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瓣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主动脉瓣的形态结构、合并畸形、主动脉瓣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左心室、升主动脉的变化.结果 2叶畸形18例(94.7%),4叶畸形1例(0.53%);瓣叶不等大的患者多数合并明显的主动脉瓣狭窄(AS)和/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瓣叶等大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不明显;多数主动脉瓣畸形为独立疾病,少数合并其他先天心脏畸形;左心室与升主动脉的改变与主动脉瓣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患者年龄有关.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诊断主动脉瓣畸形及其引起的心脏改变及合并畸形.  相似文献   

2.
包金云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5):2831-2833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瓣二叶畸形(BAV)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市骨科医院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36例BAV患者,均接受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若图像质量不佳,再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分析超声心动图对BAV检出情况、分型以及不同年龄心脏结构指标(室间隔厚度、主动脉窦部内径、左房前后径、升主动脉内径),并分析主动脉瓣狭窄与反流情况,检测其他心血管畸形并发症。结果 136例BAV患者经TTE检出率为84.56%,经TEE检出率为100.00%,总检出率为100.00%;L-R型99例,R-N型35例,L-N型2例;≥60岁BAV患者室间隔厚度、主动脉窦部内径、左房前后径、升主动脉内径均大于<60岁BAV患者(P<0.05);≥60岁BAV患者主动脉瓣狭窄发生率、反流发生率高于<60岁BAV患者(P<0.05);合并心血管畸形者占8.82%,包括室间隔缺损(2.94%)、动脉导管未闭(2.94%)、房间隔缺损(1.59%)、肺动脉瓣狭窄(1.59%)。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BAV检出率高,且对其分型准确,能监测心脏结构指标、主动脉瓣狭窄与反流情况,并发现其他心血管畸形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 bicuspid aortic valve, BAV) 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1-2], 不仅可发生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感染性心内膜炎, 而且可导致升主动脉瘤样扩张, 甚至并发主动脉夹层.因此, 心血管外科手术在处理主动脉瓣畸形的同时应积极处理扩张的升主动脉.2006年1月~2010年6月, 笔者对29例BAV伴升主动脉扩张患者在进行主动脉瓣置换同时行升主动脉成形或替换, 报道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瓣二瓣化患者升主动脉及颈动脉弹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主动脉瓣二瓣化瓣膜功能正常的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均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对比各项参数.结果 2组瓣环水平、冠状动脉窦水平、窦管结合部水平、升主动脉近端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颈动脉扩张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升主动脉应变、升主动脉扩张性、颈动脉应变,对照组指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脉瓣二瓣化患者升主动脉及颈动脉血管扩张、弹性下降;其发病因素较多,与瓣膜造成血流动力学状态变化不完全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四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的价值。方法应用荷兰Philips 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随机配备S5-1探头(频率1~5 MHz)及X3-1全容积探头(频率为1~3 MHz),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RT-3DE实时显示主动脉长轴切面及大动脉短轴切面,观察主动脉瓣叶数量、形态、启闭及血液动力学情况。结果二维超声心动显示2例为四叶畸形,其中1例4个瓣叶等大,1例2个瓣叶较小,1例主动脉瓣狭窄并重度关闭不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显示1例四叶等大,1例2个瓣叶较小,1例1个瓣叶较小,瓣叶黏连,狭窄并关闭不全。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较二维超声心动图更为明确诊断主动脉瓣四叶畸形的瓣膜数量、大小、形态及启闭情况。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瓣位于主动脉根部,由三个瓣叶组成,瓣叶形态的改变,对于决定主动脉瓣是否进行手术起着关键性作用。从体表超声心动图大动脉短轴切面观察,主动脉瓣要经过右室流出道和主动脉前壁,瓣叶形态改变,有时难以清晰显示。尤其是主动脉瓣二瓣化或四瓣化畸形时,应当选择食道超声检查。经胸超声不易显示清晰的主动脉瓣脱垂,经食道超声可清晰显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主动脉瓣形态结构、主动脉瓣血流动力学变化、合并畸形、左心室及升主动脉的变化。结果 80例患者中,二叶式畸形74例,四叶式畸形4例,单叶式畸形2例;合并主动脉瓣狭窄66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6例,主动脉瓣钙化50例,升主动脉扩张60例,左心室前后径增大42例,左心室壁增厚58例,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16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诊断主动脉瓣畸形及其引起的心脏改变及合并畸形,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随访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胸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主动脉瓣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主动脉瓣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病变的二维超声特点及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11例主动脉瓣畸形患者包括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移1例,二叶瓣畸形9例,四叶瓣畸形1例。结论:超声心动图能无创准确的诊断主动脉瓣畸形。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主动脉瓣二叶畸形(bicuspid aortic valve,BAV)与三叶主动脉瓣(tricuspid aortic valve,TAV)患者行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术后中期疗效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AVR的245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两组:TAV组,158例;BAV组,87例,其中0型Ap 15例,0型Lat 21例,1型45例,2型6例.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method,PSM)筛选匹配队列并比较术中、围手术期及随访结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评估影响升主动脉继续扩张的因素.结果 PSM筛选出了69对匹配队列并平衡了两组之间的基线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及围手术期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45个月中位随访期间,两组升主动脉直径、主动脉窦部直径及其变化情况、主动脉不良事件发生率、人工瓣膜的功能状态及心功能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BAV组升主动脉变化差值、年变化率以及升主动脉继续扩张人数的比例均显著高于TAV组(P = 0.016、0.010、0.041).PSM 队列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BAV 分类(OR= 3.296,95%CI:1.473~7.372)、主动脉瓣单纯反流(OR= 6.491,95%CI:2.691~15.657)及主动脉瓣狭窄伴反流(OR= 8.233,95%CI:2.565~26.429)与AVR术后升主动脉继续扩张存在独立正相关.进一步在PSM队列中筛选出BAV队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型BAV分型(OR=10.378,95%CI:1.587~67.853)、吸烟史(OR = 4.959,95%CI:1.158~21.231)以及主动脉瓣单纯反流(OR= 8.070,95%CI:1.729~37.674)与AVR术后升主动脉继续扩张存在独立正相关.结论 BAV相较于TAV患者在AVR置换术后更容易发生升主动脉的继续扩张.1型BAV分型、吸烟史及主动脉瓣反流是BAV患者AVR术后升主动脉继续扩张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瓣以及瓣下狭窄的临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先天性主动脉瓣及瓣下狭窄患儿超声心动图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16例患儿中经超声心动图检测出8例患儿为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狭窄,6例患儿为单纯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2例患儿为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伴瓣下狭窄.仅2例患儿与术中探查不符,诊断准确率为87.5%(14/16).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瓣及瓣下狭窄诊断中应用效果显著,进而可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BAVD)的超声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采用Sequoia 512或GE Vivid7彩超诊断仪,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测38例BAVD患者的超声表现,重点于左室长轴及大动脉短轴切面观察主动脉瓣的数目、形态、活动及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在大动脉短轴切面显示为两个瓣叶及两个瓣叶附着点,舒张期呈单一关闭线,38例BAVD中,29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76%),18例合并主动脉扩张(47%),15例合并主动脉瓣狭窄(39%),6例合并主动脉瓣脱垂(16%),13例并发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3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诊断BAVD的较好方法,对明确诊断该病及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二叶动脉瓣是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原因之一,亦可引起瓣口狭窄。临床及其他检查,如心电图,胸透等常难以做出明确诊断。应用超声心动图,尤其是二维切面超声心电图,诊断具有直观,准确的优点,并可做出定性、定量诊断。因此,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二叶生动脉瓣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结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二维、彩色、脉冲多普勒超声及实时三维超声技术分析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超声心动图表现及结果,总结超声诊断为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自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126例常规超声检查诊断具有典型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65~85岁的患者,均无风湿性心脏病病史,观察主动脉瓣的瓣膜、瓣环回声、瓣膜开放幅度、瓣峰值血流速度及反流情况,测量其心腔大小、室壁厚度、心功能情况,对我院超声诊断确诊为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有主动脉瓣狭窄47例,中度狭窄13例。主动脉瓣轻度以上关闭不全78例,左心室肥大24例,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钙化斑块13例。左心功能不全7例。心律失常55例。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很强的特异性、敏感性,是目前诊断本病可靠的手段,可以早期发现钙化性主动脉瓣病变,成为诊断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的最主要的方法,不仅能够观察瓣膜的形态、开放、关闭,而且还可以对主动脉瓣狭窄所致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评价,估测狭窄及关闭不全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二叶式主动脉瓣(bicuspid aortic valve,BAV)狭窄伴升主动脉瘤样扩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病特点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自2004年6月至2012年8月治疗的60例BAV狭窄合并升主动脉瘤样扩张患者行升主动脉瓣替换加主动脉替换(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术的资料。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主动脉根部内径、升主动脉内径及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值,部分患者行CT检查,对术前、术后及随访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死亡3例(5%),出院的57名患者随访到53例,随访率92.9%。随访时间平均(20.3±18.6)个月,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测量主动脉根部内径为28~47 mm,平均(38.2±4.1) mm,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升主动脉内径为26~35 mm,平均(31±2) mm;EF为0.49~0.71,平均0.6±0.2,无出院后死亡病例。结论  BAV狭窄伴升主动脉瘤样扩张患者,如其主动脉窦管部内径仍在正常范围内,可考虑行AVR加升主动脉替换术,该手术操作简单,手术风险降低,术后近期效果较好,远期疗效与Bentall术相近。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15例主动脉瓣脱垂病人和正常对照组20例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所有主动脉瓣脱垂病人临床上均有主动脉瓣返流的典型症状和体征。超声研究显示,全部病人的主动脉瓣在舒张期超过主动脉瓣环连线脱入左室流出道,结合点偏移,脱垂的瓣叶大部分星吊床样(12/15)。主动脉瓣三个瓣叶中以右冠瓣居多(7/2)。3例合并二尖瓣脱垂。正常对照组均无此现象。文章还讨论了主动脉瓣脱垂的病因及超声诊断技术。研究认为,二维超声心动图是诊断主动脉瓣脱垂最主要的无创手段。  相似文献   

16.
摘要: 二叶式主动脉瓣(bicuspidaorticvalve,BAV)是临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瓣膜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增加 趋势。BAV 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难以准确诊断和及时干预,晚期易伴发瓣膜功能障碍及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严 重并发症。因此,早期准确评估BAV 形态及功能从而对其进行及时有效干预是临床诊治BAV 疾病的重点。近年来,多 模态影像技术在 BAV 患者的早期诊断、临床治疗指导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将重点论述超声心动图、 计算机断层扫描和心脏磁共振技术在 BAV 瓣膜形态学及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二维、频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的价值.方法 利用α10超声心动图仪,运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并经外院手术证实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43例,超声着重观察主动脉瓣叶、瓣口的形态、位置、血流动力学特点等,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结果 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共43例,其中单叶畸形2例,二叶畸形26例,三叶畸形3例,四叶畸形2例,主动脉瓣狭窄28例,主动脉瓣返流20例.结论 彩超对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诊断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为临床提供较准确的诊断依据,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使用GE V ivid 7多维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M3S探头,探头频率1.7 MHz~3.4 MHz,经胸或经食道检查。结果:本组58例中单叶瓣畸形3例,二叶瓣畸形50例,三叶瓣畸形2例,四叶瓣畸形3例。合并主动脉瓣狭窄42例、主动脉瓣返流35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准确诊断主动脉瓣先天畸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磁共振成像研究升主动脉扩张和主动脉瓣功能障碍对二叶式主动脉瓣(bicuspid aortic valve,BAV)患者中段升主动脉(middle ascending aorta,mid-AA)和近端降主动脉(proximal descending aorta,PDA)弹性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间130名BAV患者和30名健康志愿者做3.0 T磁共振检查,测量其主动脉扩张度。根据升主动脉直径和主动脉瓣功能将BAV患者分为4组:BAV伴正常或轻度瓣膜功能障碍且升主动脉不扩张组(BAV-CTL组,n=30);BAV伴正常或轻度瓣膜功能障碍且升主动脉扩张组(Dilated BAV-NF组,n=40);BAV伴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且升主动脉扩张组(Dilated BAV-AS组,n=30);BAV伴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ortic insufficiency,AI)且升主动脉扩张组(Dilated BAV-AI组,n=30)。在右肺动脉平面测量mid-AA和PDA的面积,计算其扩张度。采用Student’s 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连续性变量,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分类变量。结果 在无严重瓣膜功能障碍者中,BAV伴升主动脉扩张组较不扩张组mid-AA扩张度降低[2.77(IQR:1.45~6.26)vs.1.52 (IQR:1.08~2.19),P=0.004]。在升主动脉扩张者中,BAV伴中重度AI组主动脉扩张度较伴正常或轻度瓣膜功能障碍组高[mid-AA:1.52(IQR:1.08-2.19) vs. 2.29 (IQR:1.60~4.08),P=0.006;PDA:3.70(IQR:2.89~4.70) vs. 4.79 (IQR:2.93~6.80),P=0.024];BAV伴中重度AI组主动脉扩张度较伴中重度AS组高[mid-AA:1.60 (IQR:0.99~2.26) vs. 2.29 (IQR:1.60~4.08),P=0.022;PDA:3.73 (IQR:2.38~4.40) vs. 4.79 (IQR:2.93~6.80),P=0.014]。结论 升主动脉扩张和AI是影响BAV患者主动脉弹性的主要因素,主动脉扩张对弹性的影响局限于升主动脉,而AI对主动脉弹性的影响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20.
Tang YF  Xu JB  Han L  Lu FL  Lang XL  Song ZG  Zou LJ  Xu ZY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6):3291-3293
目的 提高对主动脉瓣四叶瓣畸形(QAV)的认识,总结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的特殊表现,探讨外科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胸心外科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766例主动脉瓣手术患者中11例QAV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4~55(32±16)岁.结果 本组11例患者占主动脉瓣手术患者的1.4%;其中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左上腔静脉、升主动脉瘤、二尖瓣脱垂、三尖瓣关闭不全各1例;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诊断7例,误诊为单叶畸形1例,误诊为二叶畸形1例,误诊为风湿性改变者2例;术中发现B型7例,A型2例,F型1例,G型1例;11例患者均行主动脉瓣置换术(AVR),同时行主动脉根部拓宽术1例,升主动脉成形术1例,二尖瓣成形术(后瓣矩形切除+"C"成形环术)、三尖瓣成形术(Kay法成形术)各1例.结论 QAV在临床上非常罕见,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但有时也存在一定的漏诊率;AVR是治疗QAV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