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感而不发"和"伏而后发"是伏邪致病的特点,临床发现部分抽动障碍患儿发病或复发与外感六淫邪气有一定的病程相关性,与伏邪致病机理相似,故而提出抽动障碍之"伏邪致动"学说,该学说认为外感邪气侵袭肌表,伏藏于半表半里而暂时不发作,在外感邪气、情志变化等刺激下再次发病,病位在肺与肝,与风邪关系密切,外风引动内风,治宜肝肺并调,一则宣肺肃降以疏散外风,二则疏肝通络以熄内风,表里同调,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2.
从传统伏邪学说归纳,伏邪致病大概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①伏邪本质上是自外侵入体内的外感邪气;②伏邪在体内有一定的蛰伏期,匿而不发;③发病时的病势为自内而发、向表里分传;④传变具有多元化。因此,类比而言,肝炎病毒长期蛰伏于体内并导致病情逐渐进展,应属"伏邪"范畴。总结近现代医家经验可见,慢肝伏邪的本质是正虚邪恋,其中正虚的本质是以脾为中心的肝脾肾三脏功能亏虚或失调,邪恋的本质是外感湿热邪毒与内生之湿浊同气相求、合而为病。因此,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当以扶正祛邪为主,扶正的目的在于调理脏腑气血以恢复脾气之健运、化散内生之湿浊,祛邪的目的是拔除致病的根本外因——湿热邪毒,不使脏腑受扰,最终达到正气强、邪气去而体内自安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与伏邪之间的关系,以期更全面地认识HPV病毒感染,拓宽临床诊治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通过系统整理伏邪理论的学术脉络,从概念、病因、发病部位、外发途径、治疗等方面,对历代著名医家关于伏邪理论的论述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对HPV病毒感染与伏邪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结果]伏邪理论最早源于《内经》。一切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均为伏邪。伏邪病因多端,外感六淫、内伤杂病等都可导致邪气潜伏;对于其发病部位、外发途径则应以证候为依据,审症求因;伏邪的治疗,一般以扶正祛邪为根本治法,并根据其病机随证治之。[结论]伏邪理论自内经时代开始发展至今,虽饱受争议,但依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HPV病毒感染即为伏邪",从伏邪论治HPV病毒感染为临床HPV病毒感染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历代医家伏邪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邪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密切相关。狭义的伏邪指伏气温病,即外邪侵犯人体,正气被束,不能托邪外出,使得邪气得以伏匿,或伏于膜原,或伏于肌腠,或伏于肌核,或伏于脂膜,逾时而发。广义的伏邪则指一切伏而不即发的邪气,即指七情所伤、饮食失宜、痰浊、瘀血、内毒等内在的致病因素,也包括了伏气温病。历代医家所论伏邪包括外感伏邪和内伤伏邪,外感伏邪多由伏气温病、伏寒化温、疫疠伏邪、六淫伏邪。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雷丰《时病论》对外感病病因和发病的学术观点。[方法]采用中医史学、中医文献学和理论分析方法,对《时病论》中涉及外感病病因和发病的内容进行分析。[结果]雷丰《时病论》将时病分为新感、伏气两大类,认为探讨六气之常、六气之变可导致发病。雷丰对伏气研究尤为深入,指出虚处伏邪,邪气潜伏的内因是机体内虚,外因为轻微感邪;不同的邪气侵犯人体之后,可伏留于脏腑、经脉、气血、五体等不同位置,有特定倾向性;伏气的发病形式主要有3种,一是新感外邪引发伏邪,相兼发病,二是邪气潜伏后性质转变,重阴必阳,随自然界阴阳消长得时而发,三是伏邪得虚而发。[结论]雷丰对外感时病的病因、伏邪伏留部位和发病形式均有创见,其相关论述对今天中医治疗外感病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伏邪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通过观察、分析,根据人体感邪过程推导出来的理论。因而,它不是具体的病因论,而是关于邪气伏藏和发病情况的一种学说。"伏"是隐藏、潜伏之意;"邪"是指随着气候变异所产生的致病因素。伏邪即指人体感受外邪当时并不立即发病,而是邪气伏藏于体内逾时发病。现就其源流、基本特点和治疗做一简要论述:1伏邪源流  相似文献   

7.
伏邪学说作为中医病因学重要内容,其理论首载于《五十二病方》,渊源于《黄帝内经》,创立于西晋,发展于宋金元时期,成熟于明清两代,经近现代医家不断发展而被逐渐完善形成伏邪致病体系。伏邪主要分为外感伏邪与杂病伏邪,邪气侵袭,伏留体内,正不胜邪则引发疾病,对于内伤杂病的诊治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感与伏邪学说是温病发病学的主要内容,是随着中医外感病学理论发展而产生的,认为外邪侵入可直接发病,也可先潜入体内,过时发病。在系统回顾伏邪、新感学说沿革的基础上,浅析其涵义与特点,围绕如何看待伏邪温病学说,进而提出对伏邪新感学说的研讨应结合现代临床诊治,尤其伏邪学说对于临床辨证以及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感与伏邪学说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感与伏邪学说是温病发病学的主要内容,是随着中医外感病学理论发展而产生的,认为外邪侵入可直接发病,也可先潜入体内,过时发病。在系统回顾伏邪、新感学说沿革的基础上,浅析其涵义与特点,围绕如何看待伏邪温病学说,进而提出对伏邪新感学说的研讨应结合现代临床诊治,尤其伏邪学说对于临床辨证以及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伏邪理论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病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邪气的留连,潜伏于人体,待时而发,待机而作的邪气,统称伏邪.动脉粥样硬化可归属于祖国医学胸痹、脉痹、痰浊、血瘀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外则与嗜食膏粱厚味、过逸少劳相关,内与脾肾肝功能失司密切关联.通过对伏邪理论的追根溯源及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病机的探究,认为二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风为百病之长,百病之始也,致病广泛,历代医家对"风"的认识有所不同,但始终不离外风与内风之说。随着现今外界环境的变化,风邪伤人较前更甚,临床上对风邪的认识亦逐渐深入。"风"邪可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之"风"单指六淫中的风邪,广义之"风"除了六淫中的风邪外,还包括了其他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等特点的一切"外风"以及因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产生的"内风"。文章从广义之"风"入手,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阐述"风邪致病"在儿科疾病发病中的重要性,以期为儿科临床辨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历代治风的常用代表方入手,探讨其配伍的理论和主要的配伍方法。其中疏散外风方剂的配伍,除以辛温疏散药为主外,主要有养血、补气、温阳、清热、熄风止痉、活血、理气等类药物;平熄内风的方剂,以平肝熄风药为主,主要配伍滋阴养血、清热、引血下行、疏肝理气、化痰安神等药。疏散外风以唐宋以前的方剂为主。平熄内风是以明清以降的方剂为主,它是对风病认识和治疗上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历节”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从篇名可知历节病与中风有一定的联系。汉晋时期中风多以外风立论,其范围包括厉风(麻风)。从“历节”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文献考证,认为“历节”当为麻风病的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从风论治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的辨证思路,以期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基于风邪致病特点"风为百病之长,善行数变,有内外之分",结合古籍文献及现有文献资料,考究风邪致病源流,从风邪致病的角度分析CTD-ILD病因病机,研究风药的有效性,并探讨对CTD-ILD的论治。[结果]CTD-ILD的临床症状、病情发展与风邪特点相契合,风邪是CTD-ILD的重要致病因素",外风犯肺"兼"内风伏肺"为疾病始动环节,内外风共同起病。疾病本质为虚,风与虚、痰、瘀、毒为病机演变的关键。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证明风药治疗此病有效。病程可分为早、中、晚三期,进行分期论治,早期以疏风为主,中期以搜风为宜,晚期以息风为要,治疗时应针对病情急缓、病性虚实、正气强弱,有侧重地选用风药。[结论]"风邪致病"贯穿CTD-ILD整个病程,治疗应抓住早、中、晚三期风邪致病特点,根据虚、痰、瘀、毒等辨证施用风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风邪对肾病的起病有重要作用,从风论治肾病在临床上起到不错的效果,而风邪上受,首先犯肺,且肺为水之上源,肺主行水,主宣发肃降,故从肺论治肾病较单纯从风论治更易收到良好的效果。蝉蜕入肺、肝经,为辛凉解表药,善散风热,宣肺利水;可祛风利湿、利尿消肿。现代西医药理研究发现蝉蜕对水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血压、炎症都有一定的疗效;肾脏疾病多缠绵难愈,而蝉蜕作为虫类药物较草药更善祛陈疴痼疾.故可作为临床治疗肾病的常用药。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位在三焦和肺络,疫疠(湿)由口鼻入,上焦先受,瘀浊内生,困阻肺络,疫邪传变迅速,可及中焦脾胃、下焦肝肾,蕴结三焦.因此结合焦络理论"通三焦、补肾水、开玄络"的核心思想,认为三焦不通、肺络痹阻为新冠肺炎主要病机,治则治法大抵以通利三焦、解毒通络为主,以祛湿为要.若邪犯上焦,则宣肺解毒;次入中焦,则化湿透...  相似文献   

17.
总结汪受传教授斡旋五脏气机辨治儿童发声性抽动障碍临证经验。认为其病位在喉,发病与五脏气机失调相关,病因病机主要为风邪犯肺,脾虚生痰,心火炽盛,肾阴不足,引动肝风。临证以整体观为指导,五脏辨证为主法,据其病机变化施以肃肺、平肝、健脾、清心、滋肾之法,从而斡旋气机,降逆消声。同时注意顾护患儿情绪,调摄寒温,以期达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小儿感冒为例介绍黎炳南教授运用解表法的经验。黎教授认为:小儿感冒以风邪为主要病因,不可与温病混同;治疗宜重在祛风,其中应重视使用善于发散的辛温药物,并注意温清调配;须据证选用升散或通降之法;对兼有阳气、阴血不足者,可以补散并用,补法中又以补益阳气为主。  相似文献   

19.
章次公《药物学》是积章氏数十年研习伤寒及本草经验撰成的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本草著作 ,刊于 194 9年 ,共 4卷 ,约 15万字。崇《伤寒》、俾实用、参中西、溯源流、议作用、论配伍是全书的特色所在 ,它以《伤寒论》用药为重点论述 ,旁引百家 ,尤其参合中西药理 ,处处体现作者主张的“发皇古义 ,融会新知”与“取长补短 ,努力继承发扬中医药学”的思想。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 ,章氏对药物的认识 ,亦有不够正确和全面者 ,需正确对待和取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