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人外用血T淋巴细胞在体外用腺苷(adenosino)处理后,可分离成两个不同的亚群,一是失去形成E玫瑰花能力的E_s细胞(对腺苷敏感细胞),另一是形成E玫瑰花的E_R细胞(对腺苷抵抗细胞)。 25名正常人外周血的E_S和E_R细胞分别为12.10±1.12%和69.28±1.28%。实验结果表明E_S细胞群体中有80.67±3.67%的细胞带有IgG  相似文献   

2.
腺苷在一定浓度下对血管形成、免疫逃避、肿瘤生长有很大的影响。腺苷由细胞释放后通过与细胞表面特异性腺苷受体结合对细胞的功能起调节作用。腺苷受体A3(A3 adenosine receptor, A3AR)在腺苷调节细胞活力和生长中起关键作用,并且在很多肿瘤中表达增高,A3AR可能成为肿瘤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
人外周血CD4+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的表型和功能存在异质性。本文用Foxp3和CD45RO共同标记Treg,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reg亚群数量以及接受TNF-α拮抗剂治疗对其亚群的改变。分别采集未经治疗的21例活动性AS患者和27例活动性RA患者的外周血。两种疾病各有14名患者接受TNF-α拮抗剂治疗40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在CD4+T细胞中,活动性AS和RA患者其表型为CD45RO+Foxp3hi的效应型Treg(AS与正常对照相比,P=0.020;RA与正常对照相比,P0.001)和表型为CD45RO-Foxp3low的幼稚型Treg(AS与正常对照相比,P=0.009;RA与正常对照相比,P=0.001)细胞数量均显著下降。与正常对照相比,AS和RA患者的CD4+Foxp3+T细胞中非Treg亚群细胞(表型为CD45RO+Foxp3low)的比例显著增加(AS与正常对照相比,P=0.027;RA与正常对照相比,P0.001)。TNF-α拮抗剂治疗后,AS患者外周血中效应型Treg(P=0.025)和幼稚型Treg(P=0.005)细胞数量均增加,RA患者中仅效应型Treg细胞数量增加(P=0.003)。因此,不仅分析CD4+Foxp3+T细胞总数,而且分析其中不同表型的亚群细胞数量更有助于明确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小鼠胸腺雄激素受体的定位及其与新分子Rwdd1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雄激素受体(AR)在胸腺萎缩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免疫组化和RT-PCR观察AR在小鼠胸腺内的分布;用刀豆蛋白A(ConA)诱导胸腺细胞增殖,观察睾酮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构建AR和Rwdd1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R和pcDNA3.1-Rwdd1-V5,共转染293T细胞,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法观察二者之间在细胞内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结果 AR广泛分布在胸腺皮质和髓质,且主要定位于胞核.在不同胸腺细胞亚群中均有AR表达,其中以CD4-CD8-(DN)细胞表达水平最高.3种胸腺上皮细胞系中仅皮质来源的427.1细胞系存在AR表达.胸腺细胞中存在功能性AR.AR与Rwdd1之间不存在直接相互作用.结论 小鼠胸腺细胞中存在AR的表达,目前尚不能证明AR与Rwdd1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强制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发病机制的诸多假设中,免疫细胞格局失调被认为是一个重要机制。Th17细胞和Treg细胞是CD4+T细胞的两个亚群,对炎症分别起着促进和抑制的作用。诸多研究提示,Th17细胞和Treg细胞数量及相关细胞因子在AS患者外周血中与健康者有差别,其比例失衡在AS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本文介绍了近年来Th17和Treg细胞及其比例失衡在AS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蔡鹏威  林芸  窦敏  陈金花  林一 《免疫学杂志》2005,21(6):507-508,513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CD40CD40L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上的异常表达与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30例AS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3、CD4、CD8、CD19的表达情况,CD40L在CD4 T和CD8 T细胞上的表达及CD40在CD19 B细胞上的表达。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水平。结果①AS患者CD3 、CD3 CD4 、CD19 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CD3 CD8 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②AS患者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上的CD40L、CD19 B细胞上CD40的表达都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③AS患者血清中2种免疫球蛋白IgG、IgA的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CD40CD40L途径在AS免疫功能紊乱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视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与醛糖还原酶 (Aldosereductase ,AR)含量变化的相关性及氨基胍 (Aminoguanidine,AG)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AG治疗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reptozotin ,STZ)诱发糖尿病模型 ,分别于第 3 0天和第 90天测定视网膜组织AR含量 ;并在第 90天时取视网膜行透射电镜观察视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AR含量随糖尿病时间的增长而增多 ;糖尿病 90天大鼠视网膜的视细胞外节膜盘排列紊乱 ,间隙扩大 ,内节线粒体水肿 ,有的空泡化 ;AG治疗组大鼠视网膜AR含量明显低于糖尿病未治疗组 ,糖尿病 90天大鼠视网膜视细胞外节膜盘少量排列紊乱 ,内节线粒体正常。结论 :糖尿病早期视网膜视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与AR含量变化有关 ,AG可通过抑制AR活性而保护视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D54和LFA-1的相互作用在6A8 α-甘露糖苷酶表达抑制的Jurkat细胞(AS)的黏附性增强中的作用。方法用细胞凝集试验确证AS细胞间黏附的增强,用细胞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人IgG的Fc片段(ICAM-1-Fc)的黏附试验和阻断性抗CD11a抗体的阻断试验研究CD54-LFA-1的作用,用单克隆抗体MEM-148检测As细胞LFA-1亲和力的变化,用单克隆抗体NKI-L16检测AS细胞LFA-1亲合力的变化,用鬼笔环肽染色细胞骨架,用Jurkat-Raji细胞间的作用作模型研究6A8α-甘露糖苷酶表达抑制对T和B细胞间黏附的影响,用ConA结合试验检测细胞中蛋白质N-糖基化的变化。结果(1)AS细胞间的黏附性增强主要与CD54及CD11a表达的增强相关,也与LFA-1亲和力的增高相关;(2)AS细胞的细胞骨架发生重排;(3)As细胞与Raji细胞间的黏附也增强;(4)ConA与AS细胞的结合增强。结论CD54和LFA-1的相互作用在AS Jurkat T细胞的黏附性增强中起重要作用。细胞骨架重排也可能起作用。As细胞的蛋白质发生了N-糖基化修饰。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患者外周血中免疫细胞比例以及趋化因子受体CXCR6的表达水平对AS的影响,检测AS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常规、CRP和ESR,分析AS患者的炎症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以及CXCR6在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和γδT细胞上的表达水平,并分析髓源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 MDSC)和Treg水平。研究发现AS患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CRP、ESR、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NK细胞、γδT细胞和MDSC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Treg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同时,CXCR6在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和γδT细胞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外周血中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γδT细胞和MDSC等免疫细胞的比例升高且CXCR6参与AS外周免疫细胞的招募,这些因素在AS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CD4+CD25-效应性T细胞(Teff)和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以及两群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的表达情况。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49例AS患者和31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Teff和Treg的比例以及PD-L1在这两种细胞表面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活动期AS患者外周血中Teff的比例显著增加,Treg比例无明显变化;活动期AS患者外周血PD-L1+Teff的比例显著降低,且低于稳定期AS患者;活动期AS患者外周血Teff膜表面PD-L1的相对表达量也显著低于稳定期AS患者和健康对照组;AS患者外周血PD-L1+Treg的比例和Treg膜表面PD-L1的相对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活动期AS患者外周血中Teff比例增加,PD-L1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抵抗特点及对策分析.方法 对我院157例服用阿司匹林患者进行阿司匹林抵抗检测.结果 AR组49例、ASR组57例和AS组51例.AR组和AS组的临床特征比较,AR组血小板计数水平均高于AS组;在AR组患者中,女性、伴糖尿病者所占的比例较AS组高(P<0.05);年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糖、胆固醇等,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R患者有其特点,临床医生可应用氯吡格雷可以降低阿司匹林抵抗.  相似文献   

12.
泡沫细胞的来源和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AS)发病机制的关键问题之一。细胞化学和超微结构分析证实细胞来源有二:即平滑肌细胞(SMC)和单核巨噬细胞(Mφ)。八十年代初我室较为系统的研究了N-VLDL使巨噬细胞转变为泡沫细胞的机理,对于平滑肌细胞摄取N-  相似文献   

13.
研究发现,腺苷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介质之一。作者用尘螨致敏家兔复制人类哮喘模型,认为该模型非常适合反义DNA治疗,因为针对腺苷A_1受体的硫代反义寡核苷酸(A_1AS)能特异降低A_1受体mRNA的模板活性,抑制其基因的表达,同时雾化吸入A_1AS易进入支气管壁,并且该模型与人类哮喘的病理很相似,人和家兔腺苷A_1受体mRNA的起始密码相同。 哮喘家兔分两组,每组4只,分别吸入A_1AS和  相似文献   

14.
腺苷(adenosine)是机体本身所存在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有着较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在免疫系统中,腺苷能够抑制机体中的许多免疫反应。近年来,许多实验发现,经腺苷处理了的人类外周血T淋巴细胞,有部份T细胞会丧失与绵羊红细胞(SRBC)形成玫瑰花的能力,而另一部份T细胞(主要部份)仍保持着与SRBC形成玫瑰花的能力。前者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与肿瘤细胞共培养T细胞的表达差异蛋白.方法 双向电泳分离有/无肿瘤细胞共培养的T细胞蛋白,PDQuest软件分析筛选肿瘤细胞诱导表达异常的蛋白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酶解消化样品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PMF)分析,结合数据库搜索鉴定蛋白质.结果 PDQuest分析有/无肿瘤细胞共培养的T细胞蛋白双向电泳图谱,70余个蛋白点表达水平差异显著,其中与肿瘤细胞共培养的T细胞有一明显表达下调的蛋白点,质谱分析结合数据库检索表明该蛋白点为腺苷脱氨酶.结论 肿瘤细胞诱导T细胞下调表达腺苷脱氨酶.  相似文献   

16.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血管壁的慢性炎症疾病,免疫系统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最新的研究表明,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参与了AS的炎症反应,可以抑制炎症、改善AS。本文综述了近年有关Treg细胞与AS关系的文献,探讨了Treg细胞在A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介绍了影响Treg细胞增殖的因子及对AS的治疗研究,并对AS的免疫疗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α链可变区互补决定区3(TCR Vα CDR3)谱系多态性,为AS的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34个TCR Vα亚家族,经免疫扫描谱型技术分析A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细胞TCR Vα CDR3的谱系漂移情况。结果:5例正常健康对照PB-MC TCR Vα CDR3谱型多数呈高斯分布。所有AS患者外周血T细胞均出现多个TCR Vα亚家族谱型的异常改变,异常峰型包括:单峰、寡峰/寡峰趋势、偏峰和不规则异常峰型。34个TCR Vα亚家族中,共有17个亚家族在少数患者中的扫描谱型呈单峰即单克隆增生。结论:AS患者PBMC TCR Vα CDR3谱系具有显著多态性,表明T细胞在AS免疫发病机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单/寡克隆增生的T细胞有可能是AS发病中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将为AS的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 抑制性T细胞(TS)在维持免疫系统的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据报道,使T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的物质如腺苷等处理T细胞后能使原来形成E-玫瑰花环的T细胞失去共形成花环的能力,并称此类细胞为腺苷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组化方法和透射电镜,观察腺苷预处理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琥碧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及Ca^2 ,Mg^2 依赖性ATP酶活性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取SD大鼠乳鼠心室肌细胞在无菌状态下,用DMEM常规培养5天后分四组:正常对照组,拟缺血再灌注组,拟缺血预处理组,腺苷预处理组,用组化方法检测心肌酶活性;以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变化,结果:在缺血预处理组和腺苷预处理组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Ca^2 ,Mg^2 依赖性ATP酶活性均高于拟缺血再灌注组,且细胞结构保存良好;,缺血预处理组,腺苷预处理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腺苷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具有类似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组化方法和透射电镜 ,观察腺苷预处理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及Ca2 +,Mg2 +依赖性ATP酶活性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取SD大鼠乳鼠心室肌细胞在无菌状态下 ,用DMEM常规培养 5天后分四组 :正常对照组、拟缺血再灌注组、拟缺血预处理组、腺苷预处理组 ,用组化方法检测心肌酶活性 ;以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变化。结果 :在缺血预处理组和腺苷预处理组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Ca2 +,Mg2 +依赖性ATP酶活性均高于拟缺血再灌注组 ,且细胞结构保存良好 ;缺血预处理组、腺苷预处理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腺苷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具有类似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