比较不同提取部位化学成分之间的差异,为全面评价河南连翘饮片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将河南连翘饮片用75%乙醇制备总提取物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三氯甲烷、正丁醇、水依次萃取,浓缩至浸膏,减压干燥制得粉末样品,建立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连翘饮片石油醚部位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8个共有峰,指认了3个指纹峰;三氯甲烷部位HPLC指纹图谱共确定了25个共有峰,指认了4个指纹峰;乙酸乙酯部位HPLC指纹图谱共确定了20个共有峰,指认了3个指纹峰;正丁醇部位HPLC指纹图谱共确定了17个共有峰,指认了3个指纹峰;水部位HPLC指纹图谱共确定了17个共有峰,指认了2个指纹峰。连翘饮片同一极性部位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不同极性部位之间化学成分有明显差异。结论:该实验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高,所建指纹图谱可以全面反映连翘饮片的化学成分分布,为连翘饮片的整体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圆柏药材HPLC化学指纹图谱,并比较不同基原品种的差异。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WondaSil?C18-WR(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对49批圆柏药材进行指纹图谱构建,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年130723版)进行相似度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least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和方差分析研究圆柏5个主流品种的化学成分差异。结果 建立了圆柏HPLC指纹图谱,标定15个共有色谱峰,相似度0.648~0.975,仅有26批相似度大于0.9。鉴定4个峰为槲皮苷、穗花衫双黄酮、罗汉松双黄酮A和扁柏双黄酮。圆柏5个品种之间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并发现7个种间显著差异成分。结论 建立的化学指纹图谱稳定可靠,可为其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熊胆Fel Ursi粉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比较不同提取部位化学成分之间的差异,为全面评价熊胆粉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将熊胆粉分别用醋酸乙酯、三氯甲烷、丙酮、无水乙醇、乙腈依次提取,浓缩干燥,用甲醇溶解,建立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0批熊胆粉醋酸乙酯部位共有模式共标记6个共有峰,三氯甲烷部位共有模式共标记8个共有峰,丙酮部位共有模式共标记8个共有峰,乙腈部位共有模式共标记10个共有峰,乙醇部位共有模式共标记16个共有峰,5种溶剂提取物均指认了4个共有指纹峰(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综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发现相同产地的熊胆粉,受不同厂家加工方法不同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质量差异。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发现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乙醇部位10号峰、乙腈部位1、2号峰可能是熊胆粉质量差异的主要标志性成分。结论 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可以反映熊胆粉的化学成分分布,为熊胆粉的整体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并为熊胆粉谱效关系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