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结合顺铂胸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10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配合顺铂行胸腔内化疗。结果治疗后近期疗效:CR 38例(38%),PR45例(45%),NC17例(17%),总有效率(CR+PR)83%。结论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并顺铂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对心包腔积液的引流达到诊断、治疗、减少并发症的目的。方法:我院自2002-01~2010-01对各种病因所致的心包腔积液33例患者以中心静脉导管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反复抽取积液,连续24~48h心包腔内压力稳定于-5~+5mmH2O拔出。结果:33例患者均成功穿刺置管引流,临床观察未见与心包穿刺及置管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是安全而有效的方法,适于基层医院诊断及治疗心包积液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单腔及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中应用的优缺点及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指导。方法:通过对60例胸水患者用2种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的回顾分析,就其安全性和可行性,导管堵塞发生率,胸水引流效果,病人耐受情况等对2导管进行评价。结果:2种中心静脉导管插管成功率达100%,且操作简便安全,患者痛苦小;导管堵塞发生率及再置管率依次: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为11%和4%、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为10%和1%。结论:2种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胸腔闭式引流都是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其中单腔导管发生堵塞导致置管失败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10例不同病因的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4例出现气胸经引流管抽气后治愈;10例导管阻塞用导丝或生理盐水冲管后复通;2例导管脱落重新置管。所有患者经4~14 d置管胸液引流彻底。恶性胸液患者经导管胸腔内注入药物。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与常规胸穿放液相比是一种安全、可靠损伤小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胸腔导管留置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慧 《西南军医》2010,12(6):1107-1108
目的 探讨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引流胸腔积液.结果 穿刺成功率100%,56例患者均成功引流胸腔积液,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结论 胸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患者耐受性好,减少医疗费用,是安全、方便、有效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引流并注入顺铂,白细胞介素-2等对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28例患者,经皮穿刺将中心静脉管置入胸腔,引流后注入白细胞介素-2及化疗药物。结果 2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25例,无种植转移及窦道形成。结论 此法治疗肺癌胸腔积液方便、有效、安全,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高振军  张莉  周殷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613-1613
目的:评价Seldinger法穿刺心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2例心包积液患者用Seldinger法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引流、注射药物等治疗。结果:52例患者均安全置管引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Seldinger法穿刺心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是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胸水)是一种常见的肿瘤并发症,46%-64%的胸腔积液患者为恶性肿瘤所致,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局部治疗,自1999年2月至2003年12月,应用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胸水后,胸腔内注入白细胞介素-Ⅱ和顺铂,治疗恶性胸水,取得较为理想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经皮穿刺胸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治疗肺癌胸腔积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引流并注入顺铂,白细胞介素-2等对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28例患,经皮穿刺将中心静脉管置入胸腔,引流后注入白细胞介素-2及化疗药物。结果 28例患中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25例,无种植转移及窦道形成。结论 此法治疗肺癌胸腔积液方便、有效、安全,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封丽 《航空航天医药》2007,18(2):109-109
目的:采用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方法来探讨对胸腔积液病人的治疗.方法:对2004年11月至2006年4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完全复张,病人对该方法均耐受,不良反应小,适用范围广,操作方便,.结论: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量以上结核性心包积液经心包腔内注入尿激酶结合经皮留置导管心包引流治疗减少心包粘连和缩窄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确诊为结核性心包积液60例,在超声心动图定位下采用Seldinger穿刺法经皮心包腔内置入多孔中心静脉导管,并经导管行心包积液闭式引流,直至积液不再流出,用尿激酶5万IU加入生理盐水20ml经导管注入心包腔内,夹管24h后将其全部排出,直至超声心动图证实心包积液消失或仅剩少量,心包纤维素或粘连消失,即可拔出引流导管。结果经皮心包腔内尿激酶治疗有利于心包积液彻底引流,减少纤维素在心包内沉积,复查超声和胸片显示心包积液完全消失43例,少量积液17例,但其积液包裹和心包粘连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患者对心包腔内尿激酶治疗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无出血和继发感染发生。结论经皮导管心包内尿激酶纤溶治疗能安全、有效地预防结核性渗出性心包炎患者心包粘连和缩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胸腔闭式引流术主要是用于气胸或胸腔积液时,向胸膜腔内置入并保留导管和连接防返流水封瓶,以持续引流胸腔积气或积液的一种疗法。传统方法是采用大口径硬直硅胶管置入胸腔引流,这种方法损伤较大且并发症多,有些别的导管如中心静脉导管、小口径胶管、蕈形导尿管等作为引流管,但疗效均不十分满意。故而不得不用大口径硬直硅胶管,我们应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胸腔闭式引流术主要是用于气胸或胸腔积液时。向胸膜腔置入并保留导管和连接防返流水封瓶,以持续引流胸腔积气或积液的一种有效疗法。目前除了采用传统大口径硬直胸腔引流管外,近年来出现了中心静脉导管、小口径胶管、气管插管、蕈形导尿管等作为引流管,但疗效均不十分满意。我科从2006年2月-2007年4月间收治符合胸腔闭式引流条件的单纯性气胸患者36例,外伤性血气胸10例,脓胸2例,均采用国产一次性16Fr双腔气囊导尿管置入胸膜腔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黄鑫  王波 《西南军医》2010,12(6):1110-1111
目的 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将6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术,B组(33例)采用传统的胸腔穿刺抽液术,术后均向胸腔内灌注顺铂和力尔凡.结果 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68.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x2=4.043,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5.106,P〈0.05).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胸腔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能有效控制胸水,且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及气胸为临床常见疾病,治疗上除了控制原发病外配合行胸腔、心包腔穿刺抽液或胸腔穿刺抽气及胸腔、心包腔闭式引流可迅速缓解症状。我们将2005年5月-2006年11月,通过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26例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及气胸的患者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与胸膜腔穿刺术治疗特重度烧伤并发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2年2月至2017年12月湘潭市中心医院烧伤创疡整形科收治的36例特重度烧伤并发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8例)与对照组(18例),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对照组患者采用胸膜腔穿刺术治疗胸腔积液,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改善持续时间、引流量及胸腔积液消退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呼吸困难改善持续时间为(6.00±0.56)d、引流量为(856.28±236.24)mL/d、胸腔积液消退时间为(6.50±0.32)d,对照组患者的呼吸困难改善持续时间为(1.50±0.24)d、引流量为(478.62±125.82)mL/d、胸腔积液消退时间为(10.50±0.31)d,两组患者呼吸困难改善持续时间、引流量及胸腔积液消退时间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特重度烧伤并发胸腔积液,不仅可避免反复多次胸膜腔穿刺,减少相应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促进胸腔积液消退,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胡菁  谢艳丽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0):1837-1838
目的:评价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自发性气胸闭式引流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1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胸腔穿刺抽气治疗,两组患者其余治疗方案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有效率、平均住院日。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日(9.5±2.34)d,对照组平均住院日为(14.3±1.68)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心静脉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简便、并发症少,气胸复张快,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住院经费减少,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闭式引流和常规胸腔穿刺引流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选择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200例,随机分为闭式引流组102例与胸腔穿刺引流组98例。两组均采用同一短程化疗方案。闭式引流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接延长管及负压引流袋,使胸腔积液自然流出,经超声检查证实积液消失后拔管;胸腔穿刺引流组采用常规穿刺方法,反复穿刺抽液,超声证实胸腔积液深度〈2.0cm时停止抽液。观察两组有效率,并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排液相关费用等情况。结果:闭式引流组总有效率86.3%,非常显著高于胸腔穿刺组的64.3%(P〈0.01)。闭式引流组胸膜肥厚粘连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非常显著低于胸腔穿刺组(P〈0.01);闭式引流组穿刺次数、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排液相关费用均显著或非常显著少(短)于胸腔穿刺组(P〈0.05,P〈0.01)。结论:闭式引流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优于常规胸腔穿刺引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4年6月收治的53例闭合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8例,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对照组25例行常规粗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治疗气胸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治疗效果相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7%,2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x2=0.114,P=0.736).结论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气胸,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全程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护理措施。结果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放置时间3-172 d,机械性静脉炎2例,经治疗好转;导管阻塞2例;导管脱出1例。结论操作者要熟练掌握操作技巧,术前做好置管患者的心理护理,置管后正确维护导管,加强出院指导,这样可以延长导管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