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代医家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多从肾论治、从痰瘀论治,现代兴起的"毒损脑络"理论是在古人认识其病因病机基础上,认为肾虚、痰浊、瘀血互相转化,交互为患,一起构成浊毒犯脑的病理基础,形成虚痰瘀毒恶性循环的有害网络。因"毒损脑络"与络病病理改变不谋而合,因此提出"化浊解毒通络法"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大法,以期为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2.
介绍赵振昌教授以益气养阴、泄浊通络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经验.赵振昌教授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多由虚损、湿浊、瘀血导致:以脾肾不足为起病的根本,病机关键为气阴两虚,湿浊和瘀血为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同时也是重要的促进因素.在临床上常相互夹杂致病,形成气阴两虚兼夹浊瘀证.因此,在治疗方法 上应以益气养阴、泄浊通络为主,自拟"滋肾泄浊通络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与络病之间具有相一致性,可归属于“肾络病”,病位在肾络,核心病机为“肾虚络瘀”,并提出了“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大法,“通络”是治疗的重要环节,补虚通络为基本治法,邪实为主时则辨证予“理气开郁、清热化痰、解毒泄浊,搜风剔邪,温通之法”,辨证论治,展开治疗。从“络病”论治膜性肾病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符合临床实践,其治疗方案能有效协助MN的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探析古今医家运用"通法"治疗乳腺病。认为"郁滞"为乳腺病的基本病机,乳络不通为基本病理表现,通郁滞、通乳络为基本治则。将乳腺病的治法主要总结为理气通络、温阳通络、泄热通络、补虚通络等4个方面,为临床治疗乳腺病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国医大师张琪从脾肾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整理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最有效方法.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位在脾、肾两脏,脾肾虚损贯穿疾病始终,也是湿浊产生的基础,瘀血为基本病理表现;病理变化呈现出虚实错杂、湿毒内蕴、血络瘀阻等特征.结论:国医大师张琪采用化浊泄热、活血解毒、健脾补肾、温阳泄浊等治法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以剧烈疼痛为其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西医治疗虽起效较快但使疼痛降低至初始程度一半时较易产生不良反应,且在预防及控制其并发症方面效果不佳。江泳教授以病为纲,认为带状疱疹以肝络血虚,热毒湿浊瘀滞肝络为其共性核心病机,结合患者不同证型的个性病机进行分型论治。江教授以“柔肝泻火,解毒除湿,通络止痛”为基本治则,创制“泻毒通络”方为基础验方,分人分型分期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她认为病证结合辨治带状疱疹,可以最大化地优化临床疗效,更能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相似文献   

7.
<正>马艳东主任医师是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河北省第二批、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呼吸病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三十余载,在咳喘等肺病的辨证治疗上用药精巧,临床疗效卓著。我们收集十个月马老师治疗咳喘病的全部处方(包括复诊处方)310张,通过分类统计得到其用药的初步规律,现报道如下。1常用药物1.1捜络剔浊药马老师认为咳喘的基本病机为浊郁肺络,浊毒久潜肺络伺机而发,一旦发作即胶着难  相似文献   

8.
络病是以局部气滞血瘀为特点,以脏腑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基于现代中医络病理论治疗多种慢性复杂性疾病的研究成果,将中医传统络病理论与现代基础研究相结合互参,慢性肝病肝硬化可归属于中医络病的范畴,其病理演变为“毒损肝络,气虚络闭”,以益气解毒通络为治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孙郁芝教授认为浊瘀痹阻肾络是痛风性肾病的主要病机,贯穿疾病始终.强调痛风性肾病发作期为痰浊痹阻、化火化毒,治以祛浊解毒、缓急止痛为主;缓解期因肾络血瘀、肾微癥瘕,治以活血消癥、化瘀通络为主;疾病后期因浊瘀痹阻同时兼见脾肾亏虚证,可兼补肾健脾.根据本病病机发展过程,确立祛浊活血的特色治疗法,并创立特色验方"痛风方",临证...  相似文献   

10.
络病学说是祖国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络病学说对整个中医药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挖掘络病治疗方剂当是重中之重。汉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内载治疗络病方剂颇多,奠定了络病学临床治疗方剂的基础,本文试从流气畅络﹑化瘀通络﹑散结通络﹑解毒通络﹑袪痰通络﹑祛风通络﹑络虚通补七种治法来略论《金匮要略》中的治络方剂,为中医药后学者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擅治多种疑难杂病,对肝胆病颇有研究,其中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有较深的造诣。李教授依据"伏邪"理论,提出浊毒化瘀入络是乙型肝炎的核心病机,认为"浊毒内伏"是乙型肝炎发病的始动因子,依病情发展和转归分为浊毒中阻期、浊毒入络期、及浊毒伤阴期。在治疗方面以化浊解毒贯穿治疗全过程,根据乙肝病毒感染初、中、末期加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滋养肝肾治疗法则,确立了化浊解毒,疏肝理气、化浊解毒,活血通络、化浊解毒、滋养肝肾三大基本法则,优化筛选并制定出的基本方药,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肾衰败、湿浊内蕴是其基本病机环节,"湿浊"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贯穿于疾病的始终。从湿浊论治是治标之法,具体有化湿泄浊、通腑泄浊、淡渗利湿、发汗泄浊。佐以扶正、活血通络,可达标本同治。  相似文献   

13.
汤水福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CRF)病程较长,病机复杂多样,可概括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肾两虚,标实则有水湿、湿热、浊毒、瘀血,治疗注重泄标实,尤善用通络法,主要包括活血化瘀通络、虫类搜剔通络、软坚散结通络、益气扶正通络,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CRF)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络病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各代医家发展,已经形成较完善的体系,可指导现代临床诊疗.溃疡性结肠炎属"肠络病"范畴,本文从起因、病程、病变范围、病机特点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论述其与"络病"的相似之处.溃疡性结肠炎为本虚标实之证,气血亏虚、脉络失养为其本,痰、浊、瘀胶结留滞,痹阻肠络为本病之标.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提出的"络以通为用"为络病常用治疗方法.在治疗上,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以及疾病特点,制定"络以通为用"的基本治疗原则,采用清热利湿、调气和血、补虚荣络等通络方法,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新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5.
曹式丽从络论治糖尿病肾病皮肤瘙痒经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式丽教授师从天津市名医柴彭年老先生,在慢性肾脏病从肾络治疗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曹式丽教授以肾络受损为病理基础,从临床辨证施治角度分析本病,认为瘙痒可分为风盛则痒、湿遏则痒、虚久则痒、瘀滞则痒四大类型。围绕肾络受损展开治疗,立疏风通络、祛湿通络、养血通络、消瘀通络之治法。  相似文献   

16.
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气虚血瘀、痰浊阻络证)是2005年吉林省中医局课题,本临床试验所选方剂是在我省著名冠心病专家多年临床经验基础上,经心血管科多年临床验证,方中以益气活血、化痰通络立法,由西洋参、丹参、石菖蒲、当归、远志、苦参等组成。临床用于治疗心悸(气虚血瘀、痰浊阻络证)。西医为冠心病: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于2005年3月~2006年3月期间在我院以参龙宁心胶囊为阳性药对照进行临床试验。本研究以参龙宁心胶囊为阳性药对照,评价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气虚血瘀、痰浊阻络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试验计划完成临床试验总例数40例,实际完成37例,其中试验组19例,对照组18例,脱落病例3例,试验组1例,对照组2例。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4.44%,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动态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68.42%;对照组动态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44.44%,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自身比较,两种药物均能明显改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胸痛、胸闷不舒、头晕等症状(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在改善中医症状:气短乏力、胸闷不舒、头晕等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通过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治疗后未见新的异常变化,也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所以,本试验药物对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是安全有效的,临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认为经络系统是不依赖于中枢神经和血液循环系统而独立存在的特殊传导系统。络脉是调控气血流通网络的基层组织,络病是各种疾病发展到最深层次的病理改变,络病病因包括六淫、疫疠、外伤、七情、劳逸、衰老、痰浊、瘀血等,其病理表现为气血交乱,络脉阻滞,经气运行不畅,调控作用降低或失调。治疗原则为疏经通络,方法包括辛味通络法、补气活血通络法、化痰通络法等。  相似文献   

18.
消渴日久,脏腑耗损,气阴两虚,精微化生过剩,津液输布失常,内生糖毒、浊毒、热毒,"毒"淫机体,挟糖毒耗损气血,挟浊毒黏滞缠绵,挟热毒灼营伤阴,致使血行不畅,"瘀"从"毒"化,共损目络,而成消渴目病。"毒瘀损络"为消渴目病的关键病机,解毒化瘀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解毒通络使水谷精微得以运化,津液输布恢复正常,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受其濡养,从而改善消渴目病诸症。针对毒之成因和毒之特性,在解毒通络的同时,结合益气、养阴、化痰、清热等法治病求本,扶正祛邪。健脾益气使脾气强健,气血化生源源不息;养阴生津使阴精充足,肝肾之精源源不绝;祛除痰浊、清热解毒,使营阴充足不黏稠、血行流利不成瘀。活血化瘀法应贯穿本病的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的核心病机可以概括为精损络痹。强调病变以肾为核心,肾虚以精损为要,精损指肾精虚损。络痹指因虚而滞,湿、瘀、浊等邪痹阻肾络,甚则化生癥瘕,具有因虚至实的特点。据此提出以填精通络为核心治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填精即填补肾精,通络即祛邪通络。填补肾精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基石,在疾病中后期的应用尤为突出。祛邪通络包括早期重视祛邪除痹的消通之法及后期重视扶正祛邪的补通之法,祛邪而不伤正。  相似文献   

20.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脑梗死病因病机复杂多变,历代医家均有不同的见解。崔教授从事内科疾病研究多年,认为脑梗死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为“元气亏虚,瘀浊阻络”,虚、瘀、痰、浊是其主要病理因素,提出以“益气活血,通络祛浊”为基本治则。临床在论治脑梗死时既注重虚、瘀、痰、浊单一病邪性质的变化,又注重其相互兼具所导致病机的变化。故以“益气活血,通络祛浊”为基本原则应用时,亦根据病程及证候变化随证加减,根据多年临证经验,组方益气通脉方,用之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