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晴清  林培政 《微创医学》2004,23(2):191-192
脾胃在温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脾胃功能正常与否影响着温病的发生与发展.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运化水谷精微,上输于肺,荣养全身.  相似文献   

2.
在温病发展过程中,化燥伤阴贯穿始终,并直接影响到疾病的发展、转归、预后.津液固存对温病的治疗和预后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保护阴津是温病治疗之关键.温病发展的阶段不同,伤津情况不同,养阴保津的方法也各有所异.临床共有保肺胃之津、勿过汗伤津、清热保津、急下存阴、壮水增液、增水行舟、以及保津配合现代医学的补液疗法等7种保护阴津...  相似文献   

3.
浅谈脾胃在温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晴清  林培政 《医学文选》2004,23(2):191-192
脾胃在温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脾胃功能正常与否影响着温病的发生与发展。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运化水谷精微,上输于肺,荣养全身。正气在温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是邪正相争矛盾的主要方面。《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是温病是否发生的决定因素,若正气虚弱,抵抗  相似文献   

4.
丁甘仁小儿温病急症治验浅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丁甘仁医案》中小儿温病急症治验的探析,认为丁氏对小儿温热之邪,善于清疏透泄;温热变证,善用清温挽危;肺胃蕴实,善取涤痰导滞。将温病与伤寒融汇贯通,在近代温病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赵文兰 《中国医刊》1999,34(9):49-50
赵绍琴教授从医从教 60余年 ,积累了丰富的治疗温病、湿温病的临床经验 ,现将其主要临床理论选介如下。1 病邪在表切忌寒凉滋腻湿病初起 ,邪在肺卫 ,病轻邪浅 ,只宜辛凉清解 ,宣郁清热 ,开达肺卫郁闭。郁开热清 ,肺恢复其宣降功能 ,津液得以布散 ,自然微汗出而愈 ,此即“在卫汗之”之意。赵教授认为“在卫的辛凉清解” ,绝不是发汗解表 ,温病忌汗。必须区别于伤寒。并举吴鞠通《温病条辨》中辛凉轻剂、辛凉平剂、辛凉重剂为例 ,即无辛凉解表之说 ,亦无解表之意。赵教授说 :“温病卫分证 ,属肺经郁热证 ,火郁当发之。”与治火热证不同 ,治疗…  相似文献   

6.
叶天士温病清肺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探讨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的温病清肺方法。肺经蕴热,大法清肺,是为温病治肺主法。据兼证不同,又有清肺泄热、清热宣肺、清热化痰和清肺和络之异。笔者认为温病肺系病理特点肺热而气郁;叶氏用药特点微苦、微辛、微寒;治疗特点轻以去实;作用关键是使气机的壅滞得以疏通。  相似文献   

7.
清吴鞠通所著之《温病条辨》[1],创立了以三焦为纲辨治温病的理论体系,提出了"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的温病的传变规律,概括了上焦温病、中焦温病、下焦温病的多种基本证候类型,创制了银翘散、桑菊饮、清营汤、清宫汤、加减复脉汤、大小定风珠等多首治温病  相似文献   

8.
温病病因学是研究温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的学说。了解温病发生的原因和发病的条件,就可以设法消除这些原因和条件,进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各种温病。一、邪正关系对温病发生的影响祖国医学认为任何温病的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和条件,是由人体正气和致病邪气两个方面斗争的结果所决定的。病邪可以使人发生温病,这是温病发病的外介因素。如风温犯人,最初表现肺卫症状,若治之不当,最易逆传心胞,出现神昏、痉厥、或耗损  相似文献   

9.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初起多见表证,温病学称为卫分证。临床以发热与恶寒并见为基本特征,与“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是一致的。因感邪与患者体质各不相同,证候表现便有差异。一、风温初起,咳嗽明显,陈平伯《外感温病篇》首条提纲中列为必有之证,显示肺失宣降。此时,“肺”是病变的重心,可将  相似文献   

10.
温病是中医对急性发热性疾病的总称,大多属于传染性、感染性的发热性疾患.温病学说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代以前的医学家对温病的认识虽多有记述,但因局限于伤寒六经分证,对瘟热时疫的诊治往往不能切中病情.清代(1746年)叶天士的《温热论》以"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相似文献   

11.
温病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属于中医温病范畴,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可以在温病理论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寻找有效方药。温病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积累了不少防治传染病、流行病的宝贵临床经验,可在非典型肺炎的防治中发挥很好的作用。非典型肺炎从临床表现来看,其反应和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基本一致,但要注意气分证的表现和治疗,这是病情控制的关键;从治疗上看,温病的治法也同样适用于非典型肺炎,在透邪的同时,要注意扶正,同时根据药随证变的原则,要及时加减用药;从预防角度来看,温病的消毒隔离很重要,在病变后期应注意饮食调护和药物调养,以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和防止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运用温病理论治疗上海市 8例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 ,认为SARS属中医温病范畴 ,病因以疫毒时邪为主 ,流通渠道为分邪与透邪 ,用药不可过于寒凉 ,甘寒之中配入咸寒 ,以及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吴门医家尤在泾为伤寒名家,对温病亦颇有建树。尤氏清伤寒与温病之源,辨伤寒与温病之异,提出正名识病的重要性,对温病学中温病、风温、瘟疫、湿温、温毒、温疟的疾病名称作出解释,把温病分为新感温病、伏邪温病、温病夹湿及瘟疫。治风温主以辛凉解散、理肺之法,治温毒主以清散透邪法,治伏温主以清热养阴透邪法,治湿温主以分消湿热法。论治瘟疫以病位为核心,根据疫邪所处病位不同,选择不同的治法与方药,列出治瘟疫五大法,建立了治疗瘟疫的理论框架,体现了因势利导治疗瘟疫的思想。尤在泾较早提出六经统寒温,试图用六经辨证体系来统摄伤寒、温病等一切外感病,为寒温合论的先驱者,其对温病的发挥对后世医家产生深远影响,今归纳其要,探析其理,为温病的诊治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4.
温病卫分证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病卫分证乃是以肺系为病变重心的温热表证,是肺及卫表的热证。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治疗急症工作的开展,对外感热病的研究日益深入,对温病卫分证的研究较为活跃。现将近10余年来国内学术期刊所登载论文对卫分证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卫前病变的提出 乔富渠首先提出了“卫前正”的概念。指出“卫前证”系外感热病在典型的卫分证出现之前,病人的一些病证,包括全身症状如疲乏无力、全身违和、肌肉关节疼痛、食欲减退及各系统的相关症状。如喷嚏、咳嗽、咽痛;纳呆、腹胀、呕恶;皮肤搔痒、荨麻疹等。马健提出了“温病先兆症”的概念。认为温病发生以后,其反映病机特点的症状及体征并非立即显现于外,而是随时间的增长同步增多。在某一证的初起,仅有少数临床表现,尚不足以构成证,但这些表现却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该证的信息,称其为“温病先兆症”。温病先兆症当包括卫分先兆症、气分先兆症、营分先兆症及血分先兆症。  相似文献   

15.
温病纵谈     
一、温病的概念温病是感受四时不同温热病毒所引起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温病学说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通天论》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其次见于《伤寒论》,如《太阳篇》第六条指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到了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三大温病家,在《内经》、《伤寒论》温病学说的基础上,发展了温病辨证  相似文献   

16.
关于气分肺胃肠经与阳明病;肺的病变在伤寒,多属于表证,但以结胸证痰热水内结者与温病温热温的温热壅肺,痰热结胸相同,唯有热郁胸膈,均采用栀子豉汤治疗,湿热在肺之哕,咽痛,喘促,分别采用宣痹汤,银翘马勃散,千金苇茎加杏仁滑石汤治疗:胃经之表现,伤寒温病均用白虎汤,竹叶石羔汤 白虎加入  相似文献   

17.
明末袁班《证治心传》中“治病必审四时用药说”和“温热瘟疫辨”篇蕴含丰富的温病学术思想。袁氏认为温病病因为人体感受天地戾气,温病异于瘟疫;感邪途径为目(口)鼻吸入,首先侵犯上焦肺卫;传变有逆传、顺传之候,久延失治则转入营分;宜大剂使用攻下方法治疗,并应时时注意舌脉变化。这种关于四时温病病因特点以及治法和用药的学术思想,是四时温病学派的先声。  相似文献   

18.
温病热变最速,用药尤关重要。热在皮毛肌肉,未入胃府化燥,固当辛凉透汗,若热邪内传,汗不外出,内则口燥而渴,舌苔干黄灰滞,若妄用辛温发散,可致津液干枯,而发厥成痉。误用苦寒清火,化燥伤阴,则热闭神昏。误用消导攻下,则痰食阻结,而成动风厥逆之证。惟宜用泻热存津药物,救其津液,外证可得汗而邪有出路,内得清润而病情缓解,这就是吴鞠通所谓:“温病忌汗(指辛温发汗),汗之不唯不解,反生他患。”“只许辛凉解肌,辛温义不可用”。义有“温病小便不利,淡渗不可与  相似文献   

19.
自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等温病学说问世,标志温病学派的系统形成。温病学派形成之前,基本上沿用仲景伤寒体系的法则治疗温病,温病学派形成之后,在温病的治疗上,提出了一个有争论的原则问题。即仲景伤寒包不包括温病?伤寒治法能不能治疗温  相似文献   

20.
温病质难     
温病源流:温病一名,首先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民疠温病”,“温病乃作”的记载。温病又名热病,《素问·热论》曰:“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