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3例直视下PICC置管的操作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肠道外营养及危重患者抢救等诸多护理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及时、成功地进行PICC置管无疑为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随着相关医疗器材的发展,更便捷更精密的一次性P1CC导管往往费用较高,一旦穿刺失败则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为此,2005年1月-2006年3月我院先后给予3例患者进行皮肤切开直视下静脉穿刺P1CC置管,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肘部静脉与经股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2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5例,经股静脉置入PICC导管,对照组67例,经肘静脉置入PICC导管,分别对两组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危重患者中,经股静脉PICC置管不仅可以作为经肘静脉PICC置管失败后的补救措施,也可以作为其替代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PICC中心静脉置管双层保护套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PICC导管外固定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7—12月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PICC固定方法进行PICC固定,选择2018年1—6月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的PICC固定方法进行PICC固定后,再应用PICC中心静脉置管双层保护套进行PICC外固定,比较2 组患者PICC置管期间异常情况的发生率,提前更换无菌贴膜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期间异常情况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710,P<0.05);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期间提前更换无菌贴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8.461,P<0.05)。结论 使用PICC中心静脉置管双层保护套固定PICC置管可有效减少PICC断裂、非计划拔管、导管移位及局部渗血渗液情况发生,减少患者置管期间提前更换无菌贴膜发生。  相似文献   

4.
PICC导管在ICU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危重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2例危重患者在ICU中救治时应用PICC的效果和护理体会。结果82例患者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6.3%。结论PICC为危重患者救治提供了一个可靠、安全的静脉通路。保持导管通畅和预防导管感染,是保证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有效使用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广泛用于临床.由于儿童静脉特点的限制,使PICC技术在儿科的应用受到了局限,尤其对于危重患儿,由于长期、反复输液治疗及疾病危重期的影响,致使其PICC置管成功率更低.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本院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士协会(INS)制订的超声导引下改良塞丁格技术(MST)进行上臂PICC置管的护理流程给11例危重患儿置管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B超引导塞丁格PICC穿刺置管技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包括实施前的物品及患者准备、沟通工作、血管评估、体位选择、臂围长度测量及置管方法等。认为B超引导塞丁格PICC穿刺置管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和安全性,不仅为危重患者打开抢救生命的通道,而且对抢救危重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ICC在传染病危重患者静脉输液和抢救中的优势及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总结106例传染病患者应用PICC的临床资料,分析PICC在传染病输液治疗和抢救中的优势、并发症及护理对策。结果PICC留置时间为1~137 d,静脉炎发生率8.5%,局部渗血65.1%,经护理干预后继续留置。结论PICC解决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减少护患纠纷及护理人员被感染的机会,确保了危重患者静脉治疗和抢救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ICC在传染病危重患者静脉输液和抢救中的优势及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总结106例传染病患者应用PICC的临床资料,分析PICC在传染病输液治疗和抢救中的优势、并发症及护理对策。结果PICC留置时间为1~137 d,静脉炎发生率8.5%,局部渗血65.1%,经护理干预后继续留置。结论PICC解决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减少护患纠纷及护理人员被感染的机会,确保了危重患者静脉治疗和抢救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PICC)和锁骨下静脉置管( SVP)在血液相关肿瘤、实体肿瘤患者以及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血液科,肿瘤科的肿瘤患者和呼吸科重症监护室住院的危重症患者进行PICC和SVP置管166例,其中PICC组103例,SVP组63例,比较两种置管的留置时间和并发症。结果 PICC组穿刺成功率和带管时间分别为94.5%,(8.7±3.9)个月,SVP组分别为98.4%,(3.4±2.8)个月,其中带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73,P<0.05)。两组静脉炎、静脉血栓、导管堵塞发生分别为16,11,10例和0,1,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ICC置管的肿瘤和危重患者带管时间分别为(9.8±3.1),(2.4±1.4)个月,SVP置管的肿瘤和危重患者带管时间分别为(8.1 ±1.3),(2.3 ±1.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7.367,12.814;P<0.01)。不同组间并发症情况比较,除PICC肿瘤组与SVP肿瘤组静脉炎发生率外,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置管方式在肿瘤患者均有较长的带管时间,SVP置管并发症明显少于PICC置管,SVP置管更适合肿瘤和危重患者。  相似文献   

10.
唐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2651-2652
目的:探讨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危重患儿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分析42例危重患儿在PICU中救治时应用的效果和护理体会。结果:38例患者PICC一次置管成功,4例二次穿刺成功,2例局部红肿,1例导管堵塞经溶栓后再通,拔管导管顶端送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置管时间为5~20 d。结论:PICC为危重患儿救治提供了一个可靠、安全的静脉通路,具有操作快捷,低创伤性、低感染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视锐5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对16例危重患者行PICC。结果 16例危重患者均成功置入PICC导管,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视锐5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较常规置管具有准确定位靶向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能满足危重患者治疗及抢救的需要,有效提者抢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使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植入方法,是目前较为先进的静脉输液技术。ICU收治的危重患者救治难度大,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对危重患者的生命支持、营养支持等治疗非常重要,深静脉穿刺置管现在已经成为ICU危重患者救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现有临床研究表明,PICC对于ICU患者是一个较好的选择[1]。传统的  相似文献   

13.
我科于2005-08~2006—08对本科危重患者采用PICC置管术建立静脉通路,为提高PICC置管术一次置管成功率,我们对两侧上肢贵要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建立持续可靠的中心静脉通路是救治危重患者的有力措施之一。近年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技术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PICC是一种从外周静脉穿刺并将导管尖端置入上腔静脉的静脉穿刺置管技术~([1]),现已成为危重患者抢救及大手术后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2])。通过PICC导管,药物可直接输入血液流速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静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B超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置入PICC导管在血管通路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6例无法在上肢或下肢行PICC置管的患者,采取B超引导下经颈内静脉PICC置管术。结果 46例患者均成功置入PICC导管,置管成功率达100%,平均穿刺时间为42 min,平均穿刺次数为1.09次,导管使用时间均超过2个月,最长达到1年。X线摄片显示导管均到达上腔静脉,所有置管病人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B超引导下从颈内静脉行PICC置管,可有效解决不适宜从四肢血管行PICC置管患者的静脉输液难题,避免了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为疑难危重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输液路径。  相似文献   

16.
王乔凤  杨雯  荣丽 《全科护理》2014,(26):2437-2438
[目的]观察留置双腔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危重病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超声导引下使用塞丁格穿刺技术对26例危重病人进行双腔耐高压注射型 PICC置管,置管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置管后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结果]26例危重病人均置管成功,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输液相关并发症,留置时间31d~360d。[结论]使用耐高压注射型PICC置管对危重病人提供协助检查、诊断、全程静脉治疗新理念,可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董婷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0):1325-1326,1336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至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领域及优势。方法本组危重新生儿病例45例,其中男20例,女25例,均采用PICC导管,PICC导管留置时间,最短7d,最长57d平均(18.80±7.52)d。通过严格的置管前、中、后护理,并详细记录应用PICC时出现的问题。结果这些患者应用PICC时出现了4例穿刺失败,4例局部渗血,3例导管阻塞,3例感染和2例静脉炎。结论 PICC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等特点,但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危险,通过加强穿刺技巧及日常护理,将会明显减少并发症,更好地发挥PIC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8.
PICC能直接快速输液进入血循环,目前已成为危重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抢救患者、需要长期补液、经肠道外营养等患者的一种重要治疗措施.但作为一个侵人性穿刺手术,PICC时可引起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应激反应,患者往往出现焦虑、紧张,生命体征波动,疼痛加剧,影响置管进行,甚至使置管失败.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PICC辅助穿刺护理桌在PICC穿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在我科穿刺置管患者75例,设立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操作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干预组使用PICC辅助穿刺护理桌置管操作平均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ICC辅助穿刺护理桌可节省在危重患者置管维护中的准备和操作时间,减少临床护理工作量,同时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两种经不同穿刺部位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需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80例,分为中心静脉导管组和PICC组,每组各40例。观察2组置管成功率、流速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结果2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相关并发症及导管相关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导管阻塞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下静脉置管流速明显快于PICC组(P〈0.01)。大多数PICC置管可由护士完成,锁骨下静脉置管均由医师操作。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流速大,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首选导管。PICC导管穿刺更安全、易推广;导管堵塞或感染后,能进行原部位置换,是长期输液和化疗的首选中心静脉导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