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患儿男,1岁11月,于当地预防接种卡介苗,2009年1月患儿左上臂接种卡介苗处出现一包块,约半月后包块自行破溃;2009年3月左侧腋窝出现包块,包块逐渐增大并破溃;2010年8月左前额、  相似文献   

2.
我科 1994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给 386 2人次接种卡介苗 ,并在 4个月时行BCG -PPD复查 ,其中卡介苗误种 9例 ,发生率 0 .13%。经正确治疗、护理 ,已全部临床治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86 2人次接种卡介苗并在 4个月时行BCG -PPD复查 ,发生前臂掌侧皮内误种 9例 ,男4例 ,女 5例 ,年龄 4~ 9个月 ,发生率 0 .13%。1.2 临床表现。 9例患儿 ,5例在 2 0d后左前臂掌侧注射部位出现 1cm× (2~ 4 )cm× (2~ 4 )cm红肿硬结 ,边界清楚。 4例出现脓疡、破溃 ,流出黄色脓液。 2例出现接种同侧腋下淋巴结…  相似文献   

3.
对乳腺、肺重复癌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60岁。因左腋下转移性腺癌包块切除术后7d入院。患者1个月前发现左腋下包块,约鸽蛋大小,无明显疼痛,无红肿、发热,左侧乳头有溢液,为淡黄色液体。无咳嗽咳痰,无痰中带血,无胸痛,在外院行左腋下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左腋下淋巴结转移性腺癌,考虑乳腺来源。人院查体:双侧乳房乳头无凹陷,表面皮肤无红肿及破溃,未见佶皮征,挤压左侧乳头可见有少量无色液体流出,双乳未扪及明显包块,右腋窝末扪及肿大淋巴结,左腋窝扪及一2cm×2cm大小肿大淋巴结,活动欠佳,无触痛。双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人院后查胸片提示:右上肺球影,大小约3cm×2cm。胸部CT示:右肺上叶软组织肿块考虑为肺癌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4.
卡介苗病1例     
1 病例 患儿,女,4月,主因左锁骨上,左腋下包块1周入院,患儿于1周前家属发现其左锁骨上,左腋下共有2个包块,如鸽蛋大小,患儿无发热,咳嗽,食欲及二便正常。患儿系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200g,出生后曾接种卡介苗,2周后注射局部起水疱,溃疡,8周后结痂愈合留下疤痕,无结核病家族史。查体:T37℃,R24次/分,P100次/分,发育正常,营养可,神志清楚,精神可,左锁骨上,左腋下各扪及包块1个,约鸽蛋大小,质地中等,边界清楚,活动度可,局部无红肿,无明显触痛,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  相似文献   

5.
男,20日龄.体重3.6 kg,于2000-05-24因拟卡介苗超剂量接种收住院治疗.患儿入院前1 h因护士未详细阅读卡介苗使用说明书,将冻干皮内注射用卡介苗1支(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20000303)用随制品附发的稀释液1ml溶解后,一次性全部注入该新生儿左上臂三角肌内(正常剂量为0.1 ml),注射完毕,护士发现注射剂量错误,立即将患儿转我院.诊断为卡介苗超剂量接种.行局部处理,异烟肼注射液40 mg、0.5%奴夫卡因注射液2 ml局部环状封闭注射,1次/d,连续3 d后,改为隔2 d一次,同时口服异烟肼40 mg/d 一次,维生素B6 5 mg,3次/d,肝太乐30 mg,3次/d.治疗20 d出院.T、P、R正常,心肺功能无异常,局部轻度红肿有硬结(直径1 cm),出院10 d后,局部红肿加重(直径2 cm)伴有白色脓液渗出.T 38.6 ℃,腋下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食欲减退,X线检查肺纹增粗,肺部有异常阴影.双侧乳腺增大明显.经会诊,诊断为注射卡介苗超剂量引起寒性脓肿后收入我院外一科以抗炎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1 病例报告女 ,16岁。以右侧头部烧伤后瘢痕秃发 14 a,反复破溃 10个月于 2 0 0 0 - 0 7- 12入院。 14 a前被开水烫伤右侧头部 ,在当地医院治疗 ,3个月后创面瘢痕愈合。入院近 10个月前右侧头部局部反复破溃 ,为求治疗入我院。查体 :右侧顶枕部可见 8cm×6 cm瘢痕秃发 ,瘢秃中央可见一 2 cm× 3cm大小溃疡面 ,稍高出皮肤 ,表面有少许淡黄色假痂 ,无异常臭味 ,创周无红肿 ,头颈部淋巴结无肿大。入院后按一般创面处理 :行局麻下清创刃厚植皮术 ,术后植皮成活 ,1周后痊愈出院。 2 0 d后患者因术区再次破溃入院。检查见原破溃处呈增大趋势 :创…  相似文献   

7.
卡介苗接种是我国儿童计划免疫项目之一,初次接种为出生后24小时内,加强接种为7岁儿童。使用时除应熟悉适应症,禁忌症外,还必须熟练掌握接种技术,部位,剂量,方法要正确。即在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0.1ml冻于皮内注射用卡介苗悬液。一旦超量接种或注入皮下甚至肌肉内,须查明原因认真对待,尽量妥善处理,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我院自1989~1996年经门诊治疗处理的46例因接种卡介苗致局部感染患儿,现将伤口处理的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46例,其中1~3个月的婴儿为对例,7岁儿童为9例;局部感…  相似文献   

8.
吴小君 《护理研究》2004,18(24):2212-2212
结核性淋巴结炎是一种淋巴结肿大的疾病 ,早期往往仅表现为淋巴结肿大 ,其他症状不典型[1] ,我们对 2 0 0 1年 10月—2 0 0 4年 5月来我院门诊就诊和住院的 171例腋下淋巴结肿大的患儿进行了PPD皮肤试验 ,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 0 0 1年 10月— 2 0 0 4年 5月门诊就诊和住院的腋下淋巴结肿大的患儿共 171例。其中男 95例 ,女 76例 ,年龄最小的 2个月 ,最大的 14周岁。其中 <1岁者 3 8人 ,1岁~ 3岁者 5 5人 ,>?78人。患儿出生后均无结核接触史 ,于生后 2 4h内接种卡介苗 ,均在左上臂三角肌外缘皮内注射 0 .1mL(0 .…  相似文献   

9.
卡介苗是一种活菌菌苗,接种到人体后最突出的效果是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显著减少。由于在婴幼儿中普遍接种,现在结核病的死亡高峰已消失。虽然卡介苗的免疫效果是肯定的,但由于卡介苗保存不当或接种人员的技术操作不熟练等易影响接种效果或导致异常反应的发生。现在将卡介苗接种不当而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人,男8人,女5人,年龄在3~8岁之间。1.2临床反应接种后5~9日内本组接种儿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应。13人出现局部破溃,颈部,锁骨上及腋窝淋巴结肿大,其中9人形成脓肿及生命体…  相似文献   

10.
笔者遇见左食指恶性黑色素瘤误诊糖尿病感染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60岁。于20 a前左食指、左食指指甲正中出现一黑色纵线。于2 a前患者因口干、口渴、多饮、多尿,检查FBG 10.2mm o l/L,确诊糖尿病(DM)。于1 a前指甲中黑线渐增宽,整个指甲变黑,逐渐指甲中裂、脱落,指端变黑,于11个月前左食指端溃烂,在当地医院以DM合并指端坏疽感染,给予消炎、抗菌、换药等治疗3个月,溃烂口不愈合。于8个月前转诊我院,查体:左食指甲床缺失,指端有一黑色肿物、表面溃烂、质较硬,肿物与周围分界不清,触之无疼痛感。滑囊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与腋窝处可触及增大之淋巴结并与周围轻度粘连。实验室检查:糖化血红蛋白10.5%、FBG 12.3 mm o l/L、2hBG 23.5 mm o l/L。胰岛素分泌:0 h ins 12.7μu/m l、2 h 35.3μu/m l。C-P分泌:0 hC-P 0.21 Pm o l/m l、2 h 0.8 Pm o l/m l。血糖控制好后,局麻下行左食指截除术和左腋下淋巴结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左食指恶性黑色素瘤,腋窝淋巴结2枚均为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免疫组化为:V im on...  相似文献   

11.
陈嘉薇  王雪峰  高峰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3,10(5):276-277,i007
目的 探讨小儿接种卡介苗后发生的卡介苗性淋巴结反应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10例在接种后2~4个月内出现卡介苗性淋巴结反应的小儿患者的病理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该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是:①无结核病接触史,接种后不久发生区域淋巴结病变,符合原发感染;②无结核中毒症状和其他部位结核病,患儿生长发育良好;③淋巴结穿刺物涂片不易查到结核杆菌,普通细菌培养阴性;④病灶以多核巨细胞或朗汉斯巨细胞为主,干酪样变少见。结论 1岁以内小儿腋下淋巴结出现结核样改变时,不要轻易诊断为原发结核,应注意询问接种史及接种时间,如果诊断为卡介苗性淋巴结反应,一般无须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12.
周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8):4524-4524
对以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高雪病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27岁。因双侧颈部,腋窝淋巴结肿大6个月入院。患者于6个月前无意发现双侧颈部,腋窝有多个黄豆大小淋巴结,未重视。2周后,淋巴结较前增多、增大,曾在院外间断给予抗菌消炎治疗及抗痨治疗3个月无效,淋巴结进一步增多、增大入院。  相似文献   

13.
小儿腋窝淋巴结结核超声表现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1岁.发现左侧腋窝肿物1 d,既往有卡介苗接种史.胸片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所见:左侧腋窝可见大小为2.6 cm×2.1 cm的低回声团块(图1),边界清晰,内部回声欠均匀,其内及周边可见点状强回声斑,该包块前内侧还可见2.0 cm×1.1 cm的低回声包块,其内可见粗大强回声斑.CDFI:未探及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左侧腋窝低回声团块伴钙化(考虑淋巴结结核).术中所见:肿块有完整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内可见黏稠脓液并伴有钙化.病理诊断:左侧腋窝淋巴结结核.  相似文献   

14.
【病例】 女 ,3 6岁。因右胸壁肿块 10年并破溃 8个月入院。 10年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右胸壁有一约米粒大小肿块 ,无疼痛 ,自诉感觉略有迟钝 ,未行特殊治疗。后肿块渐增大至直径1 5cm大小 ,中央凹陷。 8个月前 ,挤压肿块后出现红肿、疼痛 ,在我院外科门诊及外院诊断为粉瘤感染 ,予抗感染治疗后红肿略有所好转 ,几天后肿块破溃 ,长期换药不愈。再次在皮肤科门诊行活检 ,病理诊断为隆起性皮肤纤维肉瘤 ,入院行手术治疗。发病以来无明显体重变化。查体 :体温 3 6 5℃ ,脉搏 76/min ,呼吸 18/min ,血压 10 0 / 70mmHg。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  相似文献   

15.
1 病历简介病人 ,女 ,5 3岁。因右乳房肿块 18个月入院。查体 :双侧乳房对称 ,乳头无内陷 ,皮肤无橘皮样改变 ,无酒窝征 ,右乳内上象限可扪及 4cm× 6cm× 7cm大小肿块 ,质硬 ,表面不光滑 ,边界不清 ,局部轻压痛 ,与皮肤、胸壁无粘连 ,左侧乳房未触及肿块 ,右侧腋窝可扪及 1.5cm× 2 .0cm大小淋巴结 ,质硬 ,左腋窝未扪及淋巴结肿大。行右乳房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查到癌细胞。行右乳腺癌根治术 ,术后病理示 :乳腺鳞状细胞癌 ,高 中分化 ,乳头皮肤未查见癌 ,右锁骨下淋巴结查见癌转移 ( 2 /4 ) ,腋窝淋巴结查见癌转移 ( 3 /13 )。免疫组…  相似文献   

16.
1病例资料男,63岁。因发现血白细胞增高1月余入院。1个月前体检时发现血白细胞增高,此后多次查血白细胞为(15~30)×109/L,淋巴细胞0·70~0·80。既往体健,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短等不适。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中下段轻压痛,心肺膈未见异常。拟诊: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查血白细胞10·63×109/L,淋巴细胞0·72,中性粒细胞0·23,红细胞4·59×1012/L,血红蛋白147 g/L,血小板169×109/L;肝肾功能、血钾、钠、氯均正常;免疫球蛋白IgG 8·5 mg/m l,IgA 1·29 mg/m l,IgM0.98 mg/m l;补体C3 1·22 g/L,C4 0·30 g/L。X线胸片…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2岁。哈萨克族,1年前无意间发现右臀部一包块,如乒乓球大小,因无明显不适故未给予重视,此后包块渐增大,1个月前伴行走疼痛。患者晨起后汗较多,无发热,休息后疼痛有所好转。专科检查:于右臀部外侧可触及一约30cm×20cm包块,局部突出皮肤,无红肿、破溃,皮温不高,质中,张力大,无明显压痛。门诊以右臀部皮样囊肿入院治疗。  相似文献   

18.
黄色瘤发生于外阴部者极为罕见。现介绍1例如下:黄×,18个月,住院号134071。于1984年4月10日入院。病史由患儿母亲代述。患儿为妊娠足月头位顺产,当时外阴未发现异常。出生后4个月时发现左侧大阴唇有米粒大白泡,逐渐增大,自己常用手抓,反复破溃流黄水,无出血。发育未受影响。1年后肿物增长如指肚大,先后就医均未确  相似文献   

19.
病例1,男性,88岁,2017年发现前下唇唇红处无痛性肿物约黄豆大小,未予治疗,后缓慢增大,1个月前增大至鹌鹑蛋大小,遂于2019年11月来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下唇处触诊可及一大小约3.0 cm×3.0 cm肿物,质地硬,边界尚清,活动度差,表面破溃结痂,呈黑紫色,按压无疼痛不适,周围无红肿,颌面部及颈部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20.
【病例】女,41岁。3个月前发现右乳房、右腋窝包块,抗炎治疗无效,右腋窝包块长到鹅蛋大小。某医院诊为右乳腺癌、右腋窝淋巴结转移,于1个月以前行右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胸肌和肋间恶性肿瘤。术后1周右腋窝、右前胸出现多个包块,右上肢急进性水肿、破溃、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