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席竹叶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4):116-117
目的探讨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应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对47例患儿分成两组,1999年9月~2001年12月为对照组,2002年1月~2003年12月为观察组.对照组用氨茶碱,观察组在用氨茶碱的基础上加有纳洛酮,比较两组间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时间、次数、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血PaO2和血PaCO2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呼吸次数为1.6±O.8次/d与对照组3.2±1.6次/d,P<0.01;呼吸暂停时间为19.5±2.4秒与22.8±2.5秒,P<0.01;呼吸暂停时SPO2下降[(80±8.5)%与(74±6.27)]及心率下降程度125±8.5次/min与110±6.17次/min,均明显减少,P<0.01;PaO2(6.70±6.72与6.29±O.62)与PaCO2(4.91±1.35与5.97±1.87),P<O.05.结论纳洛酮与氨茶碱同时应用,治疗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作用值得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纳洛酮加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为原发性呼吸暂停的8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均应用氨茶碱治疗呼吸暂停,观察组加用纳洛酮,首次按0.1mg/kg静脉注入,继以0.03~0.05mg/(kg.h)速度静脉注射,连用3d。比较两组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时间和发生次数,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等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呼吸暂停次数,时间均明显减少和缩短,p<0.01;SpO2及心率均下降程度明显减轻,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络酮加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林艳 《现代医院》2007,7(5):30-31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小剂量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方法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两组均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加用纳洛酮和氨茶碱,纳洛酮的剂量为首次0.05~0.10mg/kg静注,然后0.03~0.05mg/(kg.h)静滴,间隔12h加用氨茶碱,每次2mg/kg;对照组加用氨茶碱。两组均用药至呼吸暂停消失。结果治疗组日平均发生呼吸暂停次数减少(p<0.01),呼吸暂停的消失时间、氨茶碱使用时间缩短(p<0.01),发生呼吸暂停时心率、SpO2下降程度减轻(p<0.01)。结论纳洛酮联用小剂量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纳洛酮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2005年5月收治呼吸暂停早产儿54例作为观察组,1998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该病患儿48例作为对照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用氨茶碱,首次负荷量5mg/kg,12h后予维持量5mg/kg.d,分2次静脉滴注.观察组加用纳洛酮,每次0.1mg/kg静脉注射,每8h1次.观察两组间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时间、发作的次数、心率、氧饱和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6%,对照组总有效率70.8%,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两组均应用氨茶碱治疗呼吸暂停,观察组加用纳洛酮。每次0.1mg/kg静脉注射,继之0.1mg/kg静脉滴注,连用3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76%(χ2=6.38,P<0.01)。结论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符合诊断标准的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以纳洛酮注射液0.1 mg/(kg·次),稀释后静脉滴注,12 h 1次;氨茶碱注射液2mg/(kg·次),稀释后静脉滴注,12 h 1次;对照组仅予以氨茶碱注射液,用药方法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33%、98.33%,对照组分别为41.67%、73.33%.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明显,且安全,优于单纯使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将60例生后发生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均应用氨茶碱治疗呼吸暂停,始按5mg/(kg·次)静滴,继按2.5mg/kg12h 1次维持,治疗组加用纳洛酮0.1mg/(kg·次)8h 1次静滴,观察两组治疗呼吸暂停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显著,适合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刘艳 《现代保健》2011,(3):63-64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 将使用氨茶碱后仍出现呼吸暂停的早产儿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用纳洛酮,对照组不用,比较两组间呼吸暂停的发作的次数、心率、血氧饱和度.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7%,对照组有效率为75%,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纳洛酮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治疗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杨翠芬  牛玉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9):4223-4224
目的:观察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应用纳洛酮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0例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应用氨茶碱注射液,同时观察组加用纳洛酮注射液,静脉推注每次0.1mg/kg,每隔8h给药1次。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P<0.05),且两组均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应用纳洛酮治疗可提高疗效,效果优于单用氨茶碱,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络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儿均在首次发生呼吸暂停后予以氨茶碱治疗,用至呼吸暂停终止发作后48h,并随机分为纳洛酮大剂量治疗组和小剂量治疗组。结果与小剂量治疗组比较,大剂量组日平均发生呼吸暂停次数减少(P<0.01),暂停持续时间、消失时间、氨茶碱使用时间缩短(P<0.01),发生呼吸暂停时心率、SpO2下降程度减轻(P<0.01)。大剂量治疗组总有效率95.0%,而小剂量组总有效率为72.5%,大剂量治疗组优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应用较大剂量纳络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较小剂量更为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以纳洛酮注射液0.1mg/(kg·次),稀释后静脉滴注,12h 1次;氨茶碱注射液2mg/(kg·次),稀释后静脉滴注,12h 1次;对照组仅予以氨茶碱注射液,用药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33%、98、33%,对照组分别为41.67%、73.33%。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明显,且安全,优于单纯使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将76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分为治疗组及观察组,治疗组予纳洛酮每次0.1mgkg,每8h1次静注;对照组予氨茶碱,首剂5mgkg,12h后每次2mgkg,每12h1次静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1.5%,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显效率37.8%,总有效率70.3%,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较氨茶碱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氨茶碱和纳洛酮联合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6例,均用氨茶碱(3 mg/kg·次Q12 h)治疗,观察组加用纳洛酮(0.1 mg/kg·次Q12 h),两组均是微量泵2 h内滴完,连用4天。比较两组48 h内和48~72 h呼吸暂停的次数和时间差异。结果:观察组48 h内显效48例(72.7%),48~72 h内有效16例(24.2%),总有效率97%;对照组48 h内显效30例(46.9%),48~72 h内有效17例(26.6%),总有效率73%。观察组在48 h内显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7.59,P<0.01),两组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性(χ2=11.6,P<0.01)。结论:氨茶碱和纳洛酮联合应用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呼吸暂停疗效高于单用氨茶碱患儿。  相似文献   

14.
赵素霞 《药物与人》2014,(5):135-135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AOP)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儿科2009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在抗感染支持及对症治疗基础上使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呼吸暂停,首次负荷量5mg/kg静注,12小时后给予维持量2mg/kg,每12小时给药1次稀释后静注;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注射液,首次负荷是为0.1mg/kg静注,1小时后按0.01mg/(kg·小时),经微泵持续静注,每日总量不超过0.4mg/kg。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结论:纳洛酮氨茶碱联合应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15.
王菊萍  许振林 《职业与健康》2009,25(23):2643-2644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给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76.1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苏颖 《现代保健》2010,(18):31-32
目的观察氨茶碱和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1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在应用氨茶碱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对照组15例,单用氨茶碱。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和73.3%(P〈0.01)。结论氨茶碱和纳洛酮联合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比单用氨茶碱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4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氨茶碱治疗,用法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和6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呼吸暂停比单用氨荣碱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氨茶碱,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效果。方法:将80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入院后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而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后72 h内呼吸暂停的发生次数。结果:观察组24、48及72 h呼吸暂停平均发生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氨茶碱相比,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起效更快、效果更好,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2002年10月~2006年10月于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72例,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均常规应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呼吸暂停,首次负荷量5mg/kg,12h后给予维持量2.5mg/kg,每12h给药一次,稀释后静滴;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注射液,首次负荷量0.1mg/kg静脉注射,随后按0.03~0.05mg/(kg.h)的速度经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滴注4~6h,每天总量不超过0.4mg/kg。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8.4%和94.7%,对照组分别为44.1%和73.5%。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32,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24,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