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系统研究了罐疗的走罐法,结合临床实践,把走罐的时间、速度、力度进行了量化。系统总结了15种走罐的基本手法,推荐了10种临床应用方案。根据针灸理论,提出了"三部走罐法"的概念,认为不同的手法、不同的临床应用方案,可以有温灸、拔罐、刮痧、按摩和药物疗法等不同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天人地三部走罐法的内涵进行释解。天人地三部走罐法创新了走罐理念、操作手法及应用方案,实现了"五化",即线路多样化,功能多元化,方案规范化,部位扩大化,操作计量化。赋予罐疗以新方法、新理念,但其作用机制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拔罐疗法在经筋病的临床治疗中是非常实用的,操作简单,疗效立竿见影。笔者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疾法走罐、慢法走罐以及定罐法在经筋病中的优选原则、手法操作要诀。自2008年以来,运用该法治疗经筋病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走罐是在拔罐基础上,使罐吸拔在皮肤上以一定的动作沿着特定路线移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的优点,临床广泛运用于各科疾病,但目前对走罐的历史沿革,关注尚不足。该研究通过文献对走罐法的历史沿革及操作方法演变进行梳理,发现与走罐类似的操作方法"移罐"首见于20世纪50年代,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走罐一词,之后医学教材多用"走罐""推罐"为名称,从20世纪中叶诞生至今,已发展为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一种中医外治法。  相似文献   

5.
张月峰 《四川中医》2009,27(4):121-122
膀胱经走罐法是指在背部膀胱经的第一、二侧线上施以走罐手法。膀胱经走罐法作用广泛,如可以补益心脾、镇静安神,清泄胃热、通调肠腑,行气活血、清热排毒等,不仅可以治疗不寐、便秘、痤疮等疾病,而且在调整亚健康状态、抗衰老方面也颇见良效。  相似文献   

6.
走罐疗法,为拔罐法之一种。统编针灸学曾做过简单介绍,我科根据《伤寒》“太阳主表”、及“五脏之腧出于背者”的理论和民间用拍背法治疗外感疾病的启示,采用背部走罐疗法治疗急性风湿痹症及痢疾、腹泻、感冒等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走罐疗法及其在临床的应用介...  相似文献   

7.
走罐的手法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罐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病方法,因其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多年来一直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简便实用的走罐治疗手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走罐治疗五更泻的疗效。方法 将 98例五更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6例 ,给予针刺行烧山火法后应用电针 ,配合沿背部膀胱经及督脉走罐治疗 ;观察组 4 2例 ,予以针刺行平补平泻手法 ,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结论 针刺配合走罐治疗五更泻确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走罐法是依靠有润滑功能的介质,将火罐吸附于人体上并来回推移以此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集温灸、拔罐、刮痧、按摩和药物疗法的功效于一体[1]。罐疗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为其补泻的基本原则[2]。在走罐过程中以个体的机体  相似文献   

10.
走罐疗法是近现代兴起的一种中医外治法,属于拔罐法范畴,其操作方法兼具拔罐与刮痧疗法的特点,即将罐吸附于皮肤后,依靠有润滑功能的介质,通过反复推动罐具,使罐体在皮肤表面一定范围内运动,至局部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走罐疗法具有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常用于腰背痛的治疗,无论作为单一疗法,还是协同治疗手段,皆被证明在缓解疼痛方面疗效显著。走罐疗法的施术部位广泛,介质选择和补泻手法多样,但尚缺乏一套标准的操作规范,仍需通过设计严谨、合理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进一步完善治疗准则。  相似文献   

11.
付均如  翟金莹 《针刺研究》1998,23(4):287-288
笔者运用走罐疗法治愈多种急、慢性疾病。用疾法走罐以足太阳膀胱经大杼穴至膈俞穴治疗外感发热;用缓法走罐从风池穴至大椎穴平面治疗落枕,于肩胛部手太阳小肠经循行路线范围配合心俞穴至肾俞穴范围治疗肩周炎;用疾法走罐于双侧隔俞穴至三焦俞穴范围配合三棱针局部挑刺治疗带状疱疹;用缓法走罐自双侧肺俞至肾俞配合三棱针背俞穴挑刺治疗黄褐斑,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拔罐疗法最初用在外科治疗疮疡时吸血排脓,随着医疗经验不断累积,火罐的质量和拔罐方法均有改进和发展,治疗范围也逐渐扩大,内外妇儿各科均有其适应证,常与针刺配合使用,且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周围性面瘫是针灸科常见病,临床常见针刺配合拔罐法治疗的报导。就近5年关于拔罐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进行分析,从闪罐、走罐、排罐及刺络拔罐等4个方面来阐述拔罐法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应用概况,为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走罐疗法对血瘀证斑块状银屑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及病房住院的60例血瘀证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普连乳膏为润滑剂进行走罐疗法,对照组采用NB-UVB联合普连乳膏外用治疗,共治疗4周。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变化,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PASI评分、CD4+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改变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PASI评分、CD4+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改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显著优于对照组70.00%(21/30)(P<0.05)。结论:走罐疗法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血瘀证)疗效显著,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h1、Th17、Th22的诱导、分化,从而减少致炎因子的激活释放,使银屑病皮损局部炎症反应免疫应答下调,从而改善皮损的角化过度与浸润程度,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四门走罐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治疗作用,并与传统针刺组进行对比。[方法]将顽固性呃逆患者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四门走罐法"(四门:中脘、天枢、气海。走罐:从风门到胃俞走罐。)为主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70%,对照组有效率68.70%,两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四门走罐法对顽固性呃逆具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嘉士健 《四川中医》2013,(12):130-132
目的:探寻老年习惯性便秘的非药物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加走罐)和对照组(口服西药果导片)各42例,走罐隔日1次,针刺和对照组的果导每日1次,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近期临床显效率85.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9.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远期(2月)两组疗效比较,临床痊、显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O.01)。结论:针刺配合走罐是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桂枝汤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主治太阳病中风之方剂。"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是张仲景《伤寒论》第一名方,世称"群方之冠"。其组方严谨,变化多端,运用广泛,故受历代医家所重视。经过实践验证桂枝汤及其类方在妇科病的许多方面有独到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王琳  邸静 《针灸临床杂志》2004,20(10):45-46
目的:观察循经走罐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采用循经走罐为主并配合局部拔罐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38例.结果:有效率达94.7%.结论:本法具有疗效显著、简单、方便、经济、实用的优点,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自拔双层药罐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保留传统药物拔罐特点的基础上,研制新型药物拔罐,以增加药物透入和方便使用。方法:制作自拔双层药罐,观察不同拔罐压力区药物透入情况。药罐带药液塑封包装。微波炉加热后使用。结果:新型药罐使药物透入增加;自拔药罐能够产生拔罐时所需的负压;带药液塑封包装的药罐微波炉加热后,能产生与煮沸药罐相同的温热作用。结论:自拔双层药罐设计合理。能使药物透入增加。方便使用和携带。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cupping therapy for intractable hiccup.

Methods

Thirty patients with intractable hiccup were treated by adopting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cupping therapy. Acupuncture was performed at Cuánzhú (攒竹BL 2), Nèiguān (内关PC 6), Zhōngw?n (中脘CV 12) and Zúsānl? (足三里ST 36), with the time of needle retention for 30?min. Flash cupping was carried out on Fèishū (肺俞BL 13), Géshū (膈俞BL 17) and Wèishū (胃俞BL 21), with the time of cup retention for 8–10?min. The treatment was conducted once a day, and 10 treatments were considered as one course of treatment. Clinical efficacy was observed after one course treatment.

Results

Among the 30 patients, 22 cases were cured, accounting for 73.33% (22/30), effective relief was found in 5 cases, accounting for 16.67% (5/30), and 3 cases had no improvement, accounting for 10.00% (3/30).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0.00% (27/30).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cupping therapy for intractable hiccup is satisfactory,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