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观察研究硼替佐米治疗滤泡性淋巴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从我院滤泡性淋巴瘤患者中选取13例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硼替佐米治疗滤泡性淋巴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13例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9.23%,其中,4例患者为完全缓解,5例患者为部分缓解,2例患者为疾病稳定,2例患者为疾病进展;本次研究选取的13例滤泡性淋巴瘤患者中,12例中性粒细胞减少、9例血小板减少、7例血红蛋白减少、9例疲乏、6例周围神经病变、5例发热、1例带状疱疹、8例食欲减退、7例恶心及呕吐、5例腹泻。结论:临床上硼替佐米治疗滤泡性淋巴瘤具有一定疗效,且患者具有较好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正>滤泡性淋巴瘤(FL)是常见的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3的患者确诊时在Ⅰ-Ⅱ期,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FL主要发生在中老年女性,不易治愈,复发率高。西医对于滤泡性淋巴瘤患者采取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随着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逐渐进入临床视野,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治越来越完善,患者的生存期越来越长。但是对于不能耐受放化疗的老年患者及由于靶向药物昂贵等原因不能进行西医治疗的患者,其生存是现在急需解决的医学问题。根据目前诊疗现状及临床实践中发现中医可以趋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88—2007年我科收治的甲状腺恶性淋巴瘤8例,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分型、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2例T细胞淋巴瘤者,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死亡,伴随有B症状者预后差,死亡患者都未经放疗,放疗病例均长期生存。结论甲状腺淋巴瘤的预后与病理类型,分期及治疗方案相关,在甲状腺淋巴瘤的综合治疗中放射治疗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腔淋巴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观察鼻腔淋巴瘤患者23例,其中行单纯放疗者7例,单纯化疗者6例,采用放疗与化疗相结合者10例。结果:经治疗后完全缓解10人(43.5%),部分缓解4人(17.4%),稳定6人(26.1%),进展3人(13.0%),总有效率为60.9%,其中单纯放疗的有效率为42.9%,单纯化疗的有效率为33.3%,放疗与化疗相结合的有效率为80.0%。结论:采用放疗与化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鼻腔淋巴瘤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放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其中以单纯化疗的治疗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滤泡性淋巴瘤对机体免疫功能及补体的影响。方法将6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方案,对照组单纯采用CHOP化疗方案。化疗前及化疗后1,3,6,9,12个月分别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C4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免疫球蛋白水平及补体C3、C4均显著下降,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方案治疗滤泡性淋巴瘤对机体免疫功能及补体系统有着一定的影响,建议在使用利妥昔单抗时动态监测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朱逸东  甘欣锦  徐旻  沈伟  傅华 《河南中医》2020,40(3):379-382
甘欣锦主任医师认为,滤泡性淋巴瘤乃本虚标实之证,以正气不足为本,痰毒瘀邪为标。在临床上,针对未达到西医治疗指征的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甘老师以“养正积自消”为治疗原则,扶正贯穿于治疗的始终,并加用抗肿瘤药物,以达扶正抗瘤之效。甘老师多采用补益药物充养先后天之本,从而改善肿瘤患者的虚损,以达阴平阳秘、气血调畅、正气充足的状态。甘老师常以主方为基础结合治疗变证的方法改善局部症状,并减轻放化疗、靶向治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临证时,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结合辨病分层治疗,调节扶正与解毒的主次。另外,对于出现的各种变证当灵活化裁以改善症状,通过中医的治疗手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9例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患侧甲状腺腺体切除术,4例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1例仅行甲状腺活检术,2例按甲状腺癌根治术行甲状腺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3例在术后继续接受放疗或化疗。6例患者随访,死于PTL复发或者转移的为2例,现存活3例。结论:对于老年、具有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或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病史、短期内表现为明显肿大的甲状腺或甲状腺结节,应注意有PTL的可能。手术活检可确诊,对于局限性病变可行手术彻底切除病变,对于诊断明确的病例,应采取综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7,(10):2124-2125
目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临床治疗中较为棘手的一组疾病,本文旨在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及原理。方法:本院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5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21例。对照组给予DA-EDOCH方案(依托泊苷+多柔比星+长春新碱d1~4环磷酰胺d5+地塞米松20mg/d d1~5天)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有效率为71.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减低、肝功能损害、胃肠道不适等明显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中辅助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明显减轻患者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及巩固化疗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原发睾丸NK/T细胞性淋巴瘤,罕见,高度恶性,侵袭性强,早期即发生对侧睾丸、骨髓、中枢神经系统及肝脾等侵犯,化疗缓解期短,预后凶险。治疗原则:根治性睾丸切除+高位精索结扎+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局部、对侧睾丸及淋巴结引流区放疗,同时全身化疗及鞘内化疗。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卫生组织(WHO)淋巴组织肿瘤分类(2008)中指出:惰性B细胞淋巴瘤主要包括滤泡淋巴瘤、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等.根据WHO淋巴瘤研究组的分类研究,惰性B细胞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1/3以上[1,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和预后。方法对12例鼻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按Ann Arbor-Cotswolds分期方案进行临床分期,12例分别采用化疗、放疗和两者结合等方法治疗。结果12例鼻NK/T细胞淋巴瘤局部病变主要表现弥漫性黏膜溃疡、坏死,而非结节状增生,10例死亡,2例健在。结论鼻NK/T细胞淋巴瘤好发部位为鼻甲和鼻中隔,好发于男性,病程较短,临床进展快速,治疗效果不满意,具有较高的恶性度,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朱逸东  甘欣锦 《河北中医》2020,42(3):459-464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是滤泡性淋巴瘤(FL)维持治疗方案的首选药物,虽然具有改善患者生存期的优势,但也可导致一定的不良反应。奥滨尤妥珠单抗(Obinutuzumab)是一种Ⅱ型抗CD20单克隆抗体,目前的实际临床疗效仍不明确。近年来研究认为,扶正抗癌中药的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可作为FL的维持治疗方案,但其抑制肿瘤细胞的具体途径各不相同。兹从利妥昔单抗和奥滨尤妥珠单抗的治疗作用及不良事件,以及中药提取物和组分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的途径方面,综述中西医维持治疗FL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装正学教授擅长治疗各种疑难病症,尤其在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裴老认为,正虚为恶性淋巴瘤发病之关键,扶正固本为其治疗大法,临证以兰州方为基础方,配合西医化、放疗治疗此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龚宏霞  刘杰  林洪生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5):2537-2541
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及侵入性宫颈癌被命名为艾滋病相关性肿瘤,该文介绍了上述肿瘤现代医学研究进展,提出抗病毒、免疫重建及抗肿瘤是艾滋病相关性肿瘤治疗的关键因素.中医药在减轻艾滋病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发挥抗病毒作用、调节患者免疫功能、配合化放疗减毒增效以及稳定肿瘤病灶等方面能够发挥作用,根据患者免疫功能、治疗阶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综合治疗策略,整体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相结合,将有助于提高艾滋病相关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主要表现为腹痛、黑便、腹部包块;检出率:对胃淋巴瘤B超25%、胃镜87%、消化道钡餐100%、CT 75%,对肠道淋巴瘤B超78%、消化道钡剂造影40%、CT87%;内镜活检确诊率33%;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手术及化疗等治疗疗效较好,5 a生存率44%。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手术加放、化疗治疗本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少见的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的B细胞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目前套细胞淋巴瘤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案,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优于常规化疗,能使得部分患者达到长期缓解,因此做好套细胞淋巴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的护理,可有效改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对复发性滤泡性淋巴瘤患者采用雷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平舆县中心医院收治的复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采用雷那度胺治疗,观察组采用雷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分为(86.3±5.2)分、临床缓解率为90.0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8±6.9)分、67.5 %;观察组患者3年复发率为5.0 %、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2.5 %,均低于对照组的25.0 %、55.0 %,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发性滤泡性淋巴瘤患者采用雷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提高了病情缓解率,降低了血栓形成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少见的结外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近年来由于艾滋病以及器官移植术后服用大量的免疫抑制剂患者增多,淋巴瘤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即使在免疫功能正常人群中PCNSL发病率也不断升高。术前正确诊断,为临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对提高治疗效果及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方位、多序列、多参数成像以及功能成像等优势,使淋巴瘤早期诊断准确率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报道运用DWI、MRS等技术探讨淋巴瘤的扩散及代谢情况,为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或器官的一种恶性肿瘤,来源于淋巴或组织细胞的恶变。根据临床和病理特点分为两大类: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我国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近年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发展,无论近期和远期疗效都有了明显改善,并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一类可以治愈的疾病。对恶性淋巴瘤病人进行放、化疗治疗仍为目前主要治疗方案。但放、化疗对正常组织细胞也有损伤,虽能缓急,却不能阻止该病的复发,而且还可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引起严重并发症。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发挥其整体调节作用,对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多向调节的优势.对癌瘤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中,中西药同用,可以增强疗效,减少毒副作用,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浅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恶性淋巴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化疗,化疗前给予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使其能较好地配合治疗,治疗期间重点做好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及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影响治疗,血糖维持在理想范围,患者顺利完成治疗。结论:精心的护理可预防和减轻恶性淋巴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