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复干预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效能及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符合CCMD—3慢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健康教育、社交训练、专题讨论、文娱活动训练等康复干预。而对照组不实行康复干预,余同实验组。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阳性阴性症状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评定。[结果]8周后,实验组病人自我效能得到显著提高,精神症状相对于干预前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病人改善不明显;干预后实验组病人的自我效能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精神症状显著少于对照组病人。[结论]康复干预能有效地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自我效能,有助于改善精神症状,心理康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戚惠娟  尤文英  李虹 《护理研究》2011,25(18):1627-1628
[目的]探讨使用阳性强化行为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干预作用。[方法]将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100例随机排序,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同时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阳性强化行为疗法。在实施前和实施后采用NOSIE量表、SANS量表及自制行为训练评定表对两组病人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SANS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SANS评分明显降低(P<0.01)。干预后实验组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激惹、总积极因素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后实验组病人的自我照顾能力和遵医行为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阳性强化行为疗法能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改善和缓解阴性症状,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技能,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组社交技能训练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作用。[方法]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80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12周小组社交技能训练。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评定量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在病人训练前、训练4周末、训练8周末、训练12周末对两组病人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小组社交技能训练至8周末时开始初见成效,至12周末PANSS量表评分、SSSI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级别及IPRO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小组社交技能训练并实施代币强化行为疗法,能够改善病人的社交技能缺陷及社会功能缺陷,改善其阴性症状,提高康复疗效,有助于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精神康复。  相似文献   

4.
凌姝 《全科护理》2016,(15):1599-1601
[目的]探讨团体教育联合正念认知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自尊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入组122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61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6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团体教育联合正念认知训练。采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干预前后的自尊及自我效能感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自尊及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自尊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教育联合正念认知训练能提高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自尊及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团体绘画治疗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57例住院的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原有药物治疗基础上,对干预组的27例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系统的团体绘画治疗,在干预前后分别对所有的病人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的评估。[结果]女性精神分裂症通过团体绘画治疗后,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PANSS总分显著减少(P0.05),自尊、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P0.01)。[结论]团体绘画治疗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病情恢复具有显著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森田疗法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效能及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将6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6周的改良森田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都有改善(P0.01);自我效能感提高,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森田疗法能有效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效能感,改善其精神症状,促进其社会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提升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自我效能提升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精神分裂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其康复治疗效果及自我效能的改善情况,评估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各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量表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自尊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上升(P0.05),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中加用自我效能提升干预,可提高康复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集体心理治疗联合自我效能管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作用。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模式。观察组在传统康复模式基础上采用集体心理治疗联合进行自我效能干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时分别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自我效能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两组工作能力、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讲究卫生、关心和兴趣、总分各因子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均P<0.05),实验组的各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BPRS得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阳性和阴性量表得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实验组的阴性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慢性分裂症患者实施集体心理治疗联合自我效能管理,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无缝式康复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行常规康复干预的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8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行医院-社区无缝式康复干预的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8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给予医院-社区无缝式康复干预。干预2个月、4个月、6个月后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两组病人精神状况,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对两组自我效能、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干预2个月、4个月、6个月后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应对问题、达成结果、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无缝式康复应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可有效促进其康复进程,提高病人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技能训练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技能训练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4个街道、病程在5年以上的精神分裂症病人97例.随机分成为技能训练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时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技能训练组实施药物治疗和6个月的技能训练。[结果]训练后6个月、12个月.技能动练组大体评定量表(GA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精神症状阳性量表(SAPS)、精神症状阴性量表(SAN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与时照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L结论]技能动练程式有利于改善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提高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神康复联合社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精神康复,观察组在精神康复基础上给予社区干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价两组症状及自我效能,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PANSS、GSES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及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康复联合社区干预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效果和自我效能,对其生活质量有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对慢性前列腺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病人接受门诊常规的慢性前列腺炎病人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参加研究者给予的为期3个月的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干预3个月,采用治疗依从性调查表、慢性前列腺炎病人自我效能量表、慢性前列腺炎病人症状评分表(NIH-CPSI)、生活质量量表(SF-36量表)比较两组病人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感、症状评分、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3个月后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CP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病人应用自我效能理论进行自我管理干预,有助于病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116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在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另外对实验组病人家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实验组病人及家属经双重干预后,精神症状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有助于病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茹保健 《护理研究》2008,22(17):1537-1539
[目的]探讨生活技能训练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作用.[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病人在药物治疗和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2个月的生活技能训练,对照组维持原药物治疗,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护士观察量表(NOSIE)因子Ⅰ、因子Ⅱ、因子Ⅲ、总积极因素、病情总估计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活技能训练可促进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联合行为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2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常规工娱疗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音乐治疗及行为训练。观察6mo。于治疗前后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总估计分及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积极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实验组均较对照组提高显著(P〈0.05或0.01);易激惹、精神病表现、迟缓消极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实验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结论音乐治疗联合行为训练能有效缓解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其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对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积极艺术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作用。[方法]将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和一般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增加游戏、音乐、舞蹈、绘画及文学创作积极艺术治疗。于干预前及连续实施8周后采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量表(WHOQOL)评定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RSS总分及因子分、SDSS评分、SCL-90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WHOQOL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积极艺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病人心理应对能力,有效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社交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予以阿立哌唑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社交技能训练。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精神疾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总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1)。结论阿立哌唑合并社交技能训练能显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社交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最大程度地减轻精神残疾,促进患者顺利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8.
茹保健 《护理研究》2008,22(6):1537-1539
[目的]探讨生活技能训练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作用。[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病人在药物治疗和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2个月的生活技能训练,对照组维持原药物治疗,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护士观察量表(NOSIE)因子Ⅰ、因子Ⅱ、因子Ⅲ、总积极因素、病情总估计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活技能训练可促进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袁群 《家庭护士》2007,5(4):8-9
[目的]探索行为强化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作用。[方法]在原治疗不变的基础上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行为强化训练,并进行训练前后PANSS量表评分比较。[结果]行为强化训练后PANSS量表中阳性症状、一般症状的评分及总分均较训练前明显降低。[结论]行为强化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院内系统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阴性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贵君 《护理研究》2009,(12):3149-3151
[目的]探讨院内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43例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抽样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3例),实验组实施康复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精神科护理,在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12个月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住院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干预后12个月,实验组NOSIE总消极分降低26.84%,总积极分升高46.94%;对照组NOSIE总消极因素分降低4.91%,总积极因素分升高4.15%。实验组在干预前后PANSS阴性症状分、IPROS各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PANSS阴性症状分、IPROS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病人实施系统的康复训练能明显地减少病人的阴性症状和改善病人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