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介入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对12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介入置管溶栓治疗病人的护理,包括术前饮食指导、保护患肢、术前准备等;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留置导管护理、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等。[结果]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和及时认真的专科护理,症状改善或治愈107例,术后缺血加重或行截肢手术11例,术后6个月发生再闭塞3例。[结论]通过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介入置管溶栓治疗,并做好患肢保护、术后留置导管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2月~2010年3月13例经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护理。结果经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后本组13例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可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崔宇 《全科护理》2014,(31):2904-2905
[目的]观察经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病人的疗效,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将36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病人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采用经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病人血管功能优于治疗前,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发生并发症2例(5.56%)。[结论]经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病人可改善病人血管功能、减轻病人疼痛。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05-106
研究置管溶栓联合多种腔内介入微创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收治的下肢ASO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介入组和联合组各50例。介入组采取多种腔内介入微创技术治疗,联合组采取置管溶栓联合多种腔内介入微创技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1)联合组较之介入组血管开通率更高(P0.05);(2)联合组较之介入组支架置入率、截肢率更低(P0.05);(3)干预前两组足部皮温、足趾SO_2、ABI相似(P0.05);干预后两组足部皮温、足趾SO_2、ABI均显著改善,跟术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置管溶栓联合多种腔内介入微创技术在下肢ASO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血管开通,降低截肢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70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7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介入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患肢护理、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肢血运,积极做好抗凝治疗护理。结果:本组术后治疗效果满意,下肢动脉缺血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刘永娥  杨娇弟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7):2777-2779
目的:探讨血管球囊扩张术、动脉溶栓、血管内支架置入等综合介入技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对16例手术患者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中及术后严密监测血压,并加强对出血、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的观察。结果:16例手术均成功,术后缺血和疼痛相关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综合介入技术有效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病人的疗效,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将36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病人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采用经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病人血管功能优于治疗前,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发生并发症2例(5.56%)。[结论]经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病人可改善病人血管功能、减轻病人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临床护理。方法对1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手术患者做好术前、术中、术后观察与护理。结果 14例患者下肢动脉闭塞段开通,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1例出现皮下淤血,2例效果不明显。结论手术前后护理观察及术中配合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手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置管溶栓联合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术期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2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围术期的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焦虑与抑郁情绪、疼痛程度,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2.5±0.7)显著低于对照组(4.7±1.1),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54.6±3.2)分、SAS评分(53.5±4.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准备工作的完善,术中的有效护理及术后对病情保持密切监测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置管溶栓联合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总结2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急性期蓝趾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本组22例蓝趾综合征患者,分为保守治疗14例以及介入手术治疗8例,2种治疗方式护理要点包括:保守治疗做好专科体检,足部护理以及疼痛护理;介入手术治疗重点加强术后病情观察,卧位护理,溶栓用药的观察与护理。经抗凝、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综合介入治疗,辅以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22例患者中18例治愈,表现为症状消失,足背动脉搏动,下肢功能恢复正常;4例改善,表现为症状消失,足背动脉搏动减弱,遗留间歇性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经验,整体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对我院32例2013-06—2014-06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用介入治疗前后的护理工作进行回顾与总结。结果本组3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介入治疗,通过术前术后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减轻患者痛苦,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不良并发症。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通过介入治疗和全程、连续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质量及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22例人工血管及大隐静脉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护理经验,护理方法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前常规护理、术后切口的护理、术肢的血液循环监测与护理、体位治疗指导、术后康复护理,认为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有着积极的作用,针对患者疾病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及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张文静 《天津护理》2007,15(4):246-247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由腹主动脉末端至下肢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硬化管腔不同程度狭窄、闭塞而造成肢体急慢性缺血的综合征。主要侵犯的是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股动脉等大中型动脉。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难治性溃疡下肢缺血、坏死等。临床上,根本治愈动脉硬化尚难以实现,外科实施动脉重建是当今治疗该类疾病的主要措施。现就动脉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措施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总结介入置管溶栓配合中医药辅助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经验,在护理上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中医药,对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消除介入治疗后的残留血栓、促进侧枝循环建立、防止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溶栓护理方法。方法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与心理护理;溶栓术后严密观察置管部位,保持肝动脉导管通畅,准确执行溶栓与抗凝治疗方案,预防潜在出血并发症;注意观察溶栓的效果,做好康复指导及拔管后的处理。结果 5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由于诊断及时,通过肝动脉介入置管溶栓术和有效的护理,肝动脉再通,痊愈出院。结论通过肝动脉置管进行持续的小剂量溶栓治疗安全、有效,介入溶栓术可以作为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的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辨证分型、证病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对21例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糖尿病足并拟行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并于治疗前后均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证候积分及治疗疗效。结果: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介入指征,辨证均为气血两虚型,治疗后证候积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显效6例,有效15例,有效率为100%。结论: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糖尿病足患者,临床辨证为气血两虚型时,应及早综合评估病情,尤其是是否具有介入指征,以争取时间及时施治,避免错过治疗时机,提高疗效,改善预后。介入术对气血两虚证有良效,为有效治疗该证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总结和探讨滤器保护下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包括分析本科2013年8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62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滤器保护下置管溶栓术前后发生的并发症及护理问题,逐渐完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并运用到护理实践中。结果,本组62例患者无一例发生肺栓塞及导管脱出、移位等情况;4例有出血并发症者均在早期被发现并得到及时处理;62例最后经下肢静脉造影均达到有效再通。认为术前细致的心理护理、合适的体位安置、肺栓塞预防措施的落实,术后确保置管位置的稳定、严密的并发症预防与观察、有效的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是确保滤器置入、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达到良好预期效果的护理关键点。  相似文献   

18.
张桂香  李云霄  王丽丽 《妇幼护理》2023,3(15):3667-3668
目的 分析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术后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10 月在我院 明确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 180 例,通过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90 例。选取的研究对象入院后都 行介入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功能恢复、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功能恢复情 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促进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应用脉管复康片的疗效。方法: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抗凝、抗血小板、降糖、降脂等对症治疗)及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脉管复康片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后患者的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发生率、血管踝臂指数(ABI,足背动脉的收缩压与肱动脉的收缩压之比)、截肢率。结果:脉管复康片明显降低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术后半年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发生率和截肢率,提高ABI。结论:脉管复康片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改善循环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是因下肢动脉壁硬化、内膜增厚或出现硬化斑块及血栓,导致动脉狭窄甚至闭塞的一组缺血性疾病。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经导管动脉溶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下肢闭塞性病变已普遍开展〔1〕。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下肢动脉疾病无创性检查的首选方法,既可确定动脉病变的狭窄程度及准确定位,又能对介入治疗术后血管再通情况等血流动力学信息提供帮助。笔者收集15例(18支病变血管)经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术前及术后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