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麻醉期间支气管痉挛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16例麻醉期间支气管痉挛的处理方法。结果全部患者均能早期确诊,经应用甲强龙、喘定、喘康速、多索茶碱、特布他林、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并辅助控制呼吸后支气管痉挛均能缓解。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麻醉用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均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麻醉期间哮喘、支气管痉挛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麻醉手术中多种因素均可诱发哮喘发作,导致支气管痉挛,直接威胁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虽然近十年来麻醉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术中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并未有明显的降低。因此预防和处理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发生对于麻醉医师来说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林光永  倪绍端  桂波 《江苏医药》2012,38(19):2338-2339
支气管痉挛是小儿围术期的并发症之一.小儿特殊的生理特点致使全身麻醉时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成人,而且年龄越小,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越高[1].本文对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全身麻醉期间并发支气管痉挛的4例患儿的病因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新生儿消化道畸形急诊手术麻醉风险高,为保证新生儿安全,总结新生儿急诊麻醉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对50例新生儿消化道畸形急诊麻醉方法的选择及围术期处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安全渡过麻醉手术期,但有7例于术后48h内死于器官衰竭,与麻醉无关。术中选用静吸复合插管全麻较多,术中出现喉痉挛和胃反流物误吸等并发症,部分伴随发绀和心率下降。结论正确评估病情及选择恰当麻醉方法防止返流误吸是新生儿消化道畸形急诊麻醉成功的关键,精心的麻醉管理和抢救措施的恰当准备是麻醉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张毅  徐菁 《云南医药》1999,20(2):149-150
颅脑外伤是常见和危重急诊手术之一,对麻醉处理有特殊要求,麻醉管理的基本原则:1、维持最佳脑灌注;2、避免脑缺血;3、避免使用引起颅内压(ICP)升高的药物和技术。不论病人神志清醒与否,选用气管内全麻为宜。一、麻醉药物选择常用麻醉药物对脑的影响,有病理...  相似文献   

6.
麻醉手术中多种因素均可诱发哮喘发作,导致支气管痉挛,直接威胁手术病人的生命安全。虽然近十年来麻醉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术中哮喘的发生率并未有明显的降低。因此预防和处理围术期哮喘的发生对于麻醉医师来说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我院自1998年8月~2005年4月165例围麻醉期哮喘病人的麻醉体会。  相似文献   

7.
吴迎宪  王力征 《云南医药》1996,17(5):368-370
76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分析吴迎宪,王力征,李德亮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选择上,认为应选用r-羟丁酸钠(简称r-OH)复合氯胺云南省人民医院麻醉科(650032)酮(KA)静脉麻醉。其次是单纯r-OH静脉麻醉,避免单纯使用KA静...  相似文献   

8.
重新认识氯胺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氯胺酮是一种分离麻醉剂。能够提供深度镇痛而保持咽喉部肌张力,可应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支气管痉挛患者的麻醉,或作为局部麻醉的辅助用药。其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野战医疗、急救、兽医外科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S-氯胺酮比其消旋混合物效价更高,恢复更快,这些特点促使其在麻醉实践中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应用利多卡因超声才轮行纤维支气管镜术前咽喉,气管,支气管,鼻粘膜麻醉,效果好,本法优于较常用的利多卡因喷雾,环甲膜穿刺气管内注药麻醉方法,超声雾化颗粒易进入较细支气管,避免喷雾法颗粒较大或穿刺环甲膜引起创伤性刺激和疼痛。  相似文献   

10.
腺样体增殖、扁桃体肥大是耳鼻喉常见病,由于慢性气道梗阻,反复呼吸道感染,常直接影响患儿的全身发育。小儿扁桃增殖体切除术是一类看似简单,但实际麻醉要求很高的手术,要求患儿很快达到一定的麻醉深度,术中能够耐受气管导管,开口器及手术的刺激。而此类手术时间一般比较短,为探讨在减浅麻醉同时又能耐受气管插管的刺激,避免拔管时的躁动,减少手术创面出血的麻醉方法,合理选择麻醉用药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选取46例老年患者手术的麻醉处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选用对患者生理干扰较小的麻醉方法,有利于术后迅速恢复。结论对于老年人的麻醉处理,术前要充分的评估和准备,选择相对简单的麻醉方式,选择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清除率高,对心肺脑副作用少的麻醉药。  相似文献   

12.
反流误吸是麻醉工作中遇到的较为严重的合并症,除误吸物导致的气道梗阻外,酸性胃液(尤其是pH<2.5)可致气道粘膜及肺组织化学性损伤,破坏正常的呼吸膜结构,引起不同程度的支气管痉挛、肺不张及吸入性肺炎,甚至导致呼吸衰竭。严重误吸死亡率极高,可达70%。故重视并避免反流误吸对患者的康复及提高麻醉质量极为重要,本文就反流误吸的原因及麻醉防治要点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3.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是临床常见急症,手术取出异物是治疗的唯一方式,但小儿呼吸道由于异物的堵塞和刺激,常见缺氧、气道痉挛、呼吸困难,重者处于严重窒息状态,术中憋气、气道痉挛时有发生,甚至可导致严重缺氧,甚至危及生命。我科2006—2008年应用采取表面麻醉与静脉复合麻醉相结合的方法行气管异物取出术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麻醉处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陈国富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1947-1949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手术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81例小儿支气管异物患儿分别使用全身麻醉和咽部黏膜表面麻醉进行异物取出术的治疗效果.结果:全身麻醉下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296例中1次成功取出异物295例,失败率为0.34%;1%丁卡因咽部黏膜表面麻醉下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185例中1次成功取出异物175例,失败率为5.40%,2次成功取出异物8例,术后并发喉头水肿10例,其中使用全身麻醉2例,1%丁卡因咽部黏膜表面麻醉8例;术后并发喉痉挛12例,其中使用全身麻醉1例;行气管切开4例,窒息死亡2例,死亡率为0.42%,皆为使用1%丁卡因咽部黏膜表面麻醉者.结论:全身麻醉下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1次成功与失败率明显低于黏膜表面麻醉下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本院在2001年5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共发生19例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围麻醉期支气管痉挛,现将发生支气管痉挛时的处理及原因分析如下,以提高今后先天性唇腭裂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观察新、旧麻醉方法用于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分为实验组(新麻醉方法 )和对照组(旧麻醉方法 ),监测术中心率、SpO2变化及各种不良反应(低氧血症、心动过缓、呛咳、屏气、喉、支气管痉挛、呼吸抑制)的发生次数、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苏醒期并发症(恶心、呕吐、喉、支气管痉挛、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在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及手术时间方面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儿术中喉、支气管痉挛、屏气、呛咳、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恶心、呕吐、喉、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的麻醉方法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及手术时间方面,术中喉支气管痉挛、屏气、呛咳、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方面,术后恶心、呕吐、喉、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方面都明显优于旧的麻醉方法 ,是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最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常元媛 《北方药学》2013,(10):145-145
目的:研究儿童气道高反应性的麻醉管理。方法:通过对儿童围术期的三大危险因素的总结,提出儿童气道高反应性的麻醉管理。结果:儿童围术期高反应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喉痉挛及支气管痉挛。围手术期气道管理十分重要,对于有症状的感冒儿童如流脓痰、发烧、哮喘等,应至少推迟2周再进行手术。结论:儿童气道高反应性的麻醉十分重要,需要引起重视并严格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严青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1):3210-3211
目的:观察麻醉前应用地塞米松对小儿急性气道炎症行急诊手术并发支气管痉挛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Ⅱ级患儿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和治疗组(Ⅱ组),Ⅱ组在麻醉前10 min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5 mg/kg,两组均未进行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术中监测患儿呼吸、心率、间断双肺听诊呼吸音,持续监测SpO2,比较两组结果。结果:Ⅱ组在围术期仅1例发生支气管痉挛,加深麻醉好转,支气管痉挛发生率显著低于Ⅰ组(P<0.01)。结论:急性气道炎症的患儿在急诊手术前10分钟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能有效预防和改善支气管痉挛的发生,提高患儿围术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病例] 男,19岁.因混合痔在骶管阻滞麻醉下行痔核切除术.手术开始后麻醉效果欠佳,予氯胺酮40 mg辅助麻醉,约2 min后患者出现吸气性喉鸣音、呼吸"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等症状,停止手术操作观察,见症状继续加重,行气管插管、加压给氧,未见改善,且肺部出现哮鸣音,患者极度烦躁.考虑为喉痉挛、支气管痉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麻醉方法与管理.方法 本组150例患者均选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选用能够降低脑代谢和脑血流量、心血管抑制较轻的药物,维持较为深度的麻醉状态,并通过容量治疗、血管活性药物使血压平稳.结果 除1例术中发生心跳骤停,8例出现失血性休克,22例严重心律失常外余均手术经过平稳,所有患者平安出手术室.结论 选择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适时控制降压,进行容量治疗.能够较好地保障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手术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