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张军  刘明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12):1289-1291
多数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重点均在临床技能和诊疗思维方面,但其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完全被忽视,而研究生有别于本科生的区别之一即为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因此通过创新机制、创新环境以及导师和研究生等方面寻找创新性培养缺失的原因,并从以上方面研究对策。在不影响临床操作能力培养的前提下进行科研创新活动,从而提高专业型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特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培育出一大批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知识结构培养模式单一、思维模式培养概念模糊、综合能力培养缺乏等。结合目前高等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现状,从如何培育医德医风、梳理知识结构、形成思维模式、培养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为构建科学、合理、可行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培养是学习的主要内容。针对中医骨科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存在忽视中医经典的学习、科研实践的参与机会偏低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导师素质培养、提高研究生课程教育、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为探讨中医院校骨科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中医临床研究生的教学实践,体会到中医基础理论水平对于提高研究生的临床能力非常关键。目前,中医临床研究生普遍存在中医基础理论不扎实、动手能力不强、中医临床思维欠缺等问题。在临床教学中,我从强化中医临床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其中医临床思维等方面入手,有效地解决了中医临床研究生基础理论薄弱及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提高了研究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转化医学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中医药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并将转化医学的理念引入到中医药学研究生教育中,改变传统中医药学研究生教育模式,在树立转化医学的理念和思维,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转化医学导师队伍和实践基地等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有利于中医药学研究生可持续发展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适合长春中医药大学培养目标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以提高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及研究生培养质量。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及专家问卷调查等方法,梳理并总结出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改革措施,建立长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培养体系。结果 目前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的缺陷主要存在于教学和规培环节,改革措施可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材编写、优化考核、导师培养、强化规培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注重临床,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结论 以培养具备中西医临床思维的“长白山流派传人”为目标,坚持“双基础、重创新、强临床、突特色”的培养理念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能够提升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从研究生期末考核结果入手,联系经典回归临床的建设模式,对研究生中医临床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教学方式多样化、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及经典回归临床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同时,针对不同学位类型的学生,临床实践和理论讲授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医康复医学教育的发展,大多数中医院校承担起培养康复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责任,科研能力是硕士研究生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因此培养中医康复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极为重要。本文从中医康复学硕士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培养、康复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生科研选题、科研论文撰写四个方面来探讨提高中医康复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作者作为中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和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的学习思考,从导师与学生关系定位、研究生学习模式特点等角度,分析和思考导师的自身素质提升对研究生的影响;结合指导中药学专业研究生的实践,对硕士研究生科研学习的科研精神、创新思维培养、科研主要环节文献检索、课题报告和论文、研究报告写作等方面进行思路方法的探索,以期从提高导师素质和帮助研究生科研学习的双重角度,为建立具有传承和创新特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传承和科研创新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生教学的重点,针对目前西医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教育学时、教材、师资等诸多制约因素,本文从加强中医经典的学习、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建设导师团队负责制、注重临床轮转及出科考核等方面论述,以期逐步提高西医院校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的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了达到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面发展,符合国家高层次人才中药学教育标准、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中医药思维、综合素质的要求,本文就目前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计、培养模式、评价体系模式等方面入手,探讨适合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机制,充分调动医药企业在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中的积极性,形成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新结构,探索一条培养高层次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新路。  相似文献   

12.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伟 《中医教育》2008,27(6):56-59
研究生是我国科技创新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激活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的自主研发能力,增强我国在世界的科技竞争力。从研究生课程教学、严格的科研训练、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并从学科交叉的角度对创新的表现形式——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做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创新思维方法 论课程的学习,再加上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创新思维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积极作用.创新思维是研究生科学研究所必须具备的思维方法,也是国际、国内学术环境发展向前的保障之一,研究生可以通过文化素质的培养、加强思维方法 的训练、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以达到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分析现行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完善培养类型及目标、强化中医思维、增加临床操作机会及建立健全岗位胜任力体系方面入手探讨中医院校提高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相关对策及建议,以期在新形势下为中医护理教育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阶段是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重要时期,通过阅读记忆中医经典、学习现代的医疗知识和检查手段,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可以为将来走向临床和科研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然而,目前在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从重经典、学西医、培养科研思维3个方面进行论述,培养更加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西医结合研究生传统培养模式的科研创新思维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西医结合学科创新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建立"科研思维-实验技能-SCI论文写作"的三位一体多元化培养模式,以培养中西医结合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合理设置课程,采用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引导的培养方法,突出培养中西医结合思维、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推动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培养与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的互动共融,从而实现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的教育水平和质量很大程度体现了国家现代化高素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水平,而研究生的课题实践活动是培养研究生科研思维、创新能力、科研协作、检验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等综合素质教育工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课题实践活动,旨在培养他们的科研思维、探索精神、科研管理能力和科研执行力等综合科研素质;使其认识科研协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循证医学思维,探讨应用PBL教学法在培养中医内科研究生科研素质的教学效果与评价。方法:观察我校2011级、2012级中医内科学研究生24人,基于循证医学思维在科研选题、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方面应用PBL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就查阅文献、学习兴趣、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专业现状与动态了解情况等方面对研究生进行调查,在PBL教学法结束后发放问卷调查及评价效果。结果:PBL教学模式使研究生查阅文献能力得到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得到充分调动,78%以上的研究生认为PBL教学模式对自身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本专业知识动态了解和个人临床科研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极大帮助,近80%的研究生对于PBL教学模式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结论:与传统教学相比较,PBL教学法结合循证医学思维模式更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中医科研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科研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研究生科研意识的概念,提出在中医院校研究生教育中培养科研意识的重要性,概括了培养研究生科研意识的思路与方法。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参与临床科室的实践,深入实验室进行各项实验技能的学习,在具备基本科研能力的基础上参加导师课题研究,参与科研课题设计申报等工作。通过加强中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科研意识、实验技能等综合素质,把中医研究生培养成为临床与科研能力兼备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20.
赵慧辉  张靖  刘佳  王伟 《中医教育》2010,29(5):50-52
从外聘研究生导师的必要性、外聘研究生导师的原则、实施外聘研究生导师的必要措施等3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改善研究生培养单位在规模与资源、规模与质量、规模与效益方面的矛盾问题,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