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肾移植是治疗中末期肾脏疾病的有效方法,但肾移植术后排异及各种并发症常导致移植肾功能障碍。及时准确诊断移植肾有无排异是临床极为关注的问题。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是用来判定移植肾有无排斥反应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本文对88例移植肾患者均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排异反应(AR)是肾移植术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其病理改变可引起移植肾血流灌注的变化,此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超声是监测肾移植术后AR的重要方法,可提供移植肾解剖、血流等信息,其中超声造影在评价移植肾微循环灌注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望使移植肾AR的检测从定性、半定量水平发展到定量水平,提高超声检查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核素肾动态显像半定量分析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危及移植肾的存活 ,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很大。排异反应是同种肾移植术后导致肾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 ,而且早期排异的发生与一年后移植肾的存活率有密切联系。我们就 2 2例移植肾99m Tc DTPA肾动态显像半定量参数分析 ,评价在监测移植肾排异反应中的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肾移植术后病人 2 2例 ,男 14例 ,女 8例 ,年龄分布为 2 4~ 47岁 (平均 31.5岁 ) ,均为同种尸体肾移植患者。受检者无需特殊准备 ,取仰卧位 ,探头视野包括腹主动脉、移植肾和膀胱。“弹丸”静脉注射 99m Tc DT…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术后长期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使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加之移植患者特殊体质,可发生多种并发症.肾移植术后的各种并发症已成为移植肾失功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中感染、排异反应、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并发症[1,2].现将肾移植术后并发症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移植肾是目前治疗肾衰竭的有效方法,移植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排异反应。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术后监测肾移植排异反应最重要、最常用的手段之一[1]。本组对56例移植肾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1998年5月至2003年6月经彩超动态观察56例肾移植患者,其中男45例,女11例,年龄22~5l岁,平均36.5岁。彩超动态观察时间为术后12h~2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彩超动态观察,分析移植肾血管阻力指数增高的临床原因。方法对66例肾移植患者从术后12 h~2年行彩超动态观察,并将超声表现与临床资料相对比,分析超声对移植肾的监测价值。结果 66例肾移植患者中,48例肾功能正常,未发生排异反应。18例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升高(RI>0.75),其中超急性排异1例,急性排异8例,急性肾小管坏死4例,环孢素中毒2例,肾周积液1例,肾积水2例。结论移植肾阻力指数升高是一种异常表现,其变化早于血肌酐和临床症状的变化,但它是一种非特异性表现,对移植肾排异反应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对移植肾的监测价值。方法55例肾移植患者术后3~30d内行彩超检查,并将超声表现与临床资料相对比,分析超声对移植肾的监测价值。结果55例移植肾依其超声诊断分为四组:移植肾正常组、移植肾排异组、尿路梗阻组及肾周积液组,超声诊断与最终的临床诊断结果相一致。移植肾排异组,主肾动脉阻力指数增高,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肾周积液组,主肾动脉RI略高,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彩超可提供移植肾形态、内部结构及血流分布、频谱形态等方面信息,是移植肾监测的有价值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影像检查在肾移植术后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肾功能衰竭的最佳方法,而移植肾术后的并发症常导致移植肾功能损害乃至功能丧失。应用现今常用影像检查技术监测移植肾,对于肾移植术后早期发现并发症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肾移植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肾移植近期存活率较高,但远期疗效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慢性排异反应引起进行性肾功能减退甚至丧失,笔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一组肾移植术后6个月以上的患者,并结合其他检查及临床诊断,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移植肾慢性排异反应的监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B超测量移植肾体积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B超测量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119例肾体积作了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和肾活检术资料把移植肾分为:正常组、肾盂积水组、慢性排异组、急性排异组、肾周积液组和急性肾小管坏死组。发现移植肾各并发症组的肾体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大,与正常组比较,除急性肾小管坏死组外,其余各组差异比较显著(P值<0.01和P值<0.05),结合临床其它资料对移植肾术后肾体积不同程度增大的临床意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