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ers,EEDs)是环境中存在的一大类外源性化合物,可干扰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体内天然激素的合成、释放及与受体结合、代谢等过程,进而导致机体及其子代异常发育。神经内分泌调控网络(尤其是下丘脑调控网络)在机体性分化、性发育中发挥关键作用。神经内分泌系统稳态的失衡可致一系列的异常发育,尤其是处于性发育关键时期的胚胎期与青春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大脑是EEDs直接作用位点,神经内分泌调控网络中受EEDs显著干扰的主要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吻肽/G蛋白偶联受体54(kisspeptin/GPR54)系统及脑内芳香化酶等。此外,EEDs还具有传代效应。笔者就近年来EEDs对性分化和性发育的神经内分泌调控网络影响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能够影响人类的神经发育。已有研究表明多氯联苯、二英、邻苯二甲酸酯及大豆异黄酮等能够影响性别角色行为,其可能机制是通过干扰在大脑发育中起关键调节作用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或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影响性激素分泌,从而影响神经发育。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如何调控性激素对性别角色行为作用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该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些环境化学污染物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已受到广泛关注。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对野生动物的观察表明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暴露可能导致人类以及动物生殖发育异常和认知、记忆障碍等。动物实验显示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通过多种机制作用于内源性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和代谢等不同环节 ,干扰机体内分泌功能。由于所涉及机制相当复杂 ,内分泌干扰物的分子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筛选测试程序也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环境中存在的一类化学物质,包括的种类很多。动物实验表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拟/抗雌激素、拟/抗雄激素、拟/抗甲状腺激素等活性,其中有拟雌激素活性或抗雄激素活性的占大多数,能够造成发育期动物内分泌、生殖功能改变,可引起幼年动物的生殖毒性。青春期儿童处于发育期,其下丘脑_垂体_性腺轴对进入体内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很敏感,因此,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能是引起青春期性发育异常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女孩主要表现为性早熟,在男孩主要表现为青春期延迟。  相似文献   

5.
094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青春期儿童性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环境中存在的一类化学物质,包括的种类很多。动物实验表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拟,抗雌激素、拟,抗雄激素、拟,抗甲状腺激素等活性,其中有拟雌激素活性或抗雄激素活性的占大多数,能够造成发育期动物内分泌、生殖功能改变,可引起幼年动物的生殖毒性。青春期儿童处于发育期,其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对进入体内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很敏感,因此,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能是引起青春期性发育异常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女孩主要表现为性早熟,在男孩主要表现为青春期延迟。  相似文献   

6.
环境干扰物对卵泡发育和卵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指一类外源性化合物质,其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机体后,能干扰体内正常内分泌物质的合成、释放、转运、代谢、结合、作用和排出等过程.其来源广泛,种类繁多,性质稳定,不易降解.卵泡是不可再生的组织结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影响卵泡发育及卵母细胞的成熟过程,并进一步影响卵巢功能、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对女性生殖健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调查资料表明,环境中存在多种能模拟和干扰动物及人类内分泌机能的物质.这些外源性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干扰体内内分泌物质的合成、释放、运输、代谢、结合等过程,激活或抑制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对动物雌激素、甲状腺素、儿茶酚胺、睾酮等呈现显著的干扰效应.可导致生殖障碍、出生缺陷、发育异常、代谢紊乱以及某些癌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疾病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包括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前列腺是性激素依赖器官,其生长、分化等过程均需要性激素的调控。目前,环境中存在多种内分泌干扰物,可干扰体内正常内分泌激素的合成、释放、结合、代谢等,从而影响机体内环境稳态、生殖、发育及行为。研究表明,某些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影响前列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对影响前列腺疾病的常见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进行分类阐述,认为今后应加强相关人群资料的积累和人群流行病学的研究,探讨其发病机制,明确各类内分泌干扰物与前列腺疾病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胡军  李杰 《预防医学论坛》2002,8(6):706-708
按照美国环保局“内分泌干扰物甄别与测试委员会”的定义 :内分泌干扰物 (endocrinedisruptingchemi cals endocrinedisruptor,缩写 :EDCs EDs)是指能改变机体内分泌功能并对机体、后代或 (亚 )群引起有害效应的外源性物质。近几年来国际上有关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报告迅猛增加。报告中指出 ,人类的生殖障碍、发育异常以及某些癌症与EDCs密切相关。世界发达国家在成功地治理以煤和石油为燃料所造成的污染之后 ,治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 ,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并已成为 2 1世…  相似文献   

10.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指一些能够模拟或干扰机体的内分泌功能,如影响机体激素的合成、分泌、传递、结合、起动及消除等环节,从而对个体的生殖、发育以及行为产生多方面影响的化学物质,主要包括雌激素类、雄激素类和甲状腺素类,其中环境雌激素类是研究最多、最详细的一类。已被证实或怀疑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化学物达数百种之多,对动物雌激素、睾酮、  相似文献   

1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化学物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引起了学术界和公众的极大关注。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许多环境化学物质能模拟或干扰动物体的内分泌机能,与人类生殖障碍、发育异常及某些癌症(如乳腺癌、睾丸癌、卵巢癌等)相关,临床上以生殖障碍、出生缺陷、发育异常、代谢紊乱及某些癌症为特征。从已确认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使用情况推测,环境内分泌干扰化学物的污染具有全球性。笔拟就这类物质的定义、分类、特点、作用机制及甄别方法等加以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
饮用水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酯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EDS)是指一些可影响负责机体自稳、生殖、发育和行为的天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结合作用或消除的外源性物质。此类物质具有亲脂性,不易降解,易挥发,残留期长等特点,可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的放大作用引起体内富集。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类的生殖障碍、发育异常及某些癌症如乳腺癌、卵巢癌等都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有关。因此,环境内分泌物质的污染问题受到了多个国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董利平 《职业与健康》2003,19(12):11-13
许多现场调查和实验室研究表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Envi ronmentalEndocrineDisruptors)对野生动物造成生殖和发育等负面影响。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一些对激素敏感的癌症如睾丸癌、前列腺癌、乳腺癌有上升的趋势 ,代谢紊乱、出生缺陷、发育异常及生殖内分泌障碍也有增加的现象。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生态平衡及人类健康影响以及全球范围内大量应用已引起各国广泛关注 ,特别是对男 (雄 )性生殖系统的影响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1 EEDs概况EEDs是指一些可能影响负责机体自稳、生殖和 /或行为的天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结合…  相似文献   

14.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Envi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又称环境类激素,是指一些可影响负责机体自稳、生殖、发育和行为的天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结合、作用或消除的外源性物质。这类物质具有亲脂性强、不易降解、残留期长等特点,可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的放大作用引起体内富集。人群流行病调查显示,人类的生殖障碍、发育异常及某些癌症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有关[1]。文献指出[2],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相比,二十世纪八十及九十年代提供者精子浓度及精子活动度明显下降。邻苯二甲酸酯又称酞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PAE)在工业上主要用作增塑剂。由于塑料在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因此邻苯二甲酸酯类对环境影响极大。它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这类物质包含八种同系物,如邻K苯二甲酸二乙酯(diethyl-O-phthalate,简称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简称DBP)、邻苯二甲酸=2乙基已酯(di-2-  相似文献   

15.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EEDs)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由于其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机体的生物特性,对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产生促进作用或延迟作用,临床上表现为性发育提前或延迟,而女童性发育提前尤为常见.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儿童性发育异常的报道日益增多,性早熟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性早熟已成为最常见的儿童内分泌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6.
邻苯二甲酸酯类胚胎生殖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ate esters,PAEs)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增塑剂,常用于生产医疗制品、塑料玩具和食品包装等.它是一种典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生殖毒性.动物实验发现,产前以及发育早期暴露PAEs的雄性动物,其生殖道会表现出特殊毒性症状,如尿道下裂、隐睾症等,类似于人类胎儿期性腺发育异常引起的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testicular dysgenesis syndrome,TDS).  相似文献   

17.
水体中环境雌激素的检测及去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凌志  王福玉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1):1383-1384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日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指可以干扰人或动物正常的内分泌功能 ,造成人或动物性别的改变或发育畸形的一大类物质。环境雌激素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中最大 ,也是最重要的一类物质〔1,2〕。对环境雌激素的研究已经成为人类探索生殖障碍、发育异常、癌症等原因的热点之一。它们的污染被认为与近年来隐睾症、尿道下裂、子宫内膜异位、阴阳人、发育不全、精子数目减少及活性下降等发病率的升高有关〔1~ 3〕。在自然界 ,环境雌激素的污染被认为是动物生殖功能异常 ,雌雄同体率升高 ,…  相似文献   

18.
环境雌激素因其对动物内分泌系统的干扰作用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它可以导致生殖毒性[1]、出生缺陷、发育异常和代谢紊乱,对人体多个系统具有毒性效应,并可引发恶性肿瘤.有文献报道砷是内分泌干扰物[2-3],体外细胞实验证实低剂量三氧化二砷具有雌激素样效应[4].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剂量慢性砷暴露对雌性大鼠动情期及动情周期影响,进一步探讨砷的雌激素样效应.  相似文献   

19.
职业性内分泌干扰物对职业人群的生殖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中持续存在的可干扰野生动物和人类内分泌系统结构和功能 ,并产生不良效应的化学物 ,称为内分泌干扰物 (endocrinedisruptors ,EDs)。环境雌激素 (environmentalestrogents)是具有雌激素样活性 ,可模拟内源性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或具有拮抗雄激素效应的一类外源性化学物质。环境雌激素是内分泌干扰物中的一大类 ,它们可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 ,干扰内分泌系统 ,影响生殖和发育 ,影响神经系统 ,破坏免疫系统功能以及诱导肿瘤发生。近年来 ,不断报道野生动物和人类生殖发育异常现象 ,学者们推测…  相似文献   

20.
正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是指来源于环境中,进入人体后具有干扰体内正常分泌物质的合成、释放、运转、代谢、结合等过程,激活或者抑制内分泌系统功能从而破坏其维持机体稳定性和调控作用的物质。EDCs会对人体发育及生殖功能产生不良影响~([1-2])。烷基酚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