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肌电图对特发性面瘫治疗及预后评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神经电图electroneurography,ENG和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在特发性面瘫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丹麦生产的keypointⅣ肌电图仪对96例确诊为特发性面瘫的患者进行患侧与健侧ENG、EMG检测,分别记录患侧面神经颞支、颧支、颊支的运动传导潜伏期、波幅以及所支配的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的肌电图情况,并与自身健侧作对比。结果特发性面瘫患者患侧面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延长、M波波幅降低,与自身健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波幅下降<70%、NCV(神经传导速度)减慢<20%、EMG大致正常的轻度患者,3个月内面肌完全恢复,治愈率100%;波幅下降70%~90%、NCV减慢20%~50%、EMG呈部分神经源性损害的中度患者,3个月内大部分可完全恢复,治愈率87.8%;波幅下降>90%、NCV减慢>50%、EMG呈部分或完全神经源性损害的中重度患者,3个月内面肌完全恢复者为50%;诱发电位消失、NCV引不出、EMG呈完全神经源性损害的重度患者,3个月内面肌完全恢复者为25%。结论 ENG和EMG检测对特发性面瘫的神经损伤、面肌恢复等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能对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周围神经疾病临床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余年来,由于应用神经生理、神经病理和神经生化等新技术对周围神经进行研究,因而对周围神经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病理生理的认识,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现将若干进展综述于下:一、周围神经病诊断新技术的临床应用1.肌电图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的测定(神经-肌电图):这一电生理方法,近年来广泛用于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常可发现一些尚未出现症状或体征的早期中毒性、代谢性或压迫性神经病患者.而且由于操作方法简单,可以重复多次检查,因而也是判断周围神经病预后和疗效较好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神经肌电图对特发性面瘫临床及预后评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特发性面瘫的神经电图和肌电图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apphire Ⅱ肌电图仪对92例特发性面瘫患者进行病侧和健侧的神经电图和肌电图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神经电图测提示患侧面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健侧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肌电图检查显示患侧面神经募集减弱,可见有纤颤电位或/和正锐波。结论 神经电图和肌电图有助于特发性面瘫定性及定量诊断,能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 术前患者H-B分级V级6例,VI级4例,10例患者均为听神经瘤术后面瘫,其中9例均在听神经瘤切除术后3月内行神经吻合治疗,1例术后半年行神经吻合治疗(随访1月后失访),术后评估H-B分级IV级4例,III级4例,II级1例,其中1例患者术后3月仍有舌体麻木不适感,其余舌体不适症状不明显。结论 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是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糖尿病伴发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特点,以强化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15例糖尿病伴发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5例2型糖尿病患者右侧周围性面瘫9例,左侧周围性面瘫6例;15例均出现患侧额纹变浅,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口角偏向健侧,无味觉障碍,无听觉过敏;经控制血糖,促神经修复,活血化瘀,改善循环等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2型糖尿病伴发面神经麻痹多呈单侧不完全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及时诊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核及核以下部位麻痹所致的面部表情肌瘫痪。急性发作的周围性面瘫临床多见,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周围性面瘫的病因较多,病史特点、体格检查、血清学、影像学检查可明确病因。早期针对病因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可以改善预后。近年来,对周围性面瘫的关注及临床研究增多,为其诊治提供了更多依据,因此本文将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表现、检查、病因学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亚急性正己烷中毒所致周围神经病的转归。方法记录17例亚急性正己烷中毒所导致的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肌电图、治疗经过,并追踪观察1年预后。神经肌电检查包括四肢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功能,肌电图记录上下肢远端肌肉各1块。结果治疗1年后临床表现和体征均已恢复正常,神经肌电图的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15例患者完全正常,2例重症患者仍存在损害。结论亚急性正己烷中毒及早脱离环境、及早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Miller-Fish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iller-Fish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2例Miller-Fisher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主要神经系统症状:头昏,视物成双,四肢无力,手足发麻感,头痛。主要神经系统体征:瞳孔直接及间接对光放射消失,双侧眼外肌麻痹,水平眼震,周围性面瘫,共济失调,深、浅感觉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视物成双和四肢无力,脑脊液蛋白升高10例,脑脊液细胞升高2例。肌电图检查示神经源性损害3例,CT和MRI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甲基强的松龙和人血免疫球蛋白同时使用可有效缓解病情,10例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内症状消失。结论Miller-Fisher综合征主要累及周围神经系统,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周围神经病是由不同病因引起周围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损害的疾病的总称,可累及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的诊断及治疗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体征、实验室检验及肌电图检查等,其中,实验室检验及肌电图检查在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检查结果常常具有滞后性和易受外界因素干扰而无法协助早期诊断及治疗。随着影像学的发展,神经超声及神经磁共振成像在周围神经病的诊治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可能成为周围神经病的常规临床诊断及评估疗效的一种无创、可重复、直观有效的新方法。[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23,50(4):71-75]  相似文献   

10.
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的电生理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搪塞电生理检测对周围性面神经神经炎的意义:方法:对59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进行面神经传导速度、波幅、针电极肌电图检测,并随诊2-6个月。结果:周围性 患者键、患侧面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以传导速度减慢为主者,2个月内临床有75%完全恢复,6个月内有95%完全恢复;波幅下降为主者,2个月内有13%完全恢复,6个月内有33%完全恢复。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对周围性面神经炎的诊断、预后具有重  相似文献   

11.
神经转接术是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手术方式之一,其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各类面神经转接术式的起源发展、适应证、优缺点及预后进行综述,以期对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周围髓鞘蛋白22(PMP22)基因重复突变阳性的夏科-马里-图斯病(CMT)lA亚型患者临床和神经电生理改变特点。方法总结21例PMP22基因重复突变阳性的CMTlA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神经电生理特征。结果 21例患者中,10例临床特征符合四肢远端萎缩无力的典型CMTl型表现,另外11例呈不典型性,如仅有头晕、合并听力障碍、上肢姿势性震颤、反复发作性肢体无力、伴有小脑性共济失调及癫疒间等。10例患者肌电图出现纤颤电位和(或)正锐波,15例患者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延长。神经传导存在广泛异常,所有患者被检的运动或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减慢或消失。结论 PMP22重复突变阳性的CMTlA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异质性,其电生理特点为肌电图呈神经源性损害,感觉神经病变重于运动神经,下肢受累程度重于上肢,神经电生理检查对CMT1A的诊断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临床与电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临床与肌电图特点;方法:对30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临床及肌电图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肌无力、肌萎缩、肌束颤动,伴腱反射亢进、病理征等,无感觉障碍,肌电图特点为广泛分布(多个肢体)的神经源性损害。结论:根据临床及肌电图并除外其它疾病时本病可确诊,肌电图的广泛神经源性损害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肌电图对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观察肌肉在静息、轻收缩、重收缩时的情况.结果 四肢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较正常值有不同程度的减慢.但感觉神经受累较运动神经重,下肢受累较上肢重.肌肉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神经源性损害表现.结论 肌电图对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检查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伴神经源性损害的非炎性肌病患者临床及电生理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5至2017年我院明确诊断为肌肉疾病且在我院肌电图室完成常规肌电图检查的所有患者,分析伴神经源性损害且诊断为非炎性肌病患者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结果共收集经基因检测或肌肉活检明确诊断为肌肉疾病患者110例,肌电图出现神经源性损害者为10例,其中出现神经源性损害且为非炎性肌病者4例。上述4例患者分别为1例脂质沉积性肌病、1例中央轴空病、1例包涵体肌病及1例Welander型远端型肌病;肌电图均合并神经源性损害,同时伴或不伴周围神经损害。结论少数非炎性肌病患者肌电图可出现神经源性损害,肌电图不能作为诊断肌肉疾病的单独标准。  相似文献   

16.
急性有机磷中毒致迟发性周围神经病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迟发性周围神经病(OPIDN)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OPIDN 31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OPIDN的发生率为同期入院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人数的4.8%,均为口服重度中毒者,潜伏期为11~35d,平均20d,病程平均(9.8土5.2)个月.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开始的感觉和运动障碍,患者出现肢体麻木、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萎缩等,神经-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用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理疗和针灸等综合治疗后大部分病例康复.结论 OPIDN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为主要表现,根据有机磷中毒史,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神经肌电图神经源性损害可以作出诊断,预后一般较好,激素治疗可加速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面神经麻痹又称Bell麻痹,是神经科临床常见病,是指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笔者对我院临床诊断为面神经麻痹的65例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瞬目反射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肌电图广泛神经源性损害与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诊断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运动神经元疾病数据库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肌电图表现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的疾病种类,总结ALS患者首次就诊时肌电图神经源性损害的分布区域和随诊后的结果,并对影响ALS初诊时肌电图表现的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在首次就诊时,共有298例患者的肌电图表现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其中ALS 192例(64.4%),进行性肌萎缩36例(12.1%),肯尼迪病13例(4.4%),平山病10例(3.4%),颈椎病或腰椎病9例(3.0%),脊髓性肌萎缩6例(1.3%),多灶性运动神经病5例(1.7%),ALS叠加综合征5例(1.7%),肌病4例(1.3%),遗传性运动神经病3例(1.0%),运动轴索性周围神经病3例(1.0%),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2例(0.7%),未能确定诊断者10例(3.4%).本数据库中,共有213例患者最后确诊为ALS,其中第1次肌电图检查时,8例(3.8%)表现为2个区域神经源性损害,13例(6.1%)表现为1个区域神经源性损害,经随诊3~24个月后,均发展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S肌电图广泛神经源性损害的表现与病程、起病部位、发病年龄以及性别无关.结论 广泛神经源性损害的肌电图改变并非仅见于ALS;在疾病发生后一定时期内,ALS也可以仅有1个或2个区域的神经源性损害.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脑神经病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糖尿病引起的双侧周围性面瘫却少见.我院2008年~2009年共收治3例糖尿病引起的双侧周围性面瘫,且应用巴曲酶注射液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查铂类化疗药物使用前后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观察患者肌电图的变化。方法用肌电图检测36例铂类化疗的肿瘤患者,在化疗前及化疗3个周期后进行外周神经毒性的评价及外周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患者出现外周神经毒性28例,发生率为77.8%;外周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较化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出现临床症状,发生率为33.3%。结论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测能早期发现化疗药物诱导性周围神经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