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楚  方成  朱丽娜 《江苏医药》2022,(6):586-589
目的 观察口服正元胶囊联合应用信迪利单抗及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晚期NSCLC患者40例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正元胶囊+信迪利单抗+化疗治疗(A组)和信迪利单抗+化疗治疗(B组)。21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QOL)评分和免疫指标(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变化;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个疗程后,A组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稍高于B组(55%vs.40%和85%vs.75%)(P>0.05)。两组治疗前的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和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个疗程后,B组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和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较治疗前降低,而A组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和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B组(P<0.05)。治疗前,A组QOL评分与B组相仿[(27.54±3.54)分vs.(28.11±2.98)分](P>0.05);治疗后...  相似文献   

2.
王亚彩 《江西医药》2021,56(10):1683-1684,1697
目的 分析腹腔镜切除术对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84例GIS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各42例.开腹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观察至术后3d.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结果 术前两组CD4+、CD8+、CD4+/CD8+及PT、APTT、FIB、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CD4+、CD4+/CD8+高于开腹组,CD8+低于开腹组,术后腹腔镜组FIB、D-D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GIST患者中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减轻对患者免疫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王亚彩 《江西医药》2021,56(10):1683-1684,1697
目的 分析腹腔镜切除术对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84例GIS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各42例.开腹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观察至术后3d.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结果 术前两组CD4+、CD8+、CD4+/CD8+及PT、APTT、FIB、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CD4+、CD4+/CD8+高于开腹组,CD8+低于开腹组,术后腹腔镜组FIB、D-D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GIST患者中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减轻对患者免疫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磁共振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肺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晚期肺癌患者215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12例和对照组11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磁共振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观察两组近期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及生存时间.结果 观察组肿瘤控制率、临床受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CD3+、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磁共振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肺癌能提高临床效果,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方法检测替比夫定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完全应答组8例,部分应答组19例,无应答组4例,分别检测患者基线,治疗12、48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替比夫定治疗后,在完全应答组及部分应答应答组中,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值均升高。完全应答组中,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值在治疗12、48周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部分应答组中,CD4+、CD8+T细胞数、CD4+/CD8+值在治疗12周无变化,但在治疗48周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无应答组在治疗12周及48周后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值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T淋巴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的转归中起到重要作用,替比夫定可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草分枝杆菌、阿昔洛韦合用对生殖器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及其治疗生殖器疱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生殖器疱疹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阿昔洛韦缓释片0.2g口服,1日3次,共8周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草分枝杆菌注射剂1次1.72μg,肌肉注射,每3天1次,共8周1个疗程。结果治疗前两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基本相似(P>0.05)。治疗1个疗程后,对照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变化不明显(P>0.05);而治疗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D8+T淋巴细胞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痊愈率为93.3%(56/60),复发率6.67%(4/60),对照组治疗组痊愈率为55.0%(33/60),复发率45.0%(27/60),两组痊愈率、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分枝杆菌、阿昔洛韦合用有利于提高生殖器疱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提高机体清除单纯疱疹病毒的能力,对提高生殖器疱疹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有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对老年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CD28表达的影响。方法 49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化疗加康莱特注射液治疗组(A组,25例)和单纯化疗组(B组,24例)。化疗方案采用吉西他滨+顺铂,A组加用康莱特注射液200 ml/d静脉滴入,连用21 d。治疗2个周期评价疗效。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及亚群CD28分子表达。结果 A组治疗前后CD3+、CD4+、CD8+、CD8+CD28+、CD8+CD28-无明显变化(P>0.05);与治疗前及A组比较,B组治疗后CD3+、CD4+、CD8+、CD8+CD28+降低,CD8+CD28-升高(P<0.05)。结论康莱特可能通过影响T淋巴细胞及亚群,尤其是CD8+CD28+表达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谷伟中 《中国医药》2012,7(10):1232-1233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改良TIA卒中预测模型(ABCD2)评分将178例评分≥3分的TIA患者完全随机分成低分子肝素钠组(59例)、阿司匹林肠溶片组(59例)和联合用药组(60例).低分子肝素钠组:低分子肝素钠6000 U脐周皮下注射,1次/12 h,连用7d,之后改为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晚1次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组:阿司匹林肠溶片首剂300 mg嚼服,以后100 mg/d口服;联合用药组:低分子肝素钠6000 U脐周皮下注射,1次/12 h,同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连用7d,之后改为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晚1次口服.对3组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低分子肝素钠组速效14例,显效27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83.1%,30 d内复发1例(1.7%);阿司匹林肠溶片组速效18例,显效26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84.8%,30 d内无复发患者,联合用药组速效21例,显效32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6.7%,30 d内无复发患者.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低分子肝素钠组或阿司匹林肠溶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TIA的疗效较单用低分子肝素钠或阿司匹林肠溶片更好,二者联用应注意衡量患者的出血风险,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辅助化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化疗,每4周为1个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采用MVP方案;小细胞肺癌采用EP方案。观察组加用胸腺五肽配合化疗,于治疗开始时每日肌肉注射胸腺五肽10mg,连续应用15d为1个疗程,与化疗配合共用4个疗程。采用免疫荧光法对T细胞亚群(CD3+、CD4+、CD8+)进行检测;并应用KPS评分标准及体质量变化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胸腺五肽辅助化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和CD4+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且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胸腺肽治疗组患者多数乏力改善,精神好转,食欲增加,体质量下降症状有明显改善,KPS分值有不同程度提高,KPS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胸腺五肽辅助治疗能够使CD3+和CD4+升高,使CD8+降低,提升CD4+/CD8+比值;胸腺五肽在肺癌治疗上与化疗有协同作用,能提高肺癌化疗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硫唑嘌呤片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将98例活动期IBD患者按照疾病种类分为UC组(溃疡性结肠炎,50例),CD组(克罗恩病,48例)。每个疾病种类下设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静脉滴注英夫利西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口服硫唑嘌呤治疗。另将同期健康体检人员25例列为健康组作为参照。对比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各自对照组:UC组(96.00%vs.72.00%),CD组(91.66%vs.6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CD3^+)及亚群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D4^+/CD8^+比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T淋巴细胞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各自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组联合治疗后,CD3^+、CD4^+、CD8^+、CD4^+/CD8^+水平恢复至同期健康组水平,CD组联合治疗后CD3^+、CD4^+、CD8^+水平恢复至同期健康组水平。结论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硫唑嘌呤片能显著提高IBD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缓解患者淋巴细胞分布异常,恢复受损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1.
龚年金  梁欢 《肿瘤药学》2020,(2):232-236
目的探讨补元汤合桂枝茯苓丸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中晚期NSCLC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GP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元汤合桂枝茯苓方加减。采用FCM法测定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元汤合桂枝茯苓丸对中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缓解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薛青  尤建良 《北方药学》2012,9(6):48-49
目的:观察中药芪脂固本方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TP方案化疗患者骨髓抑制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中药芪脂固本方+化疗)30例,对照组(单纯化疗组)30例。对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血象(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值)观察对比。结果:治疗组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芪脂固本方配合化疗治疗肺癌患者,减轻化疗骨髓抑制毒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化疗患者骨髓抑制和免疫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ITP患者(ITP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取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3~5mL,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并计算CD4~+/CD8~+。结果 ITP组患者治疗前的CD3~+、CD4~+、CD4~+/CD8~+分别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CD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ITP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分别显著高于治疗前,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与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接近正常水平。治疗后,初诊、复诊ITP患者的后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CD3~+、CD4~+、CD8~+及CD4~+/CD8~+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TP的发病机制较复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与ITP发病具有密切关系,部分患者体内同时存在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常,通过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参数,对ITP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化疗前后的变化,探讨化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患者均给予化疗两个周期并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到我院治疗的32例肺癌患者(小细胞肺癌除外)分别于化疗开始前和化疗结束后第10天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和CD8+T细胞及NK细胞。统计采用t检验。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后外周血CD4+T细胞及NK细胞较化疗前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CD8+T细胞较化疗前减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CD4+T/CD8+T较化疗前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化疗能改善肺癌患者的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15.
梁虹  姚福生  赵海军  张林 《安徽医药》2011,15(11):1391-1393
目的研究血液肿瘤中非霍奇金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等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检测结果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了58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和33例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ML)(包括1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化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包括CD4+,CD8+,CD4+/CD8+比值,NK细胞)。结果完全缓解(CR)组的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化疗后没有缓解(NR)组(P<0.05);完全缓解(CR)组NHL/ALL的CD4+/CD8+比值明显低于AML/APL(P<0.05)。结论 CD4+/CD8+比值可以了解血液肿瘤中非霍奇金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等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可以使我们更早的了解这些患者的疗效。这些病例检测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结果中发现NHL/ALL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受到的损害比AML/APL患者要严重一些。  相似文献   

16.
张湘燕  张程  王娜  徐琳  吴瑞明  杨杰  钱佳北 《中国药房》2011,(36):3394-3395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缓解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0.35mg·mL-1,肌肉注射,每周3次;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2组患者均观察1个月,于治疗前、后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细胞和B淋巴细胞。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CD4+、CD4+/CD8+、B淋巴细胞均明显升高(P<0.05),CD8+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B淋巴细胞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CD8+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可以增强COP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对体液免疫也可能有一定影响,在COPD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行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化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维适形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水平,CD3+CD4+、CD3+CD8+T细胞水平,治疗后毒性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EGFA、VEGFB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VEGFA(85.22±7.23)ng/ml、VEGFB(103.44±9.32)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00.59±10.26)、(133.67±11.14)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T细胞较治疗前升高,CD3+CD8+T细胞降低,且研究组患者CD3+CD4+T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CD3+CD8+T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6.4%低于对照组的2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改善外周血CD3+CD8+、CD3+CD4+T细胞等免疫因子水平,且治疗后化疗等毒性反应发生率未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78例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水平,其中合并肺部感染37例,不合并肺部感染41例。结果与无合并肺部感染肺癌组比较,合并肺部感染肺癌组CD4+下降(P<0.05),CD3+下降,CD8+升高,CD4+/CD8+比值下降,自然杀伤细胞升高无明显差异(P>0.05)。与存活患者比较,死亡晚期肺癌患者CD8+显著升高(P<0.01),CD4+/CD8+比值显著下降(P<0.01),CD3+升高,CD4+下降,自然杀伤细胞升高无明显差异(P>0.05)。在存活的晚期肺癌患者中,与无合并肺部感染组比较,合并肺部感染组CD4+显著下降(P<0.05),CD3+下降,CD8+升高,CD4+/CD8+比值下降,自然杀伤细胞升高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合并肺部感染的晚期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较无合并肺部感染者更加低下,在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中,应尽力避免并发感染以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胆胰结合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胆胰结合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6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于术后1个月行常规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分别于化疗前1d及化疗1周后检测患者外周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化疗后观察组CD3+、CD4+、CD8+、CD4 +/CD8+高于化疗前,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低于化疗前,且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于化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化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低于化疗前(P <0.05,P<0.01).2组毒性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够增强、调节胆胰结合部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并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惠红霞  石超  薛燕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616-2617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T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再障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T细胞的比例,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再障患者治疗前CD4+,CD4+/CD8+,CD4+CD25+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CD8+细胞则明显升高(P<0.05);重型再障组与慢性再障组比较CD4+CD25+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CD3+,CD4+,CD4+/CD8+,CD4+CD25+无统计学意义.(2)再障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D4+,CD4+/CD8+,CD4+CD25+明显升高(P<0.01).(3)再障患者治疗有效者与无效者比较CD4+,CD4+/CDs+,CD4+CD25+明显升高(P<0.01).结论:再障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调及CD4+CD25+T淋巴细胞的异常表达,且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T细胞有助于了解再障患者的免疫状态、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