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外疼痛临床护理专家角色职能的介绍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疼痛的有效管理是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要职责[1],也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疼痛的管理通常由一个团队进行,包括医生、麻醉医生、药剂师及护士等.近年来疼痛管理团队中的主导位置逐渐由麻醉医生转变为护士[2],由疼痛临床护理专家承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多学科合作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组建护士主导的超声团队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9年7月-2020年6月中每周一、三、五透析的自体内瘘患者人数64人,透析人次10048人次为对照组;我院2020年7月-2021年6月中每周二、四、六透析的自体内瘘患者人数66人,透析人次10296人次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内瘘常规使用及管理方法:(1)内瘘使用方法:护士按规范对患者内瘘进行评估、穿刺,新瘘及疑难内瘘由护理组长进行穿刺,必要时由医生进行超声评估、协助穿刺;(2)内瘘管理方法:常规开展内瘘日常评估,做好基线、动态、常规评估。当患者内瘘出现问题时,联系医生进行诊断及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内瘘使用及管理的基础上,引入MDT模式,组建护士主导的小组式超声团队,明确团队分工、组织人员培训、制定超声辅助下内瘘使用、维护方案及具体实施方案。 结果 采用MDT模式,组建护士主导的小组式超声团队,实验组透析完成率、穿刺成功率、内瘘使用并发症、因内瘘并发症问题年住院次数、透析充分性、病人满意度都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MDT模式组建护士主导的小组式超声团队,在维持型血透患者内瘘使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降低了血管相关并发症,减少患者因血管通路问题住院次数,取得患者更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总结疼痛管理专科护士角色的设立与实践体会。疼痛管理专科护士通过临床选拔聘任,聘任后进行为期6个月培训,并经医疗及护理的双重考核,主要工作内容为参与临床疼痛护理、疼痛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疼痛护理质量管理。疼痛管理专科护士设立及开展工作以来,为医院培养疼痛护理的专业人才,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疼痛护理知识,规范疼痛管理相关制度,并主导参与质量改进项目,同时参与疼痛相关课题申请、疼痛护理学教科书撰写等,进而起到了组织、协调、管理、培训、质量控制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总结1例感染性休克合并高血糖致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护理。在压疮伤口护理过程中,建立由责任护士、管床医生、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营养师、糖尿病专科护士组成的多学科医护团队,组织会诊及共同查房。共同制订伤口清创及敷料选择方案,配合疼痛管理、血糖管理、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科学地护理,患者的压疮日益好转。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体系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构建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体系,包括手术配合难度系数、总工作时间、加班工作时间、职称、加/减额考核项目等。对绩效体系开展前后的手术室临床综合护理质量、手术室护士对绩效考核体系的满意度、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对手术室护士临床工作的评价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室临床综合护理质量提高;护士对绩效考核体系满意度提升(P0.05);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对手术室护士的物品准备、查对情况、手术配合、工作责任心、工作主动性和服务态度的评分提升(P0.05)。结论 :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体系能够提高手术室临床综合护理质量,提升手术室护士满意度并改善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对手术室护士临床工作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模式在骶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1年1月-10月选取的23例骶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科室疼痛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在“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下南护士进行疼痛评估、医生护士共同制定疼痛管理方案,护士落实个体化疼痛护理措施、规范用药指导、综合心理护理和镇痛效果反馈等。结果经“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患者疼痛情况大为改观,20例患者疼痛评分〈3分,占总例数的87.0%,由入院初期的中、重度疼痛患者居多转变为轻度疼痛患者占主导。结论运用医护一体化多模式疼痛管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以糖尿病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妊娠期全程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方法 建立由糖尿病专科护士为主导联合内分泌科医生、产科医生、产科护士、临床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的妊娠期糖尿病多学科管理团队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程管理。结果 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明显下降(P<0.01,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显著提高,妊娠结局良好,无新生儿并发症。结论 以糖尿病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程管理模式有助患者血糖达标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饮食运动依从性高。对促进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术前访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医护联合方式进行术前访视,即手术室护士、麻醉医生、管床医生组成访视团队对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前访视,即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医生单独访视患者。对两组患者访视满意度、遵医行为、手术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及患者血压、心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访视满意率、遵医行为及手术相关知识认知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术日晨及手术麻醉开始前两个时间点,观察组的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手术室护士、麻醉医生、管床医生组成的访视团队所进行的术前访视对于减轻手术患者心理、生理的影响,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及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BL引导的急诊急救医护合作实践培训教学模式及意义。方法对我校护理本科专业学生实习前开展了CBL引导下的,由来自临床的医生、护士、临床医学生及护生组成合作团队,通过急诊急救案例引导进行贴近临床的仿真实训,搭建"医生为主导、护士为主体"的仿真平台。结果 CBL引导的急诊急救医护合作模式开展后,从"护生"到"医学生"再到"医护专家",形成了教学链,得到了"护生融入平时团队学习"、"医学生案例精细,分工明确"、"医护专家正反引导,组内互补"的反思结果。结论该培训模式帮助护生在实习前感受真实的临床情境,在急诊急救的医护合作中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判与创新思维能力、主动学习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及临床决策能力,促进实习护生尽快与临床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由手术室护士主导的剖宫产术中新生儿断脐护理模式并应用于临床,以期在同类型医院手术室推广。方法 创建手术室护士主导的剖宫产术中新生儿断脐相关制度及流程规范,组织相关培训及工作坊,规范新生儿断脐技术、体格检查、文书书写及复苏抢救配合相关事项,组建手术室特色新生儿断脐护理团队。经过2年的实践,统计该模式实施后手术室护士相关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生满意度、手术室护士自身反馈满意度。结果 更改模式后,手术室护士新生儿断脐、复苏抢救相关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合格率均为100%,2019、2020、2021年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38%、0.36%、0.27%,医生、手术室护士自身对该模式的满意率分别为91%、87%。结论 该模式实现手术室内部闭环管理,利于护理管理者更科学合理的分配人员岗位,控制院感发生、缩短手术非必要等待时长,利于急诊、绿色通道等手术的进行。此模式更加契合临床需求,开拓护士新岗位新技能,提升护士职业成就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我国疼痛专科护士的定位、准入资质及核心能力。方法以Hamric高级护理实践模式为指导制定访谈提纲,对疼痛专科护士和护士长共8人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对于我国疼痛专科护士的定位,疼痛专科护士受访者倾向定位于临床护理专家,而护士长受访者倾向定位于初级专科护士;对于准入资质,8名受访者均认为应从学历、工作年限、培训与认证3方面进行规定,但疼痛专科护士受访者对准入资质的要求高于护士长受访者;8名受访者均认为核心能力包括直接临床实践、教育与咨询、团队合作、科研与循证、管理与领导以及伦理决策能力6项,但疼痛专科护士受访者更希望突出疼痛专科护士的科研与循证能力,而护士长受访者更希望突出管理能力。结论不同护理角色背景的受访者对疼痛专科护士的定位、准入资质及核心能力的看法有所不同,各级医院可结合实际情况对疼痛专科护理人才进行培养和考核,也建议我国尽早出台疼痛专科护士的培养、准入及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规范化培训护士(简称规培护士)围麻醉期护理能力与专家对规培护士围麻醉期护理能力期望之间的差距,明确培训方向,有效提高规培护士的围麻醉期护理能力,降低麻醉风险。[方法]运用Delphi法构架出规培护士围麻醉期护理能力培养的条目,采用自行设计的围麻醉期护理能力培养专家咨询表、规培护士围麻醉期护理能力评价表进行问卷调查,并比较分析。[结果]规培护士在围麻醉期相关知识、临床麻醉监测、复苏期护理、舒适化医疗、麻醉辅助管理能力5个方面的护理能力均未达到专家期望值,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规培护士围麻醉期能力培训。  相似文献   

13.
从人工智能+压力性损伤的必要性、应用现状、问题与展望3个方面对人工智能+压力性损伤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提出目前大部分人工智能+医学的研究由医生主导,今后护士应积极融入人工智能的大环境,了解护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意义,并参与护理大数据的管理,从而使人工智能更好地融入临床护理服务,优化护理实践旨在为推动压力性损伤智能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士在儿童术后疼痛评估中的行为、经验和看法。方法:应用质性研究方法,对20名儿童医院护士进行深入访谈。结果:护士在儿童术后疼痛评估中的角色定位和期望以及临床执行术后疼痛评估时的能力和行为,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护士、医生、患儿、家长四者之间的关系,特殊的临床情境,疼痛管理政策以及护理教育等。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支持和具体有效的疼痛评估指导,是临床护士无法创造性发挥其专业优势,减轻术后儿童疼痛的主要原因。结论:目前我国需要从护士自身的观点和需求出发,对疼痛评估和管理的护理教程、管理政策的正确与否,以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进行重新评估和改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针对围术期疼痛的多学科疼痛管理(pMDT)组织发展迅速,本文在描述pMDT团队发展运行特点的基础上,总结麻醉科护士在pMDT的重要作用,包括对病区护士进行疼痛相关知识培训、协助完成流程制度的制定、参与患者术后的疼痛评估、完成术后镇痛质量控制等工作,为麻醉科护士更好地参与pMDT、提高麻醉护理服务专业化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完善的科室绩效考核体制,以综合指标对手术室护士进行评价,使考核更全面、更科学。方法:以SMART原则和科室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绩效考核方案满意度调查问卷及手术室巡回护士工作质量、洗手工作质量、消毒隔离管理等各项手术室质量控制考核指标来衡量考核方案的有效性,并对麻醉医生、外科医生及患者对手术室护士临床工作的评价进行分析。结果:绩效考核方案实施以来,护理人员对绩效方案满意度有原来的79%提升为95%,绩效考核实施后科室不良事件由原来的117例下降至35例,巡回护士工作质量、洗手护士工作质量、消毒管理质量、输血管理质量、手卫生管理质量评价、文书书写质量、压疮质量评价、坠床质量评价、标本管理质量评价、仪器设备管理质量评价的评分均得到提升(均P 0.05);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及患者对手术室护士个工作质量满意度的评分提升(均P 0.05)。结论:SMART原则下绩效的制定,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得到降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明显提升,大大提高了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提高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三方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医院管理部门对手术安全核查内容及流程进行规范,实施院科两级培训方法,手术室进行视频滚动播放具体操作方法。于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分别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主持核查。并实施三级质量控制,由医务处和护理部、总护士长、护士长三级进行质量控制。结果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三方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提高(P0.01)。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提高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保证患者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8.
麻醉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和手术顺利实施与进展的必要前提。由于麻醉用药及手术创伤,使得手术具有不同程度的风险,麻醉医生与手术室护士在共同的工作场所完成手术任务,因此手术室护士不仅要在麻醉前、中、后做好准备及护理工作,而且要懂得麻醉基本知识、原理、要能够协助麻醉医生处理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要掌握临床麻醉基础技术,还要对麻醉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且在手术过程中要与麻醉医生密切联系、主动配合,它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做好术中麻醉护理配合工作是手术成功的必要保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由护士主导的手术伤口管理模式并应用于临床。方法 :建立由护士主导手术伤口管理的机制,组建手术伤口三级护理管理团队,制定科学的护理指引,明确伤口处理原则和各级人员职责,试行后在全院手术科室推广。统计该模式实施后护士对手术伤口护理指引依从率、医护患三方满意率、I类手术伤口感染率、护士理论知识与操作考核成绩。结果 :该模式实施后护士对手术伤口护理指引依从率均≥90.0%;2015—2019年本院I类手术伤口感染率为0.19%~0.42%,均低于I类手术伤口感染率要求(≤1.5%)。医、护、患三方对护士主导手术伤口管理模式满意率分别为96.48%、80.01%、94.38%。培训后护士伤口管理的理论成绩显著提高(P0.001),护士伤口换药操作合格率达100%。结论 :由护士主导手术伤口管理模式能满足手术伤口管理的临床需求,可为患者提供安全、高质量的伤口护理,扩展护士的工作范畴,提升护理工作内涵。  相似文献   

20.
护士主导的随访护理在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高质量护理的同时,更满足了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各种生理、精神和社会需求,是一种可接受的、安全的对传统随访进行补充的方案。然而,目前对于护士在随访过程中如何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存在较多疑问。为了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文章在对各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的基础上,就护士主导的随访护理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虽然护士主导的随访护理存在没有稳定的随访框架和内容、护理人才的流失和社区环节发展不完善等问题,但是通过对护士主导的随访护理进行研究,可以指导护士更好的在临床实践中实施相关的干预措施,实现护理的连续性。此外,对于护士主导的随访护理能否真正替代医生主导的随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