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京市2006—2015年新发尘肺病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利用南京市尘肺病报告卡,对南京市新发尘肺病病例的病种、行业、发病年龄、接尘工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南京市新发尘肺病病例127例,主要分布在机械、煤炭、建材行业。以矽肺为主(66.93%),电焊工尘肺次之(12.60%)。平均发病年龄(60.04±9.78)岁,平均接尘工龄(18.82±9.02)a。小型企业的尘肺病病例数占61.4%,为78例。与南京市1955—2004年尘肺病病种构成比比较,2006—2015年新发尘肺病病例中水泥尘肺所占比重较前明显下降(P0.05),矽肺所占比重较前明显上升(P0.05);电焊工尘肺病例比重显著加大。电焊工尘肺接尘工龄较矽肺、铸工尘肺、煤工尘肺明显缩短(P0.01)。结论小型企业尘肺病最为突出,南京市粉尘危害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须加大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2.
2007—2017年安徽省共报告新发尘肺病例4 913例,其中壹期4 324例、贰期429例、叁期160例,男性4 845例、女性68例。接尘工龄008~4917年,中位数2100(908, 2850)年;矽肺发病以接尘工龄5年最多,煤工尘肺发病以接尘工龄25~30年最多,矽肺患者接尘工龄明显小于煤工尘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768,P005);壹期尘肺患者接尘工龄明显长于贰期和叁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0589,H=9300,P005)。尘肺患者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其接尘工龄明显长于制造业和建筑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90,Z=-197,P005)。矽肺和其他各类型尘肺病患者接尘工龄与十年前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482,F=331,P005)。提示应重点加强接触矽尘劳动者作业环境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大型煤炭企业新发尘肺病的发病规律及特征,为制定尘肺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乌鲁木齐市某大型煤炭企业2007—2015年从3 052人中确诊并报告的143例新发尘肺病例的检出率、发病年龄、接尘工龄和工种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3 052人中检出143例新发尘肺病例,占4.7%;以男性为主,其中矽肺叁期1例,煤工尘肺142例。煤工尘肺壹期占90.1%,贰期占9.2%,叁期占0.7%。新发尘肺病例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3.2±10.3)岁,接尘工龄(21.8±7.8)a,开始接尘年龄(21.9±5.2)岁,73.4%的病例集中在40~49、50~59岁年龄组,各发病年龄组的开始接尘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6,P0.01)。63.6%的病例集中分布在接尘工龄15~30 a之间,各接尘工龄组的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3,P0.05)。开始接尘年龄25岁的病例占74.8%,与25岁以后组发病年龄和实际接尘工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9.81、7.38,均P0.01)。煤工尘肺患者以维吾尔族为主,占68.3%;汉族占31.7%,两民族间发病年龄和接尘工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95、5.16,均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大型煤炭企业2007—2015年尘肺新发病例以壹期煤工尘肺为主,工种以采煤工居多,掘进工发病年龄最小,总体尘肺发病有下降趋势。企业应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并做好离岗后的定期随访,以利于尘肺病的早发现、早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建国以来涪陵区职业性尘肺病发病特征和流行趋势进行分析,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收集辖区内建国以来至2020年底所有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辖区自1969年诊断第一例病例以来,截至2020年底共诊断7种共1 293例职业性尘肺病病例,历年来共出现两波高峰;病种分布以矽肺和煤工尘肺居多(93.66%),且2010年以前以煤工尘肺为主,2010年后以矽肺为主;期别分布以壹期病例为主(71.54%),晋期以逐级递进为主(96.67%),不同诊断时间晋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度贰叁期尘肺比例总体呈现由高降低再反弹的态势,且贰叁期尘肺比例呈现矽肺煤工尘肺其他类型尘肺特征(P0.05);发病年龄中位数为52.16岁,接尘工龄中位数为13年,矽肺平均发病年龄高于煤工尘肺(57.76岁vs 48.84岁,P0.05),接尘工龄中位数短于煤工尘肺(3年vs 16年,P0.05);行业分布前3位见于采矿业(52.36%)、建筑业(31.25%)和制造业(15.08%)。结论涪陵区职业性尘肺病病例底数较大,病情较为严重且有进一步加重态势,应积极推进尘肺病康复站建设,切实加强患者救治救助,同时进一步加大监督执法和粉尘专项治理力度,遏制尘肺病新发态势。  相似文献   

5.
采用接尘工龄?发病年龄?死亡年龄?死亡病程四项指标对全省1996—2015 年新发和死亡的9 978 例尘肺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全尘肺?矽肺?煤工尘肺平均接尘工龄均呈缩短趋势, 尤以矽肺更为明显; 中小型企业的尘肺病接尘工龄明显短于大型企业, 小型企业的尘肺病人平均接尘工龄≤11. 36 年, 且人数明显增加; 自80 年代起, 接尘工龄≤10 年的尘肺病人人数逐年上升, 2004?2005 年达高峰?全尘肺?矽肺?煤工尘肺平均发病年龄呈先延长后缩短趋势, 死亡年龄和死亡病程均呈延长趋势, 1996—2010 年的15 年 间, 死亡年龄和死亡病程分别延长了5.44 岁?5.97 岁?5.40 岁和6.20 年?5.74 年?7.02 年?近20 年来河北省大型企业 尘肺病防治趋于规范?稳定, 医疗救治保障?生活水平的提 高使得尘肺病的死亡年龄?死亡病程大幅度延长?小型企业 尘肺病人迅速增多, 接尘工龄明显缩短, 尘肺病高发态势与防 治能力相对滞后的矛盾突显?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大粉尘污染 治理的力度, 分类管理, 重点控制, 重点监管中小型企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某集团公司近10年来尘肺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特点及流行特征,为企业职业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2-2011年底健康监护资料中新诊断为尘肺壹期47人,分析其发病率、发病年龄、工种、接尘工龄、粉尘浓度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该公司2002-2011年矿山开采工作面粉尘浓度由2.89 mg/m3下降至1.80 mg/m3,冶炼反射炉粉尘浓度由7.95 mg/m3下降至3.50 mg/m3。尘肺发病率从4.35‰下降至1.08‰,其中矽肺的发病率由7.96‰降至1.40‰,冶炼工尘肺发病率在0.29‰~2.08‰。尘肺总患病率为8.47‰,其中矽肺、冶炼工尘肺患病率分别为14.02‰、4.99‰(P0.01)。矽肺、冶炼工尘肺发病年龄分别为(49.20±5.80)岁、(45.50±5.90)岁(P0.05);接尘工龄分别为(18.70±5.60)年、(14.80±4.70)年(P0.05)。凿岩工、其他辅助工矽肺发病年龄分别为(45.60±5.50)岁、(49.60±6.70)岁(P0.05);接尘工龄分别为(15.65±3.50)年、(18.25±6.20)年(P0.05)。不同年限矽肺发病年龄、接尘工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限冶炼工尘肺发病年龄、接尘工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集团公司生产性粉尘浓度逐年下降,矽肺发病率下降明显。矽肺发病率比冶炼工尘肺发病率高,但冶炼工尘肺发病年龄比矽肺发病年龄小,冶炼工尘肺接尘工龄比矽肺短,这是否与冶炼工接触的粉尘类型等因素有关,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煤炭生产企业尘肺病的发生、分布特征和发展规律,提出控制对策。方法对职业病监测系统中2006—2015年福建省煤炭生产企业新发尘肺病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5年累计报告尘肺新发病例2 049例,发病数从2011年开始呈上升趋势。2 049例尘肺病人中,煤工尘肺占74.7%,矽肺占25.3%,80.5%为Ⅰ期尘肺,初诊Ⅱ期以上尘肺400例(19.5%);20~29岁组矽肺占比明显高于煤工尘肺;10年接尘工龄的煤工尘肺占比较多;60岁的煤工尘肺占比高于矽肺。近5年小型和私有企业的尘肺发病数占比明显上升。结论应加强煤炭生产企业的尘肺病防治,严格落实接尘工人职业健康监护,加大对小型和私有企业综合防尘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洛阳市新发尘肺病例情况,为科学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6年本地区新发尘肺病例,并对尘肺病种类、期别、行业和经济类型分布、诊断年龄、接尘工龄、开始接尘时间、工种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2016年期间洛阳市共有新发尘肺病例520例,尘肺病种类有矽肺323例(62.12%),煤工尘肺194例(37.31%)。尘肺Ⅰ期277例(53.26%),Ⅱ164例(31.54%),Ⅲ期79例(15.20%)。2015年度有123例,占总数比例为23.66%,为最多年份。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行业分布矿山类有342例,耐火材料制造业中有178例;诊断年龄45~50岁患者居多(192,36.93%),工龄主要集中于20~29年,开始接尘时间1990年以后的人数最多(309,59.42%)。结论矽肺和煤工尘肺是洛阳市尘肺病的主要病种,是尘肺病防治的重点,应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河北省确诊尘肺病病例接尘工龄变化趋势,为制定河北省尘肺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筛选2001-2012年河北省确诊的尘肺病例进行分析;不同地区、尘肺种类、工种、接尘年份、开始接尘年代工人的接尘工龄总体分布的Kruskal-Wallis H检验、两两比较的K-S检验以及不同经济类型、行业、企业规模的两因素方差分析;按接尘年份、开始接尘年代作尘肺病病例接尘工龄的趋势分析。结果随着接尘年代不同尘肺病例的接尘工龄呈现明显时间序列下降趋势,矽肺接尘工龄(13a)明显低于其他尘肺(煤工尘肺、陶工尘肺、水泥尘肺、电焊工尘肺分别为25、20、24、25a),凿岩工、破碎工接尘工龄最短(9、9a),尘肺病例尘肺种类、工种、接尘年份、开始接尘年代工人的接尘工龄H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承德地区尘肺病病例的接尘工龄最短(8a),小型企业的工龄最短(8a),有色金属行业的工龄最短(9a),私有经济类型的工龄最短(8a),不同地区、经济类型、行业、企业规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河北省尘肺病例的接尘工龄均呈缩短趋势,尘肺病患病形势依然严峻。建议在重点行业,对重点粉尘企业、重点工种职业人群制定尘肺病防治行动计划,采取综合控制措施,降低尘肺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企业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连英 《现代预防医学》2014,(14):2526-2528
目的浅析近8年开滦煤矿尘肺发病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开滦职业病防治所尘肺诊断组新诊尘肺患者的检出数、检出率、构成比、发病年龄、接尘工龄及接尘工种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8年来开滦煤矿共有46 091人受检,受检率28.52%(46 091/161 624),检出尘肺病人827例,尘肺检出率1.79%(827/46 091);2008年开滦尘肺病人检出率最高,2009年开滦尘肺病人检出率最低,2010、2011、2012年尘肺病人检出率趋于平稳,略有下降;尘肺病人平均发病工龄为(35.86±9.92)年,平均发病年龄(57.76±10.08)岁;主要接尘工种中,平均发病年龄以纯掘进工为最短,主掘进工与纯掘进工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采煤工与纯采煤工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发尘肺检出率以Ⅰ期煤工尘肺居多,占尘肺总数的94.56%(728/827);Ⅱ期占煤工尘肺总数的4.72%(39/827);Ⅲ期占煤工尘肺总数的0.72%(6/827),新发尘肺中Ⅰ期与Ⅱ期比较,Ⅰ期与Ⅲ期比较,Ⅱ期与Ⅲ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近8年来开滦煤矿尘肺检出率1.79%,新发尘肺中以Ⅰ期轻症为主;尘肺平均发病年龄超过工人退休年龄;众多工种中发病以煤矿混合工最多,以纯掘进工的发病工龄最短,辅助工种发病人数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10—2016年随州市尘肺病发病情况,为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尘肺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登录《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尘肺病报告卡界面,按年度、地区、行业、经济类型等导出2010—2016年随州市尘肺病报告卡,再筛选出新发病例报告卡72张。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2例尘肺病中以矽肺(95.83%)为主,其中壹期尘肺20例,贰期尘肺21例,叁期尘肺31例;不同期别的平均诊断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接尘工龄(F=6.0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企业以私营企业(91.67%)为主。行业分布以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工种以凿岩工(31.94%)和掘进工(18.06%)为主。地区分布以随县(73.61%)为主。尘肺病有无合并疾病(χ2=15.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功能损害以叁期尘肺为主,且与尘肺分期相关(χ2=29.03,P<0.01)。尘肺分期越高、接尘工龄越长、合并疾病越高、肺功能损害越严重,以限制性通气损害为主。结论重点加强采矿业和制造业的尘肺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接尘人员的健康监护档案,同时加大对企业职工职业病知识的培训,提高个人防护意识,最大限度减少粉尘危害,对控制尘肺病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闽西矿区尘肺发病情况及特点,为职业健康监护体系制定尘肺病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1年龙岩市确诊的尘肺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闽西矿区2005~2011年累计有尘肺病人587例。其中,新发病例占76.49%,晋期病例占23.51%;Ⅰ期尘肺占68.48%,Ⅱ期尘肺占24.02%,Ⅲ期尘肺占7.50%;矽肺占21.12%,煤工尘肺占78.88%;煤炭开采与洗选业占97.10%,其他行业占2.90%。新发尘肺病例2005~2011年确诊的分别占14.92%、1.11%、20.04%、1.56%、37.42%、10.69%、14.25%。晋期病例2005~2011年晋期的分别占27.54%、0.72%、17.39%、1.45%、47.83%、5.07%、6.52%。尘肺病例的开始接尘年龄为23.56±6.01岁,发病工龄为26.81±11.92年,发病年龄为50.37±10.97岁。开始接尘年龄其他行业病例大于煤炭开采与洗选业病例,发病工龄其他行业病例小于煤炭开采与洗选业病例,病例的发病年龄其他行业小于煤炭开采与洗选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的开始接尘年龄、发病工龄和发病年龄,矽肺均大于煤工尘肺(P<0.05或<0.01),Ⅰ期尘肺、Ⅱ期尘肺、Ⅲ期尘肺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尘肺病例肺结核合并率为3.07%。[结论]闽西矿区尘肺发病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鄂尔多斯市煤工尘肺发病情况,为进一步加强煤工尘肺防治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从事煤炭行业一线作业工人,采用x2检验、秩和检验分析不同接尘工龄、工种尘肺病发生情况.结果 该市煤类行业2011年进行企业健康检查,资料完整的共9 230人,检出尘肺病61例,煤工尘肺发生率为0.66%;掘进工种煤工尘肺发生率(1.11%)明显高于采煤工(0.64%)和辅助工(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尘工龄≥30 a的煤工尘肺发生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市煤炭行业尘肺发生率较低,从事掘进工作和接尘工龄长的煤矿工人煤工尘肺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煤矿在职接尘工人煤工尘肺病发病特点,为指导煤工尘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某矿业集团坚持定期健康检查、资料保存完整的3个煤矿,以调查前一年进行过尘肺病检查,但未诊断为尘肺的全部在岗接尘工人为调查对象,共8535人,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和职业史,对其进行尘肺健康检查,由具有尘肺病诊断资质的尘肺诊断组按GBZ 70-2002<尘肺病诊断标准>做出尘肺诊断.比较煤工尘肺的发病率,分析煤工尘肺患者发病年龄、发病工龄及不同工龄、不同工种人群煤工尘肺发病率的分布.结果 共8527人受检,受检率为99.9%(8527/8535).新发现Ⅰ期煤工尘肺49人,发病率为0.57%;平均发病年龄为(44.4±2.7)岁,平均发病工龄为(26.1±4.7)年.掘进工煤工尘肺病的发病率为0.92%(21/2282),高于采煤工(0.35%,5/1430)和辅助工(0.35%,5/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掘进工和混合工的平均发病工龄分别为(21.7±4.8)和(22.3±5.1)年,明显低于采煤工(27.8±4.6年)和辅助工(29.4±4.7年),各工种煤工尘肺平均发病工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42,P=0.001).煤工尘肺发病工龄多在20~30年,发病年龄多集中在45~55岁.结论 煤矿在职接尘工人煤工尘肺发病率为0.57%,掘进工的发病率高于采煤工和辅助工.掘进工和混合工的平均发病工龄较采煤工和辅助工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潍坊市2009-2011年新发尘肺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尘肺病报告卡对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潍坊市新发尘肺病种、行业、发病年龄、接尘工龄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新发尘肺122例,以矽肺居多(41.80%),电焊工尘肺次之(29.50%);主要发生在机械行业,平均发病年龄50岁,平均发病工龄16.77 a.尘肺Ⅰ期117例(95.90%),Ⅱ期4例(3.28%),Ⅲ期1例(0.82%).结论 该市Ⅰ期尘肺居多,矽肺对接尘工人危害较其他类型尘肺更严重,新发尘肺(尤其是矽肺)病病例发病年龄轻,工龄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焦作市职业性尘肺病(尘肺病)发病特点及变化趋势,为尘肺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63-2021年焦作市的尘肺病病例进行调查,描述性分析尘肺病的发病年龄、接尘工龄、种类、发病时间、行业分布、存活病例保障等情况。结果 1963-2021年焦作市尘肺病共5 541例,随访到5 338例,其中,现存活1 299例(23.44%)、死亡4 039例(72.89%)。以男性为主(5 522例,99.66%);尘肺病种类以煤工尘肺(3 780例,68.22%)、矽肺(1 482例,26.74%)为主,壹期尘肺4 334例(78.22%);1980-1989年为发病高峰(2 551例,占46.04%),1990年后呈下降趋势(χ2趋势=752.293,P<0.001),2010-2021年发病393例(7.09%)较1980-1989年下降84.59%;尘肺病发病年龄为(53.26±10.68)岁,接尘工龄为(23.79±9.15)年,发病年龄煤工尘肺高于矽肺和水泥尘肺,接尘工龄矽肺小于煤工尘肺和水泥尘肺,差异均有统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重庆市北碚区近5年尘肺病发生情况及流行特征,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北碚区新增尘肺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北碚区新增尘肺病例272例,其中煤工尘肺233例(85.66%),矽肺39例(14.34%);Ⅰ期228例(83.82%),Ⅱ期32例(11.76%),Ⅲ期12例(4.42%),虽然煤工尘肺和矽肺病例均以Ⅰ期为主,但矽肺Ⅱ、Ⅲ期病例所占比例高于煤工尘肺,其病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25,P<0.01)。患者平均接尘工龄18.89±8.73年,不同病种的患者接尘工龄无差异。病例以40~49岁、50~59岁最常见,平均诊断年龄51.97±9.58岁,以采煤工、掘进工为主。患者主要分布在中小型煤炭企业,病例数排前5位的镇分别是天府、柳荫、金刀峡、静观和水土。46.32%的病例是通过体检机构初诊发现。结论煤工尘肺是北碚区最主要的尘肺病种,部分企业粉尘污染严重,应采取措施预防尘肺发病上升和年轻化倾向,今后的防治重点应由大型国企转向中小煤矿,接尘工人离岗及退休后的健康监护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和掌握楚雄州乡镇小煤窑农民工患尘肺病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保护煤工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云南省职业健康检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常规体检,高仟伏X线胸片检查,数据经Excel统计软件处理。结果体检364名煤工,尘肺患病率为5.49%,平均患病年龄39.5岁,各年龄段尘肺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80,P<0.01);平均接尘工龄为11.1 a,接尘工龄与患尘肺病有一定关系。结论呈现煤工患尘肺病年龄轻、接尘工龄短的特点。政府应重视私营小煤窑农民工职业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部门应加强企业监管措施,企业法人代表应改善作业环境,增加防护设备,定期为煤工体检,加强煤工预防职业病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煤尘的吸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尘肺诊断病例的发病特点,为尘肺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4至2009年受理的353例尘肺诊断病例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并着重对矽肺、煤工尘肺及陶工尘肺3种尘肺的发病年龄、发病工龄及发病潜伏期进行比较.结果 诊断的353例尘肺包括10种尘肺,其中矽肺(102例)、煤工尘肺(153例)及陶工尘肺(53例)分别占全部尘肺的28.90%、43.34%及15.01%.50年代至80年代开始接尘诊断为尘肺的病例占全部诊断病例的84.99%(300/353).不同年代Ⅰ期矽肺、煤工尘肺及陶工尘肺的发病年龄、发病工龄及发病潜伏期均呈逐渐缩短的趋势.与80年代前比较,80年代以后开始接尘的矽肺和煤工尘肺发病年龄、接尘工龄及发病潜伏期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年代后,因北京市的陶瓷业转产,再未见陶工尘肺发病.玉器加工工人矽肺的发病年龄小和发病潜伏期短.结论 矽肺、煤工尘肺发病情况仍不乐观,特别对生产条件较为落后的玉器加工乡镇企业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兰州市尘肺病发病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兰州市新发尘肺病监测资料用Excel和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兰州市共报告各种新发尘肺病264例,发病呈增长趋势。兰州市七里河区、永登县及红古区的新发病例较多,占81.8%。不同种类尘肺中,煤工尘肺最多,占46.6%。不同分期尘肺中,壹期病例最多,占83.3%。平均发病年龄为(53.5±11.1)岁,平均接尘工龄为(24.4±10.8)a;平均发病年龄和平均接尘工龄由大到小均依次为煤工尘肺、其他尘肺、矽肺;新发病例主要来源于非公有制企业(49.2%)和中小型企业(59.1%),非公有制企业尘肺平均接尘工龄较公有制企业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病例较多,占42.4%;工种主要分布在矿山开采,占43.6%;开始接尘年代在1971-1980年间新发病例最多,占37.9%。结论兰州市尘肺病发病情况不容乐观,应重点监管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重点加强对煤矿工人和企业退休前后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