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沈月芹 《预防医学论坛》2011,(6):533-534,536
[目的]了解金湖县农村生活饮用水现状,为政府制定农村饮用水安全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水质检测,对金湖县全部116个农村水厂基本情况和水质进行调查。[结果]金湖县农村集中式供水覆盖率96.14%,集中式供水水样合格率81.68%,其中枯水期水样合格率86.20%,丰水期水样合格率77.16%,;出厂水合格率84.48%,末梢水合格率78.88%,不合格项目主要为微生物学指标、感观性状指标等。[结论]金湖县农村集中式供水覆盖率较高,饮用水水质情况良好,但存在着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监测宁波市某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情况并进行风险因素评估,为制定农村饮用水安全发展规划,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2017年对该地区13个乡镇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监测,检验结果按照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共检测水样1 891份,水样总体合格率为78. 42%,其中水源水合格率为89. 23%,出厂水合格率为83. 67%,管网末梢水合格率为77. 50%,3种水样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645,P <0. 05),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浑浊度和锰。比较3种水样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合格率,只有管网末梢水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 114,P <0. 05)。分析历年管网末梢水的不合格率,发现水样的不合格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宁波市某区的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总体较好,但部分监测指标不合格率较高,仍需保护水源,提高水处理工艺,以提高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  相似文献   

3.
2006年上海市嘉定区农村饮用水卫生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上海市嘉定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方法 于2006年8-10月,采集嘉定区区级水厂水源水样和集中式供水采样点的管网末梢水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对水样进行检测,按照《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准则》进行评价.2004-2005年嘉定区镇级水厂水质监测资料来源于镇级水厂档案,其水质监测结果按照GB 3838-2002《地表(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进行评价.并对2006年区级水厂和2004-2005年镇级水厂源水和出厂水水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04-2005年镇级水厂的出厂水浑浊度、色度、铁、锰、耗氧量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6.7%(5/30),3.3%(1/30),3.3%(1/30),40.0%(12/30),66.7%(20/30),其余指标均合格;2006年区级水厂出厂水所有指标均合格.2004-2005年镇级水厂出厂水中锰、耗氧量的不合格率高于2006年区级水厂,经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4-2005年镇级水厂的源水中铁、锰、耗氧量、氨氮不合格率分别为32.0%(8/25),32.0%(8/25),48.0%(12/25),48.0%(12/25),其余指标均合格;2006年区级水厂的水源水铁、锰、氨氮不合格率分别为68.8%(11/16),25.0%(4/16),12.5%(2/16),其余指标均合格.改水后,水源水铁、耗氧量、氨氮的不合格率低于改水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生活饮用水集约化管理是嘉定区农村生活饮用水达到《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一级期望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全面了解各类供水的水质卫生状况,找出提高水质的办法。[方法]对枣庄市2003~2008年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及提供的水样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8年合计检测生活饮用水水样2304份,合格率为50.13%。水样合格率,城市集中式供水为53.67%,二次供水为53.01%,小型农村集中式供水为44.56%(P0.05);丰水期为53.39%,枯水期为46.88%(P0.01);水源水为56.55%,出厂水为53.95%,末梢水为48.45%(P0.05)。检测项目中,感官指标、细菌学指标、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96.05%、75.56%、52.86%、85.16%;不合格的项目主要是余氯、大肠菌群、总硬度、硫酸盐,合格率分别为79.04%、78.56%、86.91%、54.04%、66.93%。[结论]枣庄市生活饮用水总体合格率较低,影响合格率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水总硬度、硫酸盐含量偏高,小型农村集中式供水微生物污染较严重,缺乏水质消毒设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永定区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饮用水卫生质量的相关因素,为有关部门实施农村改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永定区各乡镇抽取73个监测点,分批次采集水样,按照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对农村集中式供水(水厂)和各类分散式供水进行监测。结果农村自来水厂水源水合格率为20.55%(15/73);出厂水合格率为40.00%(2/5),管网末梢水合格率为20.00%(5/25)。结论该区农村水源及水质状况较差,饮用水微生物污染严重,农民饮水卫生条件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泰州市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探讨农村饮水安全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以泰州市4个监测县农村集中式供水水厂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采集枯水期与丰水期的出厂水、末梢水水样各1份,每份水样检测19项指标。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2013年泰州市农村饮用水合格率分别为50.6%、52.0%、60.6%、80.0%、76.4%;地表水、地下水为水源的水样合格率分别为49.8%、79.4%;安全工程、非安全工程水样合格率分别为69.5%、59.1%;完全处理、仅消毒处理、未处理水样合格率分别为70.8%、49.1%、20.0%;大型水厂、小型水厂水样合格率分别为69.1%、48.8%。结论泰州市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不高但呈逐年增高趋势;水源类型、处理方式、水厂规模、饮水安全工程对农村饮用水水质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费县学校饮用水卫生状况,保证在校师生饮用水卫生安全。[方法]2009年8月,对费县辖区内59所各类学校饮用水卫生状况进行调查,采集水样进行检验。[结果]检测水样106份,各项指标全部合格的69份,合格率为65.09%。水质合格率,集中供水为82.14%,自备供水为58.97%(P〈0.05);水源水为65.96%,末梢水为62.71%(P〉0.05)。检测指标中,不合格指标有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硝酸盐、总硬度、氯化物、浑浊度,不合格率分别为26.42%、23.58%、11.32%、5.66%、0.94%、0.94%。[结论]费县学校饮用水卫生状况较差,水源受到微生物污染,消毒措施不落实是水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全州县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及动态变化情况。方法 2010—2013年连续对全州县生活饮用水水质的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进行监测,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测水样1 350份,水质微生物指标合格540份,合格率40.0%。2010年至2013年水质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从29.8%上升到47.5%,各年度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5);县城水厂、乡镇级水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分散式供水(井水、地表水)的水质合格率分别为93.0%、72.5%、42.5%和23.6%,大型集中式供水(县城水厂、乡镇级水厂)优于小型集中(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分散式供水(P=0.002);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8);出厂水合格率55.7%高于末梢水45.7%(P=0.009)。结论通过多年改水,全州县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是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还比较严重,需进一步扩大集中式供水范围和加强水质消毒及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甘肃省武山县农村生活饮水中硝酸盐状污染状况,为农村改水工程和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丰水期(2018年9月)和枯水期(2019年4月)采集武山县辖区内30个农村供水设施出厂水和末梢水样品,按照GB/T 5749-2006《生活饮用水检验检测方法》检测和评价。对不同水源监测点、供水方式和采样时间的水样污染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调查检测水样120份,硝酸盐平均含量为(24.0±7.7)mg/L,超标31份,不合格率25.8%。集中式供水水样硝酸盐平均含量[(21.4±8.3)mg/L]、不合格率(24.0%)均低于分散式供水(26.6±7.0mg/L、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枯水期水样硝酸盐平均含量[(23.5±6.7)mg/L]、不合格率(21.7%)均低于丰水期[(24.5±7.2)mg/L、3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出厂水、末梢水水样硝酸盐平均含量分别为(16.8±7.8)mg/L、(17.6±8.3)mg/L,不合格率分别为23.3%、2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武山县集中供水点和分散式供水的硝酸盐含量和不合格率均较高,尤其应加强丰水期水质监测,科学进行农村饮用水工程的管理和建设。  相似文献   

10.
桂林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和掌握桂林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广西农村饮水水质监测网络中桂林市10个县(区)的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在枯水期(3月)和丰水期(7月或8月)进行水样采集和检测,检测指标为水质感官指标、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和细菌学指标,设计统一调查表对农村供水类型、取水方式和水源类型及其覆盖人口进行调查。结果桂林市农村饮用水水源类型以地下水为主,占78.83%,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覆盖率为27.81%。桂林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水平低下,枯水期、丰水期水质综合合格率仅分别为23.80%和20.54%,集中式供水出厂水水质合格率也仅分别为26.20%和21.90%。集中式供水出厂水、末梢水总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27.18%和27.85%,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则分别为31.85%和33.64%;分散式供水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低至15.70%和18.02%。结论桂林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受粪便和生活污水污染严重,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和水质消毒是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镇江新区城乡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状况,为保障生活饮用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供应镇江新区城乡生活饮用水的5家自来水厂进行卫生建档,并对出厂水水质进行卫生监测与评价。结果市自来水公司水质卫生合格率为100%,乡镇自来水厂合格率为41.67%,不合格项目为浑浊度、铝、游离余氯、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等指标,城乡饮用水水质卫生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饮用水卫生与水源水质、生产工艺、使用的涉水产品、企业管理、是否超负荷供水等因素有关。镇江新区城乡饮用水水质卫生存在差异,农村饮水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建议实行区域供水,以确保饮水的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莒县农村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为制定相关措施提高农村饮用水卫生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2009~2010年分别于枯水期和丰水期抽取莒县农村部分饮用水进行水质检测。[结果]2009~2010年合计检测农村饮用水水样200份,合格率为48.00%。水样合格率,2009年为47.00%,2010年为49.00%(P>0.01);集中式供水为55.00%,分散式供水为20.00%(P<0.01);枯水期、丰水期水样的合格率分别为60.00%、39.00%(P<0.05)。检测指标中,浑浊度、锰、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氨氮、硝酸盐氮、耗氧量、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的合格率分别为99.00%、96.00%、79.00%、99.50%、98.50%、97.50%、98.50%、49.00%、56.50%。[结论]莒县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较低,主要是受到微生物污染。  相似文献   

13.
雷动  柳智豪  黄荣超  江蓓  梁松 《职业与健康》2010,26(16):1887-1888
目的为掌握百色市右江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情况,以便于政府制定预防控制因农村饮用水引发的水性疾病流行等卫生安全突发性事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及要求,进行现场调查和卫生检测。结果右江区农村生活饮用水连续5年共采集262份水样,总合格率为45.42%,各年度水质卫生监测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水质的主要指标是细菌总数、浑浊度、铁、锰等。结论右江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质量及安全不容乐观,饮水卫生安全是农村饮水工程规范化管理的关健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了解农村饮水安全状况,为改进水源、更加完善地改建扩建农村供水工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对滨州市所辖6县1区农村生活饮用水供水点水样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检测水样96份,合格率为37.50%。水样合格率,以地面水为源水的为56.25%,以地下水为源水的为18.75%(P<0.01)。检测的96份水样中,臭和味、肉眼可见物、耗氧量、砷、硝酸盐氮均合格;单项指标合格率,浑浊度为80.21%,铁为92.71%,锰为91.67%,氯化物为68.75%,硫酸盐为73.96%,溶解性固体为77.08%,总硬度为76.04%,氨氮为93.75%,氟化物为92.71%,菌落总数为54.17%,大肠菌群为79.17%。浑浊度、铁、锰、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固体、总硬度、氨氮、氟化物、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以地下水为源水的水样均低于以地面水为源水的水样(P<0.01或<0.05)。[结论]滨州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很低,以地下水为源水的水质卫生问题尤其严重,主要的问题是部分化学指标严重超标,水质受到微生物污染。  相似文献   

15.
2011年淄博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淄博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掌握影响饮用水安全的主要因素,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3~8月对淄博市9区县160个村的所有村级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和水质检测。[结果]检测各种水样640份,合格403份,合格率为62.97%。水样合格率,枯水期为66.56%,丰水期为59.38%(P>0.05);出厂水为70.31%,末梢水为55.63%(P<0.01)。水质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94.69%、87.50%、73.28%。[结论]淄博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隐患较多,其中微生物污染超标严重。  相似文献   

16.
赵淮民  张卫星 《职业与健康》2012,28(12):1505-1506
目的了解安阳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与卫生状况,为政府部门改善农村饮用水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安阳县农村居民饮水方式,依据安阳县农村人口分布,随机抽取6个乡镇,以该6个乡镇共有的12处饮水安全工程作为水质调查点,该工程周边随机抽取30处分散式供水工程作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按照丰水期、枯水期一年采2次样,连续采2年,水样检测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结果评价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结果饮水安全工程监测48份,合格35份,合格率72.9%;分散式供水监测120份,合格37份,合格率30.8%。不合格项目有氟化物、氯化物、硫酸盐、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结论安阳县农村饮水卫生状况较差,农村饮水以分散式供水工程为主,应进一步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落实饮水安全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17.
魏彩梅  李蓓  张娟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94-1895
目的了解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给农村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 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对商南县农村饮用水进行检测。结果 20个监测点共采集水样80份,合格率为16.25%,枯水期合格率为32.50%,丰水期合格率为0;出厂水、末捎水合格率分别为15%、17.50%;不合格指标主要为细菌学指标。结论商南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质量差,存在健康和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8.
郭琼芬  魏跃 《职业与健康》2010,26(18):2119-2120
目的调查和分析云南省华宁县生活饮用水水质动态及安全状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全县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对饮用水的安全问题进行现状调查、统计与评估。结果华宁县集中供水水质明显好于农村饮用水;其感观和一般指标(浑浊度、游离余氯、肉眼可见物、氨氮)、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属指标(铁、锰)合格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农村枯水期与丰水期水质只有浑浊度和氨氮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水源防护、监测、管理是保证饮水安全的主要措施;农村饮水不安全的多因素应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淄博市农村饮用水卫生质量,掌握影响饮水安全的主要因素,为政府相关部门在提高农村饮水安全的决策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2011年,在淄博市的9个区县设置农村生活饮用水供水监测点,分别于枯水期、丰水期,采集出厂水、末梢水进行检测。[结果]2008~2011年共检测各种水样2 432份,合格1 075份,总合格率为44.20%。不同年份合格率分别为30.86%、33.64%、48.17%、62.97%(P<0.01);枯水期合格率为55.76%,丰水期合格率为32.65%(P<0.01);出厂水合格率为52.14%,末梢水合格率为36.27%(P<0.01)。检测合格率较低的项目有总大肠菌群(65.21%)、菌落总数(75.64%)、耐热大肠菌群(82.65%)、硝酸盐(89.56%)。[结论]淄博市农村饮水合格率较低,影响合格率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指标,高氟、高砷及硝酸盐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应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方法对应城市14个乡镇44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及运行状况进行了监测和调查,水质检验按GB/T 5750-2006方法,检测结果评价按GB 5749-2006、GB 3838-2002、GB 14848-1993执行。结果检测样品135份,总合格率仅为34.1%。不合格主要指标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铁和锰。地下水源与地面水源样品检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3 1,P0.05)。结论应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令人担忧,引起介水传染病可能性大,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的卫生监管是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