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对小儿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观察我院儿科2008年8月至2009年10月运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治疗小儿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34例的疗效及副作用等指标。结果 34例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予咪达唑仑治疗总有效率为76.5%,其中以原发性癫痫和用药前惊厥持续时间在24h以内疗效较好,无一例与用药有关的副作用发生。结论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是对小儿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咪达唑仑治疗难治性惊厥持续状态29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石俊英 《儿科药学杂志》2006,12(2):11-11,17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治疗难治性惊厥持续状态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9例难治性惊厥持续状态患儿首先给予咪达唑仑负荷量0.2mg/(kg.次),30min后给予维持量1.0μg/(kg.min),每30min增加维持剂量1.0μg/(kg.min)直到惊厥停止。结果:29例患儿中26例在咪达唑仑维持量8.0μg/(kg.min)内惊厥停止,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咪达唑仑是治疗难治性惊厥持续状态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8例惊厥持续状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予以咪达唑仑控制惊厥,对照组予以地西泮控制惊厥。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用药至惊厥控制时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66.7%,且惊厥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明显优于地西泮,而且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新生儿惊厥持续状态应用咪达唑仑与苯巴比妥钠的疗效.方法:72例惊厥持续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予咪达唑仑负荷量0.1~0.3 mg/(kg·次)静脉推注,再予静脉维持量1.0μg(kg·min)维持,如果惊厥不能控制,则每15 min增加维持剂量1.0μg/(kg·min)直到惊厥停止.对照组予苯巴比妥钠10 mg/(kg·次),如果惊厥不能控制,30 min可以再予10 mg/(kg·次).注入药物1 h内惊厥停止为有效,1 h后惊厥未停止为无效,对比观察两组控制惊厥的时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0%,对照组有效率为67.0%;治疗组用药控制时间(22±15.2)min,对照组用药控制时间(31±16.3)min,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是治疗新生儿惊厥持续状态快速、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惊厥持续状态患儿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咪达唑仑组59例,地西泮组45例。咪达唑仑组静脉注射负荷量0.1~0.2 mg.kg-1后,以0.1~0.2 mg.kg-1.h-1持续泵入;地西泮组静脉注射负荷量0.2~0.3 mg.kg-1后,以0.1~0.2 mg.kg-1.h-1持续泵入。两组均根据惊厥发作次数调整至有效安全剂量,并维持至减量停药。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剂量、治疗有效性及不良反应。结果咪达唑仑组和地西泮组有效率分别是94.9%和80%,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P0.05);咪达唑仑对心率、血压无明显影响,而地西泮组心率、血压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咪达唑仑比地西泮更能有效控制小儿惊厥持续状态,且对循环系统影响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致惊厥的行为学、安全性角度探讨咪达唑仑对利多卡因致惊厥作用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咪达唑仑20min后,腹腔注射不同剂量利多卡因,观察小鼠惊厥潜伏期、持续时间、未惊厥率及其死亡率;并按序贯法计算咪达唑仑对利多卡因致惊厥半数有效量(EDS0)和半数致死量(LD50)的影响。结果1.0mg/kg咪达唑仑可显著延长利多卡因致小鼠惊厥的潜伏期(P〈0.01)、显著缩短惊厥持续期(P〈0.01)、减少惊厥的发生;且2mg/kg、5mg/kg的咪达唑仑可减小利多卡因的LD50(P〈0.01)。结论1mg/kg咪达唑仑可拮抗利多卡因的致惊厥作用,结果对临床联合用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探究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小儿惊厥持续状态78例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地西泮持续静脉滴注治疗)和观察组(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推注治疗),每组39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为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咪达唑仑用于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不仅临床效果明显、安全可靠,而且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邢程 《医药导报》2008,27(5):537-538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疗效。方法 将32例惊厥持续状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给予静脉注射负荷量咪达唑仑0.1~0.2 mg&#8226;kg-1镇静诱导,然后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用0.9%氯化钠溶液配制成的0.1%咪达唑仑,根据患儿惊厥发作情况调整剂量,达到满意的镇静水平,发作停止后保持该泵入速度。对照组18例给予地西泮0.3~0.5 mg&#8226;kg-1静脉注射,如无效,15 min后重复一次。结果 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6例,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有效。  相似文献   

9.
张盛鑫 《海峡药学》2016,(11):155-157
目的 为了提高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探讨和研究反复咪达唑仑和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两种治疗方案疗效的差异.方法 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6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治疗方案定为反复咪达唑仑注射液静脉注入,而试验组患儿则按照咪达唑仑注射液联合芬太尼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以及后遗症和药物副反应的差异.结果 经过统计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能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且试验组的癫痫性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量表(STESS)、简明精神状态评分(MMSE)更加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用药后其后遗症以及药物副反应的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时选取咪达唑仑注射液联合芬太尼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控制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重症患儿经外周静脉持续静点咪达唑仑导致静脉炎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应用复方黄柏液实施不同方法的湿敷治疗咪达唑仑所致静脉炎,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需要使用咪达唑仑镇静的患儿470例,分析给予咪达唑仑注射液治疗后患儿出现静脉炎的原因。对静脉炎患儿给予复方黄柏液2种不同湿敷方法护理,观察组给予6 h黄柏液冰湿敷,6 h后用黄柏液湿敷治疗方法,对照组仅用黄柏液湿敷。观察两组患儿静脉炎平均恢复时间。结果持续静点咪达唑仑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3.83%,发生的部位均为手背、腕部、肘部及内踝,两组患儿静脉炎发生部位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各程度静脉炎护理有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方法对于咪达唑仑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U患儿静点咪达唑仑易发生静脉炎,可选择复方黄柏液湿敷对其进行护理,且及时应用6 h黄柏液冰湿敷后,用黄柏液湿敷的护理方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性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1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123例小儿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护理干预组)61例和对照组(非护理干预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有效率,组间比较,最后统计学处理。结果结果为护理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5.1%)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应用咪达唑仑持续性静脉泵入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时加入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感染、意识障碍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能够显著提高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有效率,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咪达唑仑与苯巴比妥钠控制惊厥及惊厥持续状态效果。方法:本研究68例惊厥婴幼儿均为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8月接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4)与研究组(n=34)分别开展苯巴比妥钠与咪达唑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记录持续惊厥缓解时间、平均动脉压及神经功能恢复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是94.12%(32/34),比对照组的76.47%(26/3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持续惊厥缓解时间、神经功能恢复评分及平均动脉压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率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相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惊厥临床治疗期间,咪达唑仑效果比苯巴比妥钠更优,除缩减持续惊厥缓解时间外,有助于神经功能提高,改善平均动脉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癫痫持续状态[SE,包括难治性癫痫(R SE)]及频繁惊厥发作(FCS)的临床疗效,同时探讨其安全有效剂量及副作用。方法选取收入院的SE及FCS患儿205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3例,给予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对照组102例,应用传统的一线抗癫痫药(AED s)治疗。同时将两组疗效进行对照研究,观察治疗组的最大、最小用药剂量,副反应,51例患儿进行脑电图监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咪达唑仑安全有效剂量为1 ̄8μg.kg-1.m in-1,在治疗剂量下未见明显副作用,37例痫样放电随着临床发作的终止消失,14例随着发作次数的减少而减少。结论持续静脉滴注咪达唑仑治疗SE及FCS安全、可靠、有效,且常规一线AEDs治疗无效后该药仍有效,故该药可推荐为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及频繁惊厥发作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洪莹 《药品评价》2020,(1):48-49,6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癫痫频繁发作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在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期间诊治的癫痫频繁发作患者中选取48例作研究对象,均实行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期间实行不同模式的护理干预:将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者设为对照组(n=24),将应用综合护理模式者设为研究组(n=24),就两组患者整体疗效、治疗前后发病持续时间与间隔时间、患者主观护理体验优良率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低于对照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发病间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主观护理体验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癫痫频繁发作患者中的实践效果确切,并能改善患者主观护理体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咪达唑仑对布比卡因致惊厥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midazolam)对布比卡因(bupivacaine)致惊厥作用及半数有效量(ED50)、半数致死量(LD50)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咪达唑仑20min后,腹腔注射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观察小鼠惊厥的潜伏期、持续时间、发作等级、未惊厥数和死亡情况,并以序贯法测定预先给咪达唑仑2min后布比卡因的致惊厥ED50和LD50。结果:0.25mg&#183;kg^-1咪达唑仑可延长布比卡因致惊厥潜伏期(P〈0.05,P〈0.01),0.5、1.0mg&#183;kg^-1咪达唑仑可缩短惊厥持续期(P〈0.01),减少惊厥发生率和致死率,降低发作等级;且本实验剂量咪这唑仑(0.25、0.5、1.0mg&#183;k^-1与1.0、2.0、4.0mg&#183;k^-1)均可增大布比卡因致惊厥ED50和LD50结论:咪迭唑仑可拮抗布比卡因的致惊厥作用,减轻布比卡因的毒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咪达唑仑单独应用和联合瑞芬太尼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镇静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本科室收治气管插管持续机械通气患者32例,随机划分为咪达唑仑组16例:静脉泵入咪达唑仑;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组16例:泵入咪达唑仑和瑞芬太尼。分别对照镇静镇痛效果和持续泵入药物剂量的影响。结果咪达唑仑和瑞芬太尼联合泵入获得的镇静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咪达唑仑,并且达到相同镇静镇痛效果下泵入药物剂量明显减少。结论咪达唑仑和瑞芬太尼联合泵入镇静镇痛效果确切,作用更强,用药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持续静脉维持治疗癫持续状态(SE)的副作用。方法应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维持治疗SE患儿38例,开始静脉注射0.1~0.2mg/kg,随后以0.1~0.4mg/(kg.h)持续静脉维持,根据发作状态调整剂量大小。结果26例SE患儿应用咪达唑仑维持治疗后癫发作停止。2例患儿因基础疾病死亡。副作用主要有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下呼吸道感染、心率增快、意识障碍及尿潴留等。未见明显致死性副作用发生。结论应用咪达唑仑治疗SE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持续静脉维持治疗癫持续状态(SE)的副作用。方法应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维持治疗SE患儿38例,开始静脉注射0.1~0.2mg/kg,随后以0.1~0.4mg/(kg.h)持续静脉维持,根据发作状态调整剂量大小。结果26例SE患儿应用咪达唑仑维持治疗后癫发作停止。2例患儿因基础疾病死亡。副作用主要有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下呼吸道感染、心率增快、意识障碍及尿潴留等。未见明显致死性副作用发生。结论应用咪达唑仑治疗SE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咪达唑仑滴鼻和水合氯醛灌肠治疗儿童急性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惊厥发作时患儿65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33例给予咪达唑仑滴鼻治疗,乙组32例给予水合氯醛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3min有效例数、5min有效例数均显著高于乙组(P<0.05).甲组10min及15min后惊厥复发例数和发作控制时间均显著低于乙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滴鼻治疗儿童急性惊厥效果优于水合氯醛灌肠治疗,稳定性更高,治疗儿童急性惊厥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20.
《抗感染药学》2016,(5):1160-1162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给药对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缓解作用及其治疗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4月间收治的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咪达唑仑注射液持续静脉泵入给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为75.56%(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为22.22%(P<0.05)。结论:采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给药并辅于系统护理干预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可以缓解癫痫症状的持续状态;此给药方法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