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8—2010年南京地区抗真菌药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对南京地区31家入网医院的抗真菌药数据进行汇总并排序分析。结果:3年来,南京地区抗真菌药用药总金额逐年增加,三唑类代表药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稳居用药金额排序前3位。抗真菌药市场以进口药为主。抗深部真菌药中三唑类的氟康唑和伊曲康唑,以及抗浅部真菌药中的特比萘芬和制霉菌素居DDDs排序前列。结论:2008—2010年南京地区抗真菌药用药金额呈增长趋势,临床疗效和是否为医保药品影响该类药物使用率。  相似文献   

2.
氟康唑(fluconazole)是一种三唑类抗真菌新药,1980年由美国Pfizer公司合成研制。代号为UK—49858。一、药理作用抗真菌谱及其活性氟康唑为广谱抗真菌药物。在体外和体內研究证明,本药对白色念珠菌、烟曲霉菌、新型隐球菌、粗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皮炎芽生菌、粗巴西芽生菌及毛癣菌等真菌有杀灭作用。体外试验证明,氟康唑对白色念珠菌、新型  相似文献   

3.
氟康唑为三唑类抗真菌药,由于该药抗真菌谱广,抗菌效力强,对表皮真菌作用比酮康唑强5~10倍[1].我们根据临床需要配制了氟康唑凝胶,处方对表皮真菌病的患者最为适用.该制剂制备方法简便,质量控制可靠准确.经稳定性试验证明该制剂性质稳定.本实验对该剂型进行研究,为今后的生产提供依据.现将其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伏立康唑(Voriconazole)伏立康唑是一种新型的三唑类抗真菌药,于2002年在美国上市,伏立康唑的作用机制与其他三唑类药物相同。它可以口服也可静脉给药,抗菌谱较氟康唑更广,与伊曲康唑相似。【抗菌谱】本品是广谱抗真菌药,对致病性念珠菌的作用与氟康唑相当,对非白色念珠菌(如克鲁念珠菌、脱毛念珠菌)的作用稍弱;对耐氟康唑的白色念珠菌也有体外抗菌活性;对新生隐球菌的作用与伊曲康唑相似,但强于氟康唑。氟康唑对曲霉属真菌无效,而本品对广泛的曲霉属真菌具有优异的作用。较两性霉素B为强,与伊曲康唑相似;且对耐伊曲康唑和耐两性霉素B的曲…  相似文献   

5.
氟康唑为新一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该药为水溶性,口服吸收好,不受食物及pH影响。口服后的血药浓度可达静脉给药的90%。该药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低,在各种体液中,如脑脊液、痰、汗液、唾液等均有较高浓度,半衰期可达30小时,80%以原形自尿中排出。该药可选择性作用于真菌细胞膜p450酶,干扰麦角固醇的合成,  相似文献   

6.
氟康唑抗真菌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恶性肿瘤、血液病等患者生存期得到了延长,但伴随着免疫抑制剂、抗生素、激素等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抗真菌药物也有很大发展.氟康唑是一种近年来用于临床的三唑抗真菌药,能有效地抑制真菌麦角固醇的合成,使细胞色素P450的激活和合成酶的功能丧失,是临床抗真菌治疗中经常使用的药物[1].本文就我院2000年1月~2002年4月使用氟康唑胶囊的96例患者跟踪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氟康唑是三唑类第3代抗真菌药,对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具有高度特异性,能强力而特异地抑制真菌细胞膜的麦角甾醇的合成,使真菌细胞膜缺损,通透性增加,从而抑制真菌生长或使真菌死亡。目前有文献报道氟康唑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真菌感染时有不良反应发生,本例报道静滴氟康唑致严重肝功能损害1例。  相似文献   

8.
氟康唑是一种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药。他们于2001年12月至2002年4月期间对该药治疗皮肤真菌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系门诊病人。本组病例3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38.5a(19-65a)平均病期4mol4d(7d-2a)。症状典型,体股癣、手足癣均真菌镜检阳性。4WK内未口服过抗真菌药,2WK 内未外用抗真菌药物。孕妇及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对咪唑类抗真菌药物过敏者不能人选。用药方法所有病例每周口服氟康唑胶囊(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三维康)150mg,疗程为3WK。观察方法用药前,用药中及停药1WK 后对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分记录。0=无、1=轻、2=中、3=重。在治疗前及  相似文献   

9.
周捷  余江平 《中国药房》2008,19(14):1081-1082
目的:了解我院真菌感染的特点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真菌,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到种,药敏试验采用Rosco抗真菌药敏纸片扩散法及NCCLSM27-A肉汤稀释法。结果:519株真菌全为酵母菌属,白色念珠菌占70.3%。制霉菌素敏感性最好,其次为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敏感性不理想。结论:当前临床常用抗真菌药耐药菌株明显增多,进行真菌药敏监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氟康唑单剂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2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生育期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大约30%~50%的妇女一生中曾有念珠菌的感染。氟康唑是新型三唑类广谱口服抗真菌药,能特异、有效地抑制真菌的甾醇合成。口服该药吸收良好,1~2小时后,一般血药浓度可达高峰值,血浆消除半衰期约为30小时。血药浓度与剂量成正比。本文通过236例念珠菌性阴道炎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12—2014年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2014年南京地区34家医院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数据,对抗真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4年南京地区34家医院抗真菌药物的总销售金额及构成比逐年上升。深部抗真菌药的用药金额远大于浅部抗真菌药,其中三唑类用药金额最大,其次是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金额排序中三唑类药物排在前列,伏立康唑和氟康唑稳居第1、2位。浅表抗真菌药以特比萘芬为主,销售金额逐年下降。抗真菌药的DDDs排序中,深部抗真菌药中三唑类伊曲康唑排在前列,浅部抗真菌药克霉唑、硝呋太尔制霉素排名也居于前列。结论南京地区医院2012—2014年抗真菌药物的用药金额呈增长趋势,应加强对抗真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评价工作,从而促进抗真菌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2.
赵保荣 《河北医药》1996,18(3):175-175
氟康唑的临床应用050041河北省胸科医院药械科赵保荣氟康唑为新型的三唑类抗真菌药。能有效的抑制真菌的甾醇合成,口服及静脉对各种动物真菌感染、新型稳球菌感染及毛癣菌感染均有效。在免疫缺损的病人尽管用抗真菌药复发也是常见的,在艾滋病人中需要口服此药用为...  相似文献   

13.
抗真菌新药——氟康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多年来,两性霉素B一直是全身性真菌感染治疗唯一有效的广谱抗真菌药,但两性霉素B必须静注,并有严重的毒副作用及难于透过血脑屏障等不足,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七十年代后期,酮康唑成为最重要的口服有效的咪唑类抗真菌药。该药口服生物利用度差,治疗中常伴有严重的肝脏毒性,临床应用须慎重。新近上市的唑类药物——氟康唑(Fluconazole,简称Flu)抗真菌谱广,不良反应少,既可口服又可静注,且育良好的药动学特性,是一个极有前途的抗真菌药。药效学体外抗真菌活性在体外试验中,Flu的最小抑制浓度(MIC_s)远高于所估计的作为一个有效的抗真菌药物的MIC_s。Flu的体外试验条件受诸多因素包括培养基的组成、pH、真菌接种量、温度及培养时间等的影响。在普通培养基  相似文献   

14.
氟康唑为三唑类第三代抗真菌药,具有较好的药物动力学特性。既能口服,又能静滴,在临床应用上特别适用于治疗念珠菌病和由各种真菌引起的脑膜炎。其毒副作用的发生率较低,是很有前途的抗真菌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讨论某院抗真菌药使用的合理性,为临床安全有效地使用抗真菌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某院2009年住院患者抗真菌药用药信息。结果:2009年某院住院患者抗真菌药DDDs排名前3名分别为:氟康唑、制霉菌素和伊曲康唑;使用金额排名前3名分别为:氟康唑、米卡芬净及卡泊芬净;更换一种抗真菌药进行治疗的患者数为176人,在全部患者中占13.4%。结论:应进一步强化用药指征的意识,提高标本送检率,同时改善某些抗真菌用药不合理更换的现象,以避免耐药性发生,从而更好更长远地体现抗真菌药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氟康唑片的体内外抗真菌药效学研究。方法 运用琼脂稀释法抑制实验,对氟康唑片进行体外抗真菌药效学研究:以测定最小致死量(MLD)以及ED50考察氟康唑片体内对小鼠感染白色念珠菌和新型菌的保护作用 结果 氟康唑片对体外常见7属12种致病真菌的MIC范围在0.8~50mg/L之间:氟康唑片对念珠菌和酵母菌的5种致病菌的MIC范围在0.8~12.5mg/L;氟康唑片延长白色念珠菌及新型阴球菌感染小鼠的生存时间,ED50分别为1.06、2.18m/kg 结论 氟康唑片与市售氟康唑胶囊无论体内和体外其抗真菌作用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7.
氟康唑制剂的开发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建平 《中国药师》2001,4(6):462-463
氟康唑为氟代三唑类抗真菌药,它既可口服又可静注,具有易溶于水、口服吸收完全、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毒性小的特点,是目前应用较广、疗效最佳的抗真菌药,现已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其制剂的研究发展很快,本文就近年来氟康唑制剂的开发及应用作一概述。1注射剂 氟康唑能强力而特异地抑制真菌的甾醇合成,  相似文献   

18.
《抗感染药学》2016,(6):1360-1361
目的:比较伏立康唑与氟康唑对真菌性肺炎患者抗真菌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真菌性肺炎患者74例,按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患者给予氟康唑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伏立康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患者为78.38%(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伏立康唑用于治疗真菌性肺炎患者的抗真菌作用优于氟康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院内临床念珠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治疗真菌的正确的依据。方法念珠菌用ATB真菌药敏条进行药敏试验。对5种抗真菌药的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结果念珠菌对所试验的5种抗真菌药物中的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和氟康唑,抗菌效果最好。其耐药性分别是1.4%,1.9%和10.34%,其次为伊曲康唑,其耐药率为11.03%,酮康唑为50.0%。结论目前深部真菌感染对抗真菌药物耐药率有不同程度增加。体外抗真菌活性以两性霉素B及5-氟胞嘧啶最强,是目前治疗念珠菌感染首选药物。氟康唑对白色念珠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可作治疗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呼吸道真菌感染和药敏测试情况。方法收集患者标本850株对其检出的240株真菌选用常用6种真菌药敏感测试。结果通过痰液涂片及分离培养,白色念珠菌为主要致病菌,对6种抗真菌药均敏感,只有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结论临床应重视对真菌感染的分离鉴定和药敏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