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2):2053-2057
[目的]评价Fares法与Hippocrates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5年12月因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手法复位分为FARES法治疗组与传统Hippocrates法治疗组,其中Fares法治疗组32例,传统Hippocrates组2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复位时主观疼痛感觉、复位成功率、平均复位操作时间、复位后并发症等,并基于CT扫描评估肱骨大结节骨折块的位置。[结果]FARES复位法可更有效放松患者紧张肌群,减轻复位时痛苦,VAS评分明显低于Hippocrates组(P0.05);Fares法复位成功率93.75%(30/32)显著高于Hippocrates法的75%(21/28)(P0.05);FARES法复位平均操作时间3.07 min明显短于Hippocrates法的5.45 min(P0.05);并且复位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亦明显低于Hippocrates组(P0.01);两种方法复位后其肱骨大结节骨折块移位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复位效果相当。[结论]FARES复位法可有效降低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复位时主观疼痛感,复位操作时间短、成功率高,复位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复位后肱骨大结节骨折块位置与Hippocrates法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Spaso复位法与Hippocrates复位法治疗急性肩关节前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1—2014-06诊治的急性肩关节前脱位,自2009-01—2011-06采用Hippocrates法复位26例(Hippocrates组),自2011-07—2014-06采用Spaso法复位37例(Spaso组),关节腔注射利多卡因后手法复位。比较2组复位成功率、并发症、复位用时、VA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结果 Hippocrates组获得平均4.5(3~6)个月随访。Spaso组获得平均4.7(3~8)个月随访。与Hippocrates组相比,Spaso组复位用时更少(t=2.143,P=0.037),复位成功率更高(χ~2=3.934,P=0.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位后VAS评分(t=0.881,P=0.383)、并发症发生率(χ~2=1.922,P=0.166)、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t=1.689,P=0.0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aso复位法治疗急性肩关节前脱位比Hippocrates复位法的成功率更高,操作简单易行,但应注意急性肩关节前脱位合并损伤的诊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FARES法与Hippocrates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间在本院就诊的72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Hippocrates法复位,观察组患者采用FARES法复位。观察并对比两组复位成功率、复位时疼痛程度、复位操作时间、复位次数和复位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复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复位操作时间和复位次数明显比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与Hippocrates法相比,FARES法用于肩关节前脱位患者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一次复位成功率高,疼痛感较轻,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肩关节脱位复位时关节内麻醉与静脉麻醉的对照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急性肩关节前脱位肩关节内利多卡因麻醉与静脉丙泊酚麻醉。[方法]2002~2003年急性肩关节前脱位共48例,采取门诊号单双号随机分组,关节内利多卡因注射手法复位25例(A组),静脉丙泊酚麻醉复位23例(B组),比较复位时间,一次复位成功率,视觉模糊疼痛评分(VAS)。随访1年,统计随访期内再脱位数。[结果]术前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就诊时间无统计学差别。B组复位时间短(t=6.869,P<0.01),差别显著,有统计学意义。A组一次复位成功率72%,B组一次复位成功率96%(t=6.869,P<0.01),差别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复位过程中A组VAS(7.0±2.1)分,B组意识丧失完全无痛。术后再脱位无差别。A组1年内5例发生再脱位,B组4例发生再脱位(x2=0.054,P=0.556),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静脉丙泊酚麻醉下复位时间短,在完全无痛下复位,一次复位成功率高,是肩关节脱位复位首选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启关节前脱位为骨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们于1991年2月~1994年12月用外展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40例,效果满意,兹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以17岁~71岁;伤后来院就诊时间,24小时内30例,25小时至48小时6例,48小时以上4例,最长为74小时;入院前曾在外院或本院行传统手法复位次数,未治疗26例,复位1次失败8例,2次失败5例,3次失败1例;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9例;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1例。治疗前后均有X线片证实。治疗方法与结果患侧肩关节一般不需麻醉或为了减轻疼痛可行血肿内麻醉或臂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肩关节前脱位Hippocratic法复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自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确诊为肩关节前脱位且采用Hippocratic法闭合复位成功的患者91例,其中非麻醉下Hippocratic法直接手法复位成功68例(成功组),非麻醉下Hippocratic法直接复位失败但全麻状态下复位成功23例(失败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受伤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否合并大结节骨折、骨直径、脱位直线距离、脱位水平距离、软组织厚度、脱位程度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与肩关节脱位复位失败之间的相关关系。绘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诊断肩关节脱位复位失败的ROC曲线,比较各因素ROC曲线下面积,取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时的点作为截断点,得出各因素诊断肩关节脱位复位失败的最佳截断点,计算出所对应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成功组与失败组间年龄、脱位水平距离、软组织厚度、脱位程度、BMI、是否合并大结节骨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脱位水平距离、软组织厚度与肩关节前脱位复位失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OC曲线显示年龄、脱位水平距离、软组织厚度、脱位程度诊断肩关节脱位复位失败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取脱位水平距离为20.45 mm作为诊断肩关节脱位复位失败的截断点时,其诊断肩关节复位失败的敏感率及特异率均超过0.7,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结论采用Hippocratic法非麻醉下复位肩关节前脱位时,年龄、脱位水平距离、软组织厚度、脱位程度、BMI、是否合并大结节骨折是影响复位效果的因素,特别是年龄、脱位水平距离及软组织厚度,三者均会明显影响肩关节脱位复位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FARES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采用FARES法治疗的60例。肩关节脱位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2岁。原发脱位52例,习惯性脱位8例。60例均为前脱位,其中喙突下脱位31例,盂下脱位22例,锁骨下脱位7例。结果60例脱位患者,59例非麻醉下一次复位成功,1例失败后经麻醉下闭合复位成功,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FARES法具有安全、有效、可靠、舒适等特点,是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对抗牵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的体会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陈伟  王月秋  张华 《中国骨伤》2004,17(6):379-379
1999年来采用椅背整复法(观察组)治疗的肩关节前脱位38例,与同期采用手牵足蹬法(对照组)治疗的肩关节前脱位40例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马永刚  李亚明  周小锐  张弩 《中国骨伤》2011,24(11):915-917
目的:介绍足蹬复位法(Hennipen)外旋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特点及其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采用Hennipen外旋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28例(Hennipen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21-72岁,平均(39.2+5.1)岁;其中喙突下脱位8例,盂下脱位16例,锁骨下脱位4例。同期采用足蹬法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44例(Hippocratic组),男32例,女12例;年龄15-68岁,平均(36.8+3.4)岁;其中喙突下脱位12例,盂下脱位29例,锁骨下脱位3例。所有患者均根据临床表现和肩关节X线片确诊,手法复位后行搭肩位肘胸绷带固定3~4周。比较两组患者复位过程、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采用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Hippocratic组复位操作在2-5min完成[平均(3.9+1.2)rain],其中32例接受静脉麻醉;Hennipen组复位操作在0.5-2rain完成[平均(1.3±0.7)min],3例患者需在麻醉下复位;两组复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ppocratic组1例老年患者复位过程中发生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1例发生肋骨骨折;Hennipen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复位3-4周后随访,Hippocratic、Hennipen组患者肩关节UCIA评分分别为(34.2±2.1)分和(33.8±1.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蹬法复位法和Hennipen外旋法治疗肩美节前脱位均能获得良好的疗效.但HenniDen外旋法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尤其适干急诊寅位操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局部麻醉下Stimson配合Hippocrates法复位治疗肩关节脱位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Stimson配合Hippocrates法复位治疗肩关节脱位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22—70岁,平均35.6岁。均为单侧脱位,其中习惯性脱位2例,左肩15例,右肩18例,合并大结节骨折6例。结果33例患者31例复位成功,患肩功能活动恢复正常,无肩关节脱位复发。结论通过上述两种方法的结合,提高了复位率,减少了医源性损伤,降低了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肩关节前脱位复位方法,评价俯位改良Hippocrates法治疗效果。方法:1998年2月至2011年4月,应用俯位改良Hippocrates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1028例,男689例,女339例;年龄11~86岁,平均38.3岁;其中32例曾因Hippocrates法复位失败;86例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复位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立于患侧,双手握患侧腕部,足蹬于患侧腋下(左侧脱位用右足,右侧脱位用左足),另一足立地支撑;复位时,双手持缓用力牵引腕部约半分钟,足蹬腋下加以对抗,并且逐渐由畸形位置变为外展、外旋及后伸位;牵引同时发挥足跟的杠杆支点作用进行收展时轻轻摇晃患肢并内旋外旋进行复位。结果:1027例患者1次复位成功,平均复位时间50s;1例因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后行手术治愈。86例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中84例达到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2例较大骨片者复位后不稳定,行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痊愈。按Neer评分:优1012例,良15例。结论:俯位改良Hippocrates法整复肩关节脱位成功率高,复位时不需麻醉,患者痛苦少,费用低,复位时间短,易掌握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孔凡盛  周福贻 《骨科》2011,2(4):210-211
肩关节前脱位临床常见,约占肩关节脱位的95%,不合适的复位方法会导致复位困难和产生各种并发症。2002年5月~2010年10月,我们采用肩关节零度位法(A组)复位肩关节前脱位26例,取得满意效果,并对照采用传统足蹬法(B组)复位肩关节前脱位2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全肩关节镜下两种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86例肩袖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全肩关节镜下双滑轮无结缝线桥技术治疗,43例)和对照组(采用全肩关节镜下传统缝线桥技术治疗,43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疼痛VAS评分、Constant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肩关节活动度。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12个月。(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疼痛VAS评分:两组术后1、2个月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 Constant、ASES、UCLA评分:术后2个月两组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肩关节上举、内收、外展、后伸、前屈:术后2个月两组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肩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肩袖损伤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功能,采用双滑轮无结缝线桥技术与传统缝线桥技...  相似文献   

14.
回旋托入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自行设计改良的回旋托入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方法 选择我院1997~2003年间的肩关节前脱位54例,应用回旋托入法复位,观察复位效果和分析复位原理。结果 54例均一次性复位成功,复位过程中未出现继发损伤。结论 本法与传统整复方法(Hippocrates法和Kocher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掌握容易、无需麻醉、整复效果明显的优点,且对肩周组织刺激小,能有效地避免继发损伤;尤其适用于受肩周软组织影响所致的难复性脱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老年OVCF患者(112椎体)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PVP组和PKP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手术前后VAS评分和ODI及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24个月。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治疗费用、住院天数相比,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PVP组均少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ODI及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疗效相当,但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PVP较PKP手术时间更短、费用更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Magnuson法与Bankart法手术治疗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Magnuson法和Bankart法手术治疗的43例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Magnuson组21例、Bankart组22例。观察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的差异,采用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评价术前,术后6、12个月的肩关节功能。结果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18个月(平均15.3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均未再次出现肩关节脱位。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6、12个月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Bankart组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优于Magnuson组(P<0.05),但术后12个月两组Ne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Bankart法较Magnuson法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快,但两种术式对肩关节功能的远期改善程度似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证明颈前路撑开螺钉提拉复位技术较常规前路复位技术在治疗外伤性颈椎骨折脱位的优势。[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4年6月采用Ⅰ期前路治疗牵张屈曲分离型双侧关节突交锁的86例外伤性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男54例,女32例;年龄20~73岁,平均(40.1±5.6)岁。按照入院顺序分配到颈前路常规复位(44例)和颈前路撑开螺钉提拉复位(42例)。比较两组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椎体复位率,术后随访12~18个月,通过Frankel’s评分、JOA评分、VAS评分对其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颈椎脱位矫正率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拉复位组优于常规复位组。两组术后Frankel’s评分、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撑开螺钉提拉复位技术操作简单、操作风险低、手术时间短,术中椎体复位效果及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同时可减少常规复位法中因撬拨或复位中关节弹跳引起的颈髓医源性损伤及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方法,较常规手术复位组有明显优势,中长期随访颈椎稳定性良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上举内收旋转患肢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采用"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治疗肩关节脱位,探讨其临床疗效,并对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肩关节脱位12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男31例,女29例;采用"上举、内收、旋转"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运用传统整复方法,即足蹬牵引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疗效,并对复位过程中1次复位成功率、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1次复位成功59例,治疗后VAS值平均(3.76±1.05)分;优57例,良2例,差1例;无骨折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无再脱位发生。对照组1次整复成功50例,治疗后VAS评分(5.67±1.15)分;优45例,良7例,差8例。治疗组患者1次整复成功率、疼痛的改善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上举、内收、旋转"法较足蹬牵引法具有用力均匀、合力集中、省时省力、轻松便捷、避免医源性损伤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11年来临床应用零度位牵引治疗急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效果。方法体会83例急性肩关节前脱位用零度位牵引复位的疗效。结果复位均成功,无神经血管损伤、骨折等并发症,随访3~6个月,无复发脱位。结论零度位牵引法整复急性肩关节前脱位,其效果显著,该手法具有安全有效,痛苦小,并发症少等众多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运用。  相似文献   

20.
2014年6月~2018年12月,我科采用悬吊牵引复位法治疗60例首次肩关节前脱位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54~88岁。均确诊为首次肩关节前脱位。1.2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伤肢缓慢放下,用布带扎住手腕向下悬挂重物。依据患者身体强壮程度在2~5 kg范围内调整牵引重量,牵引时间15~20 min。在牵引作用下肩部肌肉逐渐放松,多数患者在牵引过程中脱位可自行复位;如未能复位,可稍旋转上肢,用手指在肱骨头前侧向外后方轻轻推顶,复位肱骨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