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明确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蒙药珍宝丸治疗急性脑梗死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蒙药珍宝丸进行治疗,采取随机均分的形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基于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数据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NIH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呈现明显差异,即观察组NIHSS分值更低(P<0.05)。干预前两组肢体功能(FM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呈现明显差异,即观察组FMA分值更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蒙药珍宝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同时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的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蒙药珍宝丸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蓝红双色球抓阄分组法均分为两组,各54例。蓝色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红色组联合蒙药珍宝丸治疗,分析预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GCS、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CS评分升高,NIHSS评分降低;红色组GCS评分高于蓝色组,NIHSS评分低于蓝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药珍宝丸于脑出血治疗中有显著增益作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II号珍宝丸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甲古胺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蒙药II号珍宝丸口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率为10%,明显小于对照组36.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蒙药II号珍宝丸结合西药甲古胺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蒙医科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蒙药哈它嘎各其-7灌肠,早饭后服消食-10味丸15粒,午饭后服哈敦嘎日迪-13味丸11粒,晚饭后服巴特日-7味丸11粒(根据证型加蒙药);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对照组为83.33%(25/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结肠镜检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结肠镜检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蒙药珍宝丸治疗脑出血时配合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均接受蒙药珍宝丸治疗,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的CCS评分均得到改善;组间比较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6.67%(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药珍宝丸治疗脑出血效果确切配合优质护理可进一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蒙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脑梗死合并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于我科就诊的60例老年脑梗死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蒙药巴特日-7味丸、五味沙棘散口服治疗,疗程为14 d。治疗后查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退热、咳痰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WBC、CR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脑梗死合并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二十五味珊瑚丸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聚集、强化调脂、护脑、扩管、降压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对照组在基础上加用二十五味珊瑚丸口服;治疗21d后进行血生化检测及NIHSS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及其对肝肾功能血脂、心肌酶谱、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胆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TCHO、LDL-C、甘油三酯(TG)、尿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TG水平降低,存在统计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ALT、AST、BUN、CREA、CK、UA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ALT、AST、CK、CKMB、BUN水平有所升高,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十五味珊瑚丸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但存在一定的心肝肾功能影响,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血脂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是由银杏叶和蜜环菌组合而成的上市药物,临床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本研究探讨该药对大鼠多发性脑梗死(Multiple Cerebral Infacrtion,MCI)模型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金纳多组(18 mg/kg),银杏叶提取物组(9 mg/kg),天麻蜜环菌素片组(600 mg/kg),天麻蜜环菌粉组(300 mg/kg),银杏蜜环口服溶液组(618 mg/kg),银杏蜜环口服溶液组(309 mg/kg)。从大鼠颈总动脉向大脑中动脉方向注射荧光微球混悬血清,致使大脑动脉多发性阻塞,造成大鼠多发性脑梗死模型。灌胃给药28 d,末次给药后观察药物对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抓力、血清TNF-α、脑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及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MCI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有显著障碍,抓力显著降低,脑组织内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水平显著升高,血清TNF-α水平升高,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脑组织受损,有明显的梗死灶,神经细胞排列紊乱,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显示CD34、GFAP有自修复的表达,Neu N低表达。给药28 d后,银杏蜜环口服溶液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抓力增加,脑内Glu和GABA显著降低,血清TNF-α水平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病理结果显示,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可保护脑缺血,改善由此导致的神经缺损程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可明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胶质细胞及神经元修复。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对神经功能的改善和脑内Glu、GABA水平的降低作用显著优于银杏叶提取物;增加抓力作用显著优于天麻蜜环菌;降低血清TNF-α水平程度则同时优于两者。结论: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有保护脑缺血,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复方优于单一组份,且有一定的协同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蒙药灸脐治疗脑卒中便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蒙医脑病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蒙药灸脐治疗,1个疗程为14d,1个疗程后观察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结肠镜检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结肠镜检积分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0.
韩璐  王淑洁  张英杰 《新中医》2023,55(1):67-71
目的:观察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过氧化脂质(PL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内皮素-1 (ET-1)、6-酮-前列腺素F1α (6-Keto-PG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P-LPO、MDA、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OD水平升高(P<0.05),P-LPO、MDA水平降低(P<0.05),且研究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LPO、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NO、ET-1、6-Keto-PGF1α、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T-1水平降低(P<0.05),NO、6-Keto-PGF1α、VEGF...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清喉利咽汤联合金嗓散结丸对声带息肉术后发声障碍患者嗓音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声带息肉术后发声障碍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清喉利咽汤及金嗓散结丸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症状消退时间、患者治疗前后自觉症状积分变化情况、治疗前后嗓音障碍指数(VHI)评分、治疗前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SF-36)、治疗不良反应等数据。结果:与对照组(78.79%)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97%)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声嘶、声带充血水肿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干燥感、咳嗽、疼痛感、异物感主观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干燥感、咳嗽、疼痛感、异物感主观症状评分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VHI评分、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VHI及SF-36评分均改善,观察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3.03%)与对照组(3.03%)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喉利咽汤联合金嗓散结丸可提升声带息肉术后发声障碍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且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犬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合心爽组(5.0 mg/kg);天麻蜜环粉组(100 mg/kg);银杏提取物组(3.0 mg/kg);银杏蜜环口服溶液高剂量组(206 mg/kg)和银杏蜜环口服溶液低剂量组(103 mg/kg)。通过结扎犬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心肌缺血后不同时间点冠状动脉血流量、血氧含量、心肌耗氧量及心肌氧利用度,心肌梗死范围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大、小剂量组以及蜜环粉组和银杏提取物组心肌梗死范围明显下降(P0.05);同时银杏蜜环口服溶液高剂量组在缺血后30 min静脉血氧含量明显下降(P0.05),在缺血后15、30、60 min心肌耗氧量和心肌氧利用度明显增加(P0.05),在缺血后60~180 min时冠状动脉血流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可在心肌急性缺血状态下短期内促进心肌氧供给和氧消耗;有效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加心肌的供血供氧,提高心肌氧利用度。药效作用优于银杏提取物和天麻蜜环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蒙药珍宝丸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结果为依据将所有对象分成对照组(n=38,常规治疗)与实验组(n=38,常规治疗+蒙药珍宝丸)。比较两组的卒中评分与治疗效果。结果: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的卒中评分更低,且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蒙药珍宝丸治疗脑出血的效果十分理想,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张玉娟  姚军  杨永芳  金艳 《光明中医》2023,(9):1726-1729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联合子午流注低频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脑卒中后伴失眠患者9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阿普唑仑,观察组予以耳穴贴压联合子午流注低频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脑卒中生活质量SS-QOL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2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体疗效相当(P>0.05),但对照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 耳穴贴压联合子午流注低频治疗卒中后失眠疗效与口服阿普唑仑相当,而且不良反应少,能更有效地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李世大  陈秀英  张士表 《光明中医》2023,(20):3899-3903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丹归祛瘀丸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丹归祛瘀丸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胶囊口服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VAS)、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及治疗后复发率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评分(VAS)、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丹归祛瘀丸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蒙药治疗慢性咳嗷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10例慢性咳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蒙药达利-16味丸、清肺18味丸、巴特尔-7味丸、尼塔哈朱尔、古日古木-13味丸等辨证治疗,早午晚分服,共服2周。观察两组疗效及咳嗽症状积分;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比较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2%,对照组为76.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咳嗷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0.05,P<0.01);治疗组复发率为16.36%,对照组为50.9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蒙药能改善慢性咳嗽临床症状,远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麻仁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初诊的功能性便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麻仁丸口服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仅口服麻仁丸治疗,2组疗程均为28 d。观察2组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临床症状评分、盆底肌电评估测量值,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27/30),对照组为83.33%(2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AC-QOL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2、4周以及治疗结束后2周各项症状体征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排便时间、腹胀积分比较,治疗组在治疗4周及治疗结束后2周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下坠、不尽、胀感及排便频度积分比较,治疗组在治疗2、4周及治疗结束后2周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盆底肌电评估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麻仁丸联合生物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抽提透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小脑梗死后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小脑梗死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抽提透针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4周和治疗8周时用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姿势评定量表(PA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8周时总有效率依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8周与治疗4周时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8周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治疗4周时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治疗4周时MBI、BBS、PA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8周时MBI、BBS、PA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4周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4周和治疗8周时MBI、BBS、P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抽提透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小脑梗死后患者平衡能力的恢复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炎 《光明中医》2021,36(1):79-81
目的观察五行音乐对胃癌患者化疗期间睡眠质量、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9年6月接受化疗的胃癌术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医护干预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五行音乐干预。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睡眠质量、抑郁及焦虑状态。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PSQ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相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干预后睡眠质量更好。2组患者干预前HAHD、HAMA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HAHD、HAMA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HAHD、HAMA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干预后抑郁、焦虑状态缓解更为显著。结论五行音乐能提高胃癌患者化疗期间的睡眠质量,缓解抑郁及焦虑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20.
鄢圣娟 《新中医》2016,48(2):19-21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改用5%葡萄糖+复方丹参注射液、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去复方丹参注射液,改用5%葡萄糖+丹参川芎嗪注射液。2组均治疗2周。观察临床疗效及残疾程度量表(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BI)评分。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83.34%,对照组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BI评分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评分观察组无症状、中重度残疾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可促进患者脑神经功能的恢复和预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