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质子泵抑制剂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和进展,包括药物开发状况、药理学研究,临床上治疗消化性溃疡、消化道HP感染、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氏综合征等的应用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和长期使用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抗菌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与临床意义。方法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中,要坚持局部治疗和整体治疗相结合,坚持长期性和持续性的治疗,采取抗菌药物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结果临床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是其重要病因之一。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时配合应用抗菌药物,其治疗愈合率均有所提高,疗程缩短,愈后复发率降低,复发时限延长。结论应用抗菌药物清除HP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只有采取联合治疗方案,才能改变消化性溃疡易复发的自然病史,减轻患者的疾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酒精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酒精型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疗效、HP清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疗效、HP清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酒精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敏感抗菌药物治疗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1996—2013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有关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文献,并配合手工检索所有文献全文,由2位评价者分别对资料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1软件对临床症状改善率、不良反应/二重感染发生率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敏感抗菌药物治疗组与单纯敏感抗菌药物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方面比较,异质性检验P=0.93,表明研究数据具有同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式,合并效应量的OR=3.78,95%CI=2.61~5.47,P<0.00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二重感染发生率方面比较,OR=0.65,95%CI=0.26~1.64,P=0.37>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敏感抗菌药物治疗肺癌合并肺部感染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优于单纯敏感抗菌药物治疗,但在降低不良反应/二重感染方面不一定优于单纯敏感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儿伴HP感染消化性溃疡行四联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于本院收治的90例伴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儿临床资料,按治疗时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行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52例患者行甲硝唑、奥美拉唑、铋剂与克拉霉素四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溃疡愈合与HP根除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15%比对照组73.68%高(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率与HP根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54%比对照组31.58%低(P<0.05)。结论小儿伴HP感染消化性溃疡行四联疗法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抗感染药学》2016,(1):157-159
目的:评价四联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小儿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成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均给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儿均给予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与评价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及HP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P转阴率(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9.17%(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为25.00%(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儿临床疗效优于三联疗法,可提高HP转阴率和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 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6例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 mg,3次/d,两组的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溃疡愈合和HP清除率,并观察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治疗后半年内及1年内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21,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分别发生药物不良反应4例(10.26%)和11例(29.73%),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55, 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溃疡愈合者(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结束后随访观察半年和1年,观察组患者的溃疡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51,5.23,均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PPI三联疗法能提高消化性溃疡的HP根除率,能明显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溃疡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根治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观察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合并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经四联除菌治疗对照疗程6周后,根据临床表现复查胃镜和胃十二指肠黏膜组织活检。结果 HP的根除率达9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临床症状的缓解,溃疡的愈合,局部炎症的减轻及病情复发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四联除菌治疗合并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HP的根除率高,临床疗效显著,溃疡愈合后复发率低,临床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刘瑜  王庆强 《黑龙江医药》2014,(6):1337-1338
目的:评价埃索美拉唑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为老年消化性溃疡治疗提供参考方案。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实施诊治的6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胃镜实施监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34例用埃索美拉唑实施治疗,最后分析其临床诊断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的胃镜检查症状不具有典型性,其好发部位也不尽相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7.65%,低于观察组的91.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两组均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4.41%;观察组治疗后平均HP根除率75%-90%以内,对照组HP根除率为60%-80%。结论:胃镜检查有助于对了解患者溃疡部位和HP感染情况,同时采用埃索美拉唑实施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胃黏膜多种疾病的致病因子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H.pylori列为胃癌的高危致癌因子.本文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中HP为阳性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03~09经胃镜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并用C14呼气试验检测证实HP感染为阳性者100例随机纳入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拙上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以及溃疡的愈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腹泻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症状积分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对提高HP的根除率有显著作用,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得以预防并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得到降低.布拉氏酵母菌还能够有效促进溃疡的愈合并减少伴随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四联药物治疗耐药HP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接收的耐药HP感染的患者一共有2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对患者采取四联药物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给予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根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耐药HP感染患者采取四联药物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使临床根治率明显提高,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和探讨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贵州省遵义县中医院及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头孢曲松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50例,头孢曲松钠治疗),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与抗菌药物单一使用相比较,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医生应对各抗菌药物是否能联合使用进行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选择潘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69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组86例以及对照组8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对比分组依据为疾病不同治疗方法;观察组:潘托拉唑;对照组:奥美拉唑;通过对比两组消化性溃疡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以突出选择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疾病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81.93%)消化性溃疡患者极为显著(P<0.05)。观察组消化性溃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81%)低于对照组(25.30%)消化性溃疡患者极为显著(P<0.05)。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药物选择潘托拉唑,获得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不会导致消化性溃疡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最终为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溃疡宁汤在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溃疡宁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发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溃疡宁汤在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基础上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和分析抗菌药物和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2012年1月~2013年6月来某院进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的诊治方法,试验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合使用方法,将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医学效果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中有23例治愈成功,总有效率达到92%,对照组患者中有15例治愈成功,总有效率达到60%,二者术后效果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能够很好地提升患者溃疡的愈合率,另外还可以减少溃疡的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重点内容即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为目标,观察研究了我院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病例279例,分成不使用抗菌药物组、术前使用一次抗菌药物组和术后使用抗菌药物组,来观察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使用抗菌药物组和不使用抗菌药物组间相比,切口感染率没有显著差异,而使用抗菌药物组在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和药品不良反应率方面都高于不使用抗菌药物组,因此,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在没有感染的高危因素时,不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是非常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和清除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某院符合标准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的变化、不良反应情况及HP清除率等。结果: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HP清除率90.7%和痊愈率64.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9%和46.3%,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用药2d后,有8例出现失眠、头晕反应,5例患者出现恶心、腹胀症状,但均较轻微,未给予特殊处理均自行消失。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奥美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有效的缓解了患者临床溃疡症状,提高了治疗效果与HP的消除率,不良反应少,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凝血酶冻干粉治疗消化性溃疡所致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以消化性溃疡所致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凝血酶冻干粉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差别。结果试验组有效率(90.62%)显著高于对照组(76.56%),差异有统计意义(χ2=4.614,P=0.032);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酶冻干粉可显著提高消化性溃疡所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抗菌药物在普外科围术期中的临床使用效果,并对抗菌药物的规范性使用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2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为术后24h,观察组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为麻醉诱导期,使用量根据患者手术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两组所用抗菌药物一致.对比两组感染发生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普外科围术期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同时也能有效缩短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配合阿莫西林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9例进行观察(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随机分成两组后分别实施奥美拉唑治疗及加用阿莫西林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时间、HP清除率、显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但两组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奥美拉唑配合阿莫西林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