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为探讨大黄素增强胰腺癌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诱导建立耐100 nmol·L-1吉西他滨的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SW1990/GZ),在体外实验中,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细胞中NF-κB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蛋白表达水平;在体内实验中,建立裸鼠胰腺癌原位移植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蛋白表达。结果表明,大黄素预处理可显著增强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大黄素联合吉西他滨可显著抑制胰腺癌原位移植瘤生长;大黄素还可下调体内外胰腺癌中NF-κB及其调控蛋白Bcl-2和Survivin的表达。提示NF-κB在大黄素增敏胰腺癌吉西他滨化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Smac/DIABLO与胰腺癌对TRAIL和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构建Flagpc3.1-Smac外源表达质粒,在SW1990细胞中过表达SMAC,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方法检测Smac mRNA水平;应用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和Bcl-2蛋白水平;利用MTT法检测转染Flag-pc3.1-Smac和TRAIL、吉西他滨处理后SW1990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Flag-pc3.1-Smac后SW1990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转染Flag-pc3.1-Smac后,SW1990细胞中Smac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TT试验显示,过表达Flag-pc3.1-Smac的SW1990细胞在1~5 d的培养期中490 nm处吸光值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Smac/DIABLO促进胰腺癌SW1990细胞凋亡,并增加对TRAIL和吉西他滨的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干扰c-myc 基因表达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 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 检测人胰腺癌细胞系SW1990 中c-myc 基因的干扰效果;MTT 法检测癌细胞对化疗药物吉西他滨和卡铂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吉西他滨诱导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c-myc siRNA 显著下调人胰腺癌SW1990 细胞中c-myc 基因的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干扰c-myc 表达后,化疗药物吉西他滨和卡铂对SW1990 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均显著减小(P<0.05),吉西他滨诱导的SW1990 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 干扰c-myc 表达可增强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 对化疗药物吉西他滨和卡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在体外联合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细胞株SW1990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0、10、20、40、80、160μmol/L)作用胰腺癌SW1990细胞24、48、72h后,CCK-8法检测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细胞的增殖作用;冬凌草甲素(40μmol/L)与吉西他滨(20μmol/L)单独及联合处理细胞48h,并设立对照组, CCK-8法检测SW1990细胞的存活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SW1990细胞中NF-κB和XIAP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冬凌草甲素对胰腺癌SW199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与时间依赖性;与其他各组相比,冬凌草甲素联合吉西他滨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另外,联合组明显下调胰腺癌细胞中NF-κB和XIAP表达水平(P<0.05)。结论冬凌草甲素在体外能显著增强吉西他滨对胰腺癌SW1990细胞的抗瘤效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NF-κB及其下游XIAP 的表达,进而诱导胰腺癌细胞的凋亡而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褪黑素联合吉西他滨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单独使用吉西他滨和联合褪黑素处理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生物因子活性检测(CCK-8)检测细胞活力;克隆形成实验观察褪黑素和吉西他滨单独或联合处理对PANC-1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细胞活性氧和线粒体膜电位JC-1检测试剂盒测定活性氧的合成和膜电位水平;亚铁离子(Fe2+)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Fe2+水平;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处理组中LC3、P62、GPX4和SLC7A1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CK-8结果显示,吉西他滨单独处理48 h及72 h后PANC-1细胞活力受到抑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吉西他滨联合褪黑素组的细胞活力显著低于吉西他滨组,且细胞活力随着褪黑素的浓度升高而下降;细胞划痕、transwell及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显示,吉西他滨联合褪黑素组较吉西他滨组比较,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明显受到抑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并分析得出吉西他滨联合褪黑素组的P...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姜黄素联合吉西他滨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胰腺癌Panc-1细胞,分别与姜黄素(60μmol/L)、吉西他滨(20μmol/L)、两药联合(姜黄素+吉西他滨)培养24,48和72 h,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各组Panc-1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姜黄素和吉西他滨单独作用以及姜黄素联合吉西他滨组均能明显抑制Panc-1细胞增殖,呈时间依赖性;姜黄素联合吉西他滨组抑制Panc-1细胞增殖作用明显强于任一单独用药组,且呈时间依赖性。结论姜黄素联合吉西他滨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shRNA下调胰腺癌Panc-1细胞STAT3 mRNA表达后对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靶向STAT3 mRNA的shRAN和阴性质粒,分别转染Panc-1细胞(A组和B组);另将非转染的正常Panc-1细胞分为C组和D组.A,B,C三组细胞与吉西他滨共孵育.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anc-1中STA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Panc-1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A组STAT3 mRNA水平下降了61.9%,STAT3蛋白水平下降了85.7%(P<0.01),细胞增殖能力低于B、C组(P<0.01).与B、C组比较,A组G1期细胞比率增加(P<0.05),细胞存活率降低(P<0.01).结论 靶向STAT3 mRAN的shRNA可特异性降低Panc-1细胞中STAT3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抑制Panc-1细胞增殖,使其阻滞于G1期,从而增强吉西他滨对G1期细胞的细胞毒效应,增加吉西他滨的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尼美舒利联合吉西他滨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1975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尼美舒利联合吉西他滨对NCI-H1975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尼美舒利(100μmol/L)组、吉西他滨(20 nmol/L)组和联合用药(尼美舒利100μmol/L+吉西他滨20 nmol/L)组对NCI-H1975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对Bcl-2、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尼美舒利对NCI-H1975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相关性,IC50为(298.76±2.79)μmol/L;吉西他滨的IC50为(78.64±3.14)nmol/L,尼美舒利与吉西他滨联合作用后,能明显增加后者对NCI-H197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二者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尼美舒利联合吉西他滨将细胞阻滞在G0/G1期,而S和G2/M期均有所减少。与单药组相比,联合用药组能显著升高细胞的凋亡率(P0.05)。与单药组相比,联合用药组明显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P0.05),上调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尼美舒利联合吉西他滨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效果优于单用吉西他滨组,其机制与影响细胞周期调控,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胰腺癌是全世界公认的高度恶性疾病之一。由于胰腺癌疾病隐匿、病情发展较快,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案,基于吉西他滨的联合化疗仍是最主要的临床手段。研究发现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有高度化疗耐药性,因此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且与细胞毒性药物的联用方案对患者有较强的机体损伤。深入研究发现与吉西他滨可联用于治疗胰腺癌,安全合理并能增加吉西他滨治疗效果的增效剂成为领域重点问题。关注不同增效剂与吉西他滨联合应用的作用机制,分析其应用效果,可为吉西他滨促胰腺癌细胞凋亡作用的发挥提供有利影响,有望为胰腺癌患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联合卡铂对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SNK 6)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法(CCK-8)检测吉西他滨、卡铂、顺铂对SNK 6细胞增殖的影响,算出各自半数抑制浓度(IC 50)值;再用吉西他滨与卡铂或顺铂做联合实验,用金氏公式计算Q值,评价联合用药效应。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药物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药物组Cleaved-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等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吉西他滨、卡铂、顺铂对SNK 6细胞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联合用药中,吉西他滨+卡铂组与吉西他滨+顺铂组对SNK 6细胞抑制作用相当,两药联合为相加作用。吉西他滨+卡铂组凋亡率稍低于吉西他滨+顺铂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西他滨可上调Cleaved-caspase-3蛋白、Bax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吉西他滨与卡铂或顺铂联合时效果更加显著。结论:在体外环境下,吉西他滨联合卡铂可抑制SNK 6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且一定浓度的吉西他滨联合卡铂对SNK 6细胞株的凋亡率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相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抑制Twist1来观察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变化。方法通过靶向人Twist1基因小干扰RNA(siRNA)抑制Twist1的表达;用Western法检测Twist1的表达、Annexin V/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吉西他滨诱导的细胞凋亡;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及可能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线粒体途径;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和线粒体膜的电位。结果 Twist1沉默显著增加了Panc-1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JNK/线粒体的途径被激活,Twist1 siRNA诱导线粒体膜去极化同时显著上调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Fis1并降低融合相关蛋白Mfn1的表达。Twist1 siRNA提高了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与吉西他滨联合治疗进一步增加ROS。结论 siRNA介导的Twist1沉默在PANC-1细胞对吉西他滨化疗耐受中扮演了关键角色,Twist1沉默可能作为胰腺癌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 miR?671?5p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 NCM460和结肠癌细胞 SW480、SW620、HT29和 LOVO,实时荧光定量 PCR(RT?qPCR)检测 miR?671?5p和染色盒同源物 4(CBX4)mRNA水平。转染 miR?671?5p mimics(miR?671?5p组)、阴性对照( miR?NC组)至 SW480细胞,四甲基噻唑蓝染色法( MTT)检测细胞增殖,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 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蛋白质印迹法( Western Blot)检测 CBX4、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 p21、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 14(MMP?14)及酪氨酸激酶 1/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 3(JAK1/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 miR?671?5p和 CBX4之间靶向关系。结果与 NCM460细胞比,结肠癌细胞 SW480、SW620、HT29和 LOVO中 miR?671?5p水平显著降低( P<0.05),CBX4 mRNA水平显著升高( P<0.05)。与 miR?NC组比, miR?671?5p组 SW480细胞培养 24、48、72 h后的 OD值、克隆形成率、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及 CyclinD1、MMP?9、MMP?14、p?JAK1和 p?STAT3蛋白水平显著降低( P<0.05),p2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 P<0.05)。 miR?671?5p负调控 CBX4表达,过表达 CBX4降低了 miR?671?5p过表达对 SW48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 JAK1/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结论 miR?671?5p过表达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其作用机制与下调 CBX4表达、抑制 JAK1/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对胰腺癌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过继免疫治疗的疗效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本研究入选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32例胰腺癌患者,分为吉西他滨组(吉西他滨+过继免疫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过继免疫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化疗不良反应,并对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吉西他滨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亦显著降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吉西他滨组中位生存时间较对照组延长1.3个月(10.0个月与8.7个月比较)。结论 吉西他滨化疗可以显著降低胰腺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有效调节患者的肿瘤免疫耐受,提高过继免疫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体G2(ABCG2)与胰腺癌采用吉西他滨化疗抵抗的相互关系。方法观察胰腺癌手术患者的癌和癌旁组织免疫组化及胰腺癌细胞系中ABCG2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胰腺癌细胞系在吉西他滨刺激0、3、12、24、48、72 h后的ABCG2膜表达结果,选择高表达水平的PANC-1细胞株进行相关机制试验。观察吉西他滨作用0、15、30、45、120、180 min后P-AKT表达水平,及用PI3K/AKT抑制剂LY294002或AKT si RNA阻断AKT表达后ABCG2表达水平和生存率变化。免疫荧光共聚焦技术观察在对照、吉西他滨、LY294002和吉西他滨+LY294002 4种实验条件下细胞膜膜表面的ABCG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ABCG2蛋白表达量在胰腺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明显增高,ABCG2+细胞在不同病理分化程度的胰腺癌细胞中均有表达。胰腺癌细胞系在吉西他滨刺激后总ABCG2水平无明显变化,而ABCG2+细胞数有明显增加。PANC-1在吉西他滨刺激后细胞总ABCG2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AKT蛋白表达水平呈现增加趋势;ABCG2+细胞数明显增加,并呈时间相关性。LY294002或LY294002+吉西他滨处理细胞后ABCG2总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si RNA-AKT2基因敲除或LY294002处理后,肿瘤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明显增加。免疫荧光共聚焦表明吉西他滨调节胰腺癌PI3K/AKT信号分子,介导ABCG2质膜移位。结论吉西他滨活化PI3K/AKT信号分子,促进ABCG2质膜移位,抑制胰腺癌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9,(9):1192-1197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胰腺癌SW1990细胞耐吉西他滨(GEM)的逆转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μmol/L)GEM对SW1990细胞和耐GEM SW1990细胞(SW1990/GEM耐药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和耐药倍数;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1、5、10、20、40μmol/L)姜黄素对SW1990/GEM耐药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计算IC_(50);采用CCK8法检测2.41μmol/L姜黄素与不同浓度(25、50、75、100、125μmol/L)GEM联用对SW1990细胞和SW1990/GEM耐药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计算GEM的IC_(50)和耐药逆转倍数。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以GEM的IC_(50)为给药浓度,GEM单用、姜黄素(2.41μmol/L)与GEM联用处理SW1990细胞和SW1990/GEM耐药细胞后的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脂肪酸合成酶(FAS)、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胱天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及其相关X蛋白(Bax)的蛋白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mRNA表达。结果:GEM对SW1990细胞的IC_(50)为92μmol/L,对SW1990/GEM耐药细胞的IC_(50)为216μmol/L,SW1990细胞对GEM的耐药倍数为2.35;姜黄素对SW1990/GEM耐药细胞的IC_(50)为9.2μmol/L;2.41μmol/L姜黄素下,GEM对SW1990细胞的IC_(50)为75μmol/L,对SW1990/GEM耐药细胞的IC_(50)为98μmol/L,SW1990/GEM耐药细胞对GEM的耐药逆转倍数为2.2。与GEM单用比较,姜黄素与GEM联用时SW1990细胞和SW1990/GEM耐药细胞的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主要阻滞在G0/G1期,细胞中FAS、p-AKT、p-PI3K、Bcl-2蛋白表达水平和FAS、Bcl-2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Bax、Cascapse-3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姜黄素可逆转SW1990细胞对GEM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常杰 《安徽医药》2020,24(12):2433-2439
目的探讨微小 RNA?204?3p(miR?204?3p)对高糖诱导小鼠足细胞 MPC5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高糖(30 mmol/L D?葡萄糖)处理 MPC5细胞。实时定量 PCR(qPCR)检测细胞中 miR?204?3p与锌指蛋白 Krüppel样因子 6(KLF6) mRNA水平。 MPC5细胞分为 NG组(正常对照)HG组(高糖刺激)HG+miR?204?3p组、 HG+miR?NC组、 HG+si?KLF6组、 HG+si? NC组, HG+miR?204?3p+pcDNA?KLF6组和HG+m,iR?204?3p+pcDNA组,。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肌动蛋白微丝偶联蛋白(synaptopodin)、结蛋白(desmin)、 B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 ?2(Bcl?2)、 Bcl?2相关 X蛋白(Bax)与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 3(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生物学信息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 miR?204? 3p和 KLF6的靶向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高糖可显著降低 MPC5细胞中 miR?204?3p表达量[(0.41±0.04)比(1.02± 0.08)]上调 KLF6 mRNA[(2.86±0.27)比(1.03±0.08)]和蛋白[(0.89±0.08)比(0.46±0.04)]水平,还可上调 KLF6、desmin[(0.81± 0.07)比(,0.34±0.03)]、 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率[(22.46±2.08)%比(5.26±0.64)%]下调 synaptopodin蛋白[(0.34±0.03)比(0.76±0.07)]及 Bcl?2蛋白表达量(P<0.05)。与 HG+miR?NC组比较, HG+miR?204?3p组明,显提高 synaptopodin[(0.67±0.06)比(0.32±0.03)]及 Bcl?2蛋白水平,降低 desmin[(0.41±0.04)比(0.83±0.08)]、 Bax、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及细胞凋亡率[(11.25±1.65)%比(24.58±2.47)%](P<0.05)。与 HG+si?NC组比较, HG+si?KLF6组明显提高 synaptopodin[(0.62±0.06)比(0.28±0.03)]及 Bcl?2蛋白水平,降低 desmin[(0.49±0.05)比(0.86±0.08)]、 Bax蛋白水平及细胞凋亡率[(14.69±1.87)%比(25.47±2.68)%](P<0.05)。 miR?204?3p直接靶向 KLF6。与 HG+miR?204?3p+pcDNA组比较, HG+miR?204?3p+pcDNA?KLF6组显著增加高糖刺激小鼠肾脏足 MPC5细胞中 KLF6、desmin[(0.68±0.06)比(0.36±0.04)]、 Bax蛋白表达量和细胞凋亡率[(18.41±1.67)%比(11.05±1.02)%],显著减少 synaptopodin蛋白[(0.38±0.03)比(0.69±0.07)]和 Bcl?2蛋白表达量(P<0.05)。结论 miR?204?3p通过直接靶向 KLF6抑制高糖刺激的足细胞凋亡,保护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7.
张强  秦爱玉  秦玉刚 《安徽医药》2020,24(10):1952-1957
目的探究吉西他滨与厄洛替尼联合使用对体外胰腺癌细胞的影响。方法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4月,在航天中心医院肝胆外科选用人胰腺癌细胞 PANC?1对数生长期细胞。实验分组:厄洛替尼组、吉西他滨组、联合作用组(1∶2、1∶1、2∶1、3∶1)每组设 12个培养皿。用八肽胆囊收缩素 ?8(Cholecystokinin octapeptide?8,CCK?8)法检测吉西他滨及厄洛替尼分别对 PANC?1细,胞的细胞毒性试验,并计算出两种药物分别对 PANC?1细胞的半抑制浓度(50% Inhibiting Concentration,IC50)。根据两种药物对 PANC?1的 IC50值的影响,按照不同比例重复观察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细胞的细胞毒性情况,以中位药效法(Chou?Talalay法)分析两种药物的联合作用效果。用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吉西他滨,厄洛替尼及两种药物联合作用对胰腺癌细胞 PANC?1的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结果在给予系列浓度的厄洛替尼和吉西他滨培养液培养胰腺癌 PANC?1细胞后,在一定时间内,不同浓度的吉西他滨和厄洛替尼均能抑制 PANC?1细胞增殖,并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且一定浓度下,药物处理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强(128 nM厄洛替尼浓度 72 h细胞抑制率为(76.72±5.51)%;320 nM吉西他滨浓度 72 h细胞抑制率为(75.43±0.97)%。吉西他滨和厄洛替尼对胰腺癌 PANC?1细胞生长的影响具有时间 ?浓度依赖性。通过 IC50计算软件计算药物处理 48 h时的 IC50值,结果显示厄洛替尼对 PANC?1的 IC50值为 12 nM,吉西他滨对 PANC?1的 IC50值为 80 nM。厄洛替尼和吉西他滨联合使用可以增大细胞抑制率,减少单独使用吉西他滨的起效时间[厄洛替尼∶吉西他滨为 3∶1时, 72h细胞抑制率为(89.89±1.56)%,IC50值为(3.89±1.65)nmol/L]。随着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增加, CI值逐渐下降。当细胞生长抑制率达到 35%时,联合效应开始出现协同作用(小于 0.9)。当细胞生长抑制率为 40%时, CI下降(均小于 0.5)具有的协同作用。同时, 2∶1组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榄香烯对胰腺癌Bxpc-3细胞株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榄香烯与吉西他滨联用或单处理后胰腺癌细胞Bxpc-3的增殖率;采用等效线图解法观察联合用药是否具有协同效应;Annexin V/PI双染色法分析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与吉西他滨单独处理48h(IC50=0.31±0.04μg·mL-1)相比,榄香烯与吉西他滨联合处理可显著降低吉西他滨的IC50(IC50=0.063±0.01μg·mL-1),且联合用药具有协同效应.流式细胞技术也证实榄香烯协同吉西他滨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的早期凋亡显示出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榄香烯与吉西他滨联合用药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可产生协同杀伤作用,并可增强吉西他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杨勇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6,(12):1482-1485
目的观察大黄素甲醚对胰腺癌SW1990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Western印迹检测不同浓度大黄素甲醚干预后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水平,MTT检测不同浓度、时间下,大黄素甲醚对SW1990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黄素甲醚对SW1990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与NC组比较,Physcion组m TOR及p-Akt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下降,Akt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上升,其中5、50μmol/L组与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yscion组细胞存活率呈时间依赖性下降,在48、72、96h时,与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yscion组SW1990存活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其中0.5、5、50μmol/L组与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比较,Physcion组停留在G1、G2期细胞比例减少,S期细胞比例升高(P<0.05);Physcion组凋亡率高于NC组(P<0.01)。结论大黄素甲醚通过抑制Akt磷酸化,调控PI3K/Akt通路,降低胰腺癌细胞存活率,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L)对胰腺癌细胞中5 脂氧合酶(5 LOX)蛋白表达及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RT PCR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胰腺癌细胞株SW1990中5 LOX表达,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胰腺癌细胞SW1990的凋亡指数。结果胰腺癌细胞株SW1990表达5 LOX,正常胰腺组织不表达; TL可抑制SW1990中5 LOX表达,并促进胰腺癌细胞SW1990凋亡,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1);细胞凋亡与5 LOX蛋白的表达相关(P<0.01)。结论TL可抑制胰腺癌细胞SW1990中5 LOX的表达,并促进胰腺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