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5):30-31,34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处理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与特点。方法:本组患者33例,合并半月板游离缘破裂10例,前交叉韧带胫侧止点撕脱骨折3例,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3例。根据骨与软组织损伤情况,将膝关节镜检查治疗技术与传统手术结合进行处理。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年4个月,根据国际HSS膝功能判定的标准评定疗效,其优良率为93.9%,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关节镜监视与协助下微创治疗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直观、固定可靠等优点,不仅适用于SchatzkerⅠ~Ⅲ骨折,对于Ⅳ~Ⅵ骨折也可取得良好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监护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方法 ,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膝关节镜直视下 ,协助骨折复位和固定 ,同时处理关节内韧带和半月板损伤、清理关节内异物和积血。结果 随访 10个月~ 2年共 16例 ,优良率为 93 8%。结论 膝关节镜协助骨折复位和固定 ,能及时发现处理关节内韧带和半月板损伤。对关节囊损伤极小 ,感染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监护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方法,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膝关节镜直视下,协助骨折复位和固定,同时处理关节内韧带和半月板损伤、清理关节内异物和积血。结果:随访10个月—2年共16例,优良率为93.8%。结论:膝关节镜协助骨折复位和固定,能及时发现处理关节内韧带和半月板损伤。对关节囊损伤极小,感染率低。  相似文献   

4.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移位的胫骨平台骨折需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其可恢复关节面平整,患者使用确实可靠的内固定,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随着骨科内固定理念的发展,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由单纯强度坚强固定转变为生物固定,由单纯重视骨折的愈合转变为综合考虑骨、软骨、韧带、半月板等组织的修复[1]。胫骨平台骨折在关节镜下可直视看到骨折复位情况,同时可诊断和处理伴发的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等。本科自2000年6月~2004年9月使用关节镜监视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对象与方法1.1对…  相似文献   

5.
胫骨平台骨折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胫股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92例患者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损伤程度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结果:手术治疗73例、保守治疗19例,取得了满意疗效论对胫骨平台骨折塌陷移位或侧向移位明显,侧向不稳,合并侧副韧带、交叉韧带、内外侧半月板损伤者均应手术。常规探查膝关节有助于骨折复位和修复关节内损伤,支撑钢板或普通钢板塑形后内固定能防止塌陷移位,术后早期不负重功能锻炼可降低并发症,关节腔内注射SH可改善创伤性膝关节炎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监视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膝关节镜监视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既可以修复关节面的平整、清除关节内游离体,又可以了解半月板及交叉韧带损伤的程度,便于早期处理,减少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累及前交叉韧带止点的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用关节镜及C臂机辅助,对8例累及前交叉韧带止点的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复位内固定.结果手术时间1.5~2 h,术中出血100~200 mL,住院时间10~20 d,平均16.3 d,均未发生切口感染,术后随访3个月~1年,骨折均愈合,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优4例(50%),良2例(25%),中2例(25%).结论 关节镜及C臂机辅助治疗累及前交叉韧带止点的胫骨平台骨折能明显减少手术创伤,避免交叉韧带二期重建,有利于膝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方法,以期同步诊断和处理合并膝内重要结构损伤。方法 采用膝关节镜探查,协助骨折复位和固定,并同时处理合并损伤的关节软骨、半月板及关节内韧带。结果 随访9个月至1.5年共37例,优良率为94.6%。结论 膝关节镜下胫骨平台重建符合微创要求,能及时发现并同步处理关节内重要结构的损伤。降低膝不稳定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对22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半月板、韧带损伤患者在伤后2~7d内行关节镜检查,同时在C-型臂与关节镜监护下复位内固定,半月板修复成形、韧带修复重建。经过平均18个月随访,用Rasmussen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达95.55%。对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半月板和韧带损伤者,早期行关节镜下微创复位内固定,同时行半月板修复成形、韧带修复重建,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关节镜辅助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06年8月-2008年7月收治30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采用Schatzker分类法:Ⅰ型5例、Ⅱ型12例、Ⅲ型9例、Ⅳ型2例、Ⅴ型1例、Ⅵ型1例,施行关节镜辅助下有限切开整复内固定治疗,术后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和Rasmussen放射学评分评价疗效。结果16例患者(53%)存在关节内软组织损伤,最终随访时依照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90%,依照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优良率81%,1例膝关节僵直(关节活动范围0°~90°),1例发生骨关节炎。结论关节镜辅助有限切开整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以避免关节囊切开、镜下监视关节面骨折复位、镜下评价和处理骨折合并的半月板和交叉韧带等损伤,有利于准确评价伤情、减少手术创伤、有效处理关节内合并损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背景]探讨关节镜在急性膝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病例报告]给58例膝关节急性损伤关节积血患者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病程为3~10 d,其中3例为髌骨软骨骨折,6例为胫骨平台骨折,12例为半月板损伤,6例为前交叉韧带损伤,6例为内侧副韧带损伤,25例为滑膜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0%.[讨论]膝关节急性损伤关节积血患者宜尽早施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苗红  陈亚宾  马茜  吴哲  裴中力 《医学综述》2009,15(9):1438-143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膝关节损伤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88例创伤性膝关节疾病患者的病变类型及MRI影像学表现。结果MRI诊断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损伤182例,副韧带损伤134例,交叉韧带损伤138例,髌下韧带损伤3例,关节软骨损伤39例,关节囊积液(包括积血)165例,骨损伤136例,与手术或关节镜结果对照,MRI诊断的准确率为96.8%。结论膝关节MRI检查是一种安全、准确的影像方法,它可为临床提供关节腔内积血、骨折以及半月板、韧带、关节软骨损伤等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场MR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膝关节损伤MR检查结果,观察其损伤的形态及MR信号特点,并与关节镜下手术或开放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60例膝关节损伤MR检查的患者中,有79例行手术及或关节镜检查。MR检出:前交叉韧带撕裂54例,符合率85.71%(54/63);后交叉韧带23例,符合率92.00%(23/25);半月板122例,符合率86.52%(122/141);内侧副韧带34例,符合率89.47%(34/38);外侧副韧带4例、符合率100%(4/4)。结论MR扫描是一种能够准确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无创检查方法,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梁昌富 《海南医学》2010,21(12):28-29
目的探讨膝关节隐性骨折的MRI诊断及意义。方法 64例膝关节外伤后2周内X线检查阴性但局部症状明显的患者行MRI检查,其中15例行关节腔镜检查。结果 64例共89处隐性骨折,主要发生于股骨外侧髁及胫骨上端前部和外侧,其中20例伴交叉韧带、副韧带及半月板撕裂。结论 MRI能敏感显示创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诊断准确,并能发现韧带、肌腱及软骨的损伤。对于疑有膝关节隐性骨折或软组织损伤者,MRI为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对膝关节软骨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5月~2008年5月单纯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共79例(79膝),进行了后交叉韧带重建术。骨性关节炎伴后交叉韧带不同程度松弛患者共65例(67膝)。给予非筠体抗炎药、理疗、关节内透明质酸注射,以及口服氨基葡萄糖营养软骨等方法对症治疗。同时对后交叉韧带断裂的79例(79膝)患者(手术组)与关节软骨损伤伴后交叉韧带不同程度松弛的65例(67膝)患者(对照组),进行随访,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按lysholm评分标准评估。5年后Lysholm评分对照组患者(54.2~59.1)分,平均56.7分;手术组患者(80.5~92.6)分,平均88.7分。手术组有7例患者后抽屉试验为I度松弛,但无膝关节不稳定,余72例后抽屉试验均为阴性。对照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松弛、关节失稳。影像资料显示,手术组关节软骨为O例。对照组重度损伤20例。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可以明显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并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关节镜引导下锚钉缝线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引导下锚钉缝线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膝关节镜引导下行骨折复位、锚钉缝线内固定。术后规范功能锻炼,定期随访,了解骨折对位及愈合情况、膝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8~10周,骨折均骨性愈合,无移位。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后抽屉试验阴性,均无屈、伸膝受限,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2.21±2.40)分。结论关节镜引导下锚钉缝线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操作简便、安全,内固定效果可靠,结合术后规范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可吸收空心界面螺钉固定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后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在镜下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可吸收空心界面螺钉固定,术后随访7-59个月,平均29个月,观察膝关节功能。结果后抽屉试验术前阳性16例,术后阳性1例;Lachman征术前阳性18例,术后阳性1例;术后Ly-sholm评分(89.5±9.4分)较术前(57.2±7.1分)显著提高(t=2.14,P=0.037)。术后远期复查无关节功能障碍。结论关节镜下可吸收空心界面螺钉固定四股腘绳肌腱重建,材料选择理想,固定方法妥当。  相似文献   

18.
施玉森  王峻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756-1756,1758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关节病半月板的异常MR]信号与关节软骨和交叉韧带之间的关系。方法半月板MRI信号分级与关节镜下关节软骨分级进行相关分析;比较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正、异常组间半月板MRI信号有无差异。结果半月板异常MRI信号分级和同侧股骨髁、胫骨髁软骨关节镜下分级之间具有相关性(P〈0.0001)。正、异常组间交叉韧带分组间半月板异常信号显示率不同(P〈0.01)。结论半月板与关节软骨和交叉韧带之间关系密切,在退变过程中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聚对二氧杂环已酮(PDS)线高张力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13年1月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住院的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患者42例,在关节镜下应用PDS线将撕脱的前交叉韧带止点“十”字交叉固定于髁间嵴附着点处,同时于胫骨中上段应用空心钉为PDS线提供张力,加强固定撕脱的骨折块。采用Lysholms—Tegner膝关节功能评分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42例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5个月,Lysholms-Tegner评分为(96.78±1.33)分。Lachman试验均阴性,骨折愈合良好,无感染病例。结论 关节镜下应用PDS线结合胫骨中上段空心钉高张力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单的手术,可牢固固定骨折块,愈合率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纯性膝关节软骨骨折的MRI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关节镜证实的外伤性膝关节软骨骨折患者15例,总结其MRI特点并与关节镜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5例单纯性膝关节软骨骨折患者共有19处软骨骨折,6处位于股骨滑车,5处位于股骨外髁,3处位于股骨内髁,3处位于髌骨,2处位于胫骨平台;单纯性膝关节软骨骨折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软骨变薄,信号不均,软骨下低信号线连续;16处损伤软骨下骨髓见小片状水肿;19处软骨骨折处周围间隙内均见关节积液。结论单纯性膝关节软骨骨折常有明确的外伤史,好发部位为股骨滑车,MRI典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软骨变薄,信号不均,软骨下低信号线连续及损伤软骨下骨髓水肿;无明确韧带及半月板损伤的关节少量积液常提示软骨骨折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