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脂必泰胶囊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疗效及机制。方法:136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联合脂必泰胶囊治疗组(联合治疗组,69例)及单纯阿托伐他汀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67例),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血脂达标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均明显降低(P〈0.05~〈0.01);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联合用药组TC(64.2%比78.3%)、LDL-C(62.7%比75.4%)、TG(50.7%比60.9%)达标率显著升高(P〈0.05),hsCRP[(5.11±0.94)mg/L比(4.15±0.87)mg/L]水平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13.4%比2.9%)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脂必泰胶囊对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有更好的降脂作用,能提高降脂达标率,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降脂通络胶囊、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56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发应  汪才侠 《山东医药》2009,49(19):97-98
目的探讨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药物。方法将112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口服降脂通络胶囊100mg,3次/d,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对照组单纯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剂量及用法均同观察组,两组均用药16周。治疗16周检测两组血清TC、TG、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降脂通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效果确切,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依折麦布治疗严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降脂疗效。方法42例严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用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未达标的患者联合应用依折麦布(10mg/d),观察治疗12周后的血脂水平,并观察对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肌酸激酶(cK)的影响。结果服用阿托伐他汀后,全部患者的总胆固醇(TC)、LDL—C和甘油三酯(TG)均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上升,与用药前比较P〈0.01。联用依折麦布后,TC、LDL—C、TG进一步下降,与用药前比较P〈0.01,HDL—C虽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AST、ALT和CK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依折麦布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有更好的降脂效果,并提高降脂达标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荷丹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口服荷丹片,每次2片,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20mg,每日1次。治疗8周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毛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优于对照组的72%(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HDI,-c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改善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荷丹片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异常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杨栋  苏慧 《心功能杂志》2013,(5):566-568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依折麦布和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常规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但血脂仍未达标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7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高剂量他汀组:阿托伐他汀钙片40mg/d;试药组为联合用药组:依折麦布10mg/d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结果:经12周治疗后,两组TC、LDI。一C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均P〈0.05,P〈0.01);与高剂量他汀组相比,联合用药组治疗效果更显著(P〈0.05),TC、LDL—C下降更明显(P〈0.05);而肝损害及肌溶解等副作用的发生率却无明显增加。结论:与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相比,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具有更好的降低LDL—C效果,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血脂达标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药物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烟酸缓释片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121例,随机分入阿托伐他汀组(10 mg/d,n=64)、联合治疗组(阿托伐他汀10 mg/d+烟酸缓释片500 mg/d,n=57),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主要血脂参数的变化率、达标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①2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联合治疗组血脂参数的变化幅度更大,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组(P均<0.01~0.05)。②联合治疗组TC、LDL-C和TG的达标率分别为75.44%、64.91%和61.40%,三项全部达标者占45.61%,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均<0.01)。③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阿托伐他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研究结果提示,烟酸缓释片(500 mg/d)与阿托伐他汀(10 mg/d)联合治疗可以更全面地改善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异常,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选取54例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给予瑞舒伐他10mg,每日1次;治疗组28例,给依折麦布与瑞舒伐他汀各10mg,每日1次。以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参数,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谱水平。结果:两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较单用瑞舒伐他汀能更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是一种理想的降脂方案。  相似文献   

8.
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6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低脂饮食的基础上,治疗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10 mg,均每晚1次,疗程8周。评价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服药8周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TC、TG、LDL-C均显著下降(P〈0.05),HDL-C均明显上升(P〈0.05),但以治疗组更为显著。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 cacid,LPA)的干预作用。方法:110例脑梗塞患者,被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57例)和常规治疗组(53例)。两组均给予钙拮抗剂、脑细胞活化剂、银杏达莫注射液及对症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40mg/d。两组病人人院后第二天清晨空腹静脉采血查血浆LPA和血脂水平,治疗14d后复查。结果: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治疗后LPA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0.01)。且阿托伐他汀组下降更显著[(2.53±0.75)μmol/L:(1.01±0.56)μmol/L.P〈0.01)。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与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LDL-C)均有显著下降(P〈0.01,〈0.05).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LPA水平,其作用与调脂作用似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0.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作用。方法选择61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30—40mg/d口服;对照组3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mg/d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覆治疗前、后血脂改变情况。结果两组忠者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LDL—C、TG、TC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临床症状改善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效果良好,30~40mg/d是安全的,他汀类药物对防治冠心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用于AMI患者7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观察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同期收治的15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行AMI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每晚顿服阿托伐他汀40mg,疗程均为2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脂水平;疗程结束后测定心肌缺血总负荷(TIB);随访观察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DL-C、TC、TG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TIB及缺血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AMI患者行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可降低患者TIB,减少缺血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其对踝臂指数(ABI)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40mg组和10mg组,每组各55例。10mg组予以阿托伐他汀10mg/次,1次/晚,40mg组予以阿托伐他汀40mg/次,1次/晚。观察比较两组的血脂及治疗前后的ABI和hs-CRP的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与10mg组比较,40mg组LDL,C较10mg组降低更显著(P〈0.05)。hs-CRP水平较治疗前也显著降低(P〈0.01);与10mg组比较,40mg组hs-CRP水平下降更为显著(P〈0.05)。而ABI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与lOmg组比较,40mg组ABI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ABI和hs-CRP改善明显,而且40mg组改善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降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降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常规降压组(A组,32例)及常规降压组(B例,30例)两组。阿托伐他汀用量每天10-20mg,晚餐时顿服,时间1年。分别观测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TC、TG、HDL—C、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颈动脉TMI值缩小,血中TC、TG、LDL—C浓度下降,HDL—C浓度上升,hsCRP水平降低(P均〈0.01),B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常规降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具有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辅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53例疗效。方法:105例纳入观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冠心病的常规治疗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次/d,对照组10mg/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TG、HDL—C、LDL—C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LDL—C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而HDL—C水平有所升高(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体疗效(88.7%)优于对照组(76.9%)(P〈0.05)。结论:20mg/次/d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片辅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疗效较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谭绍云 《山东医药》2014,(21):54-56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U并高脂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血脂及CAS斑块的疗效。方法选择ACI并高脂血症及CAS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各45例,A组口服瑞舒伐他汀、B组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检测两组血脂、C反应蛋白(CRP),以及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MT)及斑块面积、数量。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血清TC、LDL-C、TG、CRP降低,HDL—C升高,但A组LDL-C及CRP降低较B组明显(P均〈0.05);两组颈部IM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A组斑块面积缩小较B组明显(P均〈0.05);A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O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有明显的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但瑞舒伐他汀控制ACI并高脂血症及CAS斑块的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早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确诊的准备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试验组入院后立即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PCI术前12h给予阿托伐他汀负荷量80mg,至手术前2h再给予40m只,此后继续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d。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后1个月检测患者血脂、肝肾功能、肌酶,比较两组用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后,ACS患者的血浆TC、LDL—C、TG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HDL—C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血浆肌钙蛋白(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AST、ALT、CK、肌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安全可靠,血脂达标率高,剂量增加不会导致毒副作用的增加,并且可明显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北京红惠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阿乐)治疗高脂血症,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11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阿托伐他汀组110例(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分别为58例和52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B组辛伐他汀组101例(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分别为48例和53例),给予辛伐他汀10mg/d。4周后如未达有效标准,均可加量至20mg/d,治疗8周,观察降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高胆固醇血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总胆固醇(TC)从(6.59±0.66)mmol/L降至(4.62±1.45)mmol/L(下降29.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从(4.02±0.77)mmol/L降至(2.44±0.64)mmol/L(下降39.3%);(TC-HDL-C)/HDL-C从3.93±1.22降至2.37±1.54(下降39.7%)(P均<0.01)。阿托伐他汀降低LDL-C;(TC-HDL-C)/HDL-C作用优于同剂量的辛伐他汀(P均<0.05)。对于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阿托伐他汀可使甘油三酯(TG)从(3.17±0.97)mmol/L降低至(2.21±1.03)mmol/L(P<0.05),作用亦明显优于辛伐他汀(P<0.05)。结论 (1)阿托伐他汀有明显的降低TC、LDL-C、TG和(TC-HDL-C)/HDL-C作用,降低LDL-C、TG和(TC-HDL-C)/HDL-C作用明显优于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升高HDL-C作用则两组相似;(2)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较轻微;(3)阿托伐他汀可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治疗;(4)推荐常规剂量10mg/d,少数TC、LDL-C较高者可用20mg/d治疗。  相似文献   

18.
刘志辉  雷铭  徐惠琳  王平  黄鸣 《山东医药》2010,50(47):101-10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轻度病变的最佳剂量。方法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程度〈30%的患者12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予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10mg/d口服。治疗3个月后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内径、高敏C反应蛋白(hs-car,)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冠脉病变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亦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更显著(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轻度病变的患者应用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较小剂量更能有效控制病变进展,改善内皮功能和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藏族人群血尿酸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以及他汀类药物对藏族高尿酸血症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方法:所有患者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连续12周。在服药前及治疗后12周采血测定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素氮(BUN),肌酐(Cr),转氨酶水平。B型超声测量IMT。结果:80名人选患者均有血TC及尿酸异常。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服药前TC.TG.LDL(β=0.145-0.189),HDL(β=-0.181)和UA(β=0.284)与IMT相关(P〈0.05~〈0.01)。阿托伐他汀降低TC水平33.8%,TG24.9%.LDL-C12.2%.而HDL-C虽有升高趋势,但不显著(P〉0.05)。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达12.6%。结论: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阿托伐他汀降低血脂、血尿酸含量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混合型高脂血症病人单用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1个月后血脂不达标的3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观察接受阿托伐他汀(20mg/d)联合依折麦布(5mg/d)治疗后的血脂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阿托伐他汀单用组和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降低,而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托伐他汀单用组调脂幅度:TC下降25%,LDL-C下降30%,TG下降30%;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组在阿托伐他汀降脂基础上,TC下降35.9%,LDL-C下降39%,TG下降51.4%。两组不良反应均很轻微和少见。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可以明显降低TC、LDL-C和TG,且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