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王坤 《中外健康文摘》2009,6(26):122-122
胰岛素注射是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方法,在临床已广泛应用,多数患者需较长时间或终生使用.不同剂型的胰岛素有相应配置的胰岛素专用注射笔,从而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糖尿病患者或家人使用胰岛素注射笔时必须熟练掌握安装及注射技术,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在此对患者应用胰岛素笔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刘英 《包头医学》2014,38(3):175-17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正确使用测胰岛素注射笔的培训方法。方法 :回顾2011-2013年1月住院患者中,102例糖尿病并发眼底出血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注射笔的培训过程,回顾要点;培训过程指导五要素即样板、协同、观察、纠正、强化。结果:97例患者掌握了正确使用胰岛素注射笔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5例患者家属掌握。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注射笔自我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需掌握胰岛素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培训过程、指导技巧是保障患者掌握使用方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无针胰岛素注射器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6年3月—8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部需使用诺和锐30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胰岛素无针注射组(观察组)及传统胰岛素笔注射组(对照组)各20例,2组患者均予以诺和锐30降糖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血糖(空腹、餐后2 h)、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发生率、硬结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均优于对照组,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而硬结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针胰岛素注射方式不仅能减轻患者注射的痛苦,提高治疗依从性;而且胰岛素弥散进入体内,吸收快并且均匀,可避免硬结和局部并发症等问题,为需要长期进行胰岛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王娜  王惠丽  托芮 《新疆医学》2014,(10):129-131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紊乱的慢性全身性内分泌代谢病.胰岛素迄今已成为治疗糖尿病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一个国家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比例,体现了其糖尿病治疗水平.胰岛素注射工具已由过去传统的注射器改为卡式、笔式注射器.笔式胰岛素注射器(简称胰岛素笔)因使用方便、剂量准确、注射时疼痛较小、视窗较大等优点,被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人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对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60例住院期间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前后发放问卷调查.结果 教育干预后患者对胰岛素笔、胰岛素笔注射技术以及胰岛素笔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提高(P<0.01).结论 系统的健康教育对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提高相关知识水平,提高胰岛素治疗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技巧,从而提高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采用注射门冬胰岛素30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科学饮食、运动训练等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注射门冬胰岛素30的治疗方法.结果 采用注射门冬胰岛素30的治疗方法后,患者的餐前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 糖尿病患者采用注射门冬胰岛素30治疗后,经临床观察表明,该注射液具有显著的降糖效果,并且具有血糖达标迅速、发生低血糖的概率低、依从性好及安全可靠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糖尿病治疗中无针注射与有针注射胰岛素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应用无针注射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应用有针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检测胰岛素药代动力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清晨空腹血糖、早餐后2 h血糖、午餐后2 h血糖、晚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注射胰岛素达峰值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血药浓度峰值、曲线下面积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时,无针注射的降糖效果要优于有针注射,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何文静  郭莉萍 《中外医疗》2010,29(12):125-125
目的通过对家庭注射胰岛素的老年糖尿病(DM)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DM知识的认识程度及遵医行为。方法对我院确诊的116例糖尿病需家庭注射胰岛素的老年患者,通过形象教育,口头讲解,示范教育,出院前强化和出院后随访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结果病人在对胰岛素的认识率、注射方法正确率、低血糖发生率、硬结感染率在健康教育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糖尿病老年患者对家庭注射胰岛素知识的认识程度及对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其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Ⅰ 型糖尿病的治疗现状 1型糖尿病是针对β细胞的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需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自从Banting和Best在1921年发现胰岛素起,胰岛素注射已成为治疗1型糖尿病的惟一选择及部份2型或其他类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方法。根据1 99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96例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部分患者因胰岛素治疗费用太高负担不起,对糖尿病及胰岛素知识的缺乏,心理上对使用胰岛素存在顾虑,胰岛素注射程序复杂且引起疼痛,胰岛素注射困难及生理因素等原因而不能主动配合正确使用胰岛素,甚至拒绝使用胰岛素,本调查中仅20例患者能够积极接受并主动配合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1.
使用诺和笔注射诺和灵是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较为广泛的方法,笔式胰岛素注射治疗,简便易学,剂量准确,方便耐用,糖尿病病人应该都会自己使用诺和笔注射.  相似文献   

12.
李健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1):560-562
2.3.3 胰岛素治疗的方法 1型糖尿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需进行胰岛素替代治疗.最常用而且效果也较理想的方案是采用每天注射1次长效胰岛素或者每天1~2次中效胰岛素(如注射1次则在晚上睡前注射,2次可在睡前及早餐前注射)以补充基础胰岛素不足;在每餐前注射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以控制餐后血糖.  相似文献   

13.
吴德  吴胜利等 《新疆医学》2001,31(3):205-206
我院于1997年12月至1999年1月,对需胰岛素治疗的26例Ⅲ型糖尿病患者由使用BD针注射动物胰岛素向使用诺和笔3注射诺和灵30R人胰岛素转换,现将转换前后的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选择根据WHO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26例。所有患者在研究  相似文献   

14.
史冰 《实用医技杂志》2013,20(3):279-280
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最佳的药物之一,使用诺和笔注射胰岛素是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较为广泛的方法,其注射过程简单、方便、注射剂量准确.笔者在近年来使用诺和笔为糖尿患者注射胰岛素的体会与整理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杨萍  杨京晶 《中外医疗》2009,28(29):179-180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注射针头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找出患者操作的误区,防止笔用针头重复使用对病人造成伤害.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胰岛素笔注射相关信息调查评价表对206例接受胰岛素笔注射的门诊病人进行评估,其中腹部注射区域皮肤状况由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评估,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胰岛素针头重复使用情况普遍,重复使用一次性胰岛素笔用针头主要与经济、年龄、文化程度、观念、风险教育有关,49.51%的患者腹部注射区域存在异常。结论糖尿病患者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针头现象严重,糖尿病教育需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在指导胰岛素注射时,应针对病人的特点、学历、经济状况等因素进行教育干预,提高病人对重复使用危害性的认识,减少注射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治疗影响.方法:抽取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68例,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胰岛素注射方法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用药知识掌握率明显提高,胰岛素注射技能更为熟练,两项均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对糖尿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胰岛素注射技能和用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鉴于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的积极作用,临床上需要应用胰岛素注射的病人也逐渐增加.很多病人长期甚至终身需要胰岛素替代治疗.为了了解病人对胰岛素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以便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对策,笔者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需注射胰岛素的住院病人进行胰岛素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对策,以便帮助病人提高注射胰岛素的依从性,从而防止或延缓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糖尿病残废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省、市、县三级医院糖尿病患者出院前胰岛素笔使用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出院前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使用及相关知识掌握现状调查表"对湖南省内省、市、县3所医院共抽取的146名需出院后继续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省、市、县三级医院的糖尿病患者在知道注射前检查药液性状及有效期、注射前必须排气、待酒精干后再注射、根据脂肪厚度注射、轮换注射部位、拔针后不需用干棉签按压注射部位、针头一用一丢弃、胰岛素的作用时间、不良反应、低血糖表现及自救措施、正确保存及携带方法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出院前胰岛素笔及相关知识掌握现况不容乐观,市、县级医院护士应加强对使用胰岛素笔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良好地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经皮下留置针注射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注射部位的影响.方法 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选择30例已用胰岛素笔或一次性注射器注射胰岛素治疗的门诊或住院糖尿病病人.知情同意后,在腹部皮下植入改进的胰岛素泵用的皮下留置针,通过皮下留置针注射胰岛素,观察糖尿病病人的血糖的变化、注射部位(红、肿、硬结及其他)、依从性及满意度.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的用量,4周为一疗程.结果 30例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血糖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使用经皮下留置针注射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理想.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严重的副作用.结论 通过皮下留置针注射胰岛素,将更为有效地控制血糖,而且方便、简捷、无痛,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管理教育对注射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作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55例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患者建立档案,跟踪管理,定时随访并给予指导,结果接受自我管理教育后,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医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