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与探讨正畸颌向牵引对龈下牙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龈下牙折患者17例,共18颗患牙,断端均位于龈缘下2~5 mm。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2周,黏接方丝托槽开始正畸牵引,使其达到直接修复高度,牵引后保持3个月行修复治疗。测量分析不同阶段根尖片上断根根尖区相对骨密度改变。结果 18颗患牙经正畸牵引1~2个月后,断端伸长2~5 mm,保持3个月后,无明显松动,通过烤瓷冠修复均达到理想的美观效果。牵引后保持3个月,根尖区骨密度基本达到正常水平。半年后随访,牙周正常未见异常及复发。结论正畸牵引可有效用于龈下牙折病人的修复前牙根牵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杨丽俊  郭玲  程莉 《海南医学》2011,22(17):89-90
目的观察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前牙桩冠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2010年对93例患者口内的176颗经完善根管治疗的前牙行桩冠修复。随即分成两组,牙体缺损位于龈缘上的采用玻璃纤维桩,牙体缺损位于龈缘下的采用铸造桩。结果桩冠修复后3年,玻璃纤维桩失败2例,均为冠脱落。铸造桩失败3例,其中冠脱落l例,桩核脱落1例,根折1例。缡论玻璃纤维桩修复牙体缺损位于龈缘上前牙和铸造桩修复牙体缺损位于龈缘下的前牙时,均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冠折于龈下行前牙桩冠修复6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冠折于龈下5mm内的前牙桩冠修复方法。方法:用直径0.6mm牙用不锈钢丝制成长度小于根长1/3的螺纹钩状钉,并粘固于根管内。将小号牙用He支托扁钢丝制成与折断牙相邻2-3颗牙唇面弧度一致的唇弓,粘接于断牙两侧相邻2颗牙唇面中1/3处。用橡皮圈悬挂于钩钉和唇弓间,通过橡皮圈弹力,使断根牙向切方伸出,当根断面达到龈平齐或接近龈缘时,再行桩冠修复。结果:67例(87颗)患者,除2例固位钉松脱,2例根尖阴影,4例牙根再次折断外,余疗效均满意。结论:冠折于龈下前牙牙根,通过牵引后行桩冠修复,避免了以往直接修复法在根断面唇侧龈切后根暴露而引起修复牙颈部形态异常及牙周疾病的发生。在功能和美观上均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龈下缺损的残根和残冠,如能保留可作为固定桥基牙,改善修复体的治疗效果。对于残根和残冠的修复目前有三种:一是龈切除,用较深龈下边缘的冠修复;二是手术切除牙龈及部分牙槽骨,使临床冠变长;三是牙合向牵引牙根。前两者存在牺牲牙周组织、不美观等问题。近一年来,我们采用牙合向牵引牙根后,并作为固定桥基牙,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3例共13颗牙,男8例,女5例,年龄24~32岁。均为前牙。13颗牙断面均呈斜形,9例唇断面在龈下2~3 mm,舌断面在龈上3~4 mm;4例舌断面在龈下2~3 mm,唇断面在龈上3~4 m…  相似文献   

5.
在临床工作中,笔者经常碰到上前牙外伤,在冠根折达龈下较深部位时,不能在根管治疗后直接进行牙冠修复,也不能直接冠延长术后修复,因其折断达龈下太深,易导致龈缘位置与邻牙不协调。为了保留患牙并保证修复后的美观效果。在临床上笔者采用根管治疗后正畸-修复方法联合根管内制作  相似文献   

6.
宋旭纯 《吉林医学》2013,(28):5871-5872
目的:研究、观察牙冠折裂至龈下全冠修复的效果,探讨牙体折裂至龈下的保存修复方法。方法:对58例冠折至龈下的患牙以折裂的不同深度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根管治疗后的全冠修复或桩冠修复,观察术后1年、2年、3年的修复效果。结果:折裂至龈下2 mm以内的修复体,3年有1例失败,占2.64%,而折裂至龈下2 mm以上的修复体,3年失败2例,占10%。结论:完善的根管治疗、修复体恰当的固位形和抗力形及折裂至龈下的深度是修复体成功的必要因素,应在修复时全面考虑。  相似文献   

7.
王治国  焦丽 《右江医学》2006,34(1):71-71
对于外伤或龋病及慢性根尖周病导致的前牙残根残冠临床上常见,当残根位于龈下0.3 mm左右时,常规作法是将残根、残冠拔除进行义齿修复。随着时间的推移,患处牙槽骨萎缩,可造成局部塌陷而影响面容。我们通过完善根管治疗后,利用断面位于龈下的残根、残冠进行铸造桩冠加金属烤瓷冠修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前牙龈下残根预测修复效果提供临床依据,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笔者5年来用金属烤瓷桩冠修复前牙龈下残根,门诊追踪回访的患者68例,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19~46岁,平均年龄32岁,根面部分或全部位于龈下0.3 mm左…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创伤性前牙牙折达龈下的正畸修复治疗疗效。方法对创伤断面达龈下的前牙行根管治疗后,植入牵引桩,牵引断根萌出后再行桩核冠修复。结果21颗患牙通过1年的观察,成功19颗,失败2颗,成功率为90.5%.结论创伤性断面达龈下的前牙经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牙体缺损不同部位牙冠延长术后的疗效。方法:对38颗牙体缺损达龈下的患牙行牙冠延长术。以恢复患牙的生物学宽度。术中将31例缺损位于龈下≤3mm的患牙的牙槽嵴顶降至断缘根方3mm,4例缺损位于龈下≥4mm仅进行骨缘的修整。≥5mm的仅做牙龈的部分切除:并分别于术后1周、2周、4周及6周以及永久修复3个月、6个月进行临床牙周检查。结果:牙体缺损位于龈下≤3mm的31例在术后6周获得了比较好的临床结果.修复6个月后牙周组织保持健康;牙体缺损位于龈下4mm的7例患牙在术后6周及修复6个月后牙龈仍呈现炎症。结论:当牙体缺损断端位于龈下≤3mm。手术去除牙槽骨高度达3mm时,冠延长术能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牙冠延长术对龈下残根的保存修复治疗。方法选择120例经过完善根管治疗后的龈下残根,采用牙冠延长术的方法使其断缘位于龈上至少2mm。观察6周后行金属烤瓷桩冠修复。结果 120例中,110例治疗效果较满意,10例因1年后松动度增大(Ⅱ度)及再次外伤后拔除。结论通过牙冠延长术能将位于龈下3mm以内的残根暴露于龈上,使龈下残根的固定美容修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牙冠延长术临床应用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牙冠延长术用于治疗牙外伤冠根折至龈下或者牙体龋坏到达龈下的残冠根的意义。方法选择牙冠折断以及牙体龋坏到达龈下2~4mm的病例35例,采用翻瓣联合骨切除的方法行牙冠延长术,保证牙槽嵴顶降至牙断端根方3~4mm,术后6周根据口内情况进行常规修复,观察牙周、牙龈情况。结果残根残冠35例患者,修复后一年随诊,成功31例,失败4例。结论牙冠延长术的成功运用对于保留冠根折至龈下或龋坏达到龈下的残根冠意义重大,并且有利于修复治疗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外伤损伤前牙多见,而尖牙在整个口腔中有着支柱的作用,它的保留对整个牙颌系统尤为重要,这里仅探讨尖牙断根的修复治疗。当尖牙因外伤冠折至龈下时,进行修复比较困难,本文以正畸牵引使断根向牙颌方移动,达到修复所需要的高度,再进行桩冠修复,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口腔门诊中,牙齿外伤多见于前牙,当外伤为冠根折达龈下较深时,去除牙折段直接牙髓治疗桩冠修复,往往不能获得良好的固位及密合,引起牙龈炎症,造成治疗失败,一般采用牙拔除术.为保存患牙,自1996-2002年临床采用牙髓-正畸-修复联合方法处理患牙,垂直牵引断根至龈上,桩核冠修复.现对我院门诊治疗的17例患者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龈下颈部龋临床上比较常见,因无法用药,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多数患牙因不能治疗而拔除。我们用牙再植术方法,选择性的治疗龈下龋,现将4例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男性3例,女性1例,双根牙3例,融合双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龈下根折正畸牵引联合修复治疗的作用。方法通过对30例龈下根折的患者采用正畸牵引联合修复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治疗时间2~3个月。结果 30例患者龈下根折通过正畸牵引使龈下根折牵引至龈上,结合龈切除术使龈下根折的患者降低了修复难度,提高了修复效果,患牙修复成功率明显提高,远期效果比较满意。结论对上颌前牙龈下根折患者采用正畸牵引联合修复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儿童牙外伤数量不断增多,牙外伤多见于上中切牙,当外伤为根折并达龈下1~3mm时,去除折断的冠部牙体组织后,桩冠修复效果不好:一方面无法保证修复体与余留牙根组织面的密合,另一方面固位效果不佳。因而不能在根管治疗后直接进行牙冠修复,传统的处理方法是拔除残根,但断根拔出后影响患儿的咬合功能和外形美观。因而患儿家长保留  相似文献   

17.
李风龙  曹筱明 《河北医学》2009,15(2):227-228
在临床上常有一些患者因外伤造成上前牙龈下冠折,这类断根如能保存尚可在根管治疗后做桩核冠修复,以恢复美观和功能。但治疗关键是如何将牙根断端从龈下变成龈上,因为只有折断线在龈上才能做冠修复。笔者根据正畸学原理在临床上采用修复正畸联合治疗的方法,在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将断根牙颌向垂直牵引后桩核烤瓷冠修复,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李有名 《重庆医学》2015,(17):2423-2425
目的 评估几种不同排龈方法充填龈下根面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根面龋位于龈下0~2.0 mm的牙齿295颗(181例),分3组,第1组:排龈线组,龈边缘位于龈下0~<1.0 mm;第2组:排龈膏组,龈边缘位于龈下0~<1.0 mm;第3组:排龈器组,龈边缘位于龈下1.0~2.0 mm.另选择80例(80颗)龈边缘位于龈上的根面龋,作为对照组.各组均使用Dyract AP复合体套装充填.充填后检查边缘悬突.治疗后1年随访,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 第1组和第2组的边缘悬突数明显多于第3组和第4组.修复1年后观察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采用有效排龈方法的前提下,根面龋的修复可取得满意疗效.对于龋洞较深的患牙,则使用排龈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汪彩军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9):1056-1058
目的分析前牙龈下折裂后行正畸牵引配合桩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颗龈下折裂的前牙采用正畸牵引,使牙根损坏处平齐或高于龈缘,修整牙龈形态后桩冠修复,随访半年。结果正畸牵引结束后3颗患牙松动,余32颗患牙平均被牵出2.72mm,达到桩冠修复条件,其中8颗患牙龈缘位置略高,行牙龈成形术;桩冠修复后半年,2颗患牙松动,1颗桩冠脱落,余29颗无松动,无明显牙根吸收,牙周情况良好。治疗成功率为82.86%。结论正畸牵引术是暴露龈下牙根断端的有效方法,其有利牙周健康及后期的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4例口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其中发生在硬腭1例、上龈2例、下龈1例。患者皆为女性。平均年龄55岁。临床症状有:色素性肿块3例,疼痛及出血1例。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预后很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