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9,45(7):723-726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泌尿系真菌感染的菌群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方法 对本院老年医学科2016年1月—2019年4月临床泌尿系感染老年患者分离出的真菌菌株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总共分离出278株真菌,其中以白念珠菌为主,占52.2%,其次是热带念珠菌,占23.7%,光滑念珠菌11.5%,克柔念珠菌6.1%,近平滑念珠菌3.2%及其他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3.3%,分离出的真菌菌株对伊曲康唑、氟康唑的耐药率相对较高,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18.6%、15.1%、21.9%、35.3%、11.1%和0,对氟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8.9%、7.6%、25.0%、100%、0和0,分离的菌株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均敏感,对伏立康唑的平均耐药率为5.0%。结论  相似文献   

2.
吉维民 《河北医药》2015,(1):131-132
目的探讨泌尿道感染念珠菌的分布特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深部真菌感染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方法中段尿标本接种科玛嘉真菌培养基,菌种鉴定及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API试剂。结果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分离出培养出112株念珠菌,其中白念珠菌占70.5%,热带念珠菌占13.4%。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和伏立康唑敏感率均>90.0%,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的敏感率有降低趋势。结论对于泌尿道感染念珠菌患者,应做真菌培养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深部真菌感染应首选氟胞嘧啶和伏立康唑。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14—2017年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真菌的分布和耐药特点,为促进抗真菌药的合理应用、有效减缓真菌耐药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临床真菌分离和药敏相关数据,分析真菌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的耐药率和变化趋势。结果 共纳入1 048份阳性真菌样本,呼吸道标本占41.89%,60岁以上患者(61.45%)和重症医学科(25.48%)分布比例最高;共分离出1 329株真菌,白色念珠菌、念珠菌属、热带念珠菌分别占24.53%、15.80%、13.69%。各种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敏感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热带念珠菌对伊曲康唑耐药率最高,达10%~20%,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亦高于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白色念珠菌对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结论 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感染应慎用唑类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是念珠菌感染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临床真菌分离株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ATB-F3法对浙江省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真菌分离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在4 398株临床分离真菌中,排名前3位的为白念珠菌(75.81%)、热带念珠菌(19.42%)、光滑念珠菌(1.55%);非白念珠菌的分离率有增加趋势。5种抗真菌药物对白念珠菌均有很高的敏感性(耐药率≤1.8%),但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对白念珠菌的耐药性有逐年增加趋势。对于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3种唑类抗真菌药物已有较高的耐药率(7.4%~65.2%),两性霉素B及氟胞嘧啶耐药率较低(0%~7%)。结论对非白念珠菌感染应慎用唑类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对3种主要念珠菌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顾平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1):161-162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人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和药敏测试情况。方法收集我院老年呼吸道标本980株,对其检出232株真菌进行5种常用抗真菌药的体外敏感性检测。结果通过痰涂片结合分离培养,菌种分布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18.6%。对5种常用药物(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进行耐药性分析,发现除克柔念珠菌外,其他真菌对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和唑类比较敏感,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结论对痰标本进行涂片和培养,发现真菌感染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其他真菌对两性霉素B和唑类比较敏感,因此应重视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检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深部真菌感染及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项领  沈翠芬 《江西医药》2007,42(2):142-144
目的 探讨我院恶性肿瘤病房深部真菌感染的菌株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3年1月~2006年12月入院的恶性肿瘤患者1518例,根据临床需要,采集不同部位的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共检出598株菌株,总检出率39.4%,其中首位为白假丝酵母菌65.1%,其次热带假丝酵母菌13.4%.常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58.7%),泌尿道(28.1%),分离的菌株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的耐药性低,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性较高.结论 白假丝酵母菌仍然是引起恶性肿瘤病房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对其也有较高的抗菌活性.但非白假丝酵母菌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有上升趋势,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具有相当高的耐药性,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分离真菌的分布特点和药物敏感性情况,为妇幼真菌感染疾病的临床诊治、耐药性监测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标本采集、真菌鉴定和抗真菌药敏试验的结果数据。结果 共分离真菌3 350株,前2位分别为白色念珠菌1 542株、光滑念珠菌223株。阳性标本以阴道分泌物/宫颈分泌物为主。妇科和产科分离到的真菌最多。白色念珠菌对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5年耐药率分别为9.58%、4.12%,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5年敏感率分别为99.79%、98.01%,对氟康唑的历年敏感率有逐渐升高的态势。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及5-氟胞嘧啶的敏感率均为100.00%。克柔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100.00%敏感。结论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分离真菌以念珠菌属为主,其中白色念珠菌最多。阴道分泌物/宫颈分泌物是主要真菌阳性分离标本。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最低、敏感率最高,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最高、敏感率最低。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均无耐药性。光滑念珠菌对伊曲康唑耐药率最高、敏感率最低。  相似文献   

8.
女性阴道念珠菌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华红  黄武  成玲 《海峡药学》2010,22(5):190-191
目的探讨女性阴道念珠菌感染状况及对抗真菌药物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标本分离出的念珠菌采用法国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32鉴定菌种,采用真菌ATB Fungus 3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1551例女性阴道分泌物标本检出2715株念珠菌,检出率12.60%。2715株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1950株占71.82%、光滑念珠菌437株占16.10%,热带念珠菌160株占5.89%,克柔念珠菌118株占4.35%,其他念珠菌50株占1.84%。在5种抗真菌药物中,耐药率最高的是伊曲康唑平均耐药率为27.16%,氟康唑平均耐药率9.62%,伏立康唑平均耐药率5.39%,而两性霉素及5-氟胞嘧啶几乎全部敏感。结论女性阴道念珠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对抗真菌药物有不同程度耐药,应加强对念珠菌的检测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痰液标本中念珠菌的阳性率以及耐药性,以用于指导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微生物室接检测的3 605例合格痰标本培养结果,分析白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葡萄牙假丝酵母菌以及光滑假丝酵母菌的阳性率及耐药率。结果念珠菌阳性例数所占比重为9.99%,阳性率最高者为白假丝酵母菌,占6.66%,阳性率最低者为克柔氏假丝酵母菌,占0.25%;耐药实验提示葡萄牙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以及热带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伏立康唑、5-氟胞嘧啶以及氟康唑具有较高耐药性,其中以伊曲康唑耐药率最高,占36.0%~40.2%;对于两性霉素B以及制霉菌素耐药率相对较低,常见念珠菌对二者的耐药率不超过25%。结论念珠菌耐药性较为严重,临床应予以关注,若患者反复出现真菌感染症状且疗效不满意,临床在用药时应尽量避开伊曲康唑、氟康唑等耐药率较高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患者口咽念珠菌病的菌种分布及药物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艾滋病患者口咽念珠菌(假丝酵母)病的菌种分布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的敏感性,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艾滋病合并口咽念珠菌患者口咽拭子标本,进行真菌分离和鉴定,并采用Rosco Neo-Sensitab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及伊曲康唑的敏感性.结果 从50例患者共分离出65株念珠菌,其中最常见的是白念珠菌(77%),其次是热带念珠菌(8%)、光滑念珠菌(6%)、克柔念珠菌(3%)、近平滑念珠菌(3%)及季也蒙念珠菌(3%).所有菌株对两性霉素B均敏感,未发现自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非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为40%,非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存在交叉耐药.结论 白念珠菌是引起艾滋病患者口咽念珠菌病的主要致病菌,且对氟康唑敏感;非白念珠菌在临床的检出率高,且对三唑类药物的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真菌分布情况以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真菌感染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分布情况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中共分离出431株真菌,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所占比例最高(33.6%),其次是菌膜假丝酵母菌(15.5%)、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3.2%)、光滑念珠菌(12.3%)。白色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菌膜假丝酵母菌对伏立康唑及氟康唑的耐药率均为0。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和菌膜假丝酵母菌对氟胞嘧啶的耐药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不同真菌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临床医师应结合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真菌药,减少医院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任云  彭曦  张永军 《中国药房》2012,(22):2055-2057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内真菌感染的常见菌种、感染部位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ICU2009-2010年660例患者的病历,对真菌感染种类、菌种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60例患者中发生真菌感染98例,占14.8%,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0.0%;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占43.4%。各种感染性标本共分离真菌106株,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51.9%)、热带假丝酵母菌(34.0%)和光滑假丝酵母菌(9.4%);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47.2%),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制霉菌素比较敏感(敏感率≥81.8%)。结论:应重视对真菌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积极开展真菌耐药性监测,密切关注真菌的耐药变迁,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防止和延缓菌株耐药性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3.
198例泌尿系统感染真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院近5年来泌尿系统感染真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临床标本中段尿真菌培养分离的菌株鉴定,用APIAUX20C真菌ID条板或Ryid Nicroscan真菌ID条板进行鉴定分型,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到真菌198株,其中白色念珠菌129株(65.15%),热带念珠菌34株(17.17%);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伊曲康唑、氟康唑的耐药率,白色念珠菌分别为8.53%,7.75%,41.86%,8.53%,热带念珠菌分别为5.88%,20.59%,61.76%,20.59%,克柔念珠菌分别为18.18%,18.18%,22.73%,18.18%,光滑珠念菌分别为0,0,42.86%,71.43%。结论泌尿系统感染真菌分离率高,以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为主;联合应用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对于控制尿路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北京医院2003年4月~10月期间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显色培养基对真菌进行鉴定,用药敏纸片法测定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结果:共分离到285株真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泌尿道和消化道,其中检出最多的是白色假丝酵母133株(46.7%)、光滑假丝酵母66株(23.2%)和热带假丝酵母54株(18.9%).三种抗真菌药物对285株深部感染真菌总的耐药率分别为氟康唑10.9%、伊曲康唑7.7%和两性霉素B0%.对氟康唑耐药的有光滑假丝酵母26株、克柔假丝酵母1株、季也蒙假丝酵母2株和白色假丝酵母2株;对伊曲康唑耐药性较高有克柔假丝酵母1株、季也蒙假丝酵母2株、热带假丝酵母5株、光滑假丝酵母12株和白色假丝酵母2株.结论:定期开展真菌的耐药监测,有助于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好发部位、常见菌种及耐药性,并探讨其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真菌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7月入住我院ICU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真菌培养、菌种鉴定和真菌敏感试验。结果 824例患者中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108例,感染发病率为13.11%;真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为常见,占53.04%,其次为泌尿道(31.3%)、血液(6.08%)、肠道(4.36%)等;在所分离的115株真菌中,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46.09%)、光滑假丝酵母菌(23.48%)、无名假丝酵母菌(11.3%)及热带假丝酵母菌(10.43%);所有分离的菌株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敏感,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及伏立康唑部分耐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低蛋白血症、激素应用等是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白色假丝酵母菌最为常见;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预防住院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该地区近4年男性泌尿系统感染真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中段尿真菌培养分离的菌株鉴定,用APIAUX20C真菌ID条板或RyidNicroscan真菌ID条板进行鉴定分型,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28株真菌中,白色念珠菌感染率高,占43.5%,热带念珠菌占32.8%,光滑念珠菌占14.3%,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和咪康唑的耐药率很高,分别是20.3%、9.4%和25.0%。结论 该地区男性泌尿系统感染真菌分离率高,及时进行真菌的培养和药敏试验,对临床控制感染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我院深部真菌感染的种类和耐药特点,为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对2009-2010年分离的假丝酵母菌属进行菌种分布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495株假丝酵母菌属占总分离病原菌(3027株)的比例为16.4%,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397株,占80.2%;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443株,占89.5%;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0.3% (1/397)、1.5%(6/397)、2.8% (11/397)、4.8%( 19/397)、10.6%(42/397).结论 白色假丝酵母菌是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早期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是防治真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Fluconazole, a new antifungal agent was administered to 7 patients with complicated urinary tract fungal infections. Patients were 6 males and 1 female with ages of 29 to 83 years, with underlying conditions of bladder tumor (3 patients), neurogenic bladder (3 patients) and hydronephrosis (1 patient). Urinary fungi identified were Candida albicans in 5 patients and Candida tropicalis in 2 patients over 10(4) CFU/ml. These fungi were isolated at least twice in intervals of 5 to 7 days before treatment. Fluconazole was given either orally (4 patients) or intravenously (3 patients) in a dose of 50 mg per day. Clinical efficacies were excellent in 3 patients, moderate in 3 patients and poor in 1 patient, showing an efficacy rate of 85.7%. Mycologically, 6 Candida out of the 7 were eliminated. No side effects nor abnormal laboratory data were observed. In conclusion, fluconazole is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treatment of urinary tract fungal infections.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院假丝酵母菌感染特点及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假丝酵母菌,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TB微生物鉴定仪、ID32C真菌鉴定板、ATBFUNGUS3药敏板进行真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在标本分离的351株假丝酵母菌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74.93%),其次是光滑假丝酵母菌(14.53%)。检出的真菌标本以痰所占比例最高(61.54%).尿液次之(22.79%)。分离的假丝酵母菌对各类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以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敏感性最高,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医院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在临床医疗中应重视真菌的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指导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延缓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