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内镜检出率与节气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作者所在医院行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资料9 659份,统计分析消化性溃疡内镜检出率与节气的关系。结果明确诊断消化性溃疡1 070例,男性患者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食管溃疡、贲门溃疡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十二指肠溃疡以立冬最多,共47例,占6.17%;胃溃疡仍以立冬最多,共24例,占7.36%;食管溃疡以寒露最多,共4例,占16.67%;贲门溃疡以春分、小雪最多,分别各3例,占16.67%。消化性溃疡的内镜检出率从春分至小满逐渐下降,再缓慢增长至大暑,秋分降至最低,再至立冬明显增长,持续到小寒,再至立春逐渐下降。结论消化性溃疡的内镜检出率与节气有关,冬季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高发期。  相似文献   

2.
245例消化性溃疡的内镜诊断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青 《西部中医药》2003,16(8):13-14
消化性溃疡(PU)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本病的发病率约占人口的10%~12%,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为5.23~6.5:1,青壮年发病较多[1]。笔者总结了5年来在我院消化专科门诊就诊的245例溃疡病内镜资料及中医辨证分型,探讨内窥镜诊断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1临床资料245例均为门诊患者,经胃镜(型号FUJI-NON402)确诊,男172例,女73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7岁,平均38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189例,胃溃疡(GU)26例,复合性溃疡(DU GU)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DU者20例。2方法2.1内镜诊断采用《现代内镜学…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与出血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阴性消化性溃疡与出血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急诊内镜诊断为胃溃疡和/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60例,按照是否合并出血分为出血组和不伴出血组,各80例,并分析影响H.pylori阴性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因素。结果出血组H.pylori阴性率为40%,不伴出血组H.pylori阴性率为1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pylori阴性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与复合性溃疡、黏膜炎症和炎症程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溃疡直径、溃疡分期、黏膜萎缩、肠化生和淋巴组织增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pylori阴性消化性溃疡在消化性溃疡出血中所占的比例较高,有复合性溃疡、黏膜炎症和炎症严重的患者可能更易并发消化道出血,需要引起消化专科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笔者于1996年~1997年应用自拟溃得康颗粒剂治疗消化性溃疡7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均为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者。其中,治疗组70例,男67例,女3例。年龄18~65岁。病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3例,胃溃疡13例,复合性溃疡4例。对照组30例,男29例,女1例。年龄18~62岁。病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6例,胃溃疡2例,复合性溃疡2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方法:应用日本产Pentax-2930K型电子胃镜对396例3~14岁儿童进行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及Hp检测。结果:检出消化性溃疡38例,检出率为9.6%,年龄分布3~14岁,男24例,女14例,男:女比例为1.86:1。十二指肠溃疡30例,胃溃疡6例,复合性溃疡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儿Hp阳性率为70%(21/30),胃溃疡患儿Hp阳性率为33.3%(2/6),2例复合性溃疡患儿有1例Hp为阳性。结论:小儿消化性溃疡好发于男性惠儿,以十二指肠渍疡多见,且90%十二指肠溃疡与Hp感染密切相关,对其进行根除Hp治疗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6.
我院1988年~1990年对30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分别以清创敷药、注射及内服“溃疡灵胶囊”等方法进行治疗,并设对照组(服用泰胃美)进行近期疗效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所选300例均为经内镜和X线检查确诊的住院或门诊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组150例中,胃溃疡45例,十二指肠溃疡15例,十二指肠溃疡伴中度胃炎和溃疡周围炎性肿块85例,复合性溃疡5例。对照组150例中,胃溃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70例,其中胃溃疡2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4例,复合性溃疡8例。结果治愈54例(77%),有效14例(20%),无效2例(3%),总有效率9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自1986年6月~1988年12月用胃疡散治疗消化性溃疡114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治疗组114例,男90例,女24例;年龄18~64岁,平均33.98岁;病程7天~27年,平均4.7年;胃溃疡2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2例,复合性溃疡15例。对照组31例,男26例,女5例;年龄22~45岁,平均31.8岁,病程1个月~10年,平均4.1年;胃溃疡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5例,复合性溃疡1例。全部患者均经纤维内窥镜证实为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并在镜检后5天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9.
笔者2003-2007年经内镜检出消化性溃疡(PU)患者326例,其中复合性溃疡(CU)21例,占同期PU总数的6.4%,现将其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复合性溃疡的临床综合情况。方法对我院最近5 a间有症状的15 236例患者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并对所检出复合性溃疡的临床特征、内镜检查、幽门螺杆菌(H.pylori)检查、病理结果、治疗与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复合性溃疡260例,总检出率为1.7%,占消化性溃疡的7.9%;中年男性多见,平均病程4.6 a;临床以腹痛最为多见(97.3%),其次为呕吐(59.2%),黑便或呕血(43.5%);胃镜检查溃疡以胃角及胃窦部多见,十二指肠溃疡以前壁及大弯多见;病检绝大多数为一般活动性慢性消化性溃疡,H.pylori阳性率胃部为91.2%,球部为95.8%。结论复合性溃疡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以腹痛为主,中年男性多见,病检多为一般活动性慢性消化性溃疡,H.pylori阳性率高,复合性溃疡经检查均排除恶变的可能,因此内科治疗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我院就诊的上消化道出血病患者十二指肠钩虫病的感染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2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20例十二指肠钩虫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胃镜诊断为十二指肠钩虫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均治愈。结论:十二指肠钩虫性消化道出血易误诊及漏诊,应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鉴别,消化内外科医师应重视,内镜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及时的诊治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14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90例,女50例;不良生活习惯者45例;腹部疼痛90例,30例为隐痛或不适,节律性上腹痛或夜间痛40例,无腹痛50例;上消化道出血74例,穿孔6例,幽门梗阻14例、溃疡癌变5例;125例伴随其他多种疾病;十二指肠溃疡50例,胃溃疡80例,复合溃疡10例;圆形72个,椭圆形48个,不规则形18个,线形12个;溃疡最大直径2.0cm40个;胃溃疡部位:胃窦40例,胃体60例,胃底30例,幽门管溃疡8例,吻合口溃疡2例.结论: 老年消化性溃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疑有消化性溃疡的病例,应尽早做胃镜检查,同时应兼顾治疗并发症及伴随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5年来治疗23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治愈21例.其中包括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胃溃疡并出血、糜烂性胃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肠肿瘤并出血、死亡2例.结论:急诊胃镜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首选诊断方法.治疗上除恶性肿瘤外,均可经内科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4.
氨茶碱是临床上常用的止喘药物,而甲氰米胍又多用于消化性溃疡.现将笔者所遇15例既患有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又患有胃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疾病的患者(也可能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损伤或由于胃粘膜缺氧而引起的溃疡),合用该两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5.
内镜检查是20世纪消化病学革命性的进展,现已成为消化系疾病诊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检查手段。应用内镜可直接观察消化道腔内的各类病变,并可取活组织作病理学检查,还可将之摄影、录像留存以分析。根据不同部位检查的需要分为胃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结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胰管镜等。其中胃镜最为常用,而作胃镜检查时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可预期性,特别是插胃管时患者恶心、呕吐,个别患者甚至出现休克症状等,术前做好护患沟通、让患者消除顾虑及恐惧心理,是作好此项检查的关键,笔者统计了本院2010年10月16日至2011年1月16日共作胃镜检查2906例,均安全通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联合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消化内科的完整住院病例67例,其中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用药的消化性溃疡者31例,为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的消化性溃疡者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26例,4例好转,1例无效,治愈率83.87%;对照组痊愈20例,11例好转,5例无效,治愈率57.14%。结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联合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02例上消化道溃疡[1]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新液+消化性溃疡标准治疗方案(治疗组)和消化性溃疡标准治疗方案组(对照组).治疗组给康复新液+消化性溃疡标准治疗,康复新液每次服用10ml,每日3次.对照组按消化性溃疡标准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康复新液+消化性溃疡标准治疗法对于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消化性溃疡标准疗法,其促进粘膜修复及溃疡愈合,缩短病程,有较好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7月~2009年8月我科共收治8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成观察组45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88例患者中总有效治愈83例,总治愈率为94.32%,其中观察组45例,总有效治愈43例,治愈率95.56%;对照组43例,总有效治愈35例,治愈率为81.40%.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3个月~6个月.观察组有1例患者胃溃疡溃疡复发,复发率2.22%;对照组有1例患者十二指肠溃疡复发,复发率为2.33%.两组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三联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基础上进行天枢、下脘、足三里等穴位的中医针灸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对本院45例患有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总结,并得出结论。结果:45例患者治愈的有23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95.56%。Hp检验阴性者41例,占91.11%。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配合法莫替丁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穿孔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60例具有手术指征的消化性溃疡穿孔的手术资料.结果:60采用手术治疗的病例中行穿孔单纯修补42例,占70.0%,其余采用胃大部切除18例,均采用Bill-RothⅡ式胃空肠全口颈吻合术.全部患者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消化性溃疡穿孔和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