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个体化音乐干预对ICU肺癌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个体化音乐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ICU期间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音乐干预;对所有入组患者均于转出ICU当日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进行睡眠质量评定.结果 观察组睡眠障碍发生率(42.1%)明显低于对照组(56.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在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及PSQI总分方面均有所改善(P<0.05);在入睡时间方面无改善(P>0.05).结论 个体化音乐干预可以改善肺癌患者术后ICU期间的睡眠质量,促进伤口的修复、预防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
石梅 《当代护士》2018,(2):60-6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睡眠质量与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与术后疼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入院时睡眠质量PSQI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1 d、术后24 h、术后36 h睡眠质量PSQ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8、16、24 h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疼痛控制干预联合音乐疗法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广州市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4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干预方案分为对照组(n=71)和观察组(n=72)。对照组行常规临床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疼痛控制干预联合音乐疗法,比较2组应用效果。结果:术后12 h、24 h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疼痛控制干预联合音乐疗法能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0月1日~2019年10月31日收治的21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接受泌尿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后疼痛程度[采用疼痛数字分值(NRS)评估法]、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及心理状态[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观察组术后4、12、24、48 h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疼痛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的模式应用于泌尿系结石患者中,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缓解患者心理负担,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术期综合护理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泌尿外科手术患者150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对比2组术前与术后24、48 h时的疼痛程度,干预前与干预后的睡眠质量,镇痛药物平均使用频次与每夜平均睡眠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24、48 h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干预后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镇痛药物平均使用频次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每夜平均睡眠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围术期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感,保障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模式疼痛护理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外科接受的8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将术后行常规护理的3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术后行多模式疼痛护理的4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与术后72h疼痛程度、睡眠质量。结果术后72h,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采用多模式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全方位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ICU)胸腹部手术病人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8例ICU胸腹部术后病人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全方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2h、24h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及镇痛泵药液剂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12h、24h观察组镇静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评分及总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给予ICU胸腹部手术病人全方位护理模式可降低病人术后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且具有较好的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混合痔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24 h,两组的VAS评分呈依次降低的趋势(P<0.05);观察组术后6、12、24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SCL-90各项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肛周脓肿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疼痛、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120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比较2组的术后疼痛[疼痛数字评分法(NRS)]与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观察组术后6 h、12 h、48 h及72 h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综合护理可显著肛周脓肿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患者肝区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2018年12月31日行TACE治疗的84例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生存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8、12、24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PSQI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GQOLI-74各项评分和总体评价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对TACE治疗肝癌患者肝区疼痛的效果良好,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连续护理对改善社区慢性癌痛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将74例慢性癌痛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3个月的疼痛管理社区连续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疼痛护理。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测量。结果癌痛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为(14.78±3.17)分,存在睡眠障碍。干预后干预组在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睡眠紊乱、日间功能紊乱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干预组自身前后对照结果显示,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紊乱、日间功能紊乱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均较干预前改善(P0.01或P0.05);对照组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和睡眠紊乱两个因子较干预前恶化(P0.05)。结论对社区癌痛患者进行社区疼痛管理的连续护理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出院或门诊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大于7的患者80例,按匹配对照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40例,在常规睡眠护理基础上实施联合认知行为、支持性干预和健康教育的综合护理干预即Cognitive Behavior Support Education干预(以下简称"CBSE干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前后均采用睡眠质量量表(PSQI)、睡眠个人信念与态度量表(DBAS)对两组患者进行睡眠状况测评。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PSQI得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睡眠信念与态度得分显著改善(P〈0.01)。结论 :CBSE干预可显著改善社区稳定期COPD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张燕  陈友燕  洪怡  郑红 《中国康复》2012,27(5):335-337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老年心衰(HF)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老年HF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加用心理疏导、认知疗法、加强社会和家庭支持系统、指导辅助睡眠等综合性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焦虑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结果:干预3周后,干预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1)。干预组PSQI总分及分项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评分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显著下降(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HF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个体化音乐干预联合耳穴贴压疗法对肺癌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耳穴组、音乐组、音乐联合耳穴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其余各组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音乐组给予个体化音乐干预,耳穴组给予耳穴贴压,音乐联合耳穴组给予个体化音乐联合耳穴贴压干预,对所有入组患者均于术前晚及出院前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睡眠质量评定。结果:4组患者术前晚PSQI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出院时PSQI各维度得分比较显示,音乐组、耳穴组、音乐联合耳穴组3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组、耳穴组与音乐联合耳穴组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音乐干预、耳穴贴压、音乐干预联合耳穴贴压均可改善肺癌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但音乐干预联合耳穴贴压疗法并不优于单独音乐干预或耳穴贴压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状况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94例呼吸内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7例患者予一般护理;干预组147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和自制睡眠质量影响因素量表调查患者睡眠质量和影响因素,并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结果294例患者中67.3%存在睡眠障碍;患者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得分分别为(9.17±2.54),(1.55±0.64),(1.43±0.68),(1.48±0.73)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5.563,-10.467,-7.856,-7.998;P<0.01);PSQI量表其他维度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显示,躯体不适为主要影响因素,占38.4%;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存在睡眠障碍。通过消除陌生感、创造舒适的睡眠条件和环境、维持正常的睡眠周期、满足患者的睡眠习惯、健康教育、药物辅助促进睡眠等护理干预措施,能减轻患者的睡眠障碍,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邓宝贵  全小明 《护理研究》2014,(4):1311-1313
[目的]观察局部加压冷疗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TKA)病人出血量、疼痛、肿胀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局部加压冷疗,对照组23例予术后常规护理,评价其术后24 h 内出血量,72 h 内疼痛、肿胀和睡眠质量。[结果]两组术后2 h、12 h、24 h 切口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和第3天睡眠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 h、24 h、48 h 和72 h疼痛、肿胀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加压冷疗能有效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出血量,改善疼痛、肿胀和睡眠质量,更有利于病人术后的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和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6月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运动引导想象训练组、音乐组和对照组。运动引导想象训练组在听音乐的基础上进行运动引导想象训练,音乐组实施音乐干预,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措施,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2周、干预后6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价3组患者睡眠质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干预后2周、6周,3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运动想象训练的干预效果优于音乐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缓解其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对高龄产妇睡眠质量及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12例高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同伴教育,时间8周。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r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PSQI和SA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PSQI和SAS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组内PSQI和SAS评分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明显优于干预前;两组患者干预后组间PSQI和SAS评分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同伴教育可以提高高龄产妇睡眠质量及改善产妇不良心理状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探讨音乐干预在不孕痘病人接受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过程中缓解病人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将200例不孕症病人随机分为音乐干预组和对照组,音乐干预组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过程中播放病人喜爱的音乐,对照组不播放音乐;测量并比较两组病人的血压、心率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用焦虑自测量表(SAS)评估焦虑程度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结果]音乐干预组病人的收缩压和心率均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干预组病人的SAS评分和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下降,且音乐干预组病人干预后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干预应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可有效缓解病人紧张、焦虑心理,分散病人对疼痛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脑卒中睡眠障碍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72例脑卒中睡眠障碍病人进行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护理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病人PSQI各因子评分和总评分下降(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脑卒中病人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