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罗启财 《江西医药》2010,45(6):596-59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一种严重而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如未得到及时和适当的治疗易发展为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引起患肢肿胀、溃疡和坏疽,甚至发生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造成死亡。90%以上PE患者来源于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2.
在骨科临床领域,高龄手术患者、高能量多发伤患者及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是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和肺栓塞(PE)的高危人群。据统计,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为40%~84%,有症状的PE发生率为1.8%~7%,致命PE发生率为0.2%~2.0%,75%~90%的肺血栓来源于下肢、盆腔和下腔静脉。肺栓塞的发生与DVT形成直接关联,DVT形成隐匿,常常在血栓脱落后随血流堵塞肺动脉,是骨科围手术期致残、致死率高的并发症之一。因此,  相似文献   

3.
曹艳君  王佩显 《天津医药》2006,34(7):435-435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肺栓塞(PE),经皮置放下腔静脉滤器(IVF)已成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PE的有效方法。我院2003年7月-2005年9月为18例DVT患者实施IVF置入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综合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形成临床较多见,由于可继发致命的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rn,PE)及远期的深静脉功能不全,现被公认为是一种严重并发症。我们对下肢多发性骨折患者进行预防DVT的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PE).深静脉血栓(DVT)是外科手术后早期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6.
肺栓塞(PE)临床上99%为肺血栓栓塞(PTE),绝大多数由深静脉血栓(DVT)脱落所致。肺栓塞猝死较为常见,但在外科病房易被忽视导致抢救成功率低,是近年来引发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外科病房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确诊肺栓塞34例,现就其发病因素及死亡病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静脉血栓栓塞(VTE)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DVT的发生使患者治疗计划被迫推迟或终止,严重影响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外科多发病。目前对急性DVT的治疗效果还不够满意,少数患者可并发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多数则演变为血栓后遗症(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常见的可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美国每年大约有200万人患下肢DVT,20万人死于肺栓塞(PE)。下肢DVT除了在急性期能导致PE、股青肿等急性重症并发症,远期还可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Kahn等报道高达40%的下肢DVT患者远期可发展为PTS。  相似文献   

10.
概述静脉血栓栓塞(venousthrombo-embolism,VTE)临床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近端DVT:指静脉以上静脉(含静脉),称髂股型;远端DVT:指腓静脉血栓(静脉以下),称腓静脉型。腓静脉型DVT多无症状;近端DVT可有患肢疼痛、肿胀等症状。DVT通常起源于腓肠肌的静脉窦,偶尔起源于近端深静脉;腓肠肌静脉血栓常自发溶解,很少有症状和引起PE;未治疗的腓静脉血栓约25%在1周内向近端深静脉延伸;近端深静脉血栓引起PE的危险为50%;致死性血栓多数来源于近端深静脉[1];慢性广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下肢“股蓝肿”。VTE是第3位的常…  相似文献   

1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疾病,血液回流受阻,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PE)。DVT 和 PE 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DVT 如在急性早期未得到有效治疗,血栓机化,常遗留静脉功能不全,称为血栓后综合征( PTS)。DVT 是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采用介入技术治疗本病已成为较为成熟的常用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超声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栓塞(PE)是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临床病理综合征。因为开胸手术创伤大,术后应用止血药物,术后较晚下床活动以及恶性肿瘤、高龄等因素,成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PE发生的高危人群。护士正确识别、充分认识PE的基础病因及高危因素,给予恰当预防,对减少PE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科针对PE的预防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1月,美国FDA批准利伐沙班片剂(rivaroxaban/Xarelto)治疗深静脉血栓(DVT)或肺栓塞(PE)形成以及减少DVT和PE初始治疗后的复发风险。利伐沙班先前已经获得FDA批准用于膝或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减少DVT和PE的发生风险以及减少非瓣膜性心房纤维性颤动患者的卒中风险。  相似文献   

14.
戴艳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2):3476-3477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Ihrombosin,DVT)是一种静脉内血凝块阻塞性疾病,是血管外科常见病和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多与血流缓滞、高凝状态及血管内膜损伤有关。轻者可导致下肢血栓形成后遗症,重者可引起致死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因此,临床上护士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可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现将DVT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肺栓塞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肺栓塞(P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PTE为PE的最常见类型,通常所称PE即指PTE。栓子多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PTE常为DVT的并发症。在临床上根据血液动力学改变将PTE分为大面积及次大面积  相似文献   

16.
肺栓塞诊断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引起肺栓塞的血栓主要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急性肺栓塞的重要标志[2]。目前肺动脉造影仍是确诊肺栓塞的“金标准”。肺栓塞不仅在西方国家,在我国也是较常见的临床疾病,肺栓塞的诊断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其病死率和误诊率均颇高,许多患者没有得到正确的诊断,影响了治疗和预后。最近几年,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无论在病因学、流行病学还是在诊断学和治疗学方面,都有较大…  相似文献   

17.
赵素霞 《河北医药》2009,31(3):365-366
产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呈日益增长趋势,特别是并发肺栓塞(PE),直接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我们对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3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患者应用盐酸棓丙酯和己酮可可碱治疗并进行观察,分析了形成血栓的高危因素,提出了预防和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李佳  赵光瑜 《河北医药》2009,31(4):471-472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在肿瘤患者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肿瘤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临床上较多见,可使下肢肿胀,溃疡,影响患者术后恢复,严重者还可导致肺动脉栓塞(肺栓塞,PE)、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由此提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DVT的预防。  相似文献   

19.
栓塞性疾病通常指静脉血栓栓塞(VTE)是由多种致病机制导致的一组血管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深静脉血栓栓塞(DVT)和肺栓塞(PE)。其中剖宫产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的危险是阴道分娩的5倍,下肢深静脉血栓轻者引起患者的肿胀、痛疼,重者引发PE,甚至导致猝死。目前国内外学者达成共识,DVT干预策略应把重心放在预防上,尤其要在DVT形成之前进行主动预防。为预防围手术期剖宫产栓塞性疾病的形成,我院对剖宫产的孕妇实施术前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无症状性肺栓塞(PE)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2013年入住血管外科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共203例,所有患者均完成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造影(CTPA)。并根据结果分为发生无症状性PE组和未发生无症状性PE组,利用卡方检验分析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无症状性PE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03例DVT患者中64例发生无症状性PE(31.5%),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部位、DVT患肢、既往DVT病史、是否合并心脏疾病与无症状性PE的发生显著相关(P0.01);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中央型(OR=0.158;95%CI,0.063~0.393;P0.01)、DVT位于右下肢(OR=3.632;95%CI,1.004~13.138;P=0.045)、既往无DVT病史(OR=0.179;95%CI,0.046~0.704;P=0.014)、合并存在心脏疾病(OR=4.063;95%CI,1.107~14.918;P=0.035)是DVT患者发生无症状性PE的危险因素。结论无症状性PE在急性DVT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中央型、DVT位于右下肢、既往有DVT病史及合并存在心脏疾病可增加发生无症状性PE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