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彩秀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3):2874-2875
目的:调查我院95例流浪精神病患者抗精神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以2012年7月1日为时间节点,对住我院95例流浪精神病患者(其中男67例,女28例)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未使用抗精神病药7例(7.73%);单一抗精神病药使用45例(47.37%),其中以氯氮平、氯丙嗪最常用(34.74%);两种抗精神病药联用42例(44.21%),以舒必利联用氯氮平最常用(18.95%);三种抗精神病药联用1例(1.05%)。使用其他精神病药,情感稳定剂:丙戊酸钠8例(8.42%);抗抑郁、抗焦虑药2例(2.11%);联用苯二氮革类9例(9.47%);抗癫痫药:卡马西平5例(5.26%)。从使用频率看,舒必利40例(42.11%),氯氮平39例(41.05%),氯丙嗪25例(26.32%),氟哌啶醇6例(6.32%),其他4例(4.21%);从使用最高频率开始,前4位依次是舒必利,氯氮平,氯丙嗪,氟哌啶醇。结论:流浪精神病患者使用的药物多为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相关因素第一住院费用限制,第二流浪精神病患者一般家境贫穷,出院后要维持服药,故医生们从多方面考虑,着重使用疗效确切,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少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黎族精神病患者住抗精神病药使用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的277例黎族精神病患者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使用抗精神病药物频率前5位的依次是氯氮平、氯丙嗪、舒必利、奋乃静、奎硫平;单一用药168例(60.5%),联合使用二种者99例(36.3%),氯氮平+舒必利30例(13.2%),氯氮平+氯丙嗪14例(6.5%),苯海索使用66例(24.6%)。结论住院使用抗精神病药仍以传统为主,与地区经济水平有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逐渐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监测住院患者在长期使用氯氮平、氯丙嗪治疗中对血糖、甘油三脂、胆固醇、体重、血压等方面影响。方法:对住院患者定期进行空腹血糖、甘油三脂、胆固醇和血压、体重监测。结果:在连续使用氯氮平、氯丙嗪治疗7年以上的患者中总血糖升高为13.69%(10/73),单用氯氮平血糖升高为14.28%(5/35),氯丙嗪血糖升高为9.52%(2/21),联合用药血糖升高为17.64%(3/17),同时还伴有甘油三脂、胆固醇、血压升高和体重的增加现象。结论:使用氯氮平、氯丙嗪治疗过程中,联合用药更容易引起血糖、甘油三脂、胆固醇代谢障碍和血压升高、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4.
阿立哌唑与小剂量氯氮平维持治疗分裂症对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桂  刘昌会  舒卓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1212-1213
目的:了解阿立哌唑与小剂量氯氮平维持治疗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病例对照研究,以传统疗效判断标准评价疗效,以治疗副反应评定量表(TESS)评价副反应,并观察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阿立哌唑联用氯氮平组(以下简称合用组,37例)病情复发率5.4%,单用氯氮平组(以下简称单用组,38例)复发率为18.0%,两组比较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1,P〉0.05)。合用组服药依从性明显好于单用组(P〈0.01),副反应轻于单用组(P〈0.01)。结论:阿立哌唑与小剂量氯氮平维持治疗分裂症的疗效较好、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
氯丙嗪、氯氮平、利培酮对患者心电图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氯氮平、利培酮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205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分别给予氯丙嗪、氯氮平和利培酮治疗。于用药前,用药1周、1个月、2个月进行心电图监测,观察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种药物治疗后,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氯丙嗪组36.21%,氯氮平组55.17%,利培酮组1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较氯丙嗪、氯氮平对心电图的影响小,对心脏毒副作用小,是一种较安全的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6.
氯氮平与氯丙嗪对白细胞影响的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氯氮平对白细胞的影响。方法:对同期住院单用氯氮平或氯丙嗪治疗的住院病人白细胞计变化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氯氮平组出现的白细胞变化为13.9%,氯丙嗪为5.84%,差异有非常显性(P<0.01),白细胞升高氯氮平组明显高于氯丙嗪组(P<0.01),白细胞减少两组差异无显性(P>0.05)。而粒细胞缺乏仅见于氯氮平组。结论:对氯氮平所致的粒细胞缺乏应高度重视,临床使用时应定期查血象,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7.
陈小红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6):707-708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病人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表,以2007年3月1日为调查日,对本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频率前5位依次为:氯氮平(48.1%)、氯丙嗪(18.4%)、利培酮(11.0%)、舒必利(9.7%)、奋乃静(8.7%)。结论: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大多数合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频率占主导地位;抗胆碱能药物使用频率较低;苯二氮[艹桌]类(BZD)应防止滥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精神药物的处方情况。方法:符合要求的共有361例,截取某一日的医嘱用药调查精神药物。结果:全院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依次为氯氮平(35%)、利培酮(24%)、氯丙嗪(21%)、奋乃静(19%)。其中社会病人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依次为利培酮(48%)、氯氮严(36%)、氯丙嗪(12%)、奋乃静(8%),民政病人为氯氮平(35%)、氯丙嗪(28%)、奋乃静(27%)、利培酮(8%)。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使用占19.2%,三种联合占0.8%。结论:民政病人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频率仍明显偏低,可能与经费投入的相对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用药现状。方法:对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情况进行时点调查。结果:临床用药以单一用药为主(占73.68%)。氯氮平使用率占第一位,氯丙嗪居第二位,利培酮居第三位。联合用药35例(26,32%),其中合用苯海索17例。抗精神病药两药合用者23例,90%患者为病程长、3次以上住院者。结论: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仍为目前主流用药。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占一定比例,但低于国内发达城市及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精神病人目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对住我院的270例精神病人(男性173例,女性97例)的治疗情况进行调查。结果:①单用一种精神药物者19.59%,联用两种精神药物者55.51%,而联用3种或3种以上精神药物者24.90%②有5.31%的住院病人单用氯氮平,而单用氯丙嗪者14.70%。③重大剂量用药者0%。结论:本检查提示目前我院精神药物的使用情况,表明我院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增多及人们对精神药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培酮、舒必利、氯氮平、氯丙嗪分别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服用利培酮、舒必利、氯氮平、氯丙嗪治疗的分裂样或精神分裂症病人分别定期做心电图检查,时间时间为服药后2、4、8周。结果:服利培酮的15.1%,舒必利16.7%,氯丙嗪21.2%,氯氮平53.3%出现异常,氯氮平与其它三种药物中任何一种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利培酮、舒必利、氯丙嗪对心电图的影响显著低于氯氮平。上述四种药中利培酮对心电图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2.
周映平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1):1424-1424,1426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使用情况。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表,以2008年2月20日为调查日,对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抗精神病药的使用频率依次为氯氮平48.5%,奋乃静19.1%,舒必利10.3%,利培酮8.8%,氟哌啶醇6.9%,氯丙嗪6.4%。结论: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大多数合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使用频率占主导地位,抗胆碱能药物使用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典型(氯丙嗪与舒必利)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维思通与氯氮平)对体重的影响。方法:对单服维思通、舒必利、氯氮平、氯丙嗪其中一种的精神分裂症患,于用药前后测定体重的变化。结果:服药8周后四种药物引起体重增加如下:维思通组2.40kg,舒必利组2.73kg,氯氮平组3.71kg,氯丙嗪组4.98kg,其中维思通组与氯丙嗪组比较差异有极显性(P<0.01);舒必利组与氯丙嗪组比较差异有显性(P<0.05)。各组男女体重变化差异无显性,但男性平均体重的增加较女性高。结论: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均引起体重增加,其中对体重影响从小到大为:维思通<舒必利<氯氮平<氯丙嗪。对体重影响的不同也导致同患病率的不同。上述各药对男女体重影响无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4.
抗精神病药物与强迫症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与强迫症状相关因素的研究。方法: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用恐怖/强迫症量表(强迫行为分量表1)筛查出有强迫症状的病人,按服用药物、剂量及服药年限分组,对出现强迫症状的病例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服用氯氮平的患,出现强迫症的有17例占18.9%;服用氯丙嗪的出现2例占4.60%;服用奋乃静出现2例占4.2%,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强迫症状,其中以氯氮平最为严重,且与服药剂量和服药年限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抗精神病药合用文拉法辛与单用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经阿立哌唑治疗2周后好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伴有抑郁症状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用抗精神病药组(单用组)与抗精神病药合用文拉法辛组(合用组),疗程8周。结果:经治疗后,合用组在治疗第1、2、4.8周末HAMD评分比单用组为低。结论:抗精神病药合用文拉法辛对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氯氮平合用维生素C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讨氯氮平合用维生素C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使用氯氮平合用维生素C与单用氯氮平对86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进行为期8周的两组对照研究;结果:合用组显效率90.7%,单用组显效率79.1%;结论:合用维生素C能提高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氟西汀合并小剂量氟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氟西汀组(单用组)和氟西汀合并小剂量氯氮平组(合用组)。共观察6周。于治疗前、后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每6周末氟西汀合并小剂量氯氮平组疗效显著。合用组与单用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2%和61%,有显著差异(X^2=4.031,P〈0.05)使用组在1周内起效,单用组在两周末起效。两组治疗后1、2、4周HAMD评分显著性差异(P〈0.05);TE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氟西汀合并小剂量氯氮平治疗抑郁症起效快,睡眠明显改善。克服了抗抑郁药起效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南省复退军人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状况。方法:先对所有参评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掌握评定标准。询问病史、全面精神及体格检查,审查有关档案资料,采用BPRS、GAS、SDSS等量表评定。用自制调查表调查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共1250例退伍军人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700例(56.0%),未用药550例(44.0%),单用药物氯氮平39.91%,氯丙嗪18.44%,奋乃静3.97%,舒必利3.82%,利培酮1.43%,其它0.32%,联合用药32.11%。常合并抗胆碱能药和苯二氯[艹卓] 类药。患者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年龄、住院次数和病情状况是影响维持用药的因素。结论:复退军人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为主,而未治疗率较高,需要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129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治疗用药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市民政系统医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以2007年8月30日为时间节点,用自制调查表,对上海市三所民政精神病院所有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共1298例。结果: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使用频度以氯丙嗪居首位(46.8%),其次为氯氮平(31.1%)、奋乃静(11.5%)。以单一用药为主,日均剂量偏低,安坦使用率有所降低,苯二氮革类使用率明显下降。结论:由于经费等原因,新型抗精神病药使用有限。临床治疗总体来说用药规范,但仍需注意安坦和苯二氮革类(Benzodiazepines以下简称BDZ)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合用氯丙嗪和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集115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3 组:(1)氯丙嗪组:氯丙嗪400mg·d- 1 ;(2) 氯氮平组:氯氮平300mg·d- 1 ;(3) 双氯疗法组:氯丙嗪100mg·d-1 和氯氮平300mg·d- 1 。疗效和不良反应分别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TESS) 进行评定。结果 各治疗组BPRS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01);1wk 后氯丙嗪组、氯氮平组因子III、IV、V 的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因子I、II的评分于2wk 后明显降低( P<0 .01);双氯疗法组BPRS因子评分1wk 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0 .01)。氯丙嗪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植物神经系、锥体外系;氯氮平组为植物神经系;双氯疗法组亦为植物神经系,且TESS总分较其它两组明显增多(P< 0.05);氯氮平组BPRS减分值与氯丙嗪组无显著差别,但TESS增分值明显降低( P<0 .01) ;双氯疗法组BPRS减分值、TESS增分值显著高于氯丙嗪组和氯氮平组(P< 0.01)。结论 合用氯丙嗪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上述两种药物,但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